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學院」沒病到一定程度,你千萬別去創業'

"

本文來源 奇點不奇(ID:zenglin776)

“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這是80後創業明星茅侃侃發的最後一條朋友圈。

去年1月25號,茅侃侃在家中開煤氣自殺,享年35歲。

他曾是媒體和年輕人追捧的創業明星,但英雄的故事卻沒能繼續。

據媒體報道,因公司經營問題,他生前飽受抑鬱症困擾。

都說娛樂圈是抑鬱症高發人群,其實,創業者也是抑鬱症高發人群,很多知名創業者都得過重度抑鬱症,比如任正非,毛大慶,張朝陽。

創業者是大眾眼中的“強者”,但在現實面前卻是不被理解、忍受孤獨的“弱者”,甚至成了“高危群體”。

"

本文來源 奇點不奇(ID:zenglin776)

“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這是80後創業明星茅侃侃發的最後一條朋友圈。

去年1月25號,茅侃侃在家中開煤氣自殺,享年35歲。

他曾是媒體和年輕人追捧的創業明星,但英雄的故事卻沒能繼續。

據媒體報道,因公司經營問題,他生前飽受抑鬱症困擾。

都說娛樂圈是抑鬱症高發人群,其實,創業者也是抑鬱症高發人群,很多知名創業者都得過重度抑鬱症,比如任正非,毛大慶,張朝陽。

創業者是大眾眼中的“強者”,但在現實面前卻是不被理解、忍受孤獨的“弱者”,甚至成了“高危群體”。

「CEO學院」沒病到一定程度,你千萬別去創業


硅谷頂級創業者、投資人本·霍洛維茨在他的書《創業維艱》裡說:“在我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

硅谷頂級創業者如此,其他創業者會好到哪裡去?

事實上,創業3年的公司,93%都會死掉,活下來的只有7%,而且,這還僅僅只是活了下來。

創業是件很苦逼的事,你要面對別人的不斷否定,你要獨自忍受孤獨,你還要隨時隨地經歷各種不確定性。

既然創業這麼苦逼,為什麼很多人還要去創業?

為了賺錢、為了名聲、為了社會地位?

不可否認,這些是眾多選項之一,但如果僅僅是為了這些,只有3天順境的霍洛維茨,堅持不了8年時間。

一定還有另外的、富有魔力的東西激勵著創業者。

在我看來,這項富有魔力的東西,就是創業者對創業過程的熱愛。

你熱愛創業過程,熱愛你做的事,你才有可能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下去。

所以別勸身邊的人創業,因為你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極限苦逼的情況下,承受巨大心理壓力,還能鼓起勇氣前行。

創業是一個人的夜路,沒病到一定程度,你千萬別去。

1.

/ 一條通往孤獨的路 /


2017年某天,劉潤老師發了條朋友圈:今天特別不想去上班,但不知道向誰請假,只好去辦公室。

眾多創業者點贊。

如果你是員工,累了可以向老闆請假,但如果你是創業者,全年無休才是你的常態。

你只能默默承受。

去年6月,戴科彬創建的獵聘在香港上市,成為在線招聘領域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戴科彬從2008年辭職創業,到2018年公司上市,走了整整10年。

在獵聘上市的宣傳片裡,經緯中國合夥人肖敏、同時也是戴科彬的投資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2010年戴科彬最困難的時候,有一次半夜給我打電話,說他在高速收費站沒錢了怎麼辦?”

肖敏說,“你說怎麼辦啊,難道我現在給你送過去嗎?你找後邊的車主借一下唄。”

過了收費站,戴科彬和肖敏聊了半個小時。

後來肖敏才意識到,“戴科彬當時並不是想要什麼答案,他只是想找個人聊會兒天,他太孤獨了,只是不知道該聯繫誰。”

所有的創業者,都是孤獨的,尤其是在遇到挑戰的時候。

遇到挑戰時,你很難和創業搭檔甚至員工分享,你也很難拿回家和家人分享,這個時候,投資人可能成了你唯一的傾述對象。

更有甚者,連投資人也不敢說,因為TA怕嚇跑了投資人,只能一個人默默承受。

有人說,創過業的人和沒創過業的人,已經是兩個物種了。有些東西,經過歲月的洗禮,會刻在你的臉上,會刻在你的眼神,會刻在你的靈魂。

騰訊的人給傅盛說,馬化騰經常在極度自信和極度自卑來回切換。

傅盛說他以前不理解,但現在他理解了,因為這也成了他的常態。

其實這是大多數創業者的常態。

你和別人聊你做的事,聊一個人說你這事不靠譜,聊另一個人也說你這事不靠譜,當這樣的反饋多了,你就會自我懷疑,我是不是做錯了?

你每天晚上睡覺前還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馬上就要完蛋了,但第二天早上起來又覺得自己太牛逼了,可以改變世界。

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理解這種反覆無常的狀態轉換,當這樣的情況反覆發生,你也就徹底習慣了。

《奇葩說》裡,柏邦妮曾感嘆:心裡全是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滿啊。 馬東回覆:你錯了,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


經歷過的人,應該會很認同馬東這句話。

如果你身邊有創業者,多給TA一些溫暖吧,TA心中的苦和累也許不會給你說,因為TA也怕你擔心,但你給到的溫暖,哪怕只是一點點,也會化為營養,流淌在TA全身的血液裡。

2.

/ 在不確定的問題裡

給出確定的答案 /


有很多人,畢生都在追求安全感,為了得到對未來的確定性,他們願意做任何事。

這是正常現象,因為人的本能是追求安全感,追求確定性。

但這個世界的運作規律卻是不確定的,是概率分佈的。

所以,這個世界也一直都是那些勇敢的人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他們知道世界的複雜性,他們包容不確定性,他們在不確定性中作出最佳決策。

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滴滴創始人程維感嘆:

創業者是最不容易的一群人,TA就像推開一扇門,外面是漆黑一片,那條路是不清晰的,要時時刻刻一邊摸索,一邊認知,一邊修正。

不確定性是應該的,所以你必須是一個樂觀主義的人,你必須是一個有一點無畏的人,因為在做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對一個創業者來說,不確定性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你要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要面對資本的不確定性,要面對產品的不確定性,要面對員工的不確定性。

一個人最恐懼的時候,是沒有方向感的時候,擺在你面前的,是眾多的不確定性,但你作為創業者,你明知道前方迷茫,你也依然要奮不顧身的往前走。

2017年5月,錘子科技春季新品發佈會會後,羅永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很高興,覺得這次要成了,但是想著這已經是第四次有這種感覺了。”

這就是創業的常態,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只有過不完的坎兒,一直都是在路上。

對創業者來說,最大的壓力就是,所有的問題到你這裡都要有答案,但其實很多時候,你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麼。

你每天到公司,看見的全是依賴你的人,你能依賴的,可能只有半個。

很多人都說老闆是公司的天花板,所以你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突破自己。

其實,老闆不僅僅是天花板,同時也還是地板,你還需要在最底層給大家託底,為公司承重。

你既是突破瓶頸的天花板,你也是託底承重的地板。

有句扎心的文案是這樣說的:在車裡哭完,然後笑著走進辦公室。

雖然有些誇張,但很真實。

我並不是想給眾多創業者們賣慘,這是現實,我最想說的,是“理解”二字。

員工不容易,老闆也不容易,當你能夠看到彼此間的不容易,能夠理解對方的不容易,你就慢慢走向了成熟。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可言。

員工理解老闆,老闆理解員工,當你試著換位思考,去理解對方時,你其實也在慢慢的接納你心中那個不完美的自己。

所有的對抗,都是不接納自己導致的。

在重壓之下,創業者往往會陷入兩種思維的誤區:都是我的錯、這事和我沒關係。

這兩種思維誤區都是消極的,一種過度擔責,另一種完全推卸責任。

這是情緒對抗,只會讓問題越來越糟,你需要調動成長型思維,把目光盯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而不僅僅只是獲得情緒上的安慰。

接納自己,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所以對創業者來說,不要過分苛責自己。

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就好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時刻環繞著我們,你不僅要面對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同時你還要想辦法給身邊的人提供確定性。

對創業者來說,只有把創業本身視作一種回報,你才能在不確定的世界裡不斷向前。

打工,是用確定的能力,換取確定的回報;而創業,是用不確定的風險,換取不確定的回報。

在創業過程中,你無法收穫確定的回報,你唯一能確定收穫的,只有創業過程本身。

羅永浩的錘子科技一直走得很艱難,甚至有人諷刺說錘子科技不是產品驅動,而是發佈會驅動。

羅永浩接受採訪時說:隨時發不出工資,隨時倒閉,隨時被債主圍樓,隨時給員工說我們倒閉了,那個時候是想過自殺的。

羅永浩創業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他真的熱愛電子產品,以前每個階段的電子產品他都痴迷過,比如錄音機、錄像機、電視、隨身聽等等。

快滿五十歲的羅永浩,每次碰到新的電子產品,他說他還會有那種很強烈的幸福感。

如果不是因為熱愛,他怎麼可能堅持這麼多年,忍受著不確定性,去做一個已經深陷血海里的手機市場?

他說: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做出一些這樣的東西,如果是為了賺錢,我大可以去做脫口秀,我喜不喜歡做,反正一年錄完30期我就度假去了。

經緯中國的張穎很佩服羅永浩:借錢、賣房子、陌陌直播,他賺到的每一分錢,眼睛都不眨轉眼就投到公司裡,我做不到,你做到了,你比我牛逼。

為了想做的事,去做了不想做的事,這大概就是創業者的無奈吧。

創業之路充滿著不確定性,一旦走上這條道,焦慮將伴隨終生。

3.

/ 戴上緊箍咒

從此走向成佛路 /

今年年初,創業電影《燃點》上映,平白的劇情,日常的跟拍,卻擊中了無數創業者的心。

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感觸頗深。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失敗”這兩個字。

中國人崇拜成功,對失敗缺乏了包容。我們害怕失敗,甚至嘲笑失敗。

但人的一生肯定會經歷無數的失敗,沒有失敗,何來進步?

人在孩童時期學東西是最快的,長大了反而學得慢了,因為我們害怕失敗,不敢再去嘗試了。

失敗成了一件見不得人的事。

《燃點》上映前夕,ofo創始人戴威深陷押金事件,被法院採取了限制消費措施,坐飛機動車都不方便,成了所謂的“老賴”。

電影前半段他說要讓世界沒有陌生的角落,但電影外卻已陷入了絕境。

26歲身價百億,27歲跌落神壇,這大概就是創業者的跌宕人生。

我們這個社會缺少了對創業者的同情和理解,所謂咫尺天涯,指的不是距離,而是理解。

創業者通常會祝福創業者,即便他們是競爭關係,因為他們知道對方的不容易。

創業者只是一個角色而已,內核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人們卻經常把他們神化或者魔化。

ofo事件,給了眾多創業者至少兩點啟發:不是你的錢不能動、重視自由現金流。

你能賺到錢,消費者、資本家、媒體都會讚美你,但一旦人們發現你未來不賺錢,他們就會馬上放棄你,再多的情懷,也救不了你。

我以前是個只講情懷的人,但經過歲月的洗禮,我明白了,情懷和賺錢要同時兼顧,不能餓著肚子談夢想,要尊重社會規律。

自由現金流對公司來說,再多強調它的重要性也不過分,要在能吃上大餐時,就考慮未來的糧食問題,而不是在只能喝粥的時候才去考慮。

犯錯並不可怕,犯錯時沒有緩衝才可怕。

你騎單車走下坡時,如果沒有剎車來緩衝,你會摔得很慘,但如果有剎車緩衝,你頂多速度會慢點,也不至於摔倒。

任正非說:死亡是一個哲學命題,而活下去則是一個現實命題。前些年我把“活下去”作為華為的最低綱領,現在我終於明白,“活下去”是企業的最高綱領。

《燃點》裡,我印象最深的“失敗者”,是草根創業者安傳東。

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窮二代,為了改變命運,從八線農村考到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連續創業。

他曾經夢想著能去美國敲鐘,而如今他的願望是:做一家公司,然後賣給BAT。

他創業確實也融到了錢,但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燃點》裡記錄的是他的第二次創業,拍攝過程中,項目就失敗了。

看到安傳東的故事,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同樣是從八線農村走到一線城市,我們深知同樣的道理:自強則萬強。

安傳東給他父親說,創業,一年搞不成,兩年搞不成,三年搞不成,十年我還搞不成嗎。

這是他的堅持。

即便安傳東每次都失敗,也不應該被嘲笑,我們不應該以成敗來談論創業,這個世界是被那些願意冒險的人推動著前進的,而冒險註定大概率失敗。

在電影上映前,安傳東啟動了第三次創業,並拿到了800萬Pre-A輪融資,祝福他。

我們為什麼會害怕失敗?

因為我們總是以終局思維來思考問題,我們會把這個事的結果當作是自己一生都需要揹負的標籤。

你創業成功了,你就是成功者,你創業失敗了,你就是失敗者,我們總是這樣來劃等號。

但你要知道,這並不是最終的結局,人生路還有很長。

凱叔曾經問朱一帆,如果公司宣佈破產,你能不能接受?

朱一帆說:不能。

凱叔說,我能接受。做任何事都有失敗的概率,為什麼你就可以在邏輯之外?接受了,反而動作不會變形,不會只關注眼前利益,才會有強大的延時滿足能力。

企業的失敗,不是創業者人生的失敗,因為你隨時可以重頭再來。你和公司之間有一條邊界,就像你和你的孩子之間一樣。

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美團創始人王興,在創立美團之前,就失敗了很多次。但他毫不害怕失敗,一直在不斷嘗試新的東西。

他極力推崇《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這本書。有限的遊戲有一個明確的結局,而無限的遊戲,則沒有輸贏,可以一直玩下去。

看不到結局的遊戲,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無法忍受,但王興卻樂此不疲,他不在乎輸贏,他就是喜歡比賽。

對創業者來說,接受自己的失敗是一堂必修課。

你以為你是在死磕對手,死磕這個世界,其實你只是在死磕你自己而已。一個人最難的是對自己內心的控制。

《大話西遊》裡,至尊寶為了保護紫霞仙子,戴上了緊箍咒。

創業的過程,就是從至尊寶變為孫悟空的過程,這是你的一場修行,你只有戴上了緊箍咒,才能走上成佛之路。

孤獨、不確定性、失敗……這些都是你無可迴避的朋友。

修行成功,你成了鬥戰勝佛,修行不成功,你成了六耳獼猴,被亂棍打死。

我很喜歡的蘇東坡,他一生不是在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

被貶黃州時,他開闢了一塊地,當起了農民,發明了東坡肉,還做起了慈善。

被貶惠州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就是他的人生態度。

被貶海南時,在環境極度惡劣的情況下,他又研究起了生蠔的吃法。

這就是蘇東坡的人生態度,他玩的是無限的遊戲。

人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某個固定的節點。

唐僧成佛,不是因為他最終取得了真經,而是因為取經路上他經歷了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難。

人生即繞路我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算繞路因為繞路所以途中耽擱沒有比途中耽擱更快樂的事也許繞路才是貨真價實的人生 ——阪本健一


人生就像騎單車,有上坡,有下坡,是一個整體。創業也一樣。

創業其實並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你做事的態度,是你對待人生的態度。

每個人都是創業者,因為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創業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