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新農人”打造“生態放養豬”

畜牧業 養豬 農業 農民 湛江新聞網 2017-06-26

提起雷州“新農人”許生及他的種植業,在當地已為大眾所熟知。但如果問及他的養豬業,則沒有幾個人知曉。這不奇怪,因為養豬隻是他近段推出的一個“新動作”。

雷州“新農人”打造“生態放養豬”

“新農人”許生給放養的豬餵食。 記者 李忠 攝

目前,他已投入60多萬元,把40餘畝樹林打造成“生態豬”的放養場,並給豬配套了“運動場”、“牧場”、“游泳場”等設施,養殖巴馬香豬和雷州土豬180多隻。這裡,豬苗只餵食紅薯的根、莖、葉等,以放牧牛羊的方式放養,努力打造循環生態農業,讓人們吃上綠色健康的食品。

為讓人們吃上健康安全的農產品

許生是一名農民的兒子,華南農業大學畢業,曾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區域經理,因為矢志發展生態農業而重新選擇當“新農人”。

他打造的這個生態養豬場是一塊鬱鬱蔥蔥的林地,靠近企水鎮田園村村郊的大海邊。從他的紅薯種植基地出發,要拐過一塊塊田園坡地,轉過一條條彎曲小路才能到達。

一米多高的紅磚牆,鋼管頂起的鐵皮棚頂,安裝有水池、水管等全套自來水設施,構成了依傍在陰涼樹林旁的簡單豬舍。而環繞豬舍走一遭,可看到豬舍的四周都圍起了半人高的鐵網,是用來“防止二師兄們外逃”的。

“我的生豬全是放牧式放養,豬舍主要是用來避雨。”許生告訴記者,“閒置的廣闊樹林都是養豬的好場所,這兒有大片的樹林,樹林旁邊又有天然湖,是極好的生態資源。我把這些利用起來養豬,就是想給豬打造野生的生長環境。”

談及怎麼會想到用“野生環境”養豬,許生笑稱因為這樣放養出來的豬肉質又香又甜,味道就是不一樣。“我從小生活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養豬都是放養型:每隻豬每天在餐後,都是往外跑,或上山林啃草或下田地拱食,餓了再‘回家’討豬食。而豬食則是番薯莖或藤葉煮熟的,沒有半點瘦肉精及飼料……這樣的豬我們叫做雷州土豬或草豬。吃一塊,滿嘴留香,教人回味無窮。”

許生說,懷念過去草豬味道的,其實不止他一個,身邊所有朋友都向往過去的豬肉。“但如今到處是現代高科技養殖場,豬隻能圈在狹小的豬舍裡餵養,從小食用飼料長大,飼養時間短、缺少運動,人們想吃一塊過去的草豬肉簡直成了奢望……”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況,他決心用原始方法養豬,只為讓人們吃上健康、安全、美味的農產品。

養豬場“生態設施”一應俱全

“囉囉囉……”日前下午,許生捧著一把番薯莖葉,走進養豬場,大聲發出呼喚信號,立即有幾十只土豬像打了雞血似的跑過來,興奮地圍著他轉。許生熟練地把番薯莖和葉撒到地上,土豬立刻埋頭大嚼大咽起來。

“在這裡養殖的土豬,全部是享用這些綠色食物。”許生笑著揚了揚手裡的番薯莖葉說,“我的喜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基地有1000餘畝紅番薯,紅番薯收穫後留下的藤葉就是天然好主食。此外我還特意承包了大片丟荒地種植牧草,作為儲備糧。從豬苗引進到肉豬出欄,都堅持讓它們吃這種綠色食物。”

許生告訴記者,為了讓土豬能擁有真正的“野生環境”,他還給養豬場配套了一個“豬游泳池”——即把毗鄰樹林的一個天然水坑稍加改造,土豬在大熱天裡可玩水消暑。這樣,他麾下的“二師兄”既可在樹林裡奔跑,也可到牧場覓食,還能下到游泳池“遊哉涼哉”……一個個人性化的“運動場”“牧場”“游泳池”等“星級設施設備”都一應俱全了。

據介紹,養豬場現在處於試驗階段。養豬場包括場地基礎建設、購買豬苗、人工管理及包地種植牧草等費用,許生共計投入了60多萬元。“我現在飼養土豬180餘隻,其中廣西巴馬香豬100多隻、雷州草豬80多隻。巴馬香豬的豬苗較貴,每隻700元左右,其肉售價也可觀,每市斤60多元,比雷州草豬的每市斤30多元錢貴了很多。”

紅薯為糧糞便為肥零汙染循環

在許生的養豬場,記者發現,與其他養豬場散發惡臭汙染環境不同的是,他的養豬場內幾乎聞不到一絲臭味。“我喜歡天然、環保型創業,所以我的養豬場也沒有臭味。”許生笑笑說,“這也應算是我的生態循環農業特色吧。”

許生口中所指的生態循環農業,正是他幾年來執意追求的創業方向。他於2013年放棄在大城市年薪100萬元的生活,回到家鄉創辦農場,建起湛江雷州市喜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種植冰糖木瓜到青棗、火龍果、百香果、榴蓮蜜以及板栗紅薯等,無一不是生態種植:堅持給作物施有機肥,並花大力氣重組土壤結構,讓土壤層逐步恢復到30年前未用過工業化肥的老樣子。

而這次推行原始方法養豬,許生更進一步對生態循環農業作了演繹:他把自己1000餘畝紅薯種植基地收穫後留下來的根鬚、藤葉等廢棄物全部回收,不需加工就可利用為土豬的主食。而土豬們排放出來的糞便等廢物,固體的收集起來給種植基地作為有機肥料,液態的排放到池塘養魚……農業種植和家畜養殖,一個供糧一個制肥,互相幫助“消化”,可謂實現了零汙染,達到完全生態循環。

許生的冰糖木瓜、板栗紅薯及臺灣青棗等農作物種植,由於堅持生態種植方式,市場售價很高,卻供不應求。如今,他又推出了生態養豬的“新動作”,雖然目前還未有收穫,但他卻對前景信心滿滿:“別人養的豬五六個月可出欄,我的每批都要一年以上才出欄。我相信,這又將是一場供不應求的風暴。”

據許生介紹,養豬場現有的180多隻土豬出欄後,預計總收入可達100多萬元。“下半年,我還要承包300畝林地,將土豬養殖規模擴大到2000只,讓更多人重溫兒時的味道。”對於未來,許生充滿憧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