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卻為兩大王朝貢獻了頂級人才!

春秋戰國 戰國時期 韓國 秦朝 漢朝 情懷歷史 2018-12-18

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在戰國七雄中,韓國雖然存在較高的存在感,但是,在整體實力上,韓國卻要弱於其他六個諸侯國,可謂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不過,因為地處中原之地,經濟和文化繁榮,韓國也是人才輩出之地。其中,就韓國誕生了的兩個頂級人才,就幫助建立了兩個王朝,這兩個王朝分別是秦朝和西漢王朝。至於這兩個頂級人才,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歷史人物。

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卻為兩大王朝貢獻了頂級人才!

首先,這兩個頂級人才分別是韓非和張良。一方面,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對於韓非子來說,雖然一開始想要為韓國效力,但是其法家學說沒有得到韓國君主的重視。在戰國時期,《史記》載: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得恨矣!”為此,秦王嬴政出兵攻打韓國,以此獲得了韓非這個人才。但是,因為韓非給秦王嬴政的是“弱秦保韓”之策,加上丞相李斯的陷害,韓非子不幸被害。

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卻為兩大王朝貢獻了頂級人才!

不過,雖然韓非子被殺了,但是,他的法家思想,卻被秦王嬴政所重視和採用。特別是《韓非子》,更是為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朝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如同百年前的商鞅一樣,儘管韓非子被殺了,但是相關的學說理論依然在秦國以及秦朝推行開來。在《韓非子》的理論指引下,加上秦國本來實力上的領先,秦王嬴政終於消滅韓國、魏國、趙國、燕國、楚國、齊國這六國,建立了秦王朝。而在秦朝建立後,秦始皇依然重視《韓非子》等法家學說的運用。

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卻為兩大王朝貢獻了頂級人才!

另一方面,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張良也是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和劉邦、項羽等人一樣,張良也出生於戰國末期,並且見證了秦始皇建立秦朝的過程。因為自己所在的韓國被秦始皇所滅亡,所以,在秦朝末期,張良也參與到推翻秦王朝的起義中。作為漢高祖劉邦的左膀右臂,張良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在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中,張良又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

戰國七雄中最弱小的國家,卻為兩大王朝貢獻了頂級人才!

最後,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二月,劉邦正式即帝位,史稱漢高祖。同年五月,漢高祖在洛陽南宮舉行慶功大典,大宴群臣。彼時,針對為自己出謀劃策,立下不朽功績的張良,漢高祖劉邦表示:“夫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在輔佐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的過程中,張良不僅在鴻門宴中幫助劉邦解圍,還在暗度陳倉、平定關中、安撫韓信等事件上出謀劃策。由此,對於西漢王朝的建立,張良也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總的來說,對於戰國七雄中的韓國,雖然實力弱小,卻依然堅持到了戰國末期才被秦國滅亡。並且其走出的韓非和張良兩位頂級人才,前者的思想理論幫助秦始皇建立了秦朝,後者則身體力行地協助劉邦打下了大漢江山。

文/情懷歷史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