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突厥民族卻心向蒙古,成吉思汗留下的傷兵慘遭戰火折磨數百年

圖瓦人是居住在美麗的喀納斯湖畔的一個特殊民族。圖瓦人口耳相傳的歷史中說他們是成吉思汗西征留下的子民,然而經專家們考證,他們的語言、文化卻更類似於古突厥民族。

圖瓦人發源於葉尼塞河上游的山間盆地,在文獻中最早出現於公元七世紀,被中原王朝稱之為“都播”。《隋書》中記載:“北海南則都波, 雖姓氏各別, 總謂為鐵勒”。《新唐書》中說:“都播,亦曰都波,其地北瀕小海,西堅昆,南迴紇,分三部,皆自統治……貞觀二十年,因骨利幹人朝亦以使通中國”。

身為突厥民族卻心向蒙古,成吉思汗留下的傷兵慘遭戰火折磨數百年

圖瓦人先祖在歷史上並沒有創造出偉大的政權,始終被北方不同時期崛起的遊牧民族所統治。公元一世紀,圖瓦人一直是匈奴人的一部分。公元二世紀,匈奴西遷後,他們又被隨後崛起的鮮卑族統治,之後又被併入柔然汗國。

公元六至八世紀,突厥人推翻了柔然汗國後,圖瓦人又加入了突厥汗國。此後回鶻、黠戛斯、契丹等民族不斷為圖瓦人加入新鮮的血液,使其完全突厥化。不過在圖瓦民族形成的過程中,發揮影響力最大的卻是蒙古人。

成吉思汗在1206年建立蒙古帝國後,第二年就派長子朮赤征討“林中百姓”。林中百姓是蒙古人對居住在蒙古高原北部森林中狩獵民族的統稱,主要指衛拉特蒙古,圖瓦人也包含其中。

身為突厥民族卻心向蒙古,成吉思汗留下的傷兵慘遭戰火折磨數百年

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被征服的民族都必須為蒙古軍隊服役。成吉思汗西征時,在以漁獵為生的圖瓦人自然在徵召之列。保存在圖瓦人記憶中的故事是這樣的:800年前,他們的祖先隨蒙古軍隊西征,在翻越阿勒泰山山脈時,與當地的柯爾克孜人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戰後受傷的圖瓦人和蒙古人沒有繼續前進,而是留在了喀納斯湖畔休養,與柯爾克孜人一起孕育了今天的圖瓦人。從阿勒泰地區大量的柯爾克孜墓堆來看,圖瓦人的的口述歷史是可以得到驗證的。

葉尼塞額流域上游以盛產良鐵著稱,成吉思汗時期以及後來的元朝不斷地將從金國、漢地俘虜來的手工匠人遷來此地,專門生產武器、甲冑,因此這裡成了蒙古的屯兵重地和手工業中心。

身為突厥民族卻心向蒙古,成吉思汗留下的傷兵慘遭戰火折磨數百年

元朝覆滅後,蒙古人分為兩支,即東部的“韃靼”和西部的“瓦剌”(衛拉特蒙古)。十六世紀以前,圖瓦先是衛拉特蒙古的從屬部族。衛拉特蒙古因受東部諸部的排擠不斷西遷,圖瓦人又成了俺答汗的子民。

俺答汗主張與沙俄建立外交關係,大力發展貿易往來,然而沙俄不僅拒絕為俺答汗提供任何幫助,反而一直在蠶食蒙古人的草場和土地,雙方因此爆發了多次衝突。圖瓦人夾在其中,飽受戰亂之苦,很多部族成員被掠入俄國。

一直處於劣勢的衛拉特蒙古在十七世紀時,由準噶爾部的率領下開始崛起。準噶爾部重新奪回了圖瓦和柯爾克孜人,並派遣一支四五千人的部隊長期駐守,同時還強硬地向沙俄索要被他們搶走的圖瓦人和柯爾克孜人。準噶爾汗國被清朝所滅後,圖瓦人一直到清朝末期還在向北京進獻貢品。

身為突厥民族卻心向蒙古,成吉思汗留下的傷兵慘遭戰火折磨數百年

在蒙古諸部和沙俄的多方角逐中,弱小的柯爾克孜人和圖瓦人成了他們爭奪的資源和犧牲品。柯爾克孜人因此決定西遷,他們帶走了部分圖瓦人。柯爾克孜人在國外被稱為“吉爾吉斯人”,因此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也生活著大量圖瓦人。

在政治和軍事等歷史因素的長期作用下,圖瓦人最終成了一個地跨三國的特殊民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