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隨著國家推出醫聯體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作為公立醫院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醫聯體建設再次引發業內關注。如何建醫聯體以及建設什麼樣的醫聯體,又該如何進行利益分配,建立新的區域醫療體系,針對這一系列醫聯體建設的關鍵問題,在第五屆中國縣市醫院論壇上,與會嘉賓進行詳細而深入的探討。

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論壇現場座無虛席

高學成:推進醫聯體,促醫療資源上下貫通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管中心副主任高學成表示,醫聯體建設是深化醫改的重要步驟和制度創新。開展醫療聯合體建設,有利於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佈局,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有利於醫療資源上下貫通,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整體效能,更好實施分級診療和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管中心副主任高學成

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多種模式和性質的醫聯體,高學成舉例介紹了當下醫聯體建設的四種主要形式:

城市組建緊密型醫聯體。鎮江市將醫療資源進行整合並調整,將鎮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調整設置為中西醫結合康復醫院,增加康復、老年護理床位,社區開設康復聯合病房,為患者提供接續性診療服務。深圳市羅湖醫療集團獲得財政、價格、醫保配套政策支持,開展基於醫聯體的醫保總額預付試點。江蘇康復醫療集團、天津醫科大總醫院,設立影像、檢查檢驗、消毒供應等中心,實現區域內醫療服務同質化。

在縣域建立以支付方式改革為紐帶的醫療共同體。安徽省天長市以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為載體,以醫保按人頭包乾為抓手,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分級診療。

跨省域組建以高水平專科醫院為龍頭的專科聯盟。北京市兒童醫院跨省域建立兒科專科聯盟,託管保定市兒童醫院等,發揮技術輻射和帶動作用,提升成員單位的醫療服務能力。

在邊遠貧困地區,大力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中日友好醫院建立遠程醫療協作網,覆蓋500餘家縣級醫院,帶動了縣醫院服務能力與水平的提升。

朱恆鵬:什麼樣的醫聯體?

對於當下醫聯體建設一片叫好的形勢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恆鵬一直冷靜思考,他曾撰文指出,“醫聯體”是希望通過大醫院幫扶小醫院,增強基層實力,讓患者自願下沉,願望十分美好。但現實卻是大醫院不斷抽乾小醫院,虹吸患者、醫生,各地醫保基金頻現危機,患者就醫負擔不降反升。好好的“互助合作”,變成了大魚吃小魚。那麼,當下醫聯體建設全面推開,朱恆鵬認為建什麼樣的醫聯體是當下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其中尤其要注意三個關鍵詞:服務,創新和“互聯+”平臺。

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恆鵬

他還分析了當下公立醫院的控費困境:2016年,全國人均門急診6次左右,已經超過OECD國家平均水平;百人住院人次超過15人次,超過大部分發達國家和地區,也超過國內北京、上海、浙江等發達地區;因此,總體上看門急診量和住院量都不應該再增加;他指出,這就意味著一二級醫療機構的業務擴張,和三級醫院存在明顯的利益衝突;促進醫療費用和醫保支出合理化均意味著控制和縮減三級醫院規模,一二級醫療機構的發展和提高是關鍵。

徐偉平:新華-崇明區域醫聯體經驗

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副院長、崇明分院執行院長徐偉平介紹,2011年4月,新華-崇明區域醫聯體啟動,也是全國首個區域醫聯體試點。

通過多年的實踐,徐偉平總結了該院在醫聯體建設中的幾點經驗:強化市區醫院合作,發揮新華派駐資源作用;定期組織專家基層,上下聯動緩解看病困難;開展基層人員培訓,提高社區診療學術水平;開展雙向轉診工作,提高醫院床位使用效率;加強綜合能力建設,持續提高居民就醫體驗。

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副院長、崇明分院執行院長徐偉平

孔慶民:構建緊密型城鄉醫聯體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中醫醫院院長孔慶民表示,構建醫聯體現在已成為該院發展的自覺——政策限制、市場擠壓、成長慾望逼迫醫院尋找出路。

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中醫醫院院長孔慶民

他分析指出,目前分級診療多是“能上不能下”,一是基層醫院服務能力不強,給病人解決不了問題,病人“不得不上”;二是上下級醫院之間不是利益共同體,上級醫院不會把病人轉下來,把利益主動讓給基層;即使轉給下邊了,但也存在基層能力不強,“接不住”的問題。

他認為,緊密型醫聯體為實現“放得下”、“接得住”的有序分級診療打開了一扇大門,特別是醫保控費壓力日漸加大的情況下,分級診療已成為該院的自覺行動。一是上級醫院幫扶基層醫院,基層醫院的服務能力迅速提升,病人“接得住”、“留得下”; 二是迫於醫保控費壓力,上級醫院主動下轉病人,向下轉診變成醫院整合市場、分流病員、疏解醫保壓力的有效手段。

陳健:醫聯體建設實踐的思考

江蘇省崑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在醫聯體建設中有三個工作導向:以專科技術提升為導向,以人才培養為導向,以互聯網+醫療為導向。

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江蘇省崑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陳健

據該院院長陳健介紹,該院在醫聯體實踐中,建立上下聯動構建有序的分級診療體系,建立重大疾病聯盟單位的診治標準;建立雙向轉診的標準和流程;建立專科救治應急預案、提升應急響應能力;常見病、多發病的監測和防治。此外,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醫聯體內成員單位診療信息共享、互通,統一預約平臺;建立了內部遠程信息平臺,如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中心、遠程病理診斷中心、遠程心電診斷中心)、網絡教學、培訓等;還建立了區域化慢病管理信息檔案。

通過醫聯體建設實踐,陳健有兩點值得思考,一是打造醫聯體涉及的人事、財政、醫保、衛生等諸多政策因素亟待解決。二是結合各級醫療機構的服務定位,如何幫助縣市級醫院進行常見病、多發病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初期診治,建立連續、有序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是當今醫療衛生改革的著力點,還需要政府及主管部門給予政策傾斜和支持。

彭明強:創建專科醫聯體

中日醫院醫聯體建設的探索有三種,一種是面向周邊地區的以常見病、慢性病診治為主的橫向方面的區域醫聯體,一種是面向全國的縱向方面的專科醫聯體。

對於區域醫聯體,中日醫院副院長彭明強認為,有它自身的的的優勢和侷限,有助於發揮區域內優質醫療資源的作用,推動區域內常見、多發疾病的分級診療,提升基層單位醫療能力與水平。由於自身專科水平的限制,難於解決某專科疑難危重疾病的診治問題。不能解決醫療資源總量不足、碎片化、不均衡和非同質的問題。

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中日醫院副院長彭明強

因此,要由普通的區域醫聯體向提高型醫聯體(專科醫聯體)轉變,即由在某一專科具有突出優勢,居國內領銜地位的醫院牽頭,充分發揮其學科優勢和技術輻射作用,集合國內相關醫院,成立旨在專科疾病分級診療、推動學科發展的專科醫聯體。

醫聯體登堂:建什麼樣的醫聯體?

演講嘉賓與臺下參會人員互動

記者/徐書賢


平臺運營:卓信視媒

僅為傳達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供參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