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養殖

畜牧業 飼料 農資 農業 羅非魚 中國水產頻道 2018-11-28

我是老易,養過龜,玩過鱉,搗騰過魚,正養著蛙。接觸過外塘,玩過循環水,也整過流水。倒騰過飼料,死記硬背的病害,最後才回到水處理。

由於我走過的路和一般倒騰水產的水、種、餌、管得路子是相反的,其箇中艱辛不足為外人道也。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實際是你們可能要問,接觸過這麼多種模式,到底哪一種才是性價比最高的呢?

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也沒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莎士比亞也有說過:“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循環水養殖也是如此,作為一種養殖模式,在專家學者、在設備廠家、在投資者、在技術員眼中,所承擔的期盼和要求也不盡相同。

站在技術員(使用者)的角度,它更像是一種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淨水處理手段,較大程度上降低養殖動物因水質原因而直接或間接罹患疾病的機率,從而保證成活率和產出量。也就是它能把病害儘可能地壓減到特定的幾個,因為絕大多數病害的發生都與水體有機物含量多寡密切相關。萬一真的爆發了疾病,在控制上也相對容易。

反觀外塘或高位池,因為屬於高頻高量投喂,後期有機質、氨氮、亞鹽等都高,魚應激脫粘、抵抗力下降、水質惡化、原蟲大量繁殖、繼發性感染、爛鰓爛身等什麼爛事都會有,按標準的治療方式特別是溴氯碘等氧化劑扔下去壓根也就沒啥用,因為它已經被有機物中和了。

流水養殖的優點是水質和循環水接近,增氧、用水的成本比較低,只是病害不好弄,尤其是在侵襲性、傳染性疾病如寄生性藻類、蟲子、真菌面前,這個模式養的魚在病害面前就是一道裝在盤子裡的菜。口服藥物不行,掛的藥袋不夠水流糟踐的,藥物濃度達不到也別談療效了。因此從病害控制、人力成本、單位產出等等各方面來講,循環水其實是更具優勢的。

這個估計是所有尚未涉足這個領域又十分感興趣的人都關心的問題。但真的不太好回答,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使用者的管理水平和養殖技術水平,設計者考慮比較周全的情況下,系統正常運行可以很大程度降低罹患條件獲得性疾病的風險。

大多數疾病(細菌、真菌、病毒)爆發的基準條件無一例外都處在“富營養化或養殖自身汙染較為嚴重的水”的前提下,其他諸如營養性疾病(缺乏或者過剩)或者人為過失就不能賴在循環水頭上了,畢竟它只是一個水處理模式。

所謂的“導火線”,也就是潛在風險。實際上任何影響生長率、成活率、成品率等因素都可以歸結為導火線,因為它必然引發“災難”——可能生長緩慢,可能死亡率很高,可能料比很重,可能成品率不高等等。

從我接觸的具體問題出發並結合了一些感悟,大致歸納為下面幾點:

一是水源。地表水可能存在來自工業、農業、生活等各種汙染源,關鍵還可能將原蟲、寄生蟲、細菌、真菌等病原體帶入系統導致疾病發生;地下水源一般不會有上述問題,常見的是重金屬以及溶解氣體的超標,例如鐵錳以及二氧化氮超標,前者會導致無鱗魚脫粘爛身、有鱗魚生長受限,後者會導致氣泡病,尤其是農墾區,二氧化氮超標是常態。

二是養殖水質。有道是人力或有窮時,即便經過微濾機+蛋分(袋式過濾器)進行精濾,更微小顆粒依然會存在,在設計時考慮不周(攔截、沉澱、分解,最要命的是匹配的設備沒有辦法處理那麼大的投飼量)或者使用人員處理不當(沒有定期維護和消毒),在適宜溫度下,整個養殖水體就好像一個巨大的條件致病菌的培養皿,高溫時容易爆發細菌性疾病,低溫時容易爆發真菌性疾病,抑或兩者均爆發。

有時候即使我們已經按照各種的標準來做好系統,原水經過幾道處理,機械設備運行很正常,生物池效果槓槓的,但是你的魚苗是從外地購買的,這就好比將易燃物放進了全木質結構的建築——它可能帶著病原。

不管是水花還是大規格魚種,廣東這邊常見的都是土塘培育(考慮到成活率和成本這樣做無可厚非),那麼在採購時往往是帶著當地的菌種和蟲卵過來的。

循環水養殖

曾經一個越南養殖戶向我訴苦說,某地的羅非魚(奧尼羅非魚苗)啥都好就是後期很容易爆發鏈球菌。筆者也採購過縮骨大頭魚放外塘混養,魚身上錨頭鰠肉眼清晰可見,雖然用點蜂房芽孢桿菌就治好了,但是對新手來說這可能是難以跨越的門檻。

飼料成本一般佔到整個養殖成本比重的六成左右,所以很多養殖戶對飼料的要求首先是價格,其次才是質量。

舉個例子:同等飼料蛋白下,動植物蛋白比例或者動物性蛋白的來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飼料的質量,太低的價格小型廠家會使用血粉羽毛粉替代魚粉,用豬牛脂肪粉替代魚油----其實不用這麼複雜,只需要用紅魚粉替代相當比例的白魚粉,養殖動物就可表現出生長緩慢胃腸道出血、炎症等症狀,畢竟紅魚粉組胺是白魚粉的幾倍。在此種前提下,養殖動物要保證不生病都困難,更談不上正常生長。

循環水養殖

飼料質量在甲魚料、蝦料這種沉料上表現的比較明顯,因為高溫膨化可以使飼料原料當中的胺、醛、生物鹼等有毒物和酶等抗營養物降低到相對安全的比例,而一旦粉料、沉料高溫處理溫度不夠或者時長不夠,原料不行就會引發胃腸道不良反應,導致消化吸收率下降。

飼料大小、形狀及適口性等要儘可能的與魚的習性和食性相匹配,例如太陽魚,口裂太小,飼料匹配較難,也不喜歡吃沉料,苗期喂料就得專門破碎。此外飼料的品種,粉料、顆粒料、膨化料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一,同等量的料對水體汙染程度不一,對系統處理能力也要求不一,這些也是在實際生產當中必須考慮的。

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之所以把它單拎出來講,是因為溫度除了影響生長速度、料比等等一大堆,還是特定疾病的最大誘因,例如臨界30℃鏈球菌,20℃往下愛德華白斑水黴……所以在選擇養殖品種的時候真的要注意屬於它的特有問題。

大菱鮃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同時也是遲鈍愛德華氏菌最容易爆發的溫度,處理起來非常棘手。

羅非魚(鱸科、慈鯛科也在此列)低溫(區間一般在18-23℃)愛德華,高溫(29-32℃)鏈球菌,哪一個都是胞內菌,治療無比頭疼。

廣東這邊自然溫度高,採光溫室大棚基本能維持水產動物生長溫度,但同時也會出現很多反季節性疾病,例如纖毛蟲病全年都可發生。所以一般在臨界溫度的時候就要特別特別注意水質,適當減料或者停料,並輔以多維、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強劑。

系統管理方面,無非就是日常地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特別是後期高密度高頻率投喂的時候,對人員、對設備都是極大的考驗——日夜不停的增氧、羅茨風機的皮帶會不會老化斷裂、納米管會不會被有機物堵塞、臭氧機的分子篩紫外線燈管會不會老化衰減、增氧管道會不會因為膠水老化被吹脫、發電機是不是能正常發動、油桶的油是不是滿的……

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在這裡演繹引用一下:禽畜養殖規模大了各種成本可以相應下降,特別是人力成本,但水產養殖規模越大要操的心就越多。因為在後期不管是水處理還是增氧等都是滿負荷甚至超負荷,只要有一個環節出問題,哪怕是再細微的不注意都會導致前功盡棄。

我曾在養殖寶石鱸時,增氧裝置如下設置:控制風機的溶氧儀探頭放在魚數最多的魚池,以該魚池耗氧量作為全場最低氧限標準,其他的池用便攜式隨機抽檢。養殖過程一直相安無事,後來抽檢都免了,直到有一天魚吃料量下降同時浮頭才發現問題所在 —— 該池的納米管堵了一部分,出氣量下降導致水體溶氧不足。

舉這個例子的意思是不管你準備工作做得再充分,實際生產當中系統和人員依然會有需要磨合乃至融合的地方,精心準備是為了縮短這個磨合期。換而言之再怎麼精心準備都不為過分,各種細節最好規範化、程序化、制度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