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19次提到成都的總體規劃來了!這些好消息也就跟著撲面而來'

"

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對外公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先前報道——《國家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這三處是樞紐經濟建設重點》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全面加快,對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紐帶作用,深化陸海雙向開放,強化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一環,成都毫無疑問在總體規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小錦梳理髮現,整個總體規劃中,“成都”總共出現了19次之多!

這一個又一個撲面而來的好消息,具體都是什麼情況?跟著小錦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精彩吧!

1、規劃原文——建設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的主通道

這意味著——

(1)成都至北部灣的鐵路運輸效率提升近一倍;

按照規劃,將建成一條從成都出發的主通道,路線為: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建成後,將把成都至北部灣的鐵路運輸效率提升近一倍。加快貨物向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流量,產品也將從元明粉等化工產品向整車及汽車配件等高附加值產品轉變。

(2)將加強與西北地區的合作;

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建成後,將加強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 聯通蘭州、西寧、烏魯木齊、西安、銀川等西北重要城市。

(3)為成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該通道建成後,將實現通道運輸能力更強、樞紐佈局更合理、多式聯運更便捷,物流服務和通關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

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對外公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先前報道——《國家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這三處是樞紐經濟建設重點》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全面加快,對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紐帶作用,深化陸海雙向開放,強化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一環,成都毫無疑問在總體規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小錦梳理髮現,整個總體規劃中,“成都”總共出現了19次之多!

這一個又一個撲面而來的好消息,具體都是什麼情況?跟著小錦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精彩吧!

1、規劃原文——建設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的主通道

這意味著——

(1)成都至北部灣的鐵路運輸效率提升近一倍;

按照規劃,將建成一條從成都出發的主通道,路線為: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建成後,將把成都至北部灣的鐵路運輸效率提升近一倍。加快貨物向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流量,產品也將從元明粉等化工產品向整車及汽車配件等高附加值產品轉變。

(2)將加強與西北地區的合作;

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建成後,將加強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 聯通蘭州、西寧、烏魯木齊、西安、銀川等西北重要城市。

(3)為成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該通道建成後,將實現通道運輸能力更強、樞紐佈局更合理、多式聯運更便捷,物流服務和通關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這部19次提到成都的總體規劃來了!這些好消息也就跟著撲面而來


2、規劃原文——改造升級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等

這意味著——

成都將打通通往北部灣最近出海貨運通道,其中包括,加快建設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儘快啟動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擴能改造、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擴能改造、黃桶至百色鐵路建設。屆時,成都至北部灣貨物運行時間將由現有47個小時縮短為28個小時。

3、規劃原文——加快成都鐵路樞紐東南環線建設

這意味著——

成都鐵路公交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大家的出行選擇將會更多,也更方便。

按照計劃,年內,成都將啟動鐵路樞紐環線改造工程,在現有6個站點基礎上,新增8個站點,和成都現有地鐵等相銜接,“相當於新增一條環形地鐵線。”在公交化改造項目可研批覆以及後續批覆完成後,預計年內還將啟動成灌線的屏蔽門改造,以便更適用於公交化列車運行。而隨著鐵路公交化持續推進,成都天府通卡也有望實現刷卡乘坐鐵路線路的功能,目前正在爭取成灌和成蒲線率先實現。

此外,鐵路公交化建設,目前還在加快從成都向成都平原城市群鋪開,利用成綿樂客專、成遂鐵路、成渝客專、蓉昆客專等國鐵幹線及城際鐵路的富餘能力,加密開行動車,縮短髮車間隔,增加停站頻率。根據規劃目標,到2022年,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將形成1環7射網絡格局,共計850公里(其中成都市域560公里)。

4、規劃原文——加快推進G69待貫通路段、G75渝黔和南寧至欽州段擴能、G5615墨江至臨滄段、G85待貫通路段等項目建設;升級G93重慶至遂寧段等。

這意味著——

成都人駕車的出行之路,更寬了。

表面上看,上述高速公路,均沒有直接經過成都。

但是,不管是G93高速公路,即成都至重慶的環線高速公路(成都-綿陽-遂寧-重慶-江津-合江-瀘州-宜賓-樂山-雅安-成都)重慶至遂寧段的升級,還是G69(銀川-百色)、G75(蘭州-海口)、G5615(天保-猴橋,G56杭州-瑞麗的一段連接段)、G85(銀川-昆明)高速公路在西部地區相關節點的擴能和打通,提升的都是整個路網的通行能力,對西部路網中的核心節點城市成都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5、規劃原文——加快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推廣應用,加快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這意味著——

“一腳油”就可以從成都到省外了。

目前,省交通運輸廳高管局已組織協調各高速公路營運公司加快建設和改造ETC車道,在今年10月底前所有非省界收費站僅留1根人工ETC混合車道,其餘所有車道專供ETC車輛通行。同時,省交通運輸廳正儘可能多地增設安裝網點。此外,省交通運輸廳還將繼續推行線上發行,車主可網上申領OBU車載設備,再到任一網點花幾分鐘就可完成安裝激活。

此外,關於規劃中提到的樞紐經濟建設,特別提到了我市的兩個陸港經濟區——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一個臨空經濟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這三個經濟區有何進展?亮點如何?

1、建設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

作為中歐班列(成都)始發地,青白江區將緊緊圍繞“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和“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口岸優勢,進一步深入研究臨港製造業特徵,全面優化臨港產業生態,圍繞適鐵適歐產業發展方向,加大對歐及泛亞國際產能合作,重點吸引對產品出口歐洲的國內企業以及在國內生產、返銷歐洲的國外企業轉移落戶,成為西部國際產能合作引領典範。同時,以現有龍頭企業為突破口,積極引導存量企業適鐵化、適歐化,提升存量企業產品競爭力,拓展存量企業市場空間,實現中歐班列效益最大化。


"

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對外公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先前報道——《國家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這三處是樞紐經濟建設重點》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全面加快,對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紐帶作用,深化陸海雙向開放,強化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一環,成都毫無疑問在總體規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小錦梳理髮現,整個總體規劃中,“成都”總共出現了19次之多!

這一個又一個撲面而來的好消息,具體都是什麼情況?跟著小錦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精彩吧!

1、規劃原文——建設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的主通道

這意味著——

(1)成都至北部灣的鐵路運輸效率提升近一倍;

按照規劃,將建成一條從成都出發的主通道,路線為: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建成後,將把成都至北部灣的鐵路運輸效率提升近一倍。加快貨物向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流量,產品也將從元明粉等化工產品向整車及汽車配件等高附加值產品轉變。

(2)將加強與西北地區的合作;

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建成後,將加強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 聯通蘭州、西寧、烏魯木齊、西安、銀川等西北重要城市。

(3)為成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該通道建成後,將實現通道運輸能力更強、樞紐佈局更合理、多式聯運更便捷,物流服務和通關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這部19次提到成都的總體規劃來了!這些好消息也就跟著撲面而來


2、規劃原文——改造升級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等

這意味著——

成都將打通通往北部灣最近出海貨運通道,其中包括,加快建設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儘快啟動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擴能改造、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擴能改造、黃桶至百色鐵路建設。屆時,成都至北部灣貨物運行時間將由現有47個小時縮短為28個小時。

3、規劃原文——加快成都鐵路樞紐東南環線建設

這意味著——

成都鐵路公交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大家的出行選擇將會更多,也更方便。

按照計劃,年內,成都將啟動鐵路樞紐環線改造工程,在現有6個站點基礎上,新增8個站點,和成都現有地鐵等相銜接,“相當於新增一條環形地鐵線。”在公交化改造項目可研批覆以及後續批覆完成後,預計年內還將啟動成灌線的屏蔽門改造,以便更適用於公交化列車運行。而隨著鐵路公交化持續推進,成都天府通卡也有望實現刷卡乘坐鐵路線路的功能,目前正在爭取成灌和成蒲線率先實現。

此外,鐵路公交化建設,目前還在加快從成都向成都平原城市群鋪開,利用成綿樂客專、成遂鐵路、成渝客專、蓉昆客專等國鐵幹線及城際鐵路的富餘能力,加密開行動車,縮短髮車間隔,增加停站頻率。根據規劃目標,到2022年,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將形成1環7射網絡格局,共計850公里(其中成都市域560公里)。

4、規劃原文——加快推進G69待貫通路段、G75渝黔和南寧至欽州段擴能、G5615墨江至臨滄段、G85待貫通路段等項目建設;升級G93重慶至遂寧段等。

這意味著——

成都人駕車的出行之路,更寬了。

表面上看,上述高速公路,均沒有直接經過成都。

但是,不管是G93高速公路,即成都至重慶的環線高速公路(成都-綿陽-遂寧-重慶-江津-合江-瀘州-宜賓-樂山-雅安-成都)重慶至遂寧段的升級,還是G69(銀川-百色)、G75(蘭州-海口)、G5615(天保-猴橋,G56杭州-瑞麗的一段連接段)、G85(銀川-昆明)高速公路在西部地區相關節點的擴能和打通,提升的都是整個路網的通行能力,對西部路網中的核心節點城市成都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5、規劃原文——加快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推廣應用,加快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這意味著——

“一腳油”就可以從成都到省外了。

目前,省交通運輸廳高管局已組織協調各高速公路營運公司加快建設和改造ETC車道,在今年10月底前所有非省界收費站僅留1根人工ETC混合車道,其餘所有車道專供ETC車輛通行。同時,省交通運輸廳正儘可能多地增設安裝網點。此外,省交通運輸廳還將繼續推行線上發行,車主可網上申領OBU車載設備,再到任一網點花幾分鐘就可完成安裝激活。

此外,關於規劃中提到的樞紐經濟建設,特別提到了我市的兩個陸港經濟區——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一個臨空經濟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這三個經濟區有何進展?亮點如何?

1、建設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

作為中歐班列(成都)始發地,青白江區將緊緊圍繞“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和“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口岸優勢,進一步深入研究臨港製造業特徵,全面優化臨港產業生態,圍繞適鐵適歐產業發展方向,加大對歐及泛亞國際產能合作,重點吸引對產品出口歐洲的國內企業以及在國內生產、返銷歐洲的國外企業轉移落戶,成為西部國際產能合作引領典範。同時,以現有龍頭企業為突破口,積極引導存量企業適鐵化、適歐化,提升存量企業產品競爭力,拓展存量企業市場空間,實現中歐班列效益最大化。


這部19次提到成都的總體規劃來了!這些好消息也就跟著撲面而來


2、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總面積298平方公里,由成都片區和資陽片區組成,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級內陸臨空經濟發展示範區、西部重要的創新創業基地、西部重要的現代化空港新城。到2030年,臨空經濟區將基本建成,形成以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打造一批臨空製造、航空服務、航空物流等產業集群,建成國際一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


"

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對外公佈《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

先前報道——《國家規劃西部陸海新通道!成都這三處是樞紐經濟建設重點》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全面加快,對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一帶”和“一路”的紐帶作用,深化陸海雙向開放,強化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一環,成都毫無疑問在總體規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小錦梳理髮現,整個總體規劃中,“成都”總共出現了19次之多!

這一個又一個撲面而來的好消息,具體都是什麼情況?跟著小錦一起來看看其中的精彩吧!

1、規劃原文——建設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的主通道

這意味著——

(1)成都至北部灣的鐵路運輸效率提升近一倍;

按照規劃,將建成一條從成都出發的主通道,路線為: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建成後,將把成都至北部灣的鐵路運輸效率提升近一倍。加快貨物向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流量,產品也將從元明粉等化工產品向整車及汽車配件等高附加值產品轉變。

(2)將加強與西北地區的合作;

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建成後,將加強與西北地區綜合運輸通道的銜接, 聯通蘭州、西寧、烏魯木齊、西安、銀川等西北重要城市。

(3)為成都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該通道建成後,將實現通道運輸能力更強、樞紐佈局更合理、多式聯運更便捷,物流服務和通關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體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這部19次提到成都的總體規劃來了!這些好消息也就跟著撲面而來


2、規劃原文——改造升級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等

這意味著——

成都將打通通往北部灣最近出海貨運通道,其中包括,加快建設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儘快啟動隆黃鐵路隆昌至敘永段擴能改造、成渝鐵路成都至隆昌段擴能改造、黃桶至百色鐵路建設。屆時,成都至北部灣貨物運行時間將由現有47個小時縮短為28個小時。

3、規劃原文——加快成都鐵路樞紐東南環線建設

這意味著——

成都鐵路公交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大家的出行選擇將會更多,也更方便。

按照計劃,年內,成都將啟動鐵路樞紐環線改造工程,在現有6個站點基礎上,新增8個站點,和成都現有地鐵等相銜接,“相當於新增一條環形地鐵線。”在公交化改造項目可研批覆以及後續批覆完成後,預計年內還將啟動成灌線的屏蔽門改造,以便更適用於公交化列車運行。而隨著鐵路公交化持續推進,成都天府通卡也有望實現刷卡乘坐鐵路線路的功能,目前正在爭取成灌和成蒲線率先實現。

此外,鐵路公交化建設,目前還在加快從成都向成都平原城市群鋪開,利用成綿樂客專、成遂鐵路、成渝客專、蓉昆客專等國鐵幹線及城際鐵路的富餘能力,加密開行動車,縮短髮車間隔,增加停站頻率。根據規劃目標,到2022年,成都平原城市群鐵路公交化將形成1環7射網絡格局,共計850公里(其中成都市域560公里)。

4、規劃原文——加快推進G69待貫通路段、G75渝黔和南寧至欽州段擴能、G5615墨江至臨滄段、G85待貫通路段等項目建設;升級G93重慶至遂寧段等。

這意味著——

成都人駕車的出行之路,更寬了。

表面上看,上述高速公路,均沒有直接經過成都。

但是,不管是G93高速公路,即成都至重慶的環線高速公路(成都-綿陽-遂寧-重慶-江津-合江-瀘州-宜賓-樂山-雅安-成都)重慶至遂寧段的升級,還是G69(銀川-百色)、G75(蘭州-海口)、G5615(天保-猴橋,G56杭州-瑞麗的一段連接段)、G85(銀川-昆明)高速公路在西部地區相關節點的擴能和打通,提升的都是整個路網的通行能力,對西部路網中的核心節點城市成都而言,都是重大利好。

5、規劃原文——加快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推廣應用,加快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這意味著——

“一腳油”就可以從成都到省外了。

目前,省交通運輸廳高管局已組織協調各高速公路營運公司加快建設和改造ETC車道,在今年10月底前所有非省界收費站僅留1根人工ETC混合車道,其餘所有車道專供ETC車輛通行。同時,省交通運輸廳正儘可能多地增設安裝網點。此外,省交通運輸廳還將繼續推行線上發行,車主可網上申領OBU車載設備,再到任一網點花幾分鐘就可完成安裝激活。

此外,關於規劃中提到的樞紐經濟建設,特別提到了我市的兩個陸港經濟區——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一個臨空經濟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這三個經濟區有何進展?亮點如何?

1、建設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

作為中歐班列(成都)始發地,青白江區將緊緊圍繞“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和“港口立城、產業興城、品質優城”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口岸優勢,進一步深入研究臨港製造業特徵,全面優化臨港產業生態,圍繞適鐵適歐產業發展方向,加大對歐及泛亞國際產能合作,重點吸引對產品出口歐洲的國內企業以及在國內生產、返銷歐洲的國外企業轉移落戶,成為西部國際產能合作引領典範。同時,以現有龍頭企業為突破口,積極引導存量企業適鐵化、適歐化,提升存量企業產品競爭力,拓展存量企業市場空間,實現中歐班列效益最大化。


這部19次提到成都的總體規劃來了!這些好消息也就跟著撲面而來


2、建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總面積298平方公里,由成都片區和資陽片區組成,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國家級內陸臨空經濟發展示範區、西部重要的創新創業基地、西部重要的現代化空港新城。到2030年,臨空經濟區將基本建成,形成以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打造一批臨空製造、航空服務、航空物流等產業集群,建成國際一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


這部19次提到成都的總體規劃來了!這些好消息也就跟著撲面而來


3、建設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下一步,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進一步完善物流規劃佈局。推動成都龍泉驛鐵路貨站、西部(成都)汽車物流多式聯運中心等項目建設,構建智慧物流體系,增強物流基礎設施支撐力,努力將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打造成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還將進一步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強化“引進來”與“走出去”,支持組織“東盟行”市場促銷活動,組團參加中德汽車大會等國際展會,支持沃爾沃等龍頭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鼓勵神龍、大運等企業擴大亞洲國家出口業務,助推“龍泉造”產品“賣全球”。

編輯:魏傑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