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秋溪世家陳氏大宗祠始建於北宋元符年間,堂號為:"延華堂";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官塘鎮巷下村(舊時隸屬廣東省潮州府海陽縣延德鄉秋溪都)。由開基祖,海陽縣知縣(今潮安)陳坦,潮陽縣丞迪功郎陳增兄弟兩人興建。它是潮汕秋溪陳氏的開基祖祠,已逾900多年曆史。 據官塘清末秀才陳舜臣所著的《心耕谷果》記載:"陳坦父名宗慶,坦由進士知廣東潮州府海陽縣事(宋元符間),公治邑有惠政、任滿,為百姓所攀留,遂卜居秋溪鶴塘,建祠以祀先祖,終後葬於後山山柄"。明成化二十年(即1484年),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兩次重建。最近一次重建時在2007年,資金大部分來源於海外的宗親。1987年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大門正面匾額刻"陳氏大宗祠",背鐫"清泉流派",並有"乾隆庚午秋玖月裔孫義勇等重建"款。廟前有石刻門聯"閩海分藩傳舊德,秋溪卜世振新猷"。落款為"炯庵居士"(炯庵是明崇禎年間南京禮部尚書黃錦的號)。 陳坦,字文靖,文林郎,賜進士出身,配孺人黃氏遊氏紀氏,祖籍莆田仙遊,世居泉州,北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任海陽縣知縣。在職期間,關心農桑,興修水利,捐獻俸祿,支持海陽縣學宮的修建和辦學。辦公之餘,深入基層,體察民情,任滿回鄉之際,潮州民眾極力攀留。陳坦於是決定帶家眷長住潮州。起初,他選定潮州城東仙田鄉陳厝巷一帶定居。後來,陳坦看到七屏山脈的南端,有一片韓江泥沙的沖積地,東溪北溪繞境而過,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白鸛聚集,水陸交通便利,此處名曰"鸛塘"(鸛塘就是現今官塘鎮的古稱),於是他舉家搬遷到鸛塘定居。 陳坦崇尚教育,親兄陳增曾在潮陽任"迪公郎"一職,主管教育。讀書習武的家道淵源,對後輩影響至深,在宋明清時代,"一門三進士,全族九知縣"就是官塘陳氏的驕傲。其中文進士陳昌言(陳坦五世孫)是1252年進士,宋理宗任命他為"至籤宣教"(太子的老師),任滿回鄉之際,宋理宗授權陳昌言,建立秋溪都,範圍覆蓋東溪北溪之間,並作為御賜封地相贈。自此,官塘陳氏也稱"秋溪世家",後輩子孫把陳坦、陳增作為秋溪陳氏的一世祖,立牌位陪祀於岐國公牌位的兩側。 延華堂的正殿、中廳和門樓各有一對燈籠,分別書寫"穎川世家"、"忠順世家"、"秋溪世家",官塘陳氏從河南祖居地穎川經莆田泉州再到海陽縣秋溪都,這一遷徙路線清晰明瞭。現在延華堂的子孫已遍及潮汕、興寧、豐順和東南亞各地,陳氏大宗廟時刻凝聚著海內外陳氏族人的心。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陳氏大宗廟背倚七屏山,依山勢而建,坐西北向東南,逐進抬高,顯得雄偉大氣,主座(共三進),寬21.3米,縱深43米,各進屋脊均配以翹首藍天的火星厝頭,象徵家族紅紅火火,繁榮昌盛。大宗祠三進格局,前有照壁,祠道往南50米處有一牌坊(老人們的說法,照壁、牌坊各算一進,所以祠堂共有五進)。前進是門樓和庫房,中進是客廳,後進是主殿。左右各有走廊和臺階連接前中後三進,可以從門樓兩側的庫房穿越中廳,直通正殿。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陳氏大宗廟配備中廳,使得它與別處的祠堂相比,顯得更加深遂,更有層次感。明清時期和2006年,均有大修,使它或多或少粘附著不同時期的建築裝飾風格,但是宋代的建築格局保持不變。中廳的前廊、後廊,主殿的前廊各有12副木閃門(共36副),建築內部用木代灰,用木做牆,是宋代建築的特點之一,大量閃門的運用就是對建築空間靈活處理的巧妙方法。每逢大型祭祖或宗族聚會,36副閃門可以卸下,前後天井鋪設木板,整座祠堂就是寬闊統一的室內廣場。各房子孫可以在中廳面朝正殿,行跪拜叩首的大禮。活動結束,閃門一一裝上,寬闊的祠堂又分成一個個小空間,儲物、會客、族內議事互不干擾。宋代建築啟閉自如、大開大合的靈活性就全然展現了。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陳增派下裔孫世居巷頭,潮兜石門巷,分居象山、長遠樓、秋溪、梅花村等地。陳坦派下裔孫居元房、巷內、下巷、湖兜(石湖);元房系陳氏裔孫又分居騰福鋪;巷內系陳氏裔孫又分居磷溪百二灶暘山;暘山系陳氏裔孫又分居筆山、內坑、北山、郡城鐵巷、鴻溝裡、內洋、上溪、溫湖、黃金塘、橋頭、田?、意溪;筆山松下祠積慶堂陳氏裔孫又分居大巷(坑巷)、坳廈、桃林、石龜頭、尚書寨、桂林寨、石板寨、八角樓、仙岩、黎邦、鋪埔、灰樓、豐盛寨、山後、口坑(榮美)、坑邊(坑巷);筆山系陳氏裔孫分衍他鄉有澄海的樟林、鹽灶,饒平的黃岡、苗田、灰樓、井洲,潮陽的合山、貴嶼,海豐的附城、優衝,豐順的留皇,乃至廣州、江西、廣西、東北三省、港、澳、臺及東南亞歐美各國等地。 秋溪陳氏一族,是潮安望族之一。秋溪陳氏自陳增、陳坦於宋哲宗元符年間肇創至今已逾九百年的歷史。裔孫蕃衍,蔚為茂族。現裔逾百萬,散佈海內外,播遷至泰國者還成立"泰國秋溪陳氏延華堂總會"。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後天井 另一個感覺是"高",這和每一進之間的大高差關係很大。三進依次增高,前天井至中堂約增高83釐米,由四級臺階遞升,後天井至後座約增高93釐米,亦由四級臺階遞升。這一方面是由於適應了地形(前低後高),另一方面也包含人為的抬高,以壯聲勢。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秋溪陳氏素有"秋溪世家"的美譽。世傳秋溪陳氏五世陳昌言,於宋淳佑十年登科,本為一甲狀元,然被人頂替,士林憤之,理宗皇帝日:"昌言雖不可爭名於國然亦可以狀元名其都矣",自此秋溪陳氏始有"秋溪世家"之美譽。自宋至清,秋溪陳氏一族先後登科,累代售纓,從陳氏大宗廟對聯"一門三進士,全族九知縣"可窺秋溪陳氏一族人文之盛。全族有進士三人,舉人十九人,貢生廿二人。詩學方面有享譽潮汕的四代皆詩人的陳衍虞一家。近現代知名人物,有打敗寮國、被泰王封為"衛國將軍"的陳式,農民起義領袖陳阿十,昌列主義哲學家陳唯實,登上國際攝影沙龍十傑寶座、獲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的陳復禮等等。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增、坦兩公於官塘鎮巷下鄉建陳氏大宗廟奉祀先祖,堂號延華堂,大門聯曰:"閩海分藩傅舊德,秋溪卜世振新猷。"宋、明、清有重修。陳增、陳坦終後葬於祠後之獅山,陳增基向西,俗稱"日落獅",陳坦墓向東,東則稱"日上獅",每年農歴霜降曰掃墓祭拜。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中廳 抬樑式木構架、三通五瓜、疊鬥、石梭柱等——潮汕地區祠堂的常用建築語彙。判斷一個古建築的年代,主要是看它的木構架的保存程度。所以中國現存的唐代遺構也不過只有四座,且都在山西。陳氏大宗祠的木構架在07年重修時基本都重新更換了,所以即使是始建於宋朝,其年齡也不過是十多歲了。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後堂為五開間的寢堂,見慣了三開間的祠堂,這個祠堂第一感覺就是"大"。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 秋溪世家陳氏延華堂世系詩》 外世系: 鬆制信中正,名邦朝禮義。 再仕在高陽,文王若復作。 英賢森繼起,華美麗雲章。 海谷貽基丕,享貞命有常。 內世系: 國居宗孟仲,廷世思卿夫。 伯之可希堯,德業必同天。 歷禩延先澤,垂光紀道長。 永傳忠孝裔,庸展萬年芳。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走廊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臺階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中廳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過道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中堂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屋頂不是普通的硬山頂,而是更高規格的歇山頂(九條脊),祠堂中這種形式是比較罕見的。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前天井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磚砌山牆,在潮汕地區並不多見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由於中堂採用歇山頂,而帶來山牆面外輪廓的與眾不同,值得點贊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照壁 照壁有分成很多等級,以表現門第顯赫,官邸常用"麒"作為題材。若照壁要嵌麒麟,這是有講究的,麒麟腳的站跪姿勢應按族人官階品位來定,一般是一品跪三腳、二品跪二腳、三至五品跪一腳、六品以下麒麟不可跪。如若越制違規,當地官府有權拿之問罪,輕則責令拆除,重則要受刑罰。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華表亭之廟道坊 大宗祠左側50米廟道前端,矗立著一座廟道坊,二柱一門,中有石匾正面是"宋岐國公之派",背面刻"忠順世家",因門柱造型酷似皇宮前面的華表,因此廟道坊也稱華表亭,也暗示官塘陳氏先祖官位的顯赫。陳坦建祠堂,的確就是為了紀念官位顯赫的曾祖父陳洪進。 陳洪進(914-985)生活於五代十國末期至北宋初期,莆田仙遊人。陳洪進少懷大志,讀書習武,才勇雙全,長大從軍,屢立戰功。南唐後主李煜命他為福建清源軍節度使。後來陳洪進審時度勢,歸順北宋。公元964年,趙匡胤任命他為平海節度使、泉州漳州觀察使,賜號推誠順化功臣。公元976年,宋太祖病逝,宋太宗繼位,978年,陳洪進赴開封朝見皇帝,奉上《納地表》,將泉、漳二州及所轄14個縣正式納入北宋版圖,加快了宋王朝對東南沿海的統一進程。宋太宗任命陳洪進為"同平章事"(相當宰相,長住開封)。984年,陳洪進被加封為岐國公,985年,陳在開封去世,宋太宗賜諡號"忠順",追封南康郡王,因此,官塘陳氏也稱"忠順世家"。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高祖陳洪進簡介 陳洪進(914-985年),字濟川,諡忠順,福建省仙遊人。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七月,正是南唐國主李煜亡國降宋兩年之際,迫於無奈,陳洪進改旗易幟,向北宋獻出所掌泉州、漳州及所轄十四縣(含後來分出泉州的莆田縣、仙遊縣),納入宋朝版圖。宋太宗賜詔嘉納,以陳洪進為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師奉朝請。時年63歲。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陳洪進隨宋太宗攻取太原(今山西太原),滅北漢。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受封杞國公。雍熙元年(即984年)又加封為岐國公。陳洪進此時已年過七旬,太宗念其年已古稀,特免其朝請,賜府第於開封祥符縣。 雍熙二年(985年),陳洪進病逝於開封。宋太宗下令罷朝二日,以示哀悼,並賜贈中書令,諡號忠順,追封南康郡王。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始祖陳增公 秋溪一世祖陳增公,字精一,祖籍福建泉州人,陳洪進四代孫,任廣東省潮州府潮陽縣丞迪功郎(主管教育)。任滿落藉海陽縣秋溪都鶴塘鄉,興建大宗祠。卒,葬於巷下後山之山柄"日下獅"。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始祖陳坦公 秋溪一世祖陳坦公,字文靖,祖籍福建莆田仙遊,世居泉州,行十宗慶之子,賜進士文林郞出身,北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任海陽縣(今潮安)知縣。任滿,落籍海陽秋溪鶴塘,興建大宗祠。卒,葬於巷下後山之山柄"曰上獅"。碑文"宋始祖賜進士,考海陽知縣文靖十陳公,妣孺人黃氏遊氏紀氏。

潮汕這座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潮州官塘陳氏大宗祠的前世今生,不為人知的往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