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圈沒有“張大奕”

儘管目前旅遊圈的“直播電商”才剛剛打開局面同時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與挑戰。

但通過大趨勢來看,這絕對是一個可供開發的“處女地”,誰也無法忽視其在未來的發展潛力。

相信隨著行業的成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跳出原有的舒適圈成為全域KOL,最終形成完整的“網紅經濟”。

◆等一個答案

“我不能跟你透露這次“帶貨”能賺多少錢、甲方又能賺多少,但我可以跟你說這個產品只要賣出8單甲方就可以cover一切成本,現在我賣了500多單,你懂我的意思了吧?”

就在半個月前,旅遊行業內無人不知道的KOL“馮梓恩”通過一篇公眾號推文成功為一家來自南太平洋某奢華酒店帶貨500餘單。

需要注意的是,這家酒店的客單價高達2萬元人民幣,這在旅遊行業內絕對可以稱得上天文數字,也正因如此,“馮梓恩”強大的“帶貨能力”轟動了整個行業。

但事實上,如果與全行業對比來看尤其是電商領域,“馮梓恩”的這場帶貨完全就是旅遊圈的一場自嗨。

有趣的是,這篇推文的發佈日期恰逢電商盛宴“618”,而這也成為了旅遊與電商在營銷領域的隔空較量。

相關數據顯示,就在天貓“618”開啟首日,淘寶直播一姐薇婭viya開場一個半小時銷售達6200萬,銷售額破百萬的單品有19個;李佳琦3分鐘內賣出了5000單資生堂紅腰子,銷售額超600萬……

現實未免過於殘酷,通過數字我們可以發現,電商“618”僅僅用了一場預熱就將旅遊圈的“帶貨神話”打的粉身碎骨,旅遊圈的爆款產品甚至還不及薇婭viya的十萬分之一。

但數字上的差距無需贅述,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這場隔空較量背後的現實情況。

顯然,在營銷層面上旅遊行業與整體大環境脫節,當全行業將“直播”納入為常規營銷手段時,旅遊圈還停留在1.0圖文時代,這就好比綠皮火車與復興號之間的差距。

那麼,直播電商什麼時候才能成為旅遊行業的營銷抓手?什麼時候才能出現旅遊圈的“張大奕”?

所有人都在等一個答案。

◆按兵不動

用“等”這個字眼來形容當下旅遊行業的“直播電商”是極為貼切的,行業內大部分玩家對於“直播”這項新鮮事物均持以觀望態度。

但我們到底在等什麼?簡單總結,行業內“大部分人”在等“小部分人”來試試“直播”這條河的深淺。

所幸的是,在這“小部分人”的探索過程中出現了佼佼者,從而為行業樹立信心。

2019年5月28日,飛豬開啟了一場名為"安心票大闖關"的直播。

不同於其他品牌的帶貨直播,在這場直播中沒有主播賣力帶貨,也沒有超低價產品搶購,200張優惠券成為了這場直播的唯一福利。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小時的直播結束後這200張優惠券卻帶來了170張機票的銷量,核銷轉化高達85%。

廣東漫遊國旅,傳統旅行社成功轉型的成功典範代表,同時也是直播電商領域中的先行者、佼佼者。

目前,廣東漫遊國旅的直播在線觀看人數最多的場次13.38萬觀眾、共計10場直播實現10萬+、一場海南目的地直播曾有累計21萬觀看量、直播轉化率高達5%……

環球旅行情報局,首批入駐飛豬直播的MCN機構。在飛豬超級品牌日期間與開元森泊的合作收穫6000餘件預訂,同時旗艦店漲粉數相當於過去三年的總和。

那麼這樣來看,在試水“直播”的企業中,官方機構、MCN機構、品牌方均已出現了“成功代表”。

但讓人感到不解的是,作為網紅經濟的支柱、作為與消費者接觸最多、最直接的“KOL”群體仍然按兵不動,按照過往經驗及常理推斷“KOL”顯然應該成為“最先富裕起來”的群體。

但較為遺憾的是,在全國上下40餘萬KOL中幾乎沒有人站出來帶貨甚至是嘗試直播帶貨,這顯然與時代浪潮是相悖的。

正因如此,我們走上了尋找“張大奕”的道路。

◆阻礙

在行業內有一個盛行多年的觀點,“旅遊圈是出不了張大奕的,產品屬性不一樣,旅遊產品是非剛需且低頻的消費。”

5月15日晚上8點,在位於上海外灘的BFC外灘金融中心的復星辦公區域,一場吸引超過260萬人次觀看的線上直播正式開始,直播的主角是曾在淘榜單中收入居首的淘寶第一網紅主播薇婭。

那麼,薇婭Viya在這場屬於復星的直播中帶來了什麼?

在薇婭Viya的帶動下,復星旅文旗下三亞·亞特蘭蒂斯店鋪訪客增長1000%,優惠券發放“5萬+”、購物車訂單“100萬+”……

顯然,薇婭Viya在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的同時也給了旅遊行業一記響亮的耳光,旅遊行業是可以有“張大奕”出現,甚至是批量製造張大奕。

那麼,阻礙旅遊圈“KOL”成為“張大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不可否認,旅遊產品的屬性的確影響著銷量。在此基礎之上,直播電商也對KOL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KOL們不僅僅是擁有著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對於行業的見解,對於其直播能力以及粉絲消費能力都有著極高的要求。

在一場直播中,買一隻200、300元的口紅絕大部分粉絲都可以立即完成交易,但是想要成功在一場直播中售賣價值1000、2000乃至更高的商品顯然要困難許多。

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就連在薇婭Viya的直播中也只是將商品轉化為購物車訂單並非當場完成交易。

據廣東漫遊國旅媒體中心負責人宇涵介紹,從直播到完成銷售轉化往往需要2周至一個月的時間。

另一方面,以目前旅遊行業消費者以及直播主領域分佈情況來看,公眾號仍然是客群最為精準的平臺,同時也是企業投放的首選渠道。

以鬥魚直播為例,目前戶外(包含旅遊)領域直播佔比不足8%。在觀眾群體中,主要集中在95後和00後,總佔比69.7%,而這一群體的購買能力顯然極為有限。

更為重要的是,旅遊行業的“KOL”向來是“水貨”重災區,刷量超過90%的賬號數不勝數,其中不乏“頭部”賬號,而這些“KOL”顯然不敢以真面目亮相,畢竟數據可以作假,但轉化不會。

假KOL不敢以真面目示人,而真“KOL”們則更加擔憂自己的前途或是“錢途”。

“不是不想做,主要是不會做,萬一失敗了可能會有“粉轉路人”、“甚至粉轉黑。” 關於尚未涉足直播領域的問題所在“馮梓恩”如此說道。

“你在這個行業裡不能保證更新頻次、不能保證內容質量,只需要40天,你就會被淘汰出局”

著名“KOLHotel Lab”發表著自己的見解。

“Hotel Lab”還表示公眾號的內容是易於分享的,因此粉絲流量可以裂變,但直播則是一個閉環,很難看到有人去會主動分享直播內容,能否獲得曝光完全取決於內容的優質程度以及是否有流量推廣。

除此之外,同為旅遊領域的KOL“長島冰茶”表示,“我們旅遊圈跟電商沒法比,很多KOL都是有全職工作的,直播很牽扯精力,有精力的更願意去做小視頻,還有直播門檻有點高,對顏值、對口才都有要求。”

那麼這樣來看,旅遊圈KOL在直播領域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對於行業不瞭解”、“精力不足”、“能力不足”三方面。

◆“貨王”誕生記

趨勢會推動行業前行,隨著行業的成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跳出原有的舒適圈成為全域KOL,最終形成完整的“網紅經濟”。

目前,公眾號的策略對於創作者是極極不友好的,兩極分化極為嚴重,有的賬號打開率高達20%有的賬號僅為2%,如果沒有一定的更新頻次、沒有一定的文章質量未來能夠獲得的流量只能越來越差。

在此基礎之上,勢必會有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選擇出走,也將會有一大部分KOL轉投“直播”領域,這無論對於KOL還是直播電商來說都是一次機遇。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KOL才有機會成為“張大奕”?或者說,想要成為“張大奕”需要具備怎樣的特質?

首先,在垂直領域需要具備超強的專業技能,這是一切的前提。

李佳琪不只會“OMG”,他對於美妝瞭解可以超越99%的“專業人士”,他清楚如何向不同人群推薦不同產品也能為消費者普及更多護膚知識。

其次,鮮明的個人特色。

目前,旅遊圈的直播主數量較為匱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基數遲早會變得龐大,如果沒有鮮明的個人特色或者說能夠讓消費者記住的“點” 很難實現被大浪淘沙。

最後,持續、穩定的原創輸出。

無論在任何營銷模式下,優質的內容都是贏得市場的立足之本。

但需要注意的是成為“張大奕”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好的直播主需要遇到好的產品。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才可以匹配“貨王”的登臺?這不但是對直播主的挑戰更是對企業方面的思考。

事實上,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可以成為爆款,也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需要“貨王”加持。畢竟薇婭、李佳琪的出場費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承受,同時,也不是所有企業均擁有復星一樣的生態。

要知道,薇婭為復星的帶貨中,“亞特蘭蒂斯”只是一個配角。

相關數據顯示,皇家加勒比在飛豬超級品牌日期間,直播總觀看量超150萬人次,64%新粉絲通過直播獲得,整體成交量同期增長3倍以上,超越2018“雙十一”成績。

除此之外,選擇直播方式進行品牌營銷的品牌還有萬豪國際、迪士尼主題樂園、雷迪森酒店、橫店影視城、樂高探索中心等等均在品牌日期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業績。

那麼這樣來看,諸如酒店、郵輪這類“標品”產品更易於通過直播進行銷售。不同於“景區”、“線路”這類“非標品”,酒店、郵輪的品質是直觀的,也不會因為消費者的更換而改變,主觀意見影響較小。

或許,用不了多久旅遊行業也將直播浪潮的到來,這無論對於“KOL”還是企業來說都是一次良機;或許,產品銷售可以變得輕而易舉;或許,旅遊行業內也能出現“張大奕”甚至批量製造……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只要通過“直播”就能夠獲得優質轉化率,就可以收穫完美ROI。

“謹慎入局”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