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你是否殺了自己的馬?

陳春花 不完美媽媽 春暖花開號 2019-07-08
陳春花:你是否殺了自己的馬?

有一位勇猛的將軍,在他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飲宴。每次他都喝得酩酊大醉,一邊東搖西晃,一邊同女人調笑。他總是到離家有一段距離的一個村子裡享受他的放蕩生活,通常一週光顧一次。他的青春年華就這樣一天天虛度,自己的武藝也漸漸荒廢。

終於,有一天早上,將軍的母親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責怪他不該像一個花花公子那樣無所事事。母親情真意切的話令他猛醒,將軍感到慚愧萬分,向母親發誓說他再也不會去那個村子了。從此,他開始拼命訓練,立志一心向善,成為一個品行優秀的人。

一天傍晚,在進行了整日的野外訓練之後,將軍又累又乏,伏在他的愛駒上睡著了。馬兒本來應該馱他回家,但這天恰好是週末,也就是以前他去那個村子游樂的時間。受過主人良好調教的馬兒,一路上竟帶他往他的樂土去了。

當將軍醒來時,他發現自己違背了對母親所發的誓言。他又到了他不該到的地方。想到自己的失信,將軍忍不住掉下淚來。他凝視著自己的馬,這是他孩提時就伴隨著他的親密伴侶,是他除了親人以外的至愛。經過長久的沉默,他拔出劍來,殺了這匹馬。

你是否殺了自己的馬?

陳春花:你是否殺了自己的馬?

改變自己無疑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可是如果一個人任由自己的激情和衝動及任性支配,那麼,從那一刻起,你就完全放棄了自己的自由,你就會成為慾望的奴隸,你就會隨波逐流。

莎士比亞把自我剋制定義為人類與純粹動物的根本區別之所在,事實上,不能夠自我控制的人,就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習慣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品質,根據意志力的強弱,習慣或者讓一個人成為優秀的人,或者讓一個人成為失敗者。一方面我們也許會成為習慣的快樂的主人;另一方面我們也許會成為習慣的悲哀的奴僕。習慣可以讓我們走向輝煌的成功,習慣也可能會讓我們走向毀滅的深淵,關鍵是看我們形成了什麼樣的習慣。

如果你能夠不斷地審視自己,不斷地自我剋制,那麼,在嚴格的自律、自尊和自制面前,一切墮落的、不良的慾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你就會日漸成為一個純潔、高尚、懂得自我節制的人。

華盛頓,因其莊嚴、勇敢、清白和優秀的人格而在歷史上極富盛名,他對自我情感的剋制能力,即使是在最困難和最危險的時刻,也是如此之強大,以至於那些不大瞭解他的人都有這種清晰的印象:他似乎天生就是一個心平氣和、鎮定自若的人。

但是,在本質上,華盛頓卻是一個急性子的人,他的溫和、文雅、禮貌以及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品質都是他嚴格自我控制和嚴格自律的結果。他的這種自我控制和自律的訓練在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開始了。

華盛頓的傳記作家這樣評價他:「他熱情奔放,極富激情,在他所經歷的許多充滿誘惑和激動人心的時刻,是他不懈地堅持自我控制的努力使他最終控制了誘惑,剋制了激動。」

其傳記作家還說:「他的激情如此強烈,以致於有時這種強烈的激情能猛烈地迸發出來,但是,他能夠在瞬間剋制這種強烈的激情。也許自我控制是最優秀的性格特徵。」

陳春花:你是否殺了自己的馬?

在很大程度上,人生是我們自己寫就的。充滿理想,願意付出的人擁有實現理想的人生;快樂開朗的人擁有快樂幸福的人生;猶豫徘徊的人擁有抑鬱憂愁的人生。

我們常常發現,我們的性情往往能夠折射出我們生活周圍的真實情況。如果我們自己是喜歡發牢騷的人,我們通常也會發覺別人也常常愛發牢騷;如果我們自己是喜歡快樂、互相幫助的人,我們也通常發現別人也是快樂的、能夠互相幫助的人;如果我們常常懷疑自己,不原諒別人,那麼我們也會發現周圍的人都是抱有懷疑態度生活的人。

人都是在用自己的眼光、標準、價值取向來做辨別和判斷的,如果我們不能夠自我剋制,不能夠清楚自己的問題,那麼多數情況下受到傷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對於我們自己,如果不能夠時時面對,不斷反省,我們也無法讓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變革是痛苦的,無論一場變革可能為你帶來多大的好處,它都會使你失去一些古老的、你所熟悉的、讓你感到舒服的東西。舊習慣的根除並不那麼容易。

你是否已經殺了你自己的馬?(本文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