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迅雷的程浩,拐點遇見AI

文| 前哨

編輯| 京京

幾番寒暄之後,程浩坐到了億歐網對面。在嘉盛中心六層遠望資本總部的一間會議室裡,他一邊吃著土豆絲捲餅,一邊隨和的應酬著一些話題,聊天中裡時不時蹦出一兩句讓人捧腹大笑的話語。

如果不予提示,圈外人或許很難想象,這位出身南開數學系、杜克大學計算機碩士、曾創辦迅雷十多年的IT精英,竟如此“不顧形象”,沒有一點老闆的架子。

投資就是投勢

“恭喜你,我什麼時候也有你這麼一天啊”。時任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對程浩祝福說。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句經典臺詞:有些鳥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鮮亮了。2016年1月,程浩公開宣佈從迅雷卸任,專注風險投資。

對於選擇離開迅雷轉型做投資人的原因,程浩告訴億歐網,做投資的原因就是想要一個靈活的時間表。“像我這種創業者也算有點錢,創業?肯定不合適。意味著又是三五年996,與我想要一個靈活的時間表完全衝突,退休?不可能。剛40歲怎麼可能退休,只有做投資。”

在經歷了幾波更迭和經濟週期後,創投江湖也在不斷迭代,一些新生代基金出現,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2018年5月2日,離開迅雷的程浩與田鴻飛、江平兩位硅谷老友成立遠望資本。程浩的初心,是將這支基金對標紅杉——用十年時間,再造一隻“紅杉”。

如果說投資圈還有再誕生一隻紅杉的可能,程浩覺得人工智能存在最多的投資機會。而這一次,他和遠望資本團隊所聚焦的賽道,和他的老東家百度一樣:人工智能。

程浩認為,百度為什麼會在AI這個領域領先?就是因為百度是做搜索的,搜索是天然的人工智能產品,“百度在BAT裡面人工智能戰略是最清晰的,我管它叫:一中、一遠、一近。「遠指自動駕駛,中指音箱,近指信息流。」”。

程浩告訴億歐網,第一,互聯網的價值是提供連接和信息,人工智能則是大幅提高生產力,未來人工智能對各行各業,對實體行業的改造會遠超互聯網;其次,人工智能是長期賽道。

“對投資人而言,募投管退能力,怎麼幫助被投企業,幫他們對接資源這都是戰術。而戰略層面,重要的是選對賽道。如果投的領域錯了、整個行業沒起來,再怎麼搶先佔位或創始人再聰明,都沒用。” 他對億歐網說。

作為投資圈的新星,程浩與其團隊先後投資了擎朗機器人、T11、熵智科技、曲線智能等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型企業。

在程浩看來,投資就是投勢。“任何一個業務要快速發展,必須得凌駕在大勢上。無大勢,事倍功半,有大勢,事半功倍,BAT都是在中國互聯網啟蒙的時候做起來的。我們關注人工智能賽道的核心原因就是:大勢和長賽道。”

AI投資,有戲

程浩比較推崇小米雷軍的“風口”論。他認為,選賽道、找風口絕對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創業需要找風口,投資更需要找風口。

過去幾年中國創投界,人工智能堪稱行業“風口”。在許多兼具聖人與賭徒氣質的投資人眼中,AI一定會引領下一波的工業革命,因此AI被寄予厚望,一時間熱錢湧來。

近年來,無論國內外,AI均成為投資熱點。在國內,李開復主導的創新工場便專注在AI領域;陸奇主政百度時期,也宣稱All in AI。在國外,孫正義對於AI更是推崇備至,他曾公開強調,AI是其“現在唯一關注的一件事”。

技術出身的程浩對AI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將AI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設施層,主要包括雲計算、芯片、框架等;中間的通用技術層,例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機器翻譯扥;以及上層應用層,也就是對各行各業的改造。

他進一步指出,目前在基礎設施層和通用技術層,“競爭可能比較激烈”。至於應用層,相信AI對各行各業的改造才剛剛開始。

在一些投資人看來,每一個AI創業者都有一個外套,就看投資人能不能火眼金睛識別了。

對於CEO,程浩有自己的一套判斷標準。整體而言,投資能否成功有兩個因素,第一是人,投資人需要在短時間內讀懂一個創業者,包括他的領導力、創業精神、學習能力等等。第二是事,也就是投資人需要對這個行業有深刻的理解。“在早期項目中,沒業務進展,只能看人。後期項目中,你說騰訊投劉強東,京東都已經做很大了,人肯定沒問題,就是看事看業務發展了。”

目前,遠望資本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項目投資主要看五點:第一,是否剛需?第二市場空間有多大?第三怎麼賺錢?第四為什麼是你?第五競爭壁壘即護城河在哪裡?“除了這五個方面,我們是基於應用場景去投資。主要關注關鍵性應用與非關鍵性應用。前者指研發週期長,投入成本大,離錢遠。後者指對市場的洞察,銷售、供應鏈、落地等能力。”程浩說。

中國的AI迅速崛起,大量創業者湧入AI賽道,這也意味著領域內的投資需要更加審慎。程浩認為,在投資行業最稀缺的資源不是錢,也不是投資人,是優質的創業者。“我們80%的錢都投在AI領域了。”

在程浩看來,只有聚焦才能形成品牌優勢,有了品牌之後,創業者才願意找你,“一個從來沒聽說過的(基金),跟紅杉都給你同樣的錢,你要哪個?這也是我堅持在遠望資本公眾號寫一些觀點的原因”

從白手起家,到成功將迅雷帶到納斯達克上市,從創業者到投資人。在程浩看來,這環環相扣的職場生涯,都不是個人可以設計,在某種程度上,是順勢而為。

程浩的性格很適合於做投資,在他看來,投資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投資人就是要勤奮,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要學習大量的知識。因為他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

為了投資一個AI量化項目,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看完了兩本入門級教材。“我原本是數學專業,所以對一些基礎知識比較容易理解。你帶著好奇心去了解那些公司,瞭解那個細分行業,這也是你瞭解市場裡面正在發生什麼的最好方式。”

如今,他每天都要看項目,不管是看項目,還是學習,亦或是對自我、對項目、對工作的總結,以及對未來事業上的規劃等等,他把投資也當成了創業。

“只賺錢的AI,不投”

一家有強烈技術基因的資本機構如何聚焦做好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這是程浩與其團隊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因為做過創業者,程浩形容自己做投資有“創業者同理心”。“創業跟投資很多方面是很接近的。創業是找人找錢找方向,投資也是,但是順序可能變一點,我看項目的時候,更喜歡連續創業者,最好之前做過兩三次,要麼沒做起來,要麼賺了小錢、心有不甘;其次,團隊很重要,最好核心高管之前在一個公司共事過,或者是同學,否則磨合成本很高。”

從投資人的視角來看,人工智能創業者主要聚焦在早期和中期項目,不同階段、不同時期面臨的問題不同,其解決策略也不盡相同。“早期項目中,創業者常常是拿著錘子找釘子,就是空有一個技能,但找不到應用場景。”為什麼找不到落地場景,程浩認為核心原因是團隊合夥人有缺失。

程浩覺得,如果說兩個合夥人是因為創業才認識的,那也許錢投完之後半年之就會解散了,所以對於早期項目來說,合夥人選擇特別重要。“我們的投資邏輯是:價值趨勢,項目必須有明確的落地場景。不是說是你搞幾篇論文、搞幾個博士,我們就一定會投。”

“早期項目人比事的比重肯定要高一些,但我們也不像徐老師(徐小平)那種率真,當場就籤。我起碼得打幾個電話調查一下這個團隊,紅杉投砸了一個無所謂,人家都已經揚名立萬了,一個項目沒投好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只是運氣不好或者大環境不好,遠望就不行,每個必須得做好。”

在程浩的投資理念裡,最看重的是投資項目長遠的成長性和給這個社會帶來的持續價值。通過投資,還可以跟這個時代最前沿的創業者、最新的思維進行鏈接,向他們學習。

而具體到投資策略上,遠望資本主要聚焦在三點:第一領域聚焦,90%的錢投到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第二是項目聚焦,每個項目都要佔足夠比例的股份;第三是重視投後服務,如果在項目上所佔股份比例不夠高,投後服務的性價比是很低的,也沒有動力去做投後。

談到投資人應該優先為誰負責,LP還是創業者?程浩的回答是LP,但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服務好LP才有彈藥去服務創業者,服務好了創業者,才能夠給LP更好的回報。”除此之外,程浩強調,做投資不僅僅為了賺錢。“如果沒有社會價值,只是賺錢,不會投。”

程浩最喜歡的投資人是晨興資本劉芹。“從迅雷開始,他一直是我們最大的股東,人極其正直。第二,他把創業者當做聯合創始人而不是外部的投資者,投後服務非常好,對業務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不比我們高管弱,第三,他懂得溝通,和人交流讓人感到特別舒服,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投資業績好。”

對於創業的艱難,程浩深有體會,也明白了創業者不僅需要投資人的資金,更需要來自投資人的理解和幫助。在程浩看來,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就是要完全互信,作為投資人就是要全力支持創業者!“我們真的50%以上的精力放在投後。這也容易理解,投資決策畢竟就是一兩個月的時間,但是投後可能是很多年的陪伴。對創業者最典型的幫助就是幫他找人、對接資源、引入下輪投資人,以及一些品牌宣傳”。他有時為了分秒必爭,甚至會在散步時約創業者出來聊聊天,看看能幫忙做點什麼,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同時還能帶著創業者一起運動運動,一舉兩得。

程浩從來不給創業者壓力,也不想幹預創業者的決策。“如果他錯了,這是他要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小孩子摔兩跤不是壞事,他喜歡跑、喜歡蹦,你總不能拿著繩子牽著他,但是,不拿繩子牽他一定會摔跤,摔跤是正常的,知道未來怎麼避免摔跤。”

對於程浩來說,轉型做投資人沒有感覺到太大壓力,他覺得很開心。“做投資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創業是把所有的全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頭,籃子不能翻,翻完之後就啥都沒有了,所以,肯定還是做投資的壓力要稍微小一點。”

豐富的互聯網行業實操經驗,過硬的技術背景,廣泛的行業人脈,再加上獨到的國際化視野,憑著一股對創業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挑戰,程浩正在突破自己,盡全力再造一隻“紅杉”。“做投資與創業一樣。你必須把標靶定到120分才有機會做到100分,定到80分可能60分都做不到,標靶必須高,紅杉中國做了14年,我們2016年才開始,需要點時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