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徐智明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今年 51 歲。

他曾經兩次創業,但兩次創業的年代非常不一樣。

第一次是在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繁榮的 1995 年,他創立了龍之媒廣告書店。第二次是在互聯網經濟開始進入主導地位的 2010 年,他創立了快書包一小時配送。

-01-

從油漆廠到郵政廣告公司

1991 年,我從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那時候計劃經濟國家包分配的政策剛剛被打破,我本來看中了一個工作機會,但是等了很久那邊才回復說不行。

我們繫有一個老師很熱心地幫我聯繫了她的一個朋友,在北京紅獅塗料公司,就是北京油漆廠,推薦我過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車間生產油漆。

我們班有一個叫季成的同學,他現在創立了卡拉丁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門提供汽車上門保養服務,但當時,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百貨大樓賣褲子。

我們班很多同學剛畢業那會兒,都做的是這樣的工作,怎麼講呢,就是有點迷茫吧。

我一直以來的志向是從政,到了油漆廠,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徐智明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今年 51 歲。

他曾經兩次創業,但兩次創業的年代非常不一樣。

第一次是在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繁榮的 1995 年,他創立了龍之媒廣告書店。第二次是在互聯網經濟開始進入主導地位的 2010 年,他創立了快書包一小時配送。

-01-

從油漆廠到郵政廣告公司

1991 年,我從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那時候計劃經濟國家包分配的政策剛剛被打破,我本來看中了一個工作機會,但是等了很久那邊才回復說不行。

我們繫有一個老師很熱心地幫我聯繫了她的一個朋友,在北京紅獅塗料公司,就是北京油漆廠,推薦我過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車間生產油漆。

我們班有一個叫季成的同學,他現在創立了卡拉丁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門提供汽車上門保養服務,但當時,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百貨大樓賣褲子。

我們班很多同學剛畢業那會兒,都做的是這樣的工作,怎麼講呢,就是有點迷茫吧。

我一直以來的志向是從政,到了油漆廠,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88 年 5 月 4 號,北大九十年校慶 供圖 / 徐智明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對我們這一代學生來說,命運又發生了一次改變。

整個社會的經濟突然活躍起來,帶來了廣告業的繁榮,我應聘去了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就是當時郵電部成立的一家公司,這次應聘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也在那遇到了我現在的愛人,高志宏,她 1992 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分配到北京郵局工作,隨後就去了這家公司。

我們公司當時賣幾樣東西,一是戶外廣告牌,二是印有廣告的故宮門票和天安門門票,我們拿去向企業推銷。三是帶抽獎功能的明信片,每年春節通過郵政系統寄出,在全國都特別受歡迎。

公司還做過一個開創性的項目,郵政報,在北京大街小巷通過郵政系統免費贈送,第一期就印了 60 萬份,主要是為了登廣告。

"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徐智明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今年 51 歲。

他曾經兩次創業,但兩次創業的年代非常不一樣。

第一次是在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繁榮的 1995 年,他創立了龍之媒廣告書店。第二次是在互聯網經濟開始進入主導地位的 2010 年,他創立了快書包一小時配送。

-01-

從油漆廠到郵政廣告公司

1991 年,我從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那時候計劃經濟國家包分配的政策剛剛被打破,我本來看中了一個工作機會,但是等了很久那邊才回復說不行。

我們繫有一個老師很熱心地幫我聯繫了她的一個朋友,在北京紅獅塗料公司,就是北京油漆廠,推薦我過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車間生產油漆。

我們班有一個叫季成的同學,他現在創立了卡拉丁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門提供汽車上門保養服務,但當時,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百貨大樓賣褲子。

我們班很多同學剛畢業那會兒,都做的是這樣的工作,怎麼講呢,就是有點迷茫吧。

我一直以來的志向是從政,到了油漆廠,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88 年 5 月 4 號,北大九十年校慶 供圖 / 徐智明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對我們這一代學生來說,命運又發生了一次改變。

整個社會的經濟突然活躍起來,帶來了廣告業的繁榮,我應聘去了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就是當時郵電部成立的一家公司,這次應聘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也在那遇到了我現在的愛人,高志宏,她 1992 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分配到北京郵局工作,隨後就去了這家公司。

我們公司當時賣幾樣東西,一是戶外廣告牌,二是印有廣告的故宮門票和天安門門票,我們拿去向企業推銷。三是帶抽獎功能的明信片,每年春節通過郵政系統寄出,在全國都特別受歡迎。

公司還做過一個開創性的項目,郵政報,在北京大街小巷通過郵政系統免費贈送,第一期就印了 60 萬份,主要是為了登廣告。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3 年初,徐智明在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工作期間 供圖 / 徐智明

-02-

書店開起來了

那時候想學廣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廣告的書籍並不多,還特別不好找,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家專門賣廣告書的專業書店呢?這樣不僅能賣書,還能聚攏廣告業的從業者,在此基礎上還能搞培訓。

開辦一個公司的費用是 20 萬,我那時候一個月工資就幾百塊錢,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我寫了一份計劃書給經理,經理對這個想法也非常支持。後來郵政廣告公司的老總髮動內部員工集資,我拿著大家集資的 20 萬去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徐智明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今年 51 歲。

他曾經兩次創業,但兩次創業的年代非常不一樣。

第一次是在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繁榮的 1995 年,他創立了龍之媒廣告書店。第二次是在互聯網經濟開始進入主導地位的 2010 年,他創立了快書包一小時配送。

-01-

從油漆廠到郵政廣告公司

1991 年,我從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那時候計劃經濟國家包分配的政策剛剛被打破,我本來看中了一個工作機會,但是等了很久那邊才回復說不行。

我們繫有一個老師很熱心地幫我聯繫了她的一個朋友,在北京紅獅塗料公司,就是北京油漆廠,推薦我過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車間生產油漆。

我們班有一個叫季成的同學,他現在創立了卡拉丁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門提供汽車上門保養服務,但當時,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百貨大樓賣褲子。

我們班很多同學剛畢業那會兒,都做的是這樣的工作,怎麼講呢,就是有點迷茫吧。

我一直以來的志向是從政,到了油漆廠,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88 年 5 月 4 號,北大九十年校慶 供圖 / 徐智明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對我們這一代學生來說,命運又發生了一次改變。

整個社會的經濟突然活躍起來,帶來了廣告業的繁榮,我應聘去了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就是當時郵電部成立的一家公司,這次應聘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也在那遇到了我現在的愛人,高志宏,她 1992 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分配到北京郵局工作,隨後就去了這家公司。

我們公司當時賣幾樣東西,一是戶外廣告牌,二是印有廣告的故宮門票和天安門門票,我們拿去向企業推銷。三是帶抽獎功能的明信片,每年春節通過郵政系統寄出,在全國都特別受歡迎。

公司還做過一個開創性的項目,郵政報,在北京大街小巷通過郵政系統免費贈送,第一期就印了 60 萬份,主要是為了登廣告。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3 年初,徐智明在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工作期間 供圖 / 徐智明

-02-

書店開起來了

那時候想學廣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廣告的書籍並不多,還特別不好找,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家專門賣廣告書的專業書店呢?這樣不僅能賣書,還能聚攏廣告業的從業者,在此基礎上還能搞培訓。

開辦一個公司的費用是 20 萬,我那時候一個月工資就幾百塊錢,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我寫了一份計劃書給經理,經理對這個想法也非常支持。後來郵政廣告公司的老總髮動內部員工集資,我拿著大家集資的 20 萬去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5 年初,徐智明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供圖 / 徐智明

那是 1995 年,我 27 歲。

除了解決資金問題,公司還幫我找到一個房子,在北京宣武門達智橋衚衕裡一個不到 20 平米的小店。那年 1 月 18 號,我帶著兩個小姑娘,靜悄悄地把書店就開了起來。

頭幾個月,沒什麼顧客,咋辦?

我就用最笨的方法,揹著小布包,跑到各種廣告會議的門口去發傳單。我還翻遍了電話黃頁和報紙的招聘廣告,把廣告公司都找出來,然後一個一個地寄信過去,推薦自己的廣告書店。

漸漸地,廣告從業者們知道了北京廣告人書店,顧客有了,但又出現了貨源的問題。

那時候港臺和國外有很多優質的廣告書籍和雜誌,雖然價格比較高,一本書能到一百塊錢左右,但因為暢銷,拿到大陸可以以翻一倍的價格賣出。

所以 1995 年下半年,我主要在找境外貨源,最多的時候,曾經一次從臺灣運來一集裝箱的書。當時書店將近 2/3 的營業額都是靠境外圖書和境外雜誌賺的。

第一年下來,不賺不虧,但到 1996 年就變得特別掙錢了,我們三個人實現了 160 萬的營業額,純利近 20 萬。

"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徐智明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今年 51 歲。

他曾經兩次創業,但兩次創業的年代非常不一樣。

第一次是在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繁榮的 1995 年,他創立了龍之媒廣告書店。第二次是在互聯網經濟開始進入主導地位的 2010 年,他創立了快書包一小時配送。

-01-

從油漆廠到郵政廣告公司

1991 年,我從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那時候計劃經濟國家包分配的政策剛剛被打破,我本來看中了一個工作機會,但是等了很久那邊才回復說不行。

我們繫有一個老師很熱心地幫我聯繫了她的一個朋友,在北京紅獅塗料公司,就是北京油漆廠,推薦我過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車間生產油漆。

我們班有一個叫季成的同學,他現在創立了卡拉丁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門提供汽車上門保養服務,但當時,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百貨大樓賣褲子。

我們班很多同學剛畢業那會兒,都做的是這樣的工作,怎麼講呢,就是有點迷茫吧。

我一直以來的志向是從政,到了油漆廠,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88 年 5 月 4 號,北大九十年校慶 供圖 / 徐智明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對我們這一代學生來說,命運又發生了一次改變。

整個社會的經濟突然活躍起來,帶來了廣告業的繁榮,我應聘去了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就是當時郵電部成立的一家公司,這次應聘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也在那遇到了我現在的愛人,高志宏,她 1992 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分配到北京郵局工作,隨後就去了這家公司。

我們公司當時賣幾樣東西,一是戶外廣告牌,二是印有廣告的故宮門票和天安門門票,我們拿去向企業推銷。三是帶抽獎功能的明信片,每年春節通過郵政系統寄出,在全國都特別受歡迎。

公司還做過一個開創性的項目,郵政報,在北京大街小巷通過郵政系統免費贈送,第一期就印了 60 萬份,主要是為了登廣告。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3 年初,徐智明在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工作期間 供圖 / 徐智明

-02-

書店開起來了

那時候想學廣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廣告的書籍並不多,還特別不好找,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家專門賣廣告書的專業書店呢?這樣不僅能賣書,還能聚攏廣告業的從業者,在此基礎上還能搞培訓。

開辦一個公司的費用是 20 萬,我那時候一個月工資就幾百塊錢,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我寫了一份計劃書給經理,經理對這個想法也非常支持。後來郵政廣告公司的老總髮動內部員工集資,我拿著大家集資的 20 萬去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5 年初,徐智明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供圖 / 徐智明

那是 1995 年,我 27 歲。

除了解決資金問題,公司還幫我找到一個房子,在北京宣武門達智橋衚衕裡一個不到 20 平米的小店。那年 1 月 18 號,我帶著兩個小姑娘,靜悄悄地把書店就開了起來。

頭幾個月,沒什麼顧客,咋辦?

我就用最笨的方法,揹著小布包,跑到各種廣告會議的門口去發傳單。我還翻遍了電話黃頁和報紙的招聘廣告,把廣告公司都找出來,然後一個一個地寄信過去,推薦自己的廣告書店。

漸漸地,廣告從業者們知道了北京廣告人書店,顧客有了,但又出現了貨源的問題。

那時候港臺和國外有很多優質的廣告書籍和雜誌,雖然價格比較高,一本書能到一百塊錢左右,但因為暢銷,拿到大陸可以以翻一倍的價格賣出。

所以 1995 年下半年,我主要在找境外貨源,最多的時候,曾經一次從臺灣運來一集裝箱的書。當時書店將近 2/3 的營業額都是靠境外圖書和境外雜誌賺的。

第一年下來,不賺不虧,但到 1996 年就變得特別掙錢了,我們三個人實現了 160 萬的營業額,純利近 20 萬。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龍之媒廣告書店裡的外文報紙

-03-

如果沒做出版,書店可能撐不了那麼久

我開始規劃做出版,我要編一套符合中國情況的,適合廣告公司培訓用的書,我遍請國內當時廣告業最有名的人,他們都答應了。

做這套書的預算是五十到六十萬,但我當時沒錢,愣是借款借了 60 萬,而且是從好多人手裡借出來的。那時候經濟活躍以後,資金都不夠,借錢是極難的。

我向他們承諾的年利息是 18%-20%,可想而知,這個壓力有多大。

整個這一年,我都是在失眠中度過的。睡著以後,在凌晨 1 點到 3 點,我會像大猩猩一樣錘胸,把自己錘醒。

我的愛人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這九本書從列提綱到請人寫,編輯,三審三校,封面創意,全都是我們倆一起做出來的。

1997 年 1 月,我們陸陸續續地把九本書做出來。碰巧趕上全國各院校蜂擁而至一般地開設廣告專業,他們覺得市面上的教材沒那麼實用,紛紛來選我這套書當教材,成批地訂。

我的目標本來是當廣告公司培訓校長,結果 90% 以上的書當了大學廣告專業教材。

書店和出版都做成功了,我給以前集資的老同事們分了紅,把股權買回到自己手裡,給書店改名叫龍之媒廣告書店。

為了方便全國各地的廣告從業者購書,我在全國七個主要城市開了七家分店,成本飆升。回過頭算下來,其實書店零售一直是賠錢的,公司是靠出版才得以運轉下來。

這樣維持了幾年,互聯網購物開始在中國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於網絡購書,書店變得越來越冷清。

我從 2007 年開始,陸陸續續關店,最後的北京店在是 2013 年 12 月底關掉的,龍之媒書店我做了整整 19 年。

"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徐智明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今年 51 歲。

他曾經兩次創業,但兩次創業的年代非常不一樣。

第一次是在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繁榮的 1995 年,他創立了龍之媒廣告書店。第二次是在互聯網經濟開始進入主導地位的 2010 年,他創立了快書包一小時配送。

-01-

從油漆廠到郵政廣告公司

1991 年,我從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那時候計劃經濟國家包分配的政策剛剛被打破,我本來看中了一個工作機會,但是等了很久那邊才回復說不行。

我們繫有一個老師很熱心地幫我聯繫了她的一個朋友,在北京紅獅塗料公司,就是北京油漆廠,推薦我過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車間生產油漆。

我們班有一個叫季成的同學,他現在創立了卡拉丁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門提供汽車上門保養服務,但當時,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百貨大樓賣褲子。

我們班很多同學剛畢業那會兒,都做的是這樣的工作,怎麼講呢,就是有點迷茫吧。

我一直以來的志向是從政,到了油漆廠,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88 年 5 月 4 號,北大九十年校慶 供圖 / 徐智明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對我們這一代學生來說,命運又發生了一次改變。

整個社會的經濟突然活躍起來,帶來了廣告業的繁榮,我應聘去了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就是當時郵電部成立的一家公司,這次應聘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也在那遇到了我現在的愛人,高志宏,她 1992 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分配到北京郵局工作,隨後就去了這家公司。

我們公司當時賣幾樣東西,一是戶外廣告牌,二是印有廣告的故宮門票和天安門門票,我們拿去向企業推銷。三是帶抽獎功能的明信片,每年春節通過郵政系統寄出,在全國都特別受歡迎。

公司還做過一個開創性的項目,郵政報,在北京大街小巷通過郵政系統免費贈送,第一期就印了 60 萬份,主要是為了登廣告。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3 年初,徐智明在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工作期間 供圖 / 徐智明

-02-

書店開起來了

那時候想學廣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廣告的書籍並不多,還特別不好找,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家專門賣廣告書的專業書店呢?這樣不僅能賣書,還能聚攏廣告業的從業者,在此基礎上還能搞培訓。

開辦一個公司的費用是 20 萬,我那時候一個月工資就幾百塊錢,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我寫了一份計劃書給經理,經理對這個想法也非常支持。後來郵政廣告公司的老總髮動內部員工集資,我拿著大家集資的 20 萬去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5 年初,徐智明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供圖 / 徐智明

那是 1995 年,我 27 歲。

除了解決資金問題,公司還幫我找到一個房子,在北京宣武門達智橋衚衕裡一個不到 20 平米的小店。那年 1 月 18 號,我帶著兩個小姑娘,靜悄悄地把書店就開了起來。

頭幾個月,沒什麼顧客,咋辦?

我就用最笨的方法,揹著小布包,跑到各種廣告會議的門口去發傳單。我還翻遍了電話黃頁和報紙的招聘廣告,把廣告公司都找出來,然後一個一個地寄信過去,推薦自己的廣告書店。

漸漸地,廣告從業者們知道了北京廣告人書店,顧客有了,但又出現了貨源的問題。

那時候港臺和國外有很多優質的廣告書籍和雜誌,雖然價格比較高,一本書能到一百塊錢左右,但因為暢銷,拿到大陸可以以翻一倍的價格賣出。

所以 1995 年下半年,我主要在找境外貨源,最多的時候,曾經一次從臺灣運來一集裝箱的書。當時書店將近 2/3 的營業額都是靠境外圖書和境外雜誌賺的。

第一年下來,不賺不虧,但到 1996 年就變得特別掙錢了,我們三個人實現了 160 萬的營業額,純利近 20 萬。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龍之媒廣告書店裡的外文報紙

-03-

如果沒做出版,書店可能撐不了那麼久

我開始規劃做出版,我要編一套符合中國情況的,適合廣告公司培訓用的書,我遍請國內當時廣告業最有名的人,他們都答應了。

做這套書的預算是五十到六十萬,但我當時沒錢,愣是借款借了 60 萬,而且是從好多人手裡借出來的。那時候經濟活躍以後,資金都不夠,借錢是極難的。

我向他們承諾的年利息是 18%-20%,可想而知,這個壓力有多大。

整個這一年,我都是在失眠中度過的。睡著以後,在凌晨 1 點到 3 點,我會像大猩猩一樣錘胸,把自己錘醒。

我的愛人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這九本書從列提綱到請人寫,編輯,三審三校,封面創意,全都是我們倆一起做出來的。

1997 年 1 月,我們陸陸續續地把九本書做出來。碰巧趕上全國各院校蜂擁而至一般地開設廣告專業,他們覺得市面上的教材沒那麼實用,紛紛來選我這套書當教材,成批地訂。

我的目標本來是當廣告公司培訓校長,結果 90% 以上的書當了大學廣告專業教材。

書店和出版都做成功了,我給以前集資的老同事們分了紅,把股權買回到自己手裡,給書店改名叫龍之媒廣告書店。

為了方便全國各地的廣告從業者購書,我在全國七個主要城市開了七家分店,成本飆升。回過頭算下來,其實書店零售一直是賠錢的,公司是靠出版才得以運轉下來。

這樣維持了幾年,互聯網購物開始在中國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於網絡購書,書店變得越來越冷清。

我從 2007 年開始,陸陸續續關店,最後的北京店在是 2013 年 12 月底關掉的,龍之媒書店我做了整整 19 年。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2013 年 11 月 9 日,北京龍之媒廣告書店裡擺放的倒計時牌

-04-

第二次創業,快書包

在最後一家書店關門前,我就已經有了第二次創業的想法。我想做一個別人沒有做過的,有資本性的電子商務,我要融資,希望能掙大錢。我給這次的創業項目起了個名字,快書包。

我當時定了個小目標,5000 萬,我以前做事情完全沒有想錢,但這件事我從一開始就想掙錢。

和大家討論的時候,我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就是我們能不能做快速配送,類似於「網上 711」這樣的概念,一小時送貨。

我們把北京分成幾個片區,一個片區一個倉庫,分倉就必須品種少,品種少也符合便利店跟超市的區別。

一小時配送這個概念在當時確實太新了,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圈中都備受關注。

我們的迅速出名,還藉助了微博這個工具。我這個項目是 2010 年 5 月創立的,而那時微博剛出現半年,大家壓根兒還沒想到它可以變成一個公眾傳播工具,我就已經用微博做營銷了。

微博當時請我去全國幾十個城市做演講,給企業主們講我是如何用微博來做營銷的。藉助微博揚名之後,大量的採訪隨之而來,包括七八十家財經媒體。

■ 徐智明與快書包 供圖 / 徐智明

關於我的報道鋪天蓋地,所以那時候好多基金來找我投資。

談的過程相當漫長,因為這個事太新了,大家都拿不準。

我賣了一套郊區的房子,拿了 100 萬,加上我一個同學投了 200 萬,我起步的時候就 300 萬。錢不經花,到 2011 年底 300 萬就沒了,好在我有一些有錢的同學,我跟他借了 150 萬給大家發工資。

一直到 2013 年初,我才拿到來自微博基金投資的 1000 多萬。

快書包其實一直業務不好,那時候還是 PC 下單,手機下單的興起是 2013 年智能手機普及以後的事情,而我做的又恰好需要隨時的定位,說好聽點就是——做得太早了。

每個月都虧錢,訂單少,收入抵不上人員開支。那時候運營團隊二三十人,配送員有七八十人,加起來大概一百人。

京東、騰訊、美團等好幾家公司都來談過收購,但我的規模不符合他們的預期,我沒能借助投資的力量迅速把業務做上去,所以這個還是我的能力出了問題。

回過頭來總結,我們是有機會的。智能手機剛興起的時候,我有很清醒的認識,應該走手機這條路。

我當時在公司提出了三化,手機化、遊戲化和社群化,但我只是讓原有的團隊去操作,他們的經驗卻是基於 PC 的。所以半年多過去,大好的時機就這樣錯失了。

-05-

解散

2014 年初,我們已經落後,也沒錢了。

我就想,賠錢賠到多少要收手,我不希望這件事把公司弄垮,把家庭弄垮。測算下來,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是賠 600 萬,最後的結局是賠了 500 多萬。

恰好前些年我參與投資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正好在 2014 年底賣掉了,我就用拿到的 200 萬現金解散了團隊。

我當時首先保證了配送團隊的遣散金,他們本來掙的就少,而且我們訂單平均半個小時到達,都離不開他們的辛苦,這時候不給錢,太說不過去了。

我很對不起核心團隊中的一些骨幹,因為骨幹沒拿到我的補償金。最後我們夫妻倆身無分文地回家,賬上一分錢存款都沒有。

"

今天故事的講述者徐智明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今年 51 歲。

他曾經兩次創業,但兩次創業的年代非常不一樣。

第一次是在市場經濟剛剛開始繁榮的 1995 年,他創立了龍之媒廣告書店。第二次是在互聯網經濟開始進入主導地位的 2010 年,他創立了快書包一小時配送。

-01-

從油漆廠到郵政廣告公司

1991 年,我從北京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那時候計劃經濟國家包分配的政策剛剛被打破,我本來看中了一個工作機會,但是等了很久那邊才回復說不行。

我們繫有一個老師很熱心地幫我聯繫了她的一個朋友,在北京紅獅塗料公司,就是北京油漆廠,推薦我過去,所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車間生產油漆。

我們班有一個叫季成的同學,他現在創立了卡拉丁汽車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門提供汽車上門保養服務,但當時,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百貨大樓賣褲子。

我們班很多同學剛畢業那會兒,都做的是這樣的工作,怎麼講呢,就是有點迷茫吧。

我一直以來的志向是從政,到了油漆廠,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88 年 5 月 4 號,北大九十年校慶 供圖 / 徐智明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對我們這一代學生來說,命運又發生了一次改變。

整個社會的經濟突然活躍起來,帶來了廣告業的繁榮,我應聘去了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就是當時郵電部成立的一家公司,這次應聘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也在那遇到了我現在的愛人,高志宏,她 1992 年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分配到北京郵局工作,隨後就去了這家公司。

我們公司當時賣幾樣東西,一是戶外廣告牌,二是印有廣告的故宮門票和天安門門票,我們拿去向企業推銷。三是帶抽獎功能的明信片,每年春節通過郵政系統寄出,在全國都特別受歡迎。

公司還做過一個開創性的項目,郵政報,在北京大街小巷通過郵政系統免費贈送,第一期就印了 60 萬份,主要是為了登廣告。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3 年初,徐智明在中國郵政廣告公司工作期間 供圖 / 徐智明

-02-

書店開起來了

那時候想學廣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廣告的書籍並不多,還特別不好找,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做一家專門賣廣告書的專業書店呢?這樣不僅能賣書,還能聚攏廣告業的從業者,在此基礎上還能搞培訓。

開辦一個公司的費用是 20 萬,我那時候一個月工資就幾百塊錢,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

我寫了一份計劃書給經理,經理對這個想法也非常支持。後來郵政廣告公司的老總髮動內部員工集資,我拿著大家集資的 20 萬去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1995 年初,徐智明創辦了北京廣告人書店 供圖 / 徐智明

那是 1995 年,我 27 歲。

除了解決資金問題,公司還幫我找到一個房子,在北京宣武門達智橋衚衕裡一個不到 20 平米的小店。那年 1 月 18 號,我帶著兩個小姑娘,靜悄悄地把書店就開了起來。

頭幾個月,沒什麼顧客,咋辦?

我就用最笨的方法,揹著小布包,跑到各種廣告會議的門口去發傳單。我還翻遍了電話黃頁和報紙的招聘廣告,把廣告公司都找出來,然後一個一個地寄信過去,推薦自己的廣告書店。

漸漸地,廣告從業者們知道了北京廣告人書店,顧客有了,但又出現了貨源的問題。

那時候港臺和國外有很多優質的廣告書籍和雜誌,雖然價格比較高,一本書能到一百塊錢左右,但因為暢銷,拿到大陸可以以翻一倍的價格賣出。

所以 1995 年下半年,我主要在找境外貨源,最多的時候,曾經一次從臺灣運來一集裝箱的書。當時書店將近 2/3 的營業額都是靠境外圖書和境外雜誌賺的。

第一年下來,不賺不虧,但到 1996 年就變得特別掙錢了,我們三個人實現了 160 萬的營業額,純利近 20 萬。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龍之媒廣告書店裡的外文報紙

-03-

如果沒做出版,書店可能撐不了那麼久

我開始規劃做出版,我要編一套符合中國情況的,適合廣告公司培訓用的書,我遍請國內當時廣告業最有名的人,他們都答應了。

做這套書的預算是五十到六十萬,但我當時沒錢,愣是借款借了 60 萬,而且是從好多人手裡借出來的。那時候經濟活躍以後,資金都不夠,借錢是極難的。

我向他們承諾的年利息是 18%-20%,可想而知,這個壓力有多大。

整個這一年,我都是在失眠中度過的。睡著以後,在凌晨 1 點到 3 點,我會像大猩猩一樣錘胸,把自己錘醒。

我的愛人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這九本書從列提綱到請人寫,編輯,三審三校,封面創意,全都是我們倆一起做出來的。

1997 年 1 月,我們陸陸續續地把九本書做出來。碰巧趕上全國各院校蜂擁而至一般地開設廣告專業,他們覺得市面上的教材沒那麼實用,紛紛來選我這套書當教材,成批地訂。

我的目標本來是當廣告公司培訓校長,結果 90% 以上的書當了大學廣告專業教材。

書店和出版都做成功了,我給以前集資的老同事們分了紅,把股權買回到自己手裡,給書店改名叫龍之媒廣告書店。

為了方便全國各地的廣告從業者購書,我在全國七個主要城市開了七家分店,成本飆升。回過頭算下來,其實書店零售一直是賠錢的,公司是靠出版才得以運轉下來。

這樣維持了幾年,互聯網購物開始在中國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於網絡購書,書店變得越來越冷清。

我從 2007 年開始,陸陸續續關店,最後的北京店在是 2013 年 12 月底關掉的,龍之媒書店我做了整整 19 年。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2013 年 11 月 9 日,北京龍之媒廣告書店裡擺放的倒計時牌

-04-

第二次創業,快書包

在最後一家書店關門前,我就已經有了第二次創業的想法。我想做一個別人沒有做過的,有資本性的電子商務,我要融資,希望能掙大錢。我給這次的創業項目起了個名字,快書包。

我當時定了個小目標,5000 萬,我以前做事情完全沒有想錢,但這件事我從一開始就想掙錢。

和大家討論的時候,我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就是我們能不能做快速配送,類似於「網上 711」這樣的概念,一小時送貨。

我們把北京分成幾個片區,一個片區一個倉庫,分倉就必須品種少,品種少也符合便利店跟超市的區別。

一小時配送這個概念在當時確實太新了,在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圈中都備受關注。

我們的迅速出名,還藉助了微博這個工具。我這個項目是 2010 年 5 月創立的,而那時微博剛出現半年,大家壓根兒還沒想到它可以變成一個公眾傳播工具,我就已經用微博做營銷了。

微博當時請我去全國幾十個城市做演講,給企業主們講我是如何用微博來做營銷的。藉助微博揚名之後,大量的採訪隨之而來,包括七八十家財經媒體。

■ 徐智明與快書包 供圖 / 徐智明

關於我的報道鋪天蓋地,所以那時候好多基金來找我投資。

談的過程相當漫長,因為這個事太新了,大家都拿不準。

我賣了一套郊區的房子,拿了 100 萬,加上我一個同學投了 200 萬,我起步的時候就 300 萬。錢不經花,到 2011 年底 300 萬就沒了,好在我有一些有錢的同學,我跟他借了 150 萬給大家發工資。

一直到 2013 年初,我才拿到來自微博基金投資的 1000 多萬。

快書包其實一直業務不好,那時候還是 PC 下單,手機下單的興起是 2013 年智能手機普及以後的事情,而我做的又恰好需要隨時的定位,說好聽點就是——做得太早了。

每個月都虧錢,訂單少,收入抵不上人員開支。那時候運營團隊二三十人,配送員有七八十人,加起來大概一百人。

京東、騰訊、美團等好幾家公司都來談過收購,但我的規模不符合他們的預期,我沒能借助投資的力量迅速把業務做上去,所以這個還是我的能力出了問題。

回過頭來總結,我們是有機會的。智能手機剛興起的時候,我有很清醒的認識,應該走手機這條路。

我當時在公司提出了三化,手機化、遊戲化和社群化,但我只是讓原有的團隊去操作,他們的經驗卻是基於 PC 的。所以半年多過去,大好的時機就這樣錯失了。

-05-

解散

2014 年初,我們已經落後,也沒錢了。

我就想,賠錢賠到多少要收手,我不希望這件事把公司弄垮,把家庭弄垮。測算下來,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是賠 600 萬,最後的結局是賠了 500 多萬。

恰好前些年我參與投資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正好在 2014 年底賣掉了,我就用拿到的 200 萬現金解散了團隊。

我當時首先保證了配送團隊的遣散金,他們本來掙的就少,而且我們訂單平均半個小時到達,都離不開他們的辛苦,這時候不給錢,太說不過去了。

我很對不起核心團隊中的一些骨幹,因為骨幹沒拿到我的補償金。最後我們夫妻倆身無分文地回家,賬上一分錢存款都沒有。

賠了 500 萬,我創業失敗了

■ 快書包承諾的「一小時送貨上門」 圖片來源於網絡

-06-

是我侷限了我

我想總結一下自己失敗的三條原因,第一就是我的用人能力有問題,這包括該裁人的時候下不去手。

第二,商業敏感度不夠。比如說,當時我們有很好的機會可以轉型成專門做配送,美團外賣從 2014 年才開始,我們是有機會的。

我一心想做電子商務公司,不想轉型成一家配送公司,這是我個人非常失敗的一個執念。

第三,名稱出了問題,定位也出了問題。「快書包」這三個字制約了我,直到解散,還有很多人以為我是賣書的。

經常有人說,「唉呀,你就是做早了,要是時機踩得準,你也成了。」

我倒不太同意這個說法,我反而覺得,小公司只有超前,才有可能成功。

快書包沒成,真不是因為大環境沒到,是人的侷限。

我的商人性不夠,還是帶著書生氣。我不適合做這種大商業項目,就算現在再給我這樣的機會,我也成不了。

* 本期配圖由講述者 徐智明 提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