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啟示:晁蓋用生命換來的三條教訓!

《水滸傳》裡的晁蓋似乎天生就是當大哥的料:身材魁偉雄壯、力大無比,膽氣過人、敢作敢當,家資豐厚又仗義疏財。我們從他這“托塔天王”的綽號,就可以知道他有多麼霸氣,而這種霸氣正是大哥的必備氣質。事實上,恰恰相反,晁蓋是個失敗的大哥,其實,他根本就不是當大哥的料!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三條教訓,值得人們反覆玩味、警醒!

《水滸傳》的啟示:晁蓋用生命換來的三條教訓!

晁蓋

第一條教訓:沒有主見不是當大哥的料!

如果我說晁蓋是沒有主見的人,或許很多人會不服氣,認為我冤枉他了,但事實證明他的確是沒有主見的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領頭劫取生辰綱之事。晁蓋是鄆城縣東溪村保正,祖上是本縣本鄉富戶,不娶妻室,平日裡為人仗義疏財,又兼勇武過人,江湖好漢送他一個“托塔天王”的名號,可見晁蓋要錢有錢,要名望有名望,日子過得十分舒坦、滋潤,完全沒有必要劫取生辰綱。相比之下劉唐、吳用,包括公孫勝,他們誰有晁蓋這樣的家勢?他們之所以想劫取生辰綱,無非就是想利用這個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命運。也就是說晁蓋其實是最沒有必要劫生辰綱的人,結果,他偏偏成了劫生辰綱的頭頭。

《水滸傳》的啟示:晁蓋用生命換來的三條教訓!

吳用

劉唐、吳用和公孫勝,他們為了劫生辰綱來找晁蓋,希望他挑頭,他們這麼做是別有用心的:如果東窗事發,晁蓋是主犯,他們是從犯,誰更該死?當然是晁蓋!如果打劫成功又和去年一樣安然無事,他們個個都有好處,因為他們知道晁蓋仗義疏財,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打劫這生辰綱什麼後果?樑中書是什麼人?太師蔡京的女婿,蔡京可是宋徽宗倚重的紅人!一旦打劫被抓,那可是要滿門抄斬的!

這個表面上風風光光、江湖上名聲顯赫的晁蓋,被劉唐、吳用、公孫勝和阮氏三兄弟一陣吹捧、一頓高帽子狂戴,就熱血上湧,挺身而出、義不容辭地挑了這劫生辰綱的七人小團隊的頭,從此徹底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斷了回頭路了!晁蓋對挑頭劫取生辰綱之事竟然沒有一點清醒的判斷,就這樣被其餘六人牽著鼻子走,稀裡糊塗地上了賊船,還能有比這沒有主見的嗎?

《水滸傳》的啟示:晁蓋用生命換來的三條教訓!

宋江

第二條教訓:缺乏氣場不是當大哥的料!

為什麼認為晁蓋缺乏氣場呢?晁蓋率眾奔赴江州劫法場救出宋江後,晁蓋本要帶著宋江一行儘快撤離江州,趕緊轉道奔赴梁山。畢竟,晁蓋、宋江等人一百四五十人,要和五七千全副武裝的馬軍對峙,這可是風險極大的事情。他們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好不容易救出宋江,又殺出重圍,眾人早已累得精疲力盡。宋江突然懇求眾人,要大家賣個天大的人情,替他去打了無為軍,殺了黃文炳,再回梁山。

《水滸傳》的啟示:晁蓋用生命換來的三條教訓!

劉唐

晁蓋一聽,頭都大了。剛才眾人拼了性命偷襲江州法場,才把宋江給救了出來。現在宋江居然要大家重新殺入重圍,這不是找死嗎?晁蓋認為玩偷襲這種事只能做一次,第二次官軍肯定有嚴密防備,那不等於自投羅網嗎?所以,晁蓋表示反對,認為如果非要報仇,只能是下次從梁山把吳用和公孫勝(文)、林沖和秦明(武)帶來,必定能夠大獲全勝,既可以為宋江殺了黃文炳報仇,又能夠讓大家全身而退,這才是萬全之策。

不料,晁蓋的反對意見立刻被宋江駁斥,宋江認為如果這次回了梁山,只怕沒有機會再來江州。因為一是梁山來江州路途遙遠,大部隊千里奔襲的確是有很大的難度;二是江州必然會嚴防死守,再要攻打只怕難度大增。因而宋江堅持認為就是要趁這個機會下手。宋江話音未落,花榮等宋江的死黨立即贊同宋江的話。幾乎沒有晁蓋做主的機會,眾人就聽從宋江分派,紛紛為攻打無為軍做準備。晁蓋便寂然無聲,瞬間淪為宋江的小弟,這哪裡有半點大哥的氣場?

《水滸傳》的啟示:晁蓋用生命換來的三條教訓!

楊雄

第三條教訓:是非不分不是當大哥的料!

晁蓋在處理前來投奔梁山的楊雄和石秀的問題上,顯得尤其是非不分。楊雄和石秀帶著時遷一起投奔梁山,在祝家莊的店裡落腳。時遷職業病犯了,居然把店裡負責打鳴報曉的公雞給偷了,三人分著吃了。夜裡就被店小二發現了,他質問楊雄等三人,時遷的態度是打死不承認,石秀的態度是一隻雞能值得幾個錢,大爺我賠你就是了。店小二認為這是報曉雞,就是賠十兩銀子也不行,要把他們當梁山賊寇抓到官府去。雙方就這樣說僵了動起手來,石秀則乾脆一把火燒了這家店,再溜之大吉。

祝家莊一二百人趕來捉拿他們,相鬥之中,本事最不濟的時遷被捉了去,楊雄和石秀得以逃出,幾經輾轉,總算奔上梁山,前來投靠梁山,希望梁山發兵攻打祝家莊,把時遷給救出來。晁蓋初時對楊雄和石秀來投奔本來挺高興的,後來聽楊雄說了整個事情的原委,晁蓋突然大怒,發令要把楊雄和石秀斬了。因為晁蓋認為,自從他接手做了梁山之主後,便以忠義為主,施仁德於民,而楊雄、石秀打著梁山的旗號偷雞吃,連累梁山名聲受辱。所以要先殺了楊雄、石秀,再帶領軍馬去滅了祝家莊。

《水滸傳》的啟示:晁蓋用生命換來的三條教訓!

石秀

晁蓋這番舉動確實有點過了,甚至有點是非不分的味道。時遷“順手牽羊”是出了名的,這是他的立身之本,也是他的職業病,壓根改不了的。所有事情都是因時遷偷雞而起,雖然楊雄、石秀也蠻不講理,但晁蓋要斬了他們二人則是在有點莫名其妙。試想,梁山上所謂的好漢,又有幾個人是乾淨的?晁蓋劫取生辰綱又有多少正義?晁蓋做了梁山之主後,多次派人下山打劫過往客商,這又哪裡有什麼正義可言?所以晁蓋這番無名之火的確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只能讓人感覺他是非不分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