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才新政12條”實施兩週年:國際化社區建設 提升國際人才吸引集聚力

在成都武侯區桐梓林社區,聚焦類海外生活場景打造,大力發展生活居住型國際化社區,以黨群服務中心、境外人員服務中心、國際化社區鄰里中心“三中心”為載體,為中外居民提供全方位政務服務,深受市民好評;

在錦江區青石橋社區,當地充分依託轄區涉外資源,大力發展商旅生態型國際化社區,聚焦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依託市場力量、專業機構為外籍人士提供社會化、精細化服務;

在高新區盛華社區,當地聚焦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型國際化社區,整合利用天府國際社區、蒙小、鐵像寺水街等配套設施開展社區共建,不斷提升社區國際化水平;

在郫都區雙柏社區,當地立足“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國際化都市新區”定位,大力發展產業服務型國際化社區,通過各類共建、志願活動,增強“泛雙柏”區域國際產業人才的社區認同感和歸宿感……

“成都人才新政12條”實施兩週年:國際化社區建設 提升國際人才吸引集聚力

圖據網絡

“成都人才新政12條”實施兩週年:國際化社區建設 提升國際人才吸引集聚力

圖據網絡

這是成都市2018年首批打造形成的4個示範性國際化社區。這些好經驗、好做法目前已在全市各區(市)縣複製推廣。

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的國際化社區建設,一方面是為提升國際人才吸引集聚能力,讓外籍人才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另一方面則以此為契機,補短板、促發展、求突破,發展成果最終惠及全市居民,實現以社區的國際化促進城市的現代化,助推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建設,進一步提升成都市人才國際化發展水平。

以人為本 因地制宜

營造高品質宜居氛圍

建設國際化社區,成都市堅持從市級制度體系著手,編制出臺了《成都市國際化社區建設規劃(2018—2022年)》,擬製“一圖”“一表”和“一標準”指導開展具體工作。

據瞭解,“一圖”主要從空間維度,圖文並茂地全面體現了4個類別、45個國際化社區示範點位的整體分佈情況;“一表”主要從時間維度,聚焦3年建成這個目標,明確了45個國際化社區示範點位的所在區域、基本情況、建設時序和161個具體項目;“一標準”即《成都市國際化社區建設基本標準》,主要從實踐操作維度,明確了國際化社區建設的基本規範。

與此同時,成都市還編制出臺了《成都市國際化社區建設政策措施》,規範了建設內容、明確了考核指標、強化了頂層設計,為各區(市)縣開展國際化社區建設提供了目標指引和基本遵循。成都也成為全國首個在市級層面系統編制國際化社區建設規劃的城市。

國際化社區生活場景要以人為本,成都全市各區(市)縣在國際化社區建設過程中,主動對標國際先進城市,提升公共空間建設的美學運用能力,積極鏈接全球資源,彰顯本地特色,努力打造國際化社區宜居生活場景。“尤其注重公共空間品質的提升,關注人的感受,以人的活動為主線,織密社區路網,優化慢行系統,構建小街區、開放性、高品質的社區公共空間;注重公共服務配套,統籌配置國際學校、國際醫療、出入境管理站等設施,提升公共服務配置能力;注重公共文化活動開展,促進外籍人士與本地居民融合溝通,為中外居民營造了優越、高品質的宜居氛圍。”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類分層開展建設

將陸續打造形成多個樣本

2018年以來,成都全市各相關區(市)縣根據人口結構和資源稟賦,分類分層開展國際化社區建設。2019年,成都市將按照堅持規劃引領、促進服務提升、強化社區治理的原則,陸續打造形成多個國際化示範社區樣本。“我們將以科學規劃引領和指導國際化社區建設,編制好擬建的41個國際化示範社區城市設計,用高質量規劃提升社區人居品質,吸引更多的外籍人才來蓉定居創業。”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促進服務提升方面,將針對性研究國際化社區居民需求,積極創新服務方式、精簡辦事流程、提升辦事效能,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積極拓展天府市民雲社區服務功能,讓居民足不出戶就享受服務。積極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鼓勵為外籍人士提供旅遊諮詢、駕照報考等社區便民服務指南,發佈居住、餐飲、文化、娛樂等生活服務信息,打造高品質的類海外社區生活場景。

在國際化社區建設過程中,成都市將鼓勵多元參與,促進社會組織、社會企業、駐社區單位、中外居民積極參與社區發展治理,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同時,注重文化交流,堅持兼收幷蓄的開放思維,善於汲取外來文化精華,創新性發展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天府文化浸潤作用,以文化融合推動社區生態營造。

(來源:成都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