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審時度勢的城市

我以為,老是跟團旅遊,久而久之,人會變傻。猶如習慣了使用傻瓜相機,玩不轉單反。我想給自己增加一點難度,挑戰自己,來點刺激的。我希望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去,自己計劃行走路線,安排飲食起居,搭公車坐地鐵,走街串巷,品嚐美食,瞭解世情,而不是像東張西望的旅客,看幾處景,留幾個影,匆匆而去。

都說成都是座休閒城市,來了就不想走。有人笑話說,如果從飛機下面傳來麻將聲,一定是成都。不久前聽了趙雷的《成都》,他唱那句“和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喔,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讓我莫名感動,也想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儘管我老了。

因此,女兒在途牛網為我們預定了往返機票和位於慶雲南街的短租公寓。當我以慶雲南街為中心做攻略時,心中豁然開悟,在一座城市必須有立足點,有一個座標,才能真正做旅遊攻略。到陌生的地方,關鍵是吃住和出行。

我們如期到達成都,第一感覺是街景不如廈門清新明麗。霧霾的天空,使我以為是陰天。妻子說,成都地處四川盆地,空氣流通緩慢,陽光不容易穿透雲霧。我們住了九天,只有兩天豔陽高照。

慶雲南街位於市中心,店鋪眾多,交通方便,對面是成都第二醫院,是地鐵3號線和4號線交匯站。到春熙路步行街和太古裡商圈,步行只需10分鐘。我誇獎女兒,選的地點太好了,吃住出行非常方便。

我跟妻子說,我們到成都,就要像當地人一樣乘公車坐地鐵,如果出門就打的,算什麼本事。在成都期間,我們總共叫了兩次短程滴滴,花了32塊錢。到了第三天,成都市的東西南北方位已經瞭然於胸了。那天黃昏,在望江樓公園北門,叫了滴滴,坐上車,師傅準備掉頭。我說,沿江邊直走就是了,為什麼要掉頭?師傅想了一下說,對對!我搞錯了。事後我對妻子說,司機要是掉頭,多繞了一圈,我們就得多付幾塊錢。

我們多數乘坐地鐵,妻子對無障礙電梯、路牌指引、電子提示讚不絕口。她說,要是沒有地鐵,地面上不知要怎麼折騰。每天,我們都從市二醫院站的C口進出。每次,回到慶雲南街,都有到家的感覺。離開成都時,她說,天天從這裡經過,有一種依依不捨的感情。

周邊的武成大街、紅星路等地名經常掛在嘴邊,也格外親切。我發現‌成都地名帶“橋”字特別多,單是地鐵三號線就有迎春橋、龍橋、雙鳳橋、高升橋、磨子橋、紅星橋、駟馬橋等。

我們幾乎走遍了市區內著名景點,還去了四川博物館和非遺博覽園。在武侯祠,我特地去看劉湘墓。本來準備到大邑縣參觀劉文彩莊園,因看過劉文彩許多材料,過於熟悉就不想去了。我跟妻子說,歷史說到底是一種文化存在,從三國劉璋、劉備,到民國劉湘、劉文輝,兩千年過去了,讓人感覺四川好像是姓劉的勢力範圍,劉湘墓緊挨劉備墓,其用意不言自喻。

其實,武侯祠是昭烈廟中的一座殿,其主體是劉備殿和惠陵,這是君臣合祀的廟宇,可能是諸葛亮在人們心中非同一般的地位,以武侯祠指稱昭烈廟。武侯祠最有名的是攻心對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趙藩的本意是要人們學習諸葛亮治蜀經驗,在我看來,把蜀國放在魏蜀吳的大格局下審視,此聯暗諷諸葛亮不能攻心消戰,也做不到審時度勢,提醒後人要以此為戒。

成都:一座審時度勢的城市

‌成都人溫和禮貌,每次擦碰,對方都主動說對不起。和我在國外居住的感覺一樣。我們問路,他們都很熱情指點。有兩三次,碰巧對方也不知道,還幫我們去問。在一家小店,‌我們第一次點了一份酸菜魚,48元,要了兩碗米飯,瞄著價目單想再點菜。老闆說,不用點了,這些夠吃了,點了吃不完浪費。老闆為顧客著想,聽了很舒服。在成都最大的感受是當地人不欺客。成都是大城市,許多人卻給我留下樸實和單純的好印象。

中老年人愛玩麻將,在公園裡,在街邊,在店裡,有空就玩,不夠人數,三個人也玩。有一次看到辦喪事,在街邊搭起長棚,六七桌麻將一溜排開,每個人戴著白布黑字袖章,“沉痛悼念”下面黑色圓圈裡是醒目的“孝”。嘈雜聲中,他們玩得專神貫注,我在一邊觀看也不以為意。胡牌時,輸家只給兩塊錢。他們在娛樂,而不是賭博,政府允許市民當街玩麻將,算是城市一景。

成都:一座審時度勢的城市

在春熙路、太古裡和天府廣場,美女特別多。穿著新潮,搭配隨意。我認真觀察一番,竟沒有發現穿戴同樣的。僅有一次在地鐵,發現兩個女孩上衣款式相同,妻子說,看看,撞衫了。四川女孩多數身材嬌小,膚如凝脂。一天晚上,我們去吃火鍋,一張長桌四個座位,邊上正好兩位小美女,看我們手法笨拙,很熱情教我們正確吃法。她們點了好多肉,面對一大鍋翻滾的紅油,撈燙蘸吃,瀟灑自如。小美女和大火鍋,不成比例,我們很驚訝,麻辣和紅油,怎麼就養出細膩白皙皮膚呢!

‌IFS國際金融中心佔地一個街區,五層以下是商業區,商場模式和萬達相似,裝修更考究。同樣的雙層玻璃圍欄,工藝比廈門萬達和寶龍一城更精緻。商品幾乎都是國際名牌,一件皮衣二萬一。四樓差不多全是世界名錶,一塊手錶動輒十幾萬,甚至一百七十多萬,讓我感覺西部一點不比沿海差。

在太古裡,我們慕名參觀了亞洲排名第一的博舍酒店,沒想到酒店正門是小小的磚砌的四川民居立面,大堂很小,迎賓員是三十多歲的男士。酒店設計結合了中式庭院建築和極簡幾何線條,好像從過去穿越到未來,令人腦洞大開。

成都:一座審時度勢的城市
成都:一座審時度勢的城市

‌成都是美食城,我們去了玉林街,去過鋼管廠附近的海椒市街和高新區附近的美食街。可以這麼說,美食遍佈各個角落,多數生意紅火,常常看到排隊吃飯,感覺成都人特別熱衷於吃。每一種小吃都貨真價實,一碗翹腳牛肉,全是肉。一鍋酸菜魚,只有少量酸菜。在家鄉不值錢的豬大腸,在成都是著名小吃,一斤滷大腸50元。我們想嘗江油肥腸,老闆說,肥腸冷的,你們住賓館,沒有微波爐加熱,不要買。老實說,當地的多數美食我們吃不慣,比如串串和兔頭,我是不喜歡的,吃了一點,表示品嚐過了。我們還逛了菜市場,比較不同區域的物價,比如,慶雲南街一斤滷牛肉78元,一斤醜柑9元,而在海椒市街,分別是65元和6元。

‌在人民公園的一處林蔭小道上,掛滿徵婚紙片,許多父母閒坐守候,看到我們走過去,就問是為孩子徵婚嗎?有一個以為我單身,半開玩笑說,帶個老婆回去。透過紙片,我彷彿看到一個個寂寞的身影,又覺得他們像待沽的商品,等待買家。紙片密密麻麻懸掛著,徵婚者多數是女的,條件相當優越,為何有這麼多剩女?我好像看到這座活力四射城市的另一面。城市這麼大,而人的交往圈子這麼小,不然何以用這種方式徵婚呢!

成都:一座審時度勢的城市

那天從武侯祠出來,看地圖離趙雷《成都》誕生地的小酒館不遠,我們便溜達著向玉林西路走去,向人家問路,一聽是玉林路,就說去小酒館呀!看來小酒館名氣很大。到了小酒館,有幾個年輕人在門口拍照,我們也拍了一張。小酒館還沒有營業,進不去,呆一會兒就走了。趙雷的一首《成都》,使小酒館聲名遠播,也使成都更有情調了。

玉林西路很不顯眼,我對《成都》的曲子也不是特別著迷,但趙雷那句“你會挽著我的衣袖,我會把手揣進褲兜。”勾起我的回憶,三十年前,在我家鄉的團結路,我們也多次這樣走過。

兩天後的晚上,我們特地到玉林路品嚐美食,路過小酒館,看門口聚集了好多年輕人,自動排起隊,耐心等待進場。我們走過去,跟保安說,我們也是聽了那首歌才過來的。保安看著我,有點奇怪,怎麼老爺子也來湊熱鬧。他把門開了小半,讓我們在門外看。酒館空間很小,曲角櫃檯坐滿人,一長溜桌子也坐滿人,喝著啤酒,嘰嘰喳喳說著話,並沒有特殊之處,大概圖個氣氛吧!我們拍了照,就離開了。

成都:一座審時度勢的城市

我們到高新區逛了一圈,感受這座城市的新潮和高端。據說又建了新的天府機場,而且,中國第一高樓,高達667米的“高山之塔”即將在成都拔地而起。

成都是一座飛速發展的城市,卻打出“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名片。實際上,每座城市都有休閒的一面,成都特別強調舒適宜居,有其地理和歷史原因。自古以來,四川因其蜀道難的地理特徵,很像中原地區的後花園。古代四川無力和中原爭鋒,只能選擇偏安一隅,因而,四川始終有自成格局的心理。劉湘率川軍抗戰,稱為“出川”,感覺很自然,李宗仁率桂軍出廣西,就沒聽說是“出桂”。其次,從明末清初張獻忠肆虐四川以後,三百多年來,四川沒有經歷戰亂。長期的和平穩定,加上天府之國的富足,很容易產生小富即安的普遍心理,形成了四川人懂生活、會享受的社會風氣,讓外地人羨慕不已。成都深知這一點,順勢而為,千方百計廣招人才,吸引遊客,建設城市,發展經濟,這大概也算是“治蜀要深思”以後的審時度勢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