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路

進步村距縣城16公里處,有8個小組。至今年4月,該村農業戶籍人口459戶1500人,其中常住人口439戶1463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0820元。

從2014年以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進步村在村級黨支部的領導帶動下,以抓黨建促脫貧,生動呈現了“小山村也能幹出一番大作為”的喜人場面。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路

進步村距縣城16公里處,有8個小組。至今年4月,該村農業戶籍人口459戶1500人,其中常住人口439戶1463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0820元。

從2014年以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進步村在村級黨支部的領導帶動下,以抓黨建促脫貧,生動呈現了“小山村也能幹出一番大作為”的喜人場面。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我們村針對村黨支部實際,從轉觀念、抓制度、抓隊伍、抓陣地建設入手,以培養能力、激發活力為重點,將村幹部、黨員培養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和領頭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駐村第一書記丁濤表示。

進步村現有黨員23名,其中流動黨員就有8名。黨組織能力鈍化、弱化的危險時刻存在。為此,該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擺在工作突出位置,以觀摩交流、遠程教育、學習強國平臺等作為黨員幹部的“營養餐”和“助推器”,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有效對接,定期組織全村黨員幹部集中學習研討,把講黨課活動開在田間地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學用轉化率不斷提升。

聚是一團火。“這兩年進步村狠抓黨員教育,切實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風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積極培育年青黨員的奉獻意識,增強黨員幹部工作凝聚力,各項工作滯後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走在全鎮第一方陣。”觀音河鎮黨委書記李揚說。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路

進步村距縣城16公里處,有8個小組。至今年4月,該村農業戶籍人口459戶1500人,其中常住人口439戶1463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0820元。

從2014年以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進步村在村級黨支部的領導帶動下,以抓黨建促脫貧,生動呈現了“小山村也能幹出一番大作為”的喜人場面。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我們村針對村黨支部實際,從轉觀念、抓制度、抓隊伍、抓陣地建設入手,以培養能力、激發活力為重點,將村幹部、黨員培養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和領頭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駐村第一書記丁濤表示。

進步村現有黨員23名,其中流動黨員就有8名。黨組織能力鈍化、弱化的危險時刻存在。為此,該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擺在工作突出位置,以觀摩交流、遠程教育、學習強國平臺等作為黨員幹部的“營養餐”和“助推器”,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有效對接,定期組織全村黨員幹部集中學習研討,把講黨課活動開在田間地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學用轉化率不斷提升。

聚是一團火。“這兩年進步村狠抓黨員教育,切實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風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積極培育年青黨員的奉獻意識,增強黨員幹部工作凝聚力,各項工作滯後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走在全鎮第一方陣。”觀音河鎮黨委書記李揚說。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脫貧興產業拔窮根

脫貧摘帽的關鍵是要發展主導產業,讓群眾動起來富起來。由於進步村地處深山、就業渠道少,年輕人多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中老年群體或缺技術,或缺資金,傳統的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在這裡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只有把集體合作社做起來,我們村的產業發展才能成氣候。”對怎樣扭轉產業分佈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發展現狀,村幹部們的意見高度一致。村兩委集思廣益,著力做到“兩手抓”,即一手抓幹部,一手抓群眾,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大戶促脫貧”的好路子。

“一方面,我們村先後組織全體幹部和黨員到周邊縣鎮‘取經’,幹部帶貧擔當和責任意識顯著增強;另一方面,紮實做好群眾工作,讓無能戶和弱能戶積極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動員有勞動力的農戶把地裡都種上花椒和拐棗等主導產業,把農戶嵌入到產業鏈中。”鎮駐村幹部、工作隊隊長陳鑫介紹說。

近年來,進步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產業發展,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村級特色產業。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發展意願,實行“一戶一策”,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和蓮藕、天麻特色種植,在實現豬、牛、羊及林下養雞等畜牧產業發展的同時,建成了160畝拐棗園產業示範點及500餘畝花椒產業園,長短產業結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路

進步村距縣城16公里處,有8個小組。至今年4月,該村農業戶籍人口459戶1500人,其中常住人口439戶1463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0820元。

從2014年以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進步村在村級黨支部的領導帶動下,以抓黨建促脫貧,生動呈現了“小山村也能幹出一番大作為”的喜人場面。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我們村針對村黨支部實際,從轉觀念、抓制度、抓隊伍、抓陣地建設入手,以培養能力、激發活力為重點,將村幹部、黨員培養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和領頭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駐村第一書記丁濤表示。

進步村現有黨員23名,其中流動黨員就有8名。黨組織能力鈍化、弱化的危險時刻存在。為此,該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擺在工作突出位置,以觀摩交流、遠程教育、學習強國平臺等作為黨員幹部的“營養餐”和“助推器”,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有效對接,定期組織全村黨員幹部集中學習研討,把講黨課活動開在田間地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學用轉化率不斷提升。

聚是一團火。“這兩年進步村狠抓黨員教育,切實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風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積極培育年青黨員的奉獻意識,增強黨員幹部工作凝聚力,各項工作滯後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走在全鎮第一方陣。”觀音河鎮黨委書記李揚說。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脫貧興產業拔窮根

脫貧摘帽的關鍵是要發展主導產業,讓群眾動起來富起來。由於進步村地處深山、就業渠道少,年輕人多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中老年群體或缺技術,或缺資金,傳統的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在這裡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只有把集體合作社做起來,我們村的產業發展才能成氣候。”對怎樣扭轉產業分佈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發展現狀,村幹部們的意見高度一致。村兩委集思廣益,著力做到“兩手抓”,即一手抓幹部,一手抓群眾,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大戶促脫貧”的好路子。

“一方面,我們村先後組織全體幹部和黨員到周邊縣鎮‘取經’,幹部帶貧擔當和責任意識顯著增強;另一方面,紮實做好群眾工作,讓無能戶和弱能戶積極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動員有勞動力的農戶把地裡都種上花椒和拐棗等主導產業,把農戶嵌入到產業鏈中。”鎮駐村幹部、工作隊隊長陳鑫介紹說。

近年來,進步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產業發展,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村級特色產業。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發展意願,實行“一戶一策”,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和蓮藕、天麻特色種植,在實現豬、牛、羊及林下養雞等畜牧產業發展的同時,建成了160畝拐棗園產業示範點及500餘畝花椒產業園,長短產業結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革陋習樹新風煥新顏

產業發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不少群眾思想上的舊觀念還一直存在,尤其是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請客送禮等陋習,一時間在村裡成了風氣,部分群眾生活負擔加大,給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出了難題。

為徹底改觀村容村貌,該村以“321”基層治理工作法為抓手,從制度著眼,從村三委班子成員和全村黨員抓起,一個節點銜接一個節點推進,確保新民風建設見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路

進步村距縣城16公里處,有8個小組。至今年4月,該村農業戶籍人口459戶1500人,其中常住人口439戶1463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0820元。

從2014年以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進步村在村級黨支部的領導帶動下,以抓黨建促脫貧,生動呈現了“小山村也能幹出一番大作為”的喜人場面。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我們村針對村黨支部實際,從轉觀念、抓制度、抓隊伍、抓陣地建設入手,以培養能力、激發活力為重點,將村幹部、黨員培養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和領頭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駐村第一書記丁濤表示。

進步村現有黨員23名,其中流動黨員就有8名。黨組織能力鈍化、弱化的危險時刻存在。為此,該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擺在工作突出位置,以觀摩交流、遠程教育、學習強國平臺等作為黨員幹部的“營養餐”和“助推器”,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有效對接,定期組織全村黨員幹部集中學習研討,把講黨課活動開在田間地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學用轉化率不斷提升。

聚是一團火。“這兩年進步村狠抓黨員教育,切實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風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積極培育年青黨員的奉獻意識,增強黨員幹部工作凝聚力,各項工作滯後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走在全鎮第一方陣。”觀音河鎮黨委書記李揚說。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脫貧興產業拔窮根

脫貧摘帽的關鍵是要發展主導產業,讓群眾動起來富起來。由於進步村地處深山、就業渠道少,年輕人多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中老年群體或缺技術,或缺資金,傳統的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在這裡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只有把集體合作社做起來,我們村的產業發展才能成氣候。”對怎樣扭轉產業分佈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發展現狀,村幹部們的意見高度一致。村兩委集思廣益,著力做到“兩手抓”,即一手抓幹部,一手抓群眾,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大戶促脫貧”的好路子。

“一方面,我們村先後組織全體幹部和黨員到周邊縣鎮‘取經’,幹部帶貧擔當和責任意識顯著增強;另一方面,紮實做好群眾工作,讓無能戶和弱能戶積極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動員有勞動力的農戶把地裡都種上花椒和拐棗等主導產業,把農戶嵌入到產業鏈中。”鎮駐村幹部、工作隊隊長陳鑫介紹說。

近年來,進步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產業發展,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村級特色產業。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發展意願,實行“一戶一策”,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和蓮藕、天麻特色種植,在實現豬、牛、羊及林下養雞等畜牧產業發展的同時,建成了160畝拐棗園產業示範點及500餘畝花椒產業園,長短產業結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革陋習樹新風煥新顏

產業發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不少群眾思想上的舊觀念還一直存在,尤其是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請客送禮等陋習,一時間在村裡成了風氣,部分群眾生活負擔加大,給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出了難題。

為徹底改觀村容村貌,該村以“321”基層治理工作法為抓手,從制度著眼,從村三委班子成員和全村黨員抓起,一個節點銜接一個節點推進,確保新民風建設見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首先從黨員和村幹部抓起,簽訂承諾書,接受群眾監督。然後以點帶面,一級帶動一級,層層抓好落實。其次抓制度,根據實際重新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對紅白喜事的送禮金額、席口、菸酒檔次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同時在全村挑選有能力、敢擔當的人進入“四會機構”。一系列務實舉措使“一約四會”的約束作用不斷加強。

不僅如此,該村通過幫扶幹部每次入戶時向群眾宣講新民風、召開“院壩會”、不定期舉辦“倡導新民風·樹立好家風·扶志扶智”等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和放映活動等形式,讓群眾對新民風的認識不斷提高,確保新民風建設落地生根。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路

進步村距縣城16公里處,有8個小組。至今年4月,該村農業戶籍人口459戶1500人,其中常住人口439戶1463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0820元。

從2014年以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進步村在村級黨支部的領導帶動下,以抓黨建促脫貧,生動呈現了“小山村也能幹出一番大作為”的喜人場面。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我們村針對村黨支部實際,從轉觀念、抓制度、抓隊伍、抓陣地建設入手,以培養能力、激發活力為重點,將村幹部、黨員培養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和領頭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駐村第一書記丁濤表示。

進步村現有黨員23名,其中流動黨員就有8名。黨組織能力鈍化、弱化的危險時刻存在。為此,該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擺在工作突出位置,以觀摩交流、遠程教育、學習強國平臺等作為黨員幹部的“營養餐”和“助推器”,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有效對接,定期組織全村黨員幹部集中學習研討,把講黨課活動開在田間地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學用轉化率不斷提升。

聚是一團火。“這兩年進步村狠抓黨員教育,切實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風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積極培育年青黨員的奉獻意識,增強黨員幹部工作凝聚力,各項工作滯後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走在全鎮第一方陣。”觀音河鎮黨委書記李揚說。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脫貧興產業拔窮根

脫貧摘帽的關鍵是要發展主導產業,讓群眾動起來富起來。由於進步村地處深山、就業渠道少,年輕人多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中老年群體或缺技術,或缺資金,傳統的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在這裡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只有把集體合作社做起來,我們村的產業發展才能成氣候。”對怎樣扭轉產業分佈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發展現狀,村幹部們的意見高度一致。村兩委集思廣益,著力做到“兩手抓”,即一手抓幹部,一手抓群眾,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大戶促脫貧”的好路子。

“一方面,我們村先後組織全體幹部和黨員到周邊縣鎮‘取經’,幹部帶貧擔當和責任意識顯著增強;另一方面,紮實做好群眾工作,讓無能戶和弱能戶積極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動員有勞動力的農戶把地裡都種上花椒和拐棗等主導產業,把農戶嵌入到產業鏈中。”鎮駐村幹部、工作隊隊長陳鑫介紹說。

近年來,進步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產業發展,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村級特色產業。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發展意願,實行“一戶一策”,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和蓮藕、天麻特色種植,在實現豬、牛、羊及林下養雞等畜牧產業發展的同時,建成了160畝拐棗園產業示範點及500餘畝花椒產業園,長短產業結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革陋習樹新風煥新顏

產業發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不少群眾思想上的舊觀念還一直存在,尤其是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請客送禮等陋習,一時間在村裡成了風氣,部分群眾生活負擔加大,給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出了難題。

為徹底改觀村容村貌,該村以“321”基層治理工作法為抓手,從制度著眼,從村三委班子成員和全村黨員抓起,一個節點銜接一個節點推進,確保新民風建設見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首先從黨員和村幹部抓起,簽訂承諾書,接受群眾監督。然後以點帶面,一級帶動一級,層層抓好落實。其次抓制度,根據實際重新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對紅白喜事的送禮金額、席口、菸酒檔次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同時在全村挑選有能力、敢擔當的人進入“四會機構”。一系列務實舉措使“一約四會”的約束作用不斷加強。

不僅如此,該村通過幫扶幹部每次入戶時向群眾宣講新民風、召開“院壩會”、不定期舉辦“倡導新民風·樹立好家風·扶志扶智”等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和放映活動等形式,讓群眾對新民風的認識不斷提高,確保新民風建設落地生根。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如今,進步村的風氣改觀了,村容村貌更加綠化美化亮化了。困難群眾搬進了新居,產業發展讓群眾有了盼頭。全村的新氣象新變化,帶來的必將又是一個豐收喜慶的年景。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路

進步村距縣城16公里處,有8個小組。至今年4月,該村農業戶籍人口459戶1500人,其中常住人口439戶1463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0820元。

從2014年以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進步村在村級黨支部的領導帶動下,以抓黨建促脫貧,生動呈現了“小山村也能幹出一番大作為”的喜人場面。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我們村針對村黨支部實際,從轉觀念、抓制度、抓隊伍、抓陣地建設入手,以培養能力、激發活力為重點,將村幹部、黨員培養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和領頭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駐村第一書記丁濤表示。

進步村現有黨員23名,其中流動黨員就有8名。黨組織能力鈍化、弱化的危險時刻存在。為此,該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擺在工作突出位置,以觀摩交流、遠程教育、學習強國平臺等作為黨員幹部的“營養餐”和“助推器”,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有效對接,定期組織全村黨員幹部集中學習研討,把講黨課活動開在田間地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學用轉化率不斷提升。

聚是一團火。“這兩年進步村狠抓黨員教育,切實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風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積極培育年青黨員的奉獻意識,增強黨員幹部工作凝聚力,各項工作滯後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走在全鎮第一方陣。”觀音河鎮黨委書記李揚說。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脫貧興產業拔窮根

脫貧摘帽的關鍵是要發展主導產業,讓群眾動起來富起來。由於進步村地處深山、就業渠道少,年輕人多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中老年群體或缺技術,或缺資金,傳統的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在這裡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只有把集體合作社做起來,我們村的產業發展才能成氣候。”對怎樣扭轉產業分佈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發展現狀,村幹部們的意見高度一致。村兩委集思廣益,著力做到“兩手抓”,即一手抓幹部,一手抓群眾,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大戶促脫貧”的好路子。

“一方面,我們村先後組織全體幹部和黨員到周邊縣鎮‘取經’,幹部帶貧擔當和責任意識顯著增強;另一方面,紮實做好群眾工作,讓無能戶和弱能戶積極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動員有勞動力的農戶把地裡都種上花椒和拐棗等主導產業,把農戶嵌入到產業鏈中。”鎮駐村幹部、工作隊隊長陳鑫介紹說。

近年來,進步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產業發展,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村級特色產業。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發展意願,實行“一戶一策”,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和蓮藕、天麻特色種植,在實現豬、牛、羊及林下養雞等畜牧產業發展的同時,建成了160畝拐棗園產業示範點及500餘畝花椒產業園,長短產業結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革陋習樹新風煥新顏

產業發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不少群眾思想上的舊觀念還一直存在,尤其是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請客送禮等陋習,一時間在村裡成了風氣,部分群眾生活負擔加大,給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出了難題。

為徹底改觀村容村貌,該村以“321”基層治理工作法為抓手,從制度著眼,從村三委班子成員和全村黨員抓起,一個節點銜接一個節點推進,確保新民風建設見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首先從黨員和村幹部抓起,簽訂承諾書,接受群眾監督。然後以點帶面,一級帶動一級,層層抓好落實。其次抓制度,根據實際重新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對紅白喜事的送禮金額、席口、菸酒檔次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同時在全村挑選有能力、敢擔當的人進入“四會機構”。一系列務實舉措使“一約四會”的約束作用不斷加強。

不僅如此,該村通過幫扶幹部每次入戶時向群眾宣講新民風、召開“院壩會”、不定期舉辦“倡導新民風·樹立好家風·扶志扶智”等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和放映活動等形式,讓群眾對新民風的認識不斷提高,確保新民風建設落地生根。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如今,進步村的風氣改觀了,村容村貌更加綠化美化亮化了。困難群眾搬進了新居,產業發展讓群眾有了盼頭。全村的新氣象新變化,帶來的必將又是一個豐收喜慶的年景。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通訊員/張顯斌 黃舟山 楊靖 部分圖/陳香屹

供稿/縣委通訊組 轉自/《安康日報》7月15日2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盛夏時節,走進漢陰縣北部山區的觀音河鎮進步村,一排排整齊的移民搬遷新房,一片片碧綠多姿的荷葉,一條條蜿蜒整潔的通村水泥路……處處彰顯出“村美人和麵貌新”的新時代農村新景象。

從“不敢發展”到“主動發展”,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困難群眾到聯村各級幹部,在幫扶部門和當地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進步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質量不斷提升。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黨建聚合力創新路

進步村距縣城16公里處,有8個小組。至今年4月,該村農業戶籍人口459戶1500人,其中常住人口439戶1463人。2018年,人均純收入10820元。

從2014年以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進步村在村級黨支部的領導帶動下,以抓黨建促脫貧,生動呈現了“小山村也能幹出一番大作為”的喜人場面。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我們村針對村黨支部實際,從轉觀念、抓制度、抓隊伍、抓陣地建設入手,以培養能力、激發活力為重點,將村幹部、黨員培養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和領頭雁,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駐村第一書記丁濤表示。

進步村現有黨員23名,其中流動黨員就有8名。黨組織能力鈍化、弱化的危險時刻存在。為此,該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擺在工作突出位置,以觀摩交流、遠程教育、學習強國平臺等作為黨員幹部的“營養餐”和“助推器”,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有效對接,定期組織全村黨員幹部集中學習研討,把講黨課活動開在田間地頭和脫貧攻堅主戰場,促進學用轉化率不斷提升。

聚是一團火。“這兩年進步村狠抓黨員教育,切實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風教育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積極培育年青黨員的奉獻意識,增強黨員幹部工作凝聚力,各項工作滯後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轉,走在全鎮第一方陣。”觀音河鎮黨委書記李揚說。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抓脫貧興產業拔窮根

脫貧摘帽的關鍵是要發展主導產業,讓群眾動起來富起來。由於進步村地處深山、就業渠道少,年輕人多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中老年群體或缺技術,或缺資金,傳統的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在這裡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只有把集體合作社做起來,我們村的產業發展才能成氣候。”對怎樣扭轉產業分佈散、規模小、效益低的發展現狀,村幹部們的意見高度一致。村兩委集思廣益,著力做到“兩手抓”,即一手抓幹部,一手抓群眾,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大戶促脫貧”的好路子。

“一方面,我們村先後組織全體幹部和黨員到周邊縣鎮‘取經’,幹部帶貧擔當和責任意識顯著增強;另一方面,紮實做好群眾工作,讓無能戶和弱能戶積極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動員有勞動力的農戶把地裡都種上花椒和拐棗等主導產業,把農戶嵌入到產業鏈中。”鎮駐村幹部、工作隊隊長陳鑫介紹說。

近年來,進步村積極引導村民參與產業發展,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壯大村級特色產業。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和發展意願,實行“一戶一策”,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和蓮藕、天麻特色種植,在實現豬、牛、羊及林下養雞等畜牧產業發展的同時,建成了160畝拐棗園產業示範點及500餘畝花椒產業園,長短產業結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革陋習樹新風煥新顏

產業發展了、生活富裕了,但不少群眾思想上的舊觀念還一直存在,尤其是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請客送禮等陋習,一時間在村裡成了風氣,部分群眾生活負擔加大,給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出了難題。

為徹底改觀村容村貌,該村以“321”基層治理工作法為抓手,從制度著眼,從村三委班子成員和全村黨員抓起,一個節點銜接一個節點推進,確保新民風建設見成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首先從黨員和村幹部抓起,簽訂承諾書,接受群眾監督。然後以點帶面,一級帶動一級,層層抓好落實。其次抓制度,根據實際重新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對紅白喜事的送禮金額、席口、菸酒檔次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同時在全村挑選有能力、敢擔當的人進入“四會機構”。一系列務實舉措使“一約四會”的約束作用不斷加強。

不僅如此,該村通過幫扶幹部每次入戶時向群眾宣講新民風、召開“院壩會”、不定期舉辦“倡導新民風·樹立好家風·扶志扶智”等為主題的文藝演出和放映活動等形式,讓群眾對新民風的認識不斷提高,確保新民風建設落地生根。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如今,進步村的風氣改觀了,村容村貌更加綠化美化亮化了。困難群眾搬進了新居,產業發展讓群眾有了盼頭。全村的新氣象新變化,帶來的必將又是一個豐收喜慶的年景。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通訊員/張顯斌 黃舟山 楊靖 部分圖/陳香屹

供稿/縣委通訊組 轉自/《安康日報》7月15日2版

【媒體關注】且看山村新景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