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律·長征》看律詩的格律要求以及寫法

長征之路 詩歌 金沙江 文章 梧桐樹邊羽 2019-07-13


從《七律·長征》看律詩的格律要求以及寫法

律詩寫好,其他格律詩都沒有問題。

因為近體格律詩中,排律(難度太大)不考慮的話,比較難寫的就是律詩,搞懂了律詩,近體詩的問題基本上就都迎刃而解了。

那麼,要如何寫好七律和五律呢?

七律和五律其實是一樣的,就是字數的差別而已。五律五言八句四十字,七律七言八句五十六字。七律相對更多字詞,更加豐滿,但是他們要遵循的平仄格律是一樣的。我們下面結合例詩來看看到底要如何才能寫成律詩,進而寫好律詩。

因為五律和七律的格律要求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選取一首七律來做例子。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近體詩的格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平仄、押韻和對仗。而律詩正是這三者都必須合規。

從《七律·長征》看律詩的格律要求以及寫法

平仄格式

格律詩的平仄有四種基礎格式“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這是每首詩首句平仄,然後再根據平仄的“對、黏”原則推導出整首詩的平仄。如果所用字的平仄符合這四套格式,那就是奠定了合格的、好的律詩的第一步。

我們以上面這首七律為例,看首句“紅軍不怕遠征難”,首字不計平仄,定格式關鍵看首句第二字,“軍”,所以這是平起,然後看尾字,“難”,這是個多音字,那麼在這裡到底是讀第二聲,發平音,還是讀第四聲,發仄音呢?我們結合“不怕遠征難”得出這是發平音。所以這句是“平起平收”,也就是平起押韻格式的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推導出整首詩的平仄關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們初學寫律詩,講究合律是首要的,只有在寫成格律詩之後,才能進一步追求寫得好。就這首《長征》,我們可以逐句逐字驗證,平仄是合格式的,這其中只有“烏蒙磅礴”的“礴”和“金沙水拍”的“拍”字看上去是在該發仄聲的時候發平音。實際上在平水韻中,“礴”和“拍”字為入聲字,是發仄聲的。

從《七律·長征》看律詩的格律要求以及寫法

押韻

押韻就不用多說了。格律詩的押韻是要求平聲結尾,一韻到底。這個是格律詩,自然也是律詩的基本要求,不光是寫好律詩需要注意,不押韻連律詩都稱不上。

但是押韻有新韻和平水韻的區別。這個問題多次聊過,唐宋平水韻和普通話新韻有很大不同。在賞析古詩詞的時候平水韻的知識非常重要,有利於我們理解、欣賞古人的詩詞意境,但是在今天我們創作格律詩的時候,使用新韻也許更利於咱們的作品流傳,因為並不是每個讀者都有必要去學習平水韻,用新韻寫詩,大家都能讀通,讀懂,讀出詩人的內心。詩以言志,不能讓文字發音成為抒發感情、意志的隔閡。

使用什麼韻,不是大問題。在作品中做出標註就好了。

對仗

合格的律詩中二聯是對仗的,隨著創作的寬鬆,頜聯(三四句)不對仗也行,但是三四句時必須對仗的。《長征》的“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和“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都是對仗的。金沙水對大渡橋,拍對橫,雲崖對鐵索,暖對寒。

從《七律·長征》看律詩的格律要求以及寫法

內容

一首律詩到底好不好,除了上面的格式要求之外,還有就是內容上結構安排。

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跟格律無關,而是跟寫文章有關。是不是把這首詩講成了一個完整的東西?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四聯八句其實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怎麼寫?“起”,“承”,“轉”,“合”。一聯對應一個字。

我們還是來看這首詩。第一聯,“起”。幹嘛呢?長征啊,艱苦啊。第二聯,“承”。不但在平仄上要黏,在意思上也要承接。怎麼個遠征難?怎麼個只等閒?頷聯就講了,騰細浪啊,走泥丸啊,還不艱難?頸聯,第三聯,“轉”。轉是什麼意思?文風要轉,敘事要轉,場合要轉,反正不能再寫上面的東西,否則就成流水賬了。不再講困難,扯別的去了,描寫路中風景。金沙江,大渡橋。他這個還轉的不算凶猛,我們找其他的七律可能更明顯。尾聯,七八句,“合”。怎麼合?還是說回長征來了吧。“三軍過後盡開顏。”從第一句的開始,到最後一句走完。完美點題,長征。

總結

所以要寫好一首律詩,首先是遵從嚴格的平仄格律,在形式上寫得符合規範,然後再從文法上寫出意境來。

先寫得是,然後求好。

從《七律·長征》看律詩的格律要求以及寫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