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進文:養羊戶注意了,秋季應該提前防治羊“血癥”傳染病!

傳染病 養羊 畜牧業 綿羊 大農圈 大農圈 2017-09-16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肉蛋奶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的增加,促進了肉牛肉羊產業迅速發展,養殖專業戶面臨的經營風險也是日趨複雜化。在今後的養殖工作中,養殖戶主想要取得較高的養殖效益,實現肉牛肉羊養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加強肉牛肉羊養殖風險的科學預測和管理。因此結合生產實際看出,肉牛肉羊養殖普遍存在自然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等養殖風險因素,結合這些風險因素分析,提出了正確認識養殖風險與收益間的關係、多渠道分析研究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建

羊”血癥”包括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癥和羊黑疫等一些由梭狀桿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傳染病,其臨床症狀極其類似,一般統稱為羊梭菌性疫病。這類疫病都具有發病突然,病程急促的特點,往往來不及救治,而且死亡率極高,獸醫臨床習慣稱之為綿羊猝死症。這類疾病症狀與中毒症狀相接近,很容易誤診,對養羊業危害極大,因此探索研究本病防治,科學指導防疫,能夠促進和保護養羊業健康安全快速發展。

施進文:養羊戶注意了,秋季應該提前防治羊“血癥”傳染病!

一、病原與流行情況

羊”血癥”主要由腐敗梭菌、魏氏梭菌和諾維氏梭菌等感染所致。這些細菌常以芽胞形式存在於土壤和汙水中,細菌芽胞抵抗力很強,需用強力消毒藥或相當高的溫度方可消滅。

此病一般經消化道感染,2歲以內的羊發病較多。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多發於夏秋氣候驟變、陰雨連綿季節。在低窪地、潮溼地、沼澤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此病。秋、冬、初春氣候驟變,陰雨連綿的季節發病率較高,會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據調查,世界各國養羊區域都流行本病,在寧夏養羊區鹽池,同心解放前就流行綿羊梭菌病,尤其1962年在同心流行面積大,數量多,死亡損失慘重,全縣15個鄉普遍發生,發病羊127596只,死亡羊11236只,致死率8.81%。

施進文:養羊戶注意了,秋季應該提前防治羊“血癥”傳染病!

二、典型病例

同心縣張家塬鄉趙卷槽村養殖戶趙某飼養繁殖綿羊324只, 2013年5月17日突然死亡3只成年羊,且其中1只種公羊,前後不到4小時,羊死後從口鼻流出帶血的泡沫,另有5只羊食慾廢絕,精神沉鬱,反芻停止,呻吟,磨牙,站立不穩,頭頸向上抬,呼吸困難,體溫40.5℃,心跳加快。解剖病死羊,營養良好,腹腔膨大,真胃黏膜有出血,心有出血點,膽囊腫大、充滿膽汁。根據病羊臨床症狀和病死羊剖檢病理變化,初步診斷為羊快疫,按照防治措施處理,很快控制疫情發生。後採取肝,用肝臟組織乳劑接種小白鼠,接種後16小時小白鼠死亡,取小白鼠肝臟觸片,用美藍染色,進行鏡檢,見到無關節、長絲狀、兩端鈍圓大桿菌,確診為腐敗梭菌。

同心縣張家塬鄉花豹樑村養殖戶蘇某飼養繁殖綿羊213只, 2013年9月13日突然死亡5只羊, 隨後又有7只羊表現為精神沉鬱,臥地,不願走動,不喜吃飼草,反芻停止,腹痛不安,有的腹瀉,排褐色或綠色水樣便,全身肌肉顫抖,運動失調,磨牙呻吟,有的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筆者進行病理變化病死羊屍體膨脹,特徵性病變為胃腸內充滿氣體和液狀內容物 , 小腸黏膜充血、出血或潰瘍,腎軟如泥.淋巴結腫大,膽囊腫脹 ,確診為羊腸毒血癥,按照防治措施處理,很快控制疫情發生。

施進文:養羊戶注意了,秋季應該提前防治羊“血癥”傳染病!

三、症狀與診斷主要特徵

最急性者病羊往往還未出現臨床症狀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的可見羊體痙攣、臥倒抽搐、四肢划動、肌肉顫抖、眼球轉動、口吐白沫或磨牙流涎,多在2-4小時內死亡;病程稍長一些的有時可見病羊離群臥地,不願走動,強迫行走時運動失調,步態不穩、掉隊離群、昏迷不食或者腹痛、腹脹、腹瀉,裡急後重,排黑色稀糞,有的病羊,表現興奮不安、空嚼、咬牙、食泥土、頭向後傾斜、向一側做轉圈運動。流涎,昏迷,四肢亂蹬,磨牙、空嚼、吐白沫,眼結膜蒼白,最後衰竭而靜靜地死亡. 屍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皮下組織血管舒張、充血。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浸潤。心臟擴張。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腎軟如泥,迴腸呈血紅色“血灌腸”,淋巴結腫大,切面呈黑褐色。死亡後的屍體腐敗較快,腹部膨脹、皮下淤血,胃腸粘膜脫落、肝腫大、膽汁充盈、胸腹腔有積液等。此類疫病的症狀和剖檢變化非常類似,典型病例可見以下不同:

1、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感染所致。其新鮮屍體可見真胃出血性炎症變化,尤其是胃底及幽門附近粘膜,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塊,其表面發生壞死,略低於周圍的正常粘膜。肝表面觸片實驗室檢查時,可發現呈長絲狀的革蘭氏陽性大桿菌。

2、羊猝狙由C型魏氏梭菌感染所致。病羊剛死時肌肉表現正常,在8小時內肌間可出現血樣液體或有氣性裂孔,其體腔滲出液和脾抹片實驗室檢查可見魏氏梭菌。

3、羊腸毒血癥由D型魏氏梭菌感染所致。病羊死亡一段時間後,腎臟比平時更易於軟化,象腦髓一樣,稍加按壓即可破碎,切面如泥,其腎臟塗片實驗室檢查可見魏氏梭菌。

4、羊黑疫由B型諾維氏梭菌感染所致。病羊屍體皮下靜脈顯著充血,使其皮膚呈暗黑色外觀;肝壞死性變化明顯,從表面可看到或摸到界限清晰的不整圓形,直徑約2-3釐米的壞死灶,其塗片可見有兩端鈍圓的粗大的梭菌。

5、農藥中毒病神經症狀,口吐白沫,注射解毒藥後症狀馬上減輕或消失。

施進文:養羊戶注意了,秋季應該提前防治羊“血癥”傳染病!

四、治療與預防

1、在發病羊群急速注射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癥和羔羊痢疾四聯苗,不論大小羊,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

2、對發病羊群羊灌服1%的硫酸銅,每隻羊100毫升。病程較長的病例,可試行對症療法,可給予強心劑、鎮靜劑和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

3、對發病時給羊喂服磺胺脒片與小蘇打片。每2.5公斤體重一片,每日2次,連用3-5天,有一定的預防效果。中藥療法處方:黃連30g、川芎25g、黃芩30g,石膏20g,地榆25g、訶子20g、當歸30g、生地25g、甘草20g、木通15g、白芍30g、烏梅10個。共末,開水沖服(10只羊量),病輕的服一劑,病重的服二劑,即可治癒。

4、對病死羊只未剝皮剖檢。做深埋或焚燒處理,特別是胃腸內容物及排洩物,以防汙染草場和圈舍場地。要把所有未發病的羊只轉移到高燥草地放牧,有條件的可以換圈。對原有羊舍建築物、用具、場地等用20%漂白粉或3-5%氫氧化鈉進行消毒。

5、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羊只受寒感冒,避免採食冰凍飼料和飲水。不能突然更換飼料,尤其在春秋牧草青黃交替之際。春天要少“搶青”,儘量讓羊群多在青草萌發較遲的地方放牧;秋天要少“搶茬”,少喂精飼料和菜根、菜葉等多汁飼料,飼料轉換要逐漸過渡。應將所有未發病的羊只轉移到地勢高、乾燥的地區放牧,早上不宜出牧太早。

施進文:養羊戶注意了,秋季應該提前防治羊“血癥”傳染病!

五、建議

1、羊”血癥”發病急,死亡率高,呈地方性流行,應制定科學免疫程序,建議在流行季節之前做好預防注射羊四防苗,產生堅強的免疫力,達到預期的保護目的。

2、羊”血癥”病原是條件病菌,只有在特定條件下發病,因此要做好綜合性防治措施,建議不要讓羊採食了被病原菌汙染的飼草和飲水,避免羊在低窪潮溼地方放牧。

3、建議養殖戶建立定期消毒機制,及早消除病原,對新購入羊要隔離觀察,及時做好羊四防苗預防注射,減少疫病發生。


施進文:養羊戶注意了,秋季應該提前防治羊“血癥”傳染病!

施進文,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1986年7月畢業於寧夏農校畜牧獸醫專業,並分配到同心縣獸醫站工作,2004年取得高級獸醫師技術職稱。在生產第一線從事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30年。2006年至今,連續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組織聘為自治區專家服務團成員,2014年納入自治區“三區”人才隊伍,開展技術服務。


大農圈原創,非授權轉載必究!

如你需要發佈供求信息,請關注nydsc889,或者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