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城市規劃 經濟 投資 丹霞山 中國吉林網 2017-06-09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港南大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建設現場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丹霞山路三艙管廊斷面實景圖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丹霞山路管廊內部實景圖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建蘭街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建設現場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金港大街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建設現場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丹霞山路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建設現場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單艙管廊斷面示意圖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纜廊斷面示意圖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兩艙管廊斷面示意圖

長春新區:築牢城市地下動脈 夯實百年發展之基

三艙管廊斷面示意圖

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統籌各類市政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解決反覆開挖路面、架空線網密集、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有利於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觀、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有利於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質量,有利於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拉動社會資本投入、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

——摘自《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

寫在前面:

城市發展猶如一列高速奔跑的火車,這個軌道就是規劃。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今天,我們將在長春新區空港管廊的建設中體會到,什麼叫“不折騰”,什麼叫科學規劃,什麼是真正的百年大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7月佈置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時指出,要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建設,提升防汛抗洪和減災救災能力。國務院此前連續下發了兩個基礎設施和管線建設的文件,部署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

早在2015年7月,我省就被國家正式確定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試點省,計劃到2020年完成1000公里左右城市綜合管廊建設任務,初步建立幹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和纜線管廊協調發展的格局。2017年夏初,長春新區空港經濟開發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如火如荼,成為省內最讓人矚目的樣板。

空港經濟開發區是長春新區四大組成部分之一,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在域內,城市定位是東北亞區域開放與合作的核心區及中國北方生態智慧城市示範區。空間規劃上分別打造西部臨空產業發展翼、中部漫活田園翼和東部國際合作發展翼。在這一宏闊規劃的大背景下,新區藍圖設計方面可謂處處有神來之筆,空港經濟開發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的點睛之筆就是地下綜合管廊,即在城市規劃之初,就執行“先地下,再地上”的戰略,把地下生命線的打造放在日程之首。

空港地下綜合管廊規劃科學,體現了建設者的智慧和發展為民生的仁心。“先地下,再地上”的理念,磨刀不誤砍柴功。作為轉變城市建設理念的民生工程,綜合管廊是城市建設的拐點和轉折點,在方便市民生活的應有之義外,更能提升城市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空港地下綜合管廊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精心規劃。將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入規劃的骨子裡,把城市當成藝術品精雕細刻,科學合理配置資源,提升城市的整體價值。雖然一次性投入比較大,但這是一筆最划算的賬,一次建設,受益百年。

空港地下綜合管廊智慧管理,體現了現代化城市的便利和信息社會的高效與智能。從建成效果看,地下管廊將各種管線都納入一個地下通道,為城市發展預留地面空間,最大地發揮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從管廊的運行來看,實行智能化管理,可以提前預判,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國許多地區目前已建成的地下管廊穩定運行,豐富了城市的物理層次,也豐滿了城市的發展層次,是實現空港經濟開發區“快港慢城”理想狀態的“良心”工程。

空港經濟開發區建成這一地下動脈,是立足於夯實支撐“空港”長遠發展“底盤”的心血之作,是從運行層面塑造城市之“品”,從宜居層面留住城市之“根”,從發展層面追求城市之“新”,必將成為長春新區詮釋現代化都市精神的建設經典。空港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過程,也將是長春新區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的有益探索。我們相信,未來,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將備感城市生活的方便、舒心和美好。

作為國家級新區,長春新區不僅肩負著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引領東北新一輪振興、加快哈長城市群建設、落實長吉圖戰略等重大使命,更承擔著加快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推動吉林省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歷史責任。

在建區之初,長春新區已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列入規劃,作為現代城市的一項重要功能性基礎設施——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被長春新區擺在重要位置。統籌長春新區市政管線需求,優化官網系統,提升供應保障,打造長春新區重大生命線輸送通道。規劃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區域,適宜入廊管線應納入地下綜合管廊,既有管線應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有序遷移至地下綜合管廊。以地下綜合管廊研發建設為契機,充分利用數字化信息處理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集成市政基礎設施信息數據,建設高效、便捷、可靠、動態的數字化市政體系管理平臺,實現市政設施的智能化運行和管理,打造東北地區智慧市政示範區。

堅持百年大計,立足建設百年工程,長春新區打造城市地下生命線,在所屬開發區——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建設我省首個區域性全覆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

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

打造綠水青山夢想之城的地下風景線

長春空港經濟開發區是長春新區四個開發區之一,作為長春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帶動國家級新區快速崛起與成長的責任與使命,將重點發展國際事務合作和航空物流產業,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東北亞區域開放與合作的核心區,中國北方生態智慧城市示範區。

空港經濟開發區具有便捷的交通條件。距離長春市約30公里,距離吉林市約70公里。連接長春市與空港的市域快線已啟動建設,建成後將與長春地鐵2號線無縫聯接;全省最大的民用機場龍嘉國際機場坐落在區域內;五洲大街、金港大街、港城大街縱貫南北,長吉高速、港南大路、丹霞山路、長石公路、長吉北線橫穿東西。區域內,隨著一批道路橋樑工程的實施,正在著力構築“八縱五橫”交通網。

空港經濟開發區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一河”、“兩湖”、“四山”、“十水系”等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一河”即第二松花江支流飲馬河、“兩湖”即石頭口門水庫和正在規劃治理的龍澤湖、“四山”即長白山餘脈大黑山中的廟香山、仙名山、杏花山和雞冠山,“十水系”即飲馬河十條支流形成的水系。

按照城市規劃,空港發展的戰略定位是打造“兩區五城”。“兩區”即“東北亞區域開放與合作核心區、中國北方生態智慧城市示範區”;“五城”即合作共贏的國際城、運動活力的健康城、創新包容的知識城、高效宜人的智慧城、自給共生的生態城。空間佈局是“西產業、東生活、中田園”。西部臨空產業發展翼包括機場區、航空物流園區及高端裝備製造園區;東部國際合作發展翼包括國際合作與高端服務核心區、城市綜合配套及冰雪運動服務基地、知識產業及相關配套區、綠色養生及休閒旅遊度假區、休閒體驗基地;中部漫活田園翼主要為創新都市田園區。產業發展思路是以長春龍嘉國際機場為依託,整合區域創新資源,實施“航空物流先導、臨空製造配套、現代服務支撐”的發展策略,構建形成“6+2”的開放型臨空現代產業體系。“6”即六個高端服務產業:航空物流、數據信息、商務金融、文創教育、會議展覽、體育健康;“2”即兩個高端製造產業:智能控制與感知技術裝備製造、冰雪體育運動高端裝備製造。

為支撐產業發展,空港經濟開發區堅持基礎設施先行,目前,正在大規模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為未來發展營造良好的空間環境。堅持地上地下同步建設,以國際化視野,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統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為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城市打牢堅實基礎。

空港經濟開發區高標準、全覆蓋規劃到2030年地下綜合管廊建設447公里

如果說表面的光鮮亮麗映射出城市的風貌,埋於地下的基礎設施的水平則反映一個城市的“良心”。地下綜合管廊,是21世紀新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於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形象地說,就是將現在直埋在地下的各種市政管線統一安放到一個共同的“房子”裡,維修和管護轉入地下,管線得到更安全的保護。

自從1833年的巴黎誕生了世界上第一條地下管線地下綜合管廊系統後,迄今已經有180多年的發展歷程。經過百年探索、研究、改良和實踐,其技術水平已完全成熟,並在國外的許多城市得到了極大發展,並已成為了國外發達城市市政建設管理的現代化象徵和城市公共管理的一部分。1994年,我國第一條較具規模的地下綜合管廊在上海浦東新區投入運營。20年來,上海、廣東等國內發展較快地區先後加大地下空間開發力度,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目前,國內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已經非常成熟。

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宣佈在我國全面開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以築牢城市“裡子”的方式開啟中國的“地下管線革命”,吉林省被國家確定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省份。

長春新區建設需要發展新型的市政基礎設施,解決城市發展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為區域長遠的發展提供支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必不可少。長春新區空港經濟開發區,作為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先行先試區,整個區域都將建設地下綜合管廊。

空港經濟開發區管廊規劃按照高標準、全覆蓋的原則,分為三個層級,即幹線地下綜合管廊、支線地下綜合管廊和纜線地下綜合管廊。斷面形式以矩形為主,分為單艙、雙艙和三艙三種斷面形式。規劃至2030年,建設管廊447公里,其中,地下綜合管廊92公里、纜廊355公里,計劃總投資83億元。計劃入廊管線包括給水、熱力、電力和通信。

空港經濟開發區住建委建設工程處處長助理徐京彩介紹:“2017年計劃啟動管廊建設29項,長105公里,其中,三艙管廊14公里,二艙39公里,單艙管廊14公里,纜廊38公里。”綜合管廊採用現澆法施工,纜廊採用預製拼裝法施工,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管廊澆築已累計完成1163.92米,纜廊預製完成2382米。丹霞山路、金港大街、港南大路、建蘭街等管廊工程都按計劃有序建設。

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作為空港經濟開發區管廊規劃設計單位,在深圳、福建、珠海等地都建設了地下綜合管廊,具有非常成熟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經驗。地下綜合管廊技術經過了上百年的歷史發展與完善,地下綜合管廊在我國也有一些成功的範例,目前技術上已經成熟,運行也十分可靠,這些均為空港經濟區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長春設計分院院長塗俊說:“以往的道路管線都是單獨鋪設,隨著使用年限增加,管線出現老化和破損的情況,對管線進行維修就需要破拆馬路,即增加成本也為市民生活帶來不便。而地下綜合管廊則是與國際化接軌,在地下建綜合廊道,集約的把管線集中在管廊中,把管線納入廊道,既便於檢修,又可節省空間,更便於對管線的科學管理,目前我們對管廊技術的研究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空港經濟開發區具有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絕佳時機。空港經濟開發區主要為新開發區域,擬建工程範圍基本沒有需要保護或遷改的建築物、管線等,工程具備良好的實施性,同時已建成道路兩側或一次均預留有綠化帶,可利用綠化帶結合超高壓電力線路入地進行地下綜合管廊佈置。空港經濟開發區在規劃階段就在市政建設中引入“地下綜合管廊”這樣一個市政綜合配套設施,將有力推進地下綜合管廊順利、高效、高標準的建設。目前國內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技術成熟、實施性強,由於管廊工程位於道路下方,與道路同步建設時,在地基處理、基坑圍護等方面可以結合道路工程開展,能夠有效的節省投資。

空港經濟開發區作為長春新區的核心區域,市政基礎設施的完備性、便於接入性、使用安全性、可持續性及便於維護性均體現空港經濟開發區城市建設的先進性。在對空港經濟開發區用地佈局和市政管線專項規劃綜合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將地下綜合管廊確定為幹線地下綜合管廊、支線地下綜合管廊和纜線地下綜合管廊三個層級。

——幹線地下綜合管廊一般設置於機動車或道路中央下方,承擔穩定、大流量的運輸,主要連接原站與支線地下綜合管廊,一般不直接服務沿線地區,主要管線為高壓電力電纜、信息主幹電纜、給水主幹管道等。

——支線地下綜合管廊主要用於將各種管線從幹線地下綜合管廊分配、輸送至各直接用戶,一般設置在道路兩旁,容納直接服務於沿線地區的各種管線,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內部空間較小的特點。

——纜線管廊採用淺埋廊道方式建設,設有可開啟蓋板但其內部空間不能滿足人員正常通行要求,用於容納電力電纜和通信線纜的管廊,其結構尺寸小,且埋深小,其投資和施工難度也相應較小。

管廊斷面以矩形為主,或者管廊上頂為拱形、下方為矩形,按照市政管線類型分為單艙、雙艙和三艙三種斷面形式。據塗俊介紹,管廊斷面設計可以根據不同管線空間需要按照規範要求和進行調整和組合,空港經濟開發區金港大街管廊建設高度能夠達到5米。地下綜合管廊埋深在地下2.5米,在凍土層下,荷載都是經過計算的,綠化帶和道路荷載不同,另外,地下綜合管廊在抗震方面具有相當的優勢。

空港經濟開發區地下綜合管廊工程設計單位是國內地下綜合管廊規範的參編單位,參與建設二十二冶集團,中鐵建十七局等施工單位也都具有一定的管廊建設經驗,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常務副經理張龍表示,“目前,我們正在進行24小時施工建設,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也在不斷優化管廊建設技術,可以合理控制管線的運行,防止預埋件發生錯誤。”

完備的城市基礎建設和空港的地緣優勢對空港經濟開發區的快速發展十分有利,管廊建成後,路面上將非常簡潔、乾淨,能大大提升新區的城市形象,展現新區“低碳、生態、智慧”的城市建設理念。

除了綠化的樹木和照明的路燈,道路上方密如織網的各類線路就都不見了。地下管廊投入運營後,不僅地下的各種管線維護管理方便,地上的各類線網成功入地,也將有效“淨化”城市空間。

在空港經濟開發區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符合國家要求,將通過新型的市政基礎設施,解決城市發展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為區域長遠的發展提供支撐。

智能化管理運營

彰顯智慧城市特色

整個管廊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隧道,各種管線貫穿其中,人可以在管廊內行走。所謂人在管廊中行走,並不是說普通人可以隨時進入管廊,而是專業檢查人員定時對管廊進行檢修和查看,或是根據智能管理中心的報警系統指示到達相應位置排除問題。空港經濟開發區在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同時啟動智慧中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不只是傳統的地下構築物,而是智慧的管廊,採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由監控中心採集數據,任何一條管線出了問題,通過檢測手段將問題和數據及時上傳併發送指令,便於專業人員進行及時處理。

地下綜合管廊的智能監控,包括傳感器的鋪設,監控中心進行日常巡視,未來還將會採用巡檢機器人,把所有的問題反饋到監控中心,可以智能關閉防火門,或者打開逃生口。

塗俊介紹,我們把BIM技術運用到地下綜合管廊管理當中,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築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基礎,建立起的三維的建築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信息一致性、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等特點。地下綜合管廊運用BIM技術建造信息模型,把管網的模型建立出來,融合設計內容後移交給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將施工相關數據也放置在模型中,在模型中每個構件的信息都能看到,最後移交給業主,使用者能夠比較直觀的看到管廊的三維模型。

空港經濟開發區地下綜合管廊每間隔400米就設計一個防火分區,防火分區內還將設置投料口和逃生口,用於向管廊內投放管線和做緊急情況逃生使用。在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徹底解決“馬路拉鍊”問題的同時,地下綜合管廊還將為美化城市景觀增添了新的途徑。據徐京彩介紹,空港經濟開發區將對管廊投料口進行單獨研究設計,結合綠化帶景觀進行隱藏式設計,按照每條道路的風格以城市小品的形式呈現,在滿足使用需求的同時也與周邊環境有機融合。

記者直擊

給百姓綠色空間 為城市發展留白

北國六月,萬物蔥榮。正值黃金施工期,在空港經濟開發區記者看到,整個開發區如同一個大工地,各大施工單位加班加點搶工時,一張白紙寫藍圖的開發區在“先地下再地上”的科學規劃和施工理念指導下,首戰便是啃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這塊“硬骨頭”。

2014年習近平考察古都北京,第一站選擇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當時網上曾有人建議,應多給城市留點“沒用的地方”,長春新區空港地下綜合管廊的功能之一就是給老百姓留綠地和空間。

在空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三樓的規劃沙盤前,記者感受到這座未來生態新城在設計方面的動靜結合與忍痛割愛。為了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宜居宜業,“空港”的理念是“快港慢城”,快是為臨空產業打造的空鐵陸大交通層面的快進快出,慢是為中心城區謀劃的步行與公交為主的城市小交通模式。要做強臨空產業,就要把天空讓出去,同時在地下做文章,於是,空港在很多設計者眼中,割愛了最有範兒的CBD,最繁華處,也沒有幾乎是現代化都市標配的摩天大樓。但同時,此地的居民,將有幸享受沒有管線與高樓遮擋的淨空,樂享吉林省最發達的地下管廊。

在拿到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圖紙上,記者眼前幻化出的是一個干支發達,血液澎湃的地下動脈。規劃中,“空港”城區地下將被幹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和纜線綜合管廊三個層級全覆蓋,並根據管線粗細和功能的不能,設計了單艙、雙艙和三艙三種斷面形式。到2030年,將建設管廊447公里,計劃入廊管線包括供水、熱力、電力和通信管線。如此龐大的百年工程,收納了數百年來在城市地上和空中密佈的蛛網,會節省多少空間?

地下管網雖然看不見,但其強大的“輸血供氧”能力折射的是城市的競爭力和責任心。採訪中,最讓規劃者、設計者激動的是地下綜合管廊的後期管理,即引入最新一代BIM信息技術,建設智慧維管系統,使地下管廊在運行管理上如行雲流水。除去維修人員巡檢外,維管方面甚至還考慮到投入巡檢機器人。據介紹,管廊將建立世界一流的智慧控制中心,屆時,縱橫幾百公里的廊道內,除了各種以教科書方式整齊排列的管線,還有無數監控設施和無縫覆蓋的傳感器,360度無死角,一旦廊內壓力、空氣濃度、溫度等數值有“風吹草動”,數據將於第一時間反饋到監控中心。廊道內的火災預警和噴淋裝置當然一個也不能少,為加雙保險,每隔400米還將建防火門。考慮到各種突發情況,廊內將人員出入口與逃生口、吊裝口、進風口結合設置。在地上,每隔幾百米,還有精心設計的建設小品——融入城市環境風格的投料口,投料口是管道和設備投放的主要通道,同時也是今後綜合管廊內管線維修、更新的投放口。目前,空港管廊代表國內一流水平,明年,隨著工程推進,將是我省面積最大的地下管廊示範區。

當下,開發區內港南大路、丹霞山路、金港大街等幾條主街全面開挖,俯視這片熱土,鋼筋混凝土澆鑄的這條動脈蜿蜒而壯觀。兩年後,空港經濟開發區城中心將完成地上一湖八館的絕世美景,屆時,主幹路的地下管廊也將建成,雖然居於其上的人們,看不到地下的流光溢彩,卻一定能體會到與地上風光互為表裡的這條地下生命線帶來的巨大便利。未來,在空港經濟開發區的帶動下,將有更多吉林人在翻天覆地的現代化建設中,勤勉創業,詩意棲居。

長春新區招商電話:0431-81335602

本版撰稿 劉霄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