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人必讀!風向對魚塘溶解氧的影響有多大?

畜牧業 鯽魚 飼料 農業 養魚寶典 2018-12-01

在實際養殖生產中,經常發現奇怪的現象,相鄰池塘,只是投餌機方位不同,一個魚塘攝食踴躍,一個攝食緩慢而且量很少;同一個池塘,有些投餌機口魚黑壓壓一片,有些投餌機口幾乎沒有魚,這是為什麼,又該如何解決?

蘇北地區,尤其是鹽城,是全國主要銀鯽養殖區,其特點是塘口大(多在100畝以上),密度中等(1600尾/畝),無增氧機或者增氧機配備不足(每千瓦增氧機負荷30畝以上),換水不太方便,用投餌機投喂飼料(每個投餌機負荷魚塘50-100畝)。在這樣的養殖模式中,水中溶氧主要來源於自然條件,主要是藻類的光合作用和風浪帶來的溶氧,增氧機只起到一個攪水、救急的作用。

本文通過實驗,瞭解風向、氣候、池塘環境等因素對魚塘溶氧高低、分佈的影響,以及溶氧的變化對鯽魚攝食和生長狀況的影響,並提出了相應解決的方案。

一、實驗方法

利用溶氧儀,結合當時的風向、氣候、魚攝食狀況和環境,檢測魚塘中不同位置、不同水深的溶氧含量。

二、實驗設備

便攜式熒光法溶氧儀。這種溶氧儀不需要校準和維護,也不受水流等因素的影響,準確迅速。

地點:鹽城市大豐市海豐農場。

三、實驗結果

1、8月21日,下午3點。某100畝成魚塘,晴天,有南風。投餌機位置在南邊。離岸15米左右,水底50cm處溶氧為3.8,離水面10cm處溶氧為4.75。隔壁池塘,池塘面積為150畝,投餌機在東邊中間位置,離岸邊20米,離水面50cm處溶氧為13.1。

2、8月22日,下午2點,東南風。90畝塘,東邊料臺處溶氧為3(離水面30cm),下風處(西北角)表層水為12.9,底層水為11。旁邊200畝方塘,投餌機在北面,3個。最東邊的投餌機溶氧在4-5之間徘徊,最西邊的投餌機吃料前溶氧為13-15,投料的時候溶氧下降了2-3個點。

3、8月23日,下午4點,東南風。兩個靠一起的250畝塘,東邊塘西北角處有藍藻,溶氧測得高達23的過飽和溶氧值。投餌機有3個點,平均分佈在西邊。最北邊的溶氧在7-8,中間的在11左右,南邊溶氧在13左右。和溶氧測得值相關,吃料情況也是從南往北依次變的更好。在溶氧高到11以上的時候,在料臺吃料的魚遊動迅速,不停打出水花,投餌機長開也不見魚變少。

4、8月24日,上午10點,陰天,東南風。某200畝塘測得北邊溶氧為

3.1,魚攝食減弱。

5、8月25日,上午10點,陰天,東北風。某1000畝魚塘,測得在南邊的投料臺,最西邊的離水面50cm處溶氧為2.0,水面為3.4。下風處岸邊溶氧為5.8。離岸30米處溶氧為3.75,水面溶氧為4.2-5.0。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個塘很大,下風處浪比較大,原以為溶氧一定不會太低,但測得結果出乎意料。

6、9月17日,上午9點,小雨,東風。兩個250畝魚塘,投餌機一朝東,一朝西。在投餌機旁邊離水面40cm處測得溶氧均低於2.2,魚攝食不強,水面基本看不到魚。

測溶氧時,筆者有意識的選在投料的時段檢測投料臺附近的溶氧,為的是觀察吃料情況和溶氧數值的相關性。結果顯示,溶氧在2.0左右時,料臺只有很少的魚在水底下吃料。3.0-4.0時,只有少量的魚在水面,遊動緩慢,並且容易受驚。一直到溶氧達到12之前,都能明顯觀察到隨著溶氧的增加,攝食過程中魚遊動更迅速,搶食更凶,更多的魚在水面搶食,經常跳躍並且打出水花。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當投喂飼料時,大量魚聚集在投餌機周圍搶食,會明顯造成局部溶氧下降。通常在投料30分鐘的時候,溶氧就會下降3點左右。所以會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開始投料的時候魚吃料還比較好,過一段時間魚明顯減少,甚至散去。但過一段時間又回來。原因是剛開始溶氧一般在5-7左右,魚過來搶食造成局部溶氧下降到3以下的時候,由於缺氧就會散去。所以,我們認為,要魚吃料好,料點處溶氧應達到6以上。並且投餌機分散開,使得每個投餌機負荷的魚的數量較少。

四、討論

1、為什麼風向對於溶氧有這麼大的影響?

經過分析得出以下幾個原因。(1)藻類密度的影響。藻類被風颳向下風處,下風處藻類密度更高,光合作用更強。經觀察,當某250畝池塘中有浮性藍藻的時候,下風處藍藻密度很高,測得過飽和溶氧高達22以上。(2)風將表層溶氧比較高的水刮向下風處,使得下風溶氧較高。(3)下風颳起浪花也能直接將空氣中氧氣溶於水中。

但是,颳風起浪將空氣中氧氣直接溶於水的量非常小,佔的比例也很低。在8月25日測得1000畝池塘溶氧的數據中,即便是大池塘,在風大浪大的情況下,沒有太陽的陰天,下風處溶氧也只有2-5之間。只有緊靠岸邊處溶氧才較高一些。水中溶氧主要靠藻類光合作用產生,有資料顯示,水中溶氧有90%以上來自於藻類光合作用。我們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

水中溶氧的分層現象。無論是上風口還是下風口,在有太陽的情況下,表層水溶氧都遠高於底層,但上風這種縱向溶氧差距更大。很顯然,風對於水體的攪動、分層打破起了決定性作用。但是,陰天或者早上未出太陽之前,這種溶氧縱向分佈不均勻程度則小得多。

相關的其他因素:(1)塘口的大小和形狀,池塘越大,越容易起浪,風的效果越好;(2)塘邊阻礙風源的因素,比如塘埂的高低,塘埂上的植物,蘆葦等。在某次測量中,兩個相鄰塘口,投餌機都處於南邊背風處,但甲池塘水位高,堤壩上沒有阻風物,乙池塘邊有蘆葦。測得溶氧值甲為8,乙為3.8,別很大。

2、該實驗結果的重要意義

在生產實際中,常常發現奇怪的現象,相鄰池塘,只是投餌機方位不同,一個魚塘攝食踴躍,一個攝食緩慢而且較少。最終生長速度、餌料係數差別很大。或者同一個池塘,有些投餌機口魚黑壓壓一片,有些投餌機口幾乎沒有魚。通過這次實驗表明,大多數魚攝食不好的問題和溶氧有直接關係。投料點溶氧的高低,決定投餌率的大小。飼料投喂量低,不但直接影響魚的生長,而且如果長期亞缺氧狀態下吃料,也會影響飼料轉換率和魚本身體質抵抗力。或許只是一個投餌機擺放位置的錯誤,就能決定整個魚塘一年的效益。

3、提高投料點處溶氧的有效措施

(1)掌握投餌機擺放的位置,儘量利用魚塘高溶氧的區域,讓魚在高溶氧區域攝食,使投餌機大多數時間處於下風。在蘇北,投餌機放在西北位置較好,大多數時間都處於有風的位置。其他地區,可以根據當地情況適當調整。

(2)清除魚塘周邊阻礙風源的不利影響,如提高水位,降低堤壩,清除周圍雜草蘆葦,樹木等。

(3)延長投餌機伸向塘中間的長度,以消除背風的不利影響。

五、總結

1、鯽魚一般要在溶氧3-4以上時,才開始吃料。考慮到魚集群會消耗氧氣,我們建議,投喂飼料前,料點溶氧應在6以上。

2、通過變換投餌機位置,使投餌機儘量處於池塘高溶氧區,能有效增加投餌率,降低餌料係數,增加生長速度,減少魚病。

3、雖然現在鯽魚養殖基本上都採用投餌機馴化的方法投喂,但由於種種原因,有時候會出現鯽魚不再上浮集中攝食的情況。為了鯽魚生長,有時不得不硬性投喂。在料點溶氧充足的情況下,根據鯽魚大小,水溫等情況通過投餌率計算出投喂量,或者加上人工查料等措施,也能準確確定投喂量。

4、通過多個魚塘測量數據的總結,陰天、雨天、霧天等天氣,即便有風,溶氧也很低。上風處溶氧明顯低於下風處溶氧。水底層溶氧明顯低於上層溶氧。魚集群攝食,會使局部溶氧降低。藻類光合作用,是水體溶氧主要來源。

5、我們發現,光憑感覺,經驗,很難準確判斷池塘溶氧的高低。採用溶氧儀不失為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應大力推廣溶氧儀等先進儀器,以便能有目的的採取增氧措施,尤其是有增氧機的池塘,才能針對性地發揮增氧機作用。

(文章來源:水產人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