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建設雄安新區需要集聚優秀人才

創業 經濟 金融 建築 河北新聞網 2017-05-03

謝曉鷗 謝秋實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致治之要,以育才為先。”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凝各方智慧辦國家大事,聚各方之力建千秋之城,必須在雄安新區建設的一開始,就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著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匯聚天下英才志士,釋放創新創業活力,形成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以建設人才高地助力打造創新發展高地。

適應雄安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明確新區人才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瞄準“高精尖缺”人才

引才用才既要有“江海不辭細流”的胸懷和包容,也要明白“生材貴適用”的道理,做到講求質量、精準高效,富有針對性。適應雄安新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制定人才發展的規劃,首先要明確新區人才發展的目標任務和重點所在。雄安新區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新區,而是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範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新區要建成高端高新產業集群地、創新要素資源集聚地、擴大開放新高地和對外合作新平臺,培育引領河北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的新動能,打造京津冀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支撐京津冀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因此,創新驅動是新區發展的基點,高端高新產業是新區建設的支撐和載體,新區用才必須突出“高精尖缺”。著眼於新區的長遠發展,要大力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專業領軍人才、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開放型人才,引進新型產業、信息技術、現代金融、國際貿易等領域的急需緊缺人才。

與此同時,立足新區起步階段工作需要,還需重點引好用好“三類人才”。一是規劃編制人才。集聚全國最好人才,吸納國際優秀人才,用最先進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組織編制好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把每一寸土地規劃得清清楚楚。二是城市建設人才。發揚“工匠精神”,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態度,嚴謹細緻地做好每一個單體建築、每一項城市設施的建設工作,真正建成標杆工程,不留歷史遺憾。三是社會管理人才。選拔一批忠誠乾淨、思想解放、敢於擔當、激情實幹、注重創新社會管理、善於做群眾工作的優秀黨政幹部,充實到新區建設一線,以優良的作風和飽滿的精神狀態,確保新區規劃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秉承包容共享開放的人才理念,廣開選才用才渠道,聚天下英才建設雄安新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盡其能”。為雄安新區選才納才、用才儲才,就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打破戶籍、地域、身份、學歷、人事關係等制約,通過直接引進、公開選拔、聘任、掛職等辦法,暢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方面人才流動渠道,集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才和智慧。

要集聚京津轉入人才。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必然會吸納北京以及天津的大量人才,用好用足用活這部分人才,是形成新區人才集聚效應的基礎和關鍵。一方面要承接好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充分發揮遷入單位人才優勢。另一方面要不斷強化京津冀智力合作,搭建人才信息共享和服務平臺,建立京津冀專家人才庫、科技成果庫、需求信息庫,實現資源共享。

要廣泛吸納國內和海外英才。實施更具競爭力的高端人才引進政策,搭建全球化高端聚才平臺,面向全世界招賢納士。統籌協調相關部委,在實施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各類人才項目和制定人才政策時,對新區給予重點關注、計劃單列、特殊支持。申請將新區列入國家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支持鼓勵海內外人才帶尖端技術項目入駐新區,建設國際化高層次人才聚集區。積極爭取國家級和世界級重大人才品牌活動選址落戶新區,擴大新區人才國際品牌影響力。

要大力培育本地優秀人才。加強對河北本地特別是劃入新區的雄縣、容城和安新三縣人才的教育培訓,提升其服務新區建設發展本領。組織新區規劃和管理人員學習研究深圳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等地先進經驗,儘快適應並主動服務新區發展。加強對新區鄉村基層幹部培訓,提高其履職盡責能力,發揮好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人才的作用。

不斷優化管理水平、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建立健全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魚無定止,淵深則歸;鳥無定棲,林茂則赴。”推進雄安新區人才發展,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自身成長規律,在優化環境、築巢引鳳上下功夫,以靈活的體制機制激發人才活力。

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針對高新科技、網絡技術、金融資本、企業管理等不同領域人才的特點,分別研究制定科學的人才衡量、檢測、評估和考核標準,堅持德才兼備,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堅決摒棄重學歷、輕能力,重資歷、輕業績,重論文、輕貢獻等不良傾向。對知識分子要強化知識產權、創新成果的評價比重;對企業經營管理者要聚焦戰略眼光、開拓精神和管理能力;對黨政幹部要突出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的導向。

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堅持用事業感召人才,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新區創新創業,讓人才在推進新區發展中實現價值、成就夢想;堅持用待遇留住人才,改革薪酬制度,探索高層次人才年薪制和股權激勵等靈活多樣的分配方式,推動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讓優秀人才在創新創業中充分享有回報;堅持用榮譽激勵人才,加大對突出貢獻人才的表彰宣傳力度,讓人才在貢獻社會的過程中,更有成就感、光榮感。

要建立完備的保障機制。做好團結、引領、服務工作,真誠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真正讓各類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新區在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要與京津看齊乃至有所超越,實現基本公共服務與北京同城化或更優化待遇,使新區成為巨大的“磁石”,以優質的城市服務功能、舒適的人居和創業環境吸引人才和產業聚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