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談古說今邢臺縣

春秋戰國 郭守敬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邢臺縣發佈 2017-05-18
「薦讀」談古說今邢臺縣「薦讀」談古說今邢臺縣

伴隨著華夏文明,邢臺縣從幾千年的亙古一路走來。

邢臺縣與整個邢臺的歷史相互交融,悠久而源遠流長。從雀寨、張安北、北小莊、八方、西黃村、石坡頭、西堅固等新舊石器遺址,道出了邢臺縣歷史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數萬年前,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七千多年前,開始種植糧食、捕魚狩獵、農耕生產。西周開始燒瓦,戰國開始冶鐵,唐宋時期燒瓷、釀酒很出名。秦朝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信都縣,是中國建縣最早的縣份之一。漢初改襄國縣,隋改龍岡縣,宋宣和二年改名邢臺縣至今。

大桃花、阪上等地發現的遺址,則向世人展示了古邢臺縣,作為帝王都市的繁華與昌盛。

「薦讀」談古說今邢臺縣

繁華的都市

古邢臺縣水源充足,物產豐富。資料中早有這樣的傳說,一氏族部落從黃河中游遷徙而來,為了生存,他們開始在此打井飲用,開墾荒地,飼養牲畜,並把這裡叫“井”,後來改名“邢”,燕趙大地上第一座都市“邢”,就這樣逐漸誕生了。

邢臺縣有5次定都的歷史,商王祖乙、西周邢侯、戰國趙襄子、秦末農民起義、十六國後趙時期,先後度過了600多年,走出了4位皇帝和50多位朝廷重臣。

我曾數次去會寧鎮西沙窩村,所見村南的鹿城岡古城遺址,有不規則的長方形城池,面積約四萬平方米,五六米高的城牆。它地處太行山東麓,大河西側的臺地,非常安全。據《史記》等文獻記載,鹿城岡曾是繁華的都市,祖乙勵精圖治,大力發展農耕,使當時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得以迅速發展。商王朝在此經歷了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五代帝王,共136年。這是第一次在這塊土地上建都,而今卻變成了一片茫茫原野。

邢臺縣西部山區的漿水鎮是我的故鄉,就在這個閉塞的小鎮上,西周王朝曾遷都於此,邢侯建造邢侯臺,祭祀神明,效法周公,開拓疆域,興建水利和農業,國勢逐漸強盛。

說起來,邢侯將都城搬遷到西部太行山區漿水,也就是當時的夷儀,是有其歷史緣由的。早在公元前1021年,周公東征平息了武裝叛亂,為了監管邢地商朝遺民,抵抗戎狄和東方部落侵略,作為連接燕國和衛國樞紐,對諸侯國進行分封,周公第四子靖淵被封為邢侯,佔據了邢地。這是歷史上在邢臺縣域內的第二次建都。公元前662年,戎狄一路南下,攻破邢、衛、杞三國後,齊桓公才感到坐立不安,方懂得脣亡齒寒的道理。齊桓公聯合宋、曹兩國,將戎狄趕出邢地。可這時的邢國都城被兵火所毀,邢侯在齊、宋、曹三國聯軍的幫助下,便把都城遷到了漿水。

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我在邢臺縣屬地豫讓橋居住了整整十年,每次從豫讓橋上走過時,總想起豫讓刺殺趙襄子的故事。

戰國時期,這裡曾是趙國的都城。趙襄子四年,智伯勾結韓、魏兩家,圍困趙國都城晉陽,危急時刻,趙襄子連夜派人說服韓、魏,合謀串通,反將智氏消滅,形成三家鼎力局面。之後,趙國向北面和東面擴張,佔領了山西中部和北部,河北中部和西南部,以及內蒙一部分地區。這個時候,晉陽已不再適合作為趙國統治中心。而趙襄子曾在邢臺佔據多年,各方面都有較好的基礎。於是在公元前451年,趙襄子將趙國都城遷到邢臺。

被智伯重用過的豫讓,為給智伯報仇,埋伏在橋下,準備刺殺趙襄子,馬到橋頭驚叫起來,結果豫讓刺殺計劃以失敗告終。豫讓知恩圖報,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復仇,成為燕趙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

歷史走到秦漢之交,陳勝吳廣起義,不被重用的張耳和陳餘心生怨恨,煽動武臣叛亂,自立趙王,定都邯鄲。武臣手下李良也進行叛亂,殺死了武臣姐姐和武臣。張耳和陳餘帶兵打敗李良,立趙國後人趙歇為趙王,把信都(今邢臺市)改為都城,重建趙國。公元前206年,因張耳率軍入關立下了汗馬功勞,趙歇便在趙國設立常山國,封張耳為常山王,把信都改為襄國,讓常山王國作都城。

時間走進公元318年,石勒經過十餘年征戰,獨霸一方,自稱趙王,在襄國建都,史稱後趙。石勒通過十多年大規模擴張和宮廷建設,版圖發展到十五州,國勢非常強盛。石勒兒子石弘即位的第二年,石勒養子石虎發動政變,篡奪政權,後趙遷都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襄國又變為陪都。

在那遙遠的過去,這片土地上曾戰火四起,也曾繁花似錦,但在今天我們看來,那只是一瞬間的回望。是啊!我們都是歷史這條通道上的匆匆過客。

元朝時的輝煌

談到邢臺縣的歷史,元朝有著重重的一筆,從邢州紫金學院出來的劉秉忠、張文謙、郭守敬、張易、王恂等人,相互提攜,合作創新,說服元朝忽必烈放下了蒙古族的野蠻屠刀,用漢法治理國家,統一天下,促進了元朝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創造了邢臺縣、邢臺地區歷史上的輝煌。

邢州學派的核心人物劉秉忠,是從天寧寺走出去的和尚。

我從老家來到城市,一開始住在西大寺縣供銷社家屬院裡,它與天寧寺只一牆之隔,我家的木板在天寧寺裡放置了多年,在搬運時,我也多次目睹了天寧寺的陳跡,嗅聞過那裡的英靈之氣。

劉秉忠的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在文學藝術、數學、天文曆法、地理、建築、周易等方面都有所專長。雲海禪師把他介紹給忽必烈做謀士後,他也逐漸將身邊的能人向上舉薦。蒙古軍在邢州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劉秉忠和張文謙向忽必烈提出治理建議,實行仁政,減輕賦徭,勸課農桑,統一稅收,選擇良吏,舉辦學校,崇尚禮儀。結果,邢州大治成了元朝的治國楷模。之後,元朝在訂立官制、改歲紀元、頒佈俸祿、確立朝儀、修建兩都等方面,都傾注了劉秉忠大量心血。

張文謙進入忽必烈幕府後,由於忠貞正直、博聞強記受到重用。忽必烈登上汗位伊始,任命張文謙為中書左丞和平章政事王文統共同處理政務。他也是很好的伯樂,郭守敬就是和他一起治理大名、西夏並被他推薦出來的。1270年元朝設立司農司專門管理農業,張文謙臨危受命為司農卿,通過指導和對地方官的考核,使農業得以迅速發展。他組織人員編纂《農桑輯要》,是中國歷史上現存最早的官方農學著作。

邢州學派主要人物郭守敬,是邢臺縣會寧鎮郭村人。

我在會寧法庭待過6年,期間無數次地踏上郭守敬故土郭村,瞻仰郭守敬紀念碑,用目光撫摸那棵古樹和老房。的確,在元初的政治舞臺上,利用郭守敬的科技力量,把張文謙、劉秉忠等人推到了適當的政治地位。邢州治水成就了邢州大治,大名、西夏治水促成了張文謙的地方建設,大都治水解決了都城的水利問題。製作《授時歷》,完成了劉秉忠修訂新曆的政治意願。郭守敬的科學成就,像天上的一顆星星,閃亮奪目。

張易和王恂也都是元朝的官員,一個處理元朝的行政、軍事和皇帝的日常事務,另一個,在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樹有根,水有源。邢州學派的源頭是紫金山。我多次攀爬位於河北邢臺、武安和山西左權兩省三縣交界的紫金山,在山頂可見紫金書院、觀星臺的遺蹟。它地處太行深處,環境幽靜,利於學習,是金末元初蒙古族統治勢力達不到的地方,是邢州學派的搖籃,是一幅優美的山水畫,也是一部百讀不厭的勵志書。

紅色的太行

「薦讀」談古說今邢臺縣

邢臺西部的太行山峰巒疊嶂、石徑崎嶇、連綿巍峨。我是在這裡一個小村莊長大的,熟悉這裡的障石巖地貌,甚至這裡的一草一木,還有獨特厚重的紅色文化。

攀上巍峨的太行山,面前看到的是一道文化血脈,這片大地飄揚著一面面獵獵紅旗,它積澱著豐富的革命底色,把綿延的大山染成了革命紅色的脊樑。

抗戰爆發後,駐守邢臺的國民黨32軍倉皇逃竄,邢臺縣先於村的胡震,成立了邢臺第一支抗日武裝——抗日義勇軍。由於敵情複雜,義勇軍轉移到西山。與此同時,漿水村的李夢萍,召集周圍23個編村代表,商討抗日救國事宜,派樑如月、馮文紹、王德義等農民代表,三次奔赴山西請紅軍下山領導抗日。1937年11月中旬,八路軍129師派周揚帶領抗日遊擊縱隊第一大隊到達漿水,幫助建立了抗日臨時政府,以中共“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為施政綱領,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緊接著,在八路軍先遣支隊司令員張賢約的幫助下,在邢臺縣營頭成立了以胡震為首的第二個抗日縣政府。第二年,漿水、營頭兩個政府合併為邢臺縣抗日政府,縣政府駐城計頭,後遷到漿水,下設路羅、漿水、馬河、營頭四個區,並建立村級政權和群團組織,開展“除舊換新運動”,進行對敵鬥爭。

如今,高高矗立在漿水鎮前南峪村前的抗大紀念碑和抗大陳列館,是國防教育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遊景區,這裡已成為河北乃至全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

走進抗大陳列館,從牆上一幅幅照片和一行行文字中,你不難看到這座紅色山脈的走向。

八路軍在太行山發動百團大戰期間,抗日軍政大學總校在山西武鄉一帶休整,副校長滕代遠、教育長何長工,派遣總校代理祕書長李挺帶小組勘察後,確定在河北省邢臺縣漿水一帶辦學。

漿水四面環山,倚靠太行,北有冀家村、將軍墓,東面有西黃村、馬河,南是大山深處的路羅川。較早建立的抗日政權,使這裡的群眾基礎很好。

1940年11月4日抗大總校東西兩路,在漿水一帶會合,從此開始了2年零3個月的敵後正規化辦學。校部住在前南峪,政治部住在漿水,桃樹坪、坡子峪、馮家溝、滑子、清沙坪、賈莊等村莊,都住著抗大學員和機關,抗大派幹部幫助地方工作,開展黨政、武裝、文化等方面的建設,還隆重舉行了抗大建校五週年紀念大會,先後畢業了兩期學員,培養了大批軍政兼優、德才兼備的優秀幹部,為奪取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前後,邢臺太行山區本土紅色人物風起雲湧,有帶領全村群眾走合作化道路、站在全國前列的東川口村的全國勞動模範王志琪,有響應黨的號召、走上抗日鬥爭和婦女自身解放道路的折戶村的郭愛妮,有帶領群眾治山治水、把荒山變成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的前南峪村的全國人大代表郭成志,有山村嬗變的領路人、太行深處“小江南”的南溝門村的全國黨代表王德英等等,他們都是照亮邢臺太行的一盞盞明燈。

「薦讀」談古說今邢臺縣

舉目邢臺縣,視野裡真是豐富而多彩,深山古寨的英談、黃巾軍大本營凌霄山、依山傍水具有千年榮耀的道溝,等等等等,經過歲月的錘鍊和洗禮,那些經典文化都被歷史儲藏,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盛開的中華文明之花絢麗而燦爛。

「薦讀」談古說今邢臺縣

1

END

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