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都找不到的帝王陵墓,也被稱為:中國最強祖孫三代

成吉思汗 考古 蒙古 文物 山川文社 2017-04-25

成吉思汗,這四個字並不陌生。筆者之前也寫過很多關於他的文章。在後人的印象裡,他像是一個常勝將軍,為蒙古百姓造福,並且一統天下。但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述的就是關於成吉思汗的殉葬之謎。

成吉思汗,是紮紮實實的蒙古人。生在大草原的他,放羊牧馬樣樣在行。原本只想當一個普通的遊民,但是因為那個時候,居住在蒙古的他們常年受到敵人的騷擾。成吉思汗小的時候,就在一個不怎麼太平的環境下成長。對於這樣受到不公的待遇,成吉思汗心中一直有一顆埋怨的種子。至今都找不到的帝王陵墓,也被稱為:中國最強祖孫三代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致使他內心有一個征服別人的願望。公元1206年,經過常年戰爭,他終於實現了自己願望,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雖然稱帝的時間並不久,僅僅二十一年,但就是在這二十一年裡,他做出的貢獻令人敬畏。以至於,元朝始祖也為了紀念他而追封,並且為其建立一個太廟,供後人瞻仰懷念。他的一生是多少英雄的縮影,但是關於他的陵墓所在之地卻是歷史上一直讓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像一團迷霧始終揭不開。

死前的成吉思汗對下人說,要繼承蒙古祖先遺留下來的埋葬習俗。也就是說,按照蒙古人的風俗習慣,貴族去世後,埋葬在土裡,但不需要墓碑。突兀的土地就用數匹馬將其踩平。不僅如此,還在將一隻小駱駝殺死,收集起駱駝的血,滴灌在這片墳地上,看守的騎兵,要一直看守到第二年春天,等到春暖花開地上長滿青草看不出一點痕跡的時候方可撤離。至今都找不到的帝王陵墓,也被稱為:中國最強祖孫三代

但是疑問出現了。後人如何祭祖呢,有沒有墓碑。誒,當時殺得年幼的駱駝就起作用了。若是想找到先祖的墳墓,就用之前死的駱駝的母親來引路。如果駱駝母親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來,並且哀嚎,說明這就是當初自家人埋葬死者的地方。

成吉思汗死後,埋葬在他的地方是一片綠油油的樹林。當時守護陵墓前的騎兵,因害怕走漏風聲而被滅口。而駱駝母親死後,就更沒人知道具體位置了。所以隨著年代久遠,這件事也就越來越神祕。

後來根據學者研究,得出許多結論。這裡,我為大家挑選幾條可信度較高的說法。至今都找不到的帝王陵墓,也被稱為:中國最強祖孫三代

第一種是,陵墓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麓。

相傳,成吉思汗存活於世時,因為被煩心事困擾,所以界定靜一靜。他坐在肯特山的一課茂密的樹下靜思。思緒亂碼,不知如何解決。過了良久,忽然成吉思汗站了起來,彷彿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所以他覺得這塊地一定是風水寶地,能夠給自己帶來好運。最後,對隨性的侍衛說,死後要葬在這裡。

第二種個呢是說他的陵墓葬於新疆。

當時成吉思汗死後,大家將他的棺材運往新疆,原本就打算將所有陪同人員一同殺死作為陪葬者。後來也有史書說,成吉思汗希望死後自己的屍體能夠葬在出身的大草原上。所以究其兩種說法,折中,成吉思汗真正的埋葬地點可能在新疆的阿勒泰山的某一處。至今都找不到的帝王陵墓,也被稱為:中國最強祖孫三代

最後一種說法是來自外國的學者,奧斯科爾科夫的結論。

當時他在蒙古國發現了很多人類遺址,然而根據考究,這些遺址的年代大多是來自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以後的蹤影已死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按理說,當時的交通與交流也並不是很閉塞啊。所只有一種理由,那就是這裡是成吉思汗真正埋葬地區的禁區。在這裡,很多東西都不能出現,大家認真打掃,為逝去的大汗規劃一片好的陵園。

關於成吉思汗的墓葬之處的說法,眾說紛壇,很多學者也為其潛心研究。這個曾經為世界作出劃時代貢獻的男人,不僅在世時那麼的充滿魅力,就連死後就讓後人認真研究。至今都找不到的帝王陵墓,也被稱為:中國最強祖孫三代

馬克思曾說過:“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征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祖孫三代鏖戰六七十年,其後征服民族多至720部。”有人曾統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60多次戰爭,除十三翼之戰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無一失敗。

對於他人物的歷史判定也是模稜兩可。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親和的國家,從古至今,沒有主動侵略別國,但唯獨成吉思汗這一次。所以我們無法判定,他所做的一切是對還是錯,只能說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歷史賦予成吉思汗的使命。我相信,有現在的科學技術的幫助,學者一定會給後人一個交代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