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制度創新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制度創新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制度創新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編者按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指導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基本原則。在地區分割發展的體制中推進一體化發展,如何運用這些新發展理念指導政府的制度創新,是實現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關鍵。對此,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志彪教授組織專家學者進行了專業性地深入研討。

1您能否舉一個具體的例子,看制度創新怎麼影響甚至決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劉志彪|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

影響甚至決定一體化發展的因素主要是制度障礙,因此地方政府的制度創新能力,將直接影響或決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例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建設,如果不在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下建立各種稅收、產值、專利等分享機制,調動不了各地的積極性,它就很難成功。再如,如果以上海港口運輸為核心,全面整合南京港、連雲港、舟山港等資產和業務,組建長三角股份有限公司,就能順利實現長三角地區航運經濟一體化發展。

孫映祥|東部機場集團

前不久,上海市與江蘇省達成共建南通機場的意向,江蘇省南通機場成為上海第三機場,既克服了上海空域的瓶頸制約,又推動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這是民航在打破現存地區行政分割,發揮上海的龍頭作用,促進區域間市場要素和資源合理流動,實現長三角區域經濟互補、互贏和共享的有益嘗試,也是一種制度創新。

鄭登元|南京審計大學

例如,彼此的稅收以及費用,一體化的認定,如何認定呢?例如,本來在我這裡A城市收的稅或者是費用(設立費用,認證費用等等),跨城市到你那邊城市B去,又要收一次,或者是抵扣。那城市B就沒有收到這個費用了,怎麼願意呢?所以要給予激勵的誘因,這邊已經收到你那邊您就不用再收了,但是您對上級的彙報可以提列作為你這個地區的業績,例如可以提列六成或八成,雖然你沒有收到,可是你替另外一個城市服務,在一體化來講,都是同樣一家人,這樣你等於也有一個收入雖然並不是全部,但是對你也有提列六成到八成。這樣廠商要轉入或轉出,或者跨城市提供的服務,在你這個城市或者另外一個城市辦理類似的事情,大家就願意互相支援。再例如就綠色方面,環境治理需要互相的配合支援,如果隔壁的城市區域要做治理,需要我這邊配合,我這邊只是出資源,出人力物力,但是成績卻是他的,我如何願配合呢?所以,如果說減少汙水垃圾或者是碳的排放,隔壁的成績也可以作為我3-6成的成績,這樣我就有動機,配合他們治理,一部分是我的成績政績!

陳東|安工大

產業合作還是基礎。以安徽滁州市為例,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滁州市政府合作開發投資約100億元,帶動1300億元開發的蘇滁現代產業園項目,對除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起到了非常顯著的帶動作用。該工業園區以中新集團為建設主體,借鑑中新合作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成功經驗,引進先進的規劃建設理念和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制機制,在滁州約36平方公里的區域,建設一個“產城一體”的現代化園區。

陶紀明|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

事權財權相匹配。比如環保,投入多的省理應從其他省市得到相應的轉移支付;在醫療教育方面承擔多一些,得到的財權也應成比例增加;企業(特別是總部)流動時,源生地政府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稅收。

巫強|南京大學產業經濟學系

《瞭望新聞週刊》報道,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中,浙江海港集團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簽署小洋山綜合開發合作協議。浙江以土地和先進作價,向小洋山集裝箱碼頭的建設和經營主體增資。以資本為紐帶,以企業為主體,以股權合作方式,滬浙合作開發小洋山港區。這充分說制度創新必須要把各地(各省、地級市、縣級市)的地方利益充分納入到一體化的推進方案,要鼓勵各地充分反映各自的利益追求,在共同協商過程中打造各地利益分享的創新機制,從而保證各地都有足夠的動機去積極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尤其要在產業轉移、招商引資等涉及地方重大利益的事務中積極探索這種利益分享的創新機制,減少對重大投資項目的各地競爭。

賴紅波|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制度創新影響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類似具體例子很多,目前聚焦在民生方面較多,如醫療一卡通,交通一卡通,以及信息方面受理等。在企業層面的制度創新也有涉及,如創新券等。但還是不夠,制度創新的瓶頸依然存在。

姜德波|南京審計大學

區域一體化最根本的還是利益分配問題,如果不能形成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一體化就不可能持續走下去。江蘇省跨江的兩市江陰—靖江的園區合作機制或許可以借鑑到長三角的一體化中。

孫國民|東南大學

G60科創走廊的從1.0版到3.0版的例子。在G60科創走廊1.0版階段,即2016年5月24日上海松江區率先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構建產業融合的科創走廊,推動松江區轉型升級,帶動整個區域“松江創造”突破新發展。在G60科創走廊2.0版階段,即2017年7月12日松江區與杭州、嘉興簽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實質上形成滬嘉杭G60科創走廊,由松江區延伸拓展到嘉興和杭州,探索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區域協同機制。在G60科創走廊3.0版階段,即在滬嘉杭的基礎上,向滬蘇湖宣蕪合拓展,形成“一廊一核多城”的空間佈局,輻射範圍擴大至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

吳躍農|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

第一,好政策一體化通行。丁佐宏月星集團起於常州南通等地,主要快速發展於南京、蘇皖長三角地區,最後將總部落戶於上海。長三角特別是滬浙蘇對民營企業的鼓勵政策和良好制度,使民營企業能夠找到最適合企業發展的發力點;現在需要更好地將區域內三省一市民營經濟政策協調為長三角一體化政策,使最好的政策和制度適用於、通用於長三角全區域;第二,一體化即暢通化。基礎設施還要提升,更重要的是長三角具有世界級城市群特徵,產業發達、人文薈萃、人財物流動必須極速暢通。這有利於長三角一體化科技創新、生產力發展和文化品質提升;第三,一體化即創造最大化。長三角形成以上海為龍頭的整體輻射和南京為次中心的對蘇北、安徽的接力式輻射,因此,長三角的一體化,應首先是打破行政區劃,創立“長三角大灣區”,致力於長三角城市群建設的一體化,更好體現在戶籍、福利、企業落戶等通透性一體化制度設計和安排,使人財物流通高度一體化,有利於企業家、科研人員區域內選擇最切合的點和麵創新創造,溢出效應最大化。

新望|中制智庫研究院院長

自貿區政策在整個長三角普惠化;率先在長三角推進WTO原則如中性競爭等;養老、社保、稅收、旅遊、交通一體化,上海帶頭;取消漫遊費、高速公路分省收費;借鑑歐盟當年做法,要素一體化先進,土地、能源、高鐵、煤炭統籌協調;成立介於國務院和省政府之間的實體機構,類似歐美委員會。

伏玉林|華東理工大學

制度創新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案例: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建立,藉助區域內各機構大型科學儀器設施的共享,提高了科技資源使用效率,增強了創新主體的科技創新能力,實現了資源的跨區域有效配置。

郭進|上海社會科學院長

三角一體化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在各地政府的有力推進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比如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三省十四市的市長聯席會議每年召開一次,有效瞭解決了省際之間、各市之間“斷頭路”的問題,大大改善了區域一體化的交通條件。而且通過市長聯席會議的形式,在省、市層面打通了橫向溝通的渠道,是我國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項創新。

談鎮|江蘇科技大學

成立實體化運作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編制三年行動計劃,分解300項具體任務。特別是按照中央會議精神設立虹橋商務區,給江蘇、浙江、安徽各一棟樓,上海補貼10年租金。起到了勇當服務長三角排頭兵,辦好進博會主力軍,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踐行者。長三角一體化向縱深推進。

宋文閣|上海財大500強企業研究中心

人才一體化。比如先把公務員統一管理,在長三角統一任命、使用、選拔!又比如高級職稱統一管理,互通互認!

郭玉高|太倉港集裝箱海運有限公司

出口貨物實行起運港退稅就是制度創新的產物,從2018年開始長三角區域增加的啟運港有蕪湖市朱家橋港、南京市龍潭港、張家港市永嘉港、南通市狼山港、蘇州市太倉港、連雲港市連雲港港。離境港為上海市外高橋港區、上海市洋山保稅港區。出口企業憑啟運港出口貨物報關單電子信息及相關材料到主管退稅的稅務機關申請辦理退稅,改變了以前出口貨物在離境港裝上國際海運班輪才辦理退稅手續,出口企業辦理退稅時間從40天到縮短為10天,為企業節約了資金成本,加快了企業資金週轉率。同時為物流企業、港口、外貿內支線、國際班輪梳通了最後“一公里”瓶頸,因為出口企業貨物不再將海港作為唯一的選擇。從海關制度創新的角度看,一項起運港退稅政策就將企業、港口的服務“不協調性”變為區域內競爭有序性,符合新發展理念。

唐德淼|無錫環研中心

戶籍制度創新,將影響也一定程度上決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質量。因為,(1)戶籍制度依然是新時代資源市場有效配置的桎梏,戶籍上附著的“特權”,沒有被根本打破,“天然”稟賦的“極化效應”呈現加劇趨勢,也就是說特大城市的戶籍的權利,還在制約著一體化的進程;(2)國家發改委也有文件規定相應大、中、小城市戶籍要放開,但對於長三角來說,這個放開,對一體化的高質量發展,短期的作用不是很大,其結局是,戶籍有“魅力”的城市“人滿為患”,小城市“日益凋敝”,鄉村“空洞化”,這樣的點狀格局,跟國家倡導的長三角一體化,好像“相距甚遠”;(3)戶籍制度一體化創新,打破戶籍壁壘,是實現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保障;(4)戶籍制度創新的關鍵是,實行長三角區域內戶籍一體化,把戶籍的相關的權益進行統籌規範,平等賦權,如平等教育權,均衡教學資源,統一高考試卷、錄取,打破省際間的不平等,平等醫療保障權,共享優質健康保障資源等;(5)實行戶籍相關事項,同域一體化辦理,信息共享,統籌高效管理。

伍先福|廣西師範大學

制度創新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影響主要通過兩方面的“傳導機制”來實現:其一,制度創新通過資源配置機制影響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制度創新的目的是形成健康有序的制度體系,而良好的制度體系應力求最大化發揮市場的基礎性配置功能,使長三角內部能有效減少資源錯配、化解多餘產能,使資本、人才、知識、技術等產業要素資源在長三角不同地區的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間自由流動,形成官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資源自循環調配體系,最終實現資源配置效應在長三角地區的最大化。其二,制度創新通過科技創新機制影響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制度創新的主旨是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是長三角一體化核心競爭力(包括市場競爭力、產業競爭力、人才競爭力、技術競爭力等)的主要源泉,是長三角一體化從規劃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從產業到企業等有序推進的不竭動力。

鞠昌華|南京環科所

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試點有效推動了上游安徽省與下游浙江省在統籌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係,通過補償機制,統籌規劃、產業佈局等,實現了流域保護的一體化。

樓稼平|寧波自由職業

洋山,地屬浙江,2002年上海港“租借”之,由上海方面投資為主,2005年建成上海洋山深水港一期;2006年寧波港、舟山港合併,迄今已收1+1>2之效。這是長三角內兩個行政區(上海—浙江,寧波—舟山)在港口業務上的一體化嘗試,創新之處在於突破行政區劃之於港口業務乃至經濟事務的掣肘。

查婷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江蘇省最早建立了“江陰-靖江工業園區”“蘇州-宿遷工業園區”等,率先進行了“飛地經濟”的實踐,近年來,這一創新合作機制在長三角地區不斷得以發展,上海與江蘇、浙江、安徽之間也通過合作共建產業園實現互利共贏。作為區域合作的制度創新,發展“飛地經濟”有效減少了產業同質化發展和區域間的惡性競爭,降低了地區經濟發展落差,實現了資源互補。

董也琳|南京市委黨校

三省一市產業補貼政策的統一,有利於避免地方政府創造窪地效應爭奪發展資源,有利於引導地方政府從無序產業政策競爭轉向統一的區域營商環境優化,有利於企業從依附政策資源轉向獨立自由的市場化決策,有利於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激活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機制,有利於塑造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

孫武軍|南京大學

長三角一體化涉及的內容很多,比如交通基礎設施的一體化、教育醫療的一體化、各種生產要素的無障礙流動等,但是,有形的一體化相對容易實現,無形的一體化就存在諸多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比如,目前在金融領域我國仍然實施的是分業經營分類監管原則。因此,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作為實體經濟核心的金融業,如何破除體制機制上的金融市場的長三角一體化,就成為重中之重。保險業是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起著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保駕護航作用,更涉及長三角區域內老百姓的生活保障問題。如果保險市場沒能真正實現長三角區域內的一體化,那麼其他方面的一體化就要打折扣。所以,保險市場的長三角一體化要走在其他方面一體化的前面。可以借鑑京津冀地區保險市場一體化的經驗,結合長三角保險市場的具體特徵,大膽破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以長三角經濟區(或者長三角大都市圈)的概念真正實現區域內保險要素的無障礙流動。這樣既可以為其他方面的長三角一體化保駕護航,又能為長三角區域內的老百姓提供生活以及養老保障。

楊銳|東吳智庫

園區飛地即是一個影響長三角一體化的跨區域的制度安排。台州科技園、上海虹橋(相城)數字經濟創新園區,等等。園區飛地是增強跨區域經濟聯繫的一種制度安排。而且此類跨地區的經濟聯繫還會通過其他經濟或非經濟聯繫滲透進所在地的產業體系,進而影響跨地區經濟層面的一體化程度。

彭勁鬆|重慶社會科學院

陸海新通道是新時期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項目,2019年5月在重慶舉辦的西洽會上,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陝西等西部九省區市人民政府共同簽署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協議。協議的簽訂是西部各省區市利用中新互聯互通這一國際合作平臺框架,在國際物流領域建立垂直分工、利益共享開展的一次全新機制性嘗試,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現前期各省區市之間中歐班列的同質化競爭和打補貼戰情況。

任保全|常州大學經濟學院

由安徽省、浙江省、江蘇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抽調人員在上海組建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就是個非常好的制度創新。基於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這個平臺,一是有利於推進三省一市的高效率合作,二是有利於基於這個平臺推出一系列促進一體化發展的有效措施。顯然,制度創新在決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核心作用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一體化向心力!

謝傑|浙江工商大學

如長三角醫保社保一體化,推動長三角服務業融合發展。

呂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加強人才自由流動可以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現,包括高校直接的跨區就業,之前調研過杭州下沙園區的企業,他們的感覺是跨區招人難度特別高,人才又是決定企業成長的關鍵。

王海平|21世紀經經濟報道

蘇南地區引進的諸多科研機構,是以獨立事業單位法人形式存在,有著自己的獨立財務系統。這是之前不允許的,也就是說,國家發放課題研究費用,一個單位可以出現兩個賬號。這一制度突破,讓科研單位有了更主導和自由靈活的財權,有利於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盛文軍|人行杭州

以科技創新為例,鑑於創新主體研發投入具有較強的排他性,長三角三省一市各行政區域的創新主體研發的外溢效應未能在長三角充分發揮,尤其在技術創新水平相對不發達省份表現更為明顯。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制度創新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2您認為各地政府和企業如何通過落實新發展理念,來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

劉志彪|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

為了實現創新發展,可以考慮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重點在空間上佈局兩條科技創新帶:一個是現有的G60科技創新走廊;另一條是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滁州—合肥即滬寧合科技創新帶。後一條創新帶集中了長三角主要的科技創新資源,是中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主要集中區域,也是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最有條件的經濟帶。除此之外,這條帶的南北兩邊,還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

孫映祥|東部機場集團

突破區域分割的藩籬,淡化行政區域劃分和GDP概念,主動承接上海作為長三角經濟發展龍頭的輻射,立足區域分工合作、發揮自身優勢,找準目標市場,積極配套,在市場要素一體化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發展。

徐延安|經社論壇

以新發展理念中的協調發展來說,首先各地應做到政府決策信息的透明與共享,通過互聯網和新聞媒介,加大各地政府間、企業間、特別是政府與企業間、政府與民間的交流互動力度,這樣才能使各方面的問題得到充分的討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才能最大限度完善,新發展理念才能全面貫徹落實。

鄭登元|南京審計大學

要各地政府配合,必須要提供誘因,所以第一步上一級的政府要先有內部計價的觀念,提供誘因,也就是上面要先設計一下鼓勵有政績的制度規定。就綠色治理投資或者是共享服務,如果是在我周圍跟我有相關的,我提供的服務或者協助治理,上級會記錄認列我服務的收入,但是對方不需要支付,由上一級國家來支付。同樣的,第二層的政府也支持認定第三層的政府機構的協調合作。

陳東|安工大

各地政府需要落實開放政策,這種開放不僅僅是對外開放,還要刀刃向內,敢於開放自己的影響當地發展的各種要素,讓市場走到一體化的前面。正如滁州引進這個產業園區項目,政府只是提供相關便利條件,以工業園區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體現了市場化的原則。

陶紀明|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

共享的理念:共享的前提是標準、規則、規劃的一體化和透明化,自身利益拿出來擺在桌面上討價還價。共享的內涵就是互相拉長板,互相補短板,做大蛋糕,實現多贏。共享反對的是各自為政,各自招商,各不買賬,相互拆臺。

巫強|南京大學產業經濟學系

各地政府應該在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進程中,重點落實協調發展新理念。長三角內各地區間是否協調發展,應該成為判斷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是否成功的核心標準。在一定意義上,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要擺脫過去地區發展不平衡的路徑缺陷。圍繞重大產業投資項目,例如新能源汽車、5G、人工智能等,長三角各地政府要形成聯盟,共同參與,實現產業發展的利益共享。

賴紅波|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本質就是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高質量與一體化是兩翼,核心就是創新,創新背後就是文化引領。我們也要把更多的優質的文化資源轉為區域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此,江南文化引領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和跨界創新,是支撐引領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各地政府和企業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核心抓手之一。

姜德波|南京審計大學

在全國上下都在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關鍵時刻,為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長三角地區各省(市)政府,要遵循“協調發展”理念,注重各省(市)發展規劃的協調性,除了基礎設施的協調,還要考慮產業分工的協調、環境政策的協調、激勵措施的協調、民生政策的協調。

孫國民|東南大學

圍繞科技創新,G60科創走廊沿線的政府和企業可以在如下方面進行落實創新發展理念:一是重點圍繞長三角創新高地建設,利用沿線9個城市的科教資源優勢,打通科技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形成國內科技含量最高的G60高速通道和產業帶。二是利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機遇,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積極與上交所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係,共建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G60科創走廊,形成資本市場與G60科創走廊的互動發展,助力G60科創走廊打造創新策源地建設。三是立足資源共享和創業創新,務實開展一批先行先試工作,重點在G60科創走廊城市開展創新券領域的“一券通”的先行先試,並試行跨區域的“一網通辦”,即在包括G60科創走廊在內的三省一市率先推動實現電子證照互認共享工作。

吳躍農|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

關鍵是長三角一體化的產業協調政策,滬浙蘇皖一定要打破行政壁壘、克服“搶”高新產業在自己“碗”中各自為陣、相互擠兌的短期行為,形成產業特色、優長基礎上的長遠規劃和總體佈局,使產業分佈更加全面和合理有效,通過長三角一體化空間集聚實現經濟協同,形成優勢互促,深化合作和強強聯合,使長三角製造業、服務業、新商業模式及“走出去”都形成更高質量、更大體量的一體化發展。

張小蘭|西南民族大學

各地政府和企業按上述的長三角一體化的統籌安排,整合資源,合理規劃,例如在綠色發展中,各地政府不僅要統籌優化產業佈局,而且各地政府還要協同治理水汙染,大氣汙染等,克服過去的行政壁壘,通過聯手推進,才能從根源上克服汙染,實現綠色發展。

安徽財經大學|黃敦平

安徽省要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有所作為,需著力解決存在人口素質不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緩慢等問題,在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不斷做大做強。一是引導創新要素迴流。依託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肥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等創新平臺,引導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迴流,為安徽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二是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依託現有汽車及工程機械、家電、電子信息、新型建材等產業基礎做優做強優勢產業,建設一批功能定位清晰、帶動示範效應強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推動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產業質量效益。三是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一方面繼續加大基礎科研投入,實現量子力學等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性成果重大突破;另一方面加大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投入,強化人力資本積累。

伏玉林|華東理工大學

就貫徹落實開放發展理念而言,首先是省、直轄市政府要解放思想,樹立開放合作的理念,向地方賦權並增強跨區域合作發展的激勵;第二,各地政府應按照省直轄市的開放合作安排,打破本地意識,就本地的資源和需求,主動與其他省市展開對等開放、共享發展的合作談判,形成雙邊和多邊的對等開放資源、開放市場的新機制;第三,建立常態化、跨區域的商品、服務和要素的各種博覽會,促進商品、服務和要素的跨地區流動,促成企業的跨地區兼併重組。

郭進|上海社會科學院

長三角一體化包括市場一體化、行政管理體制一體化、社會保障一體化,落實新發展理念需要各地樹立一盤棋的思想,進一步完善政府間的溝通協調機制,統一各地的稅收和行政收費制度,建立由中央指導下的區域幹部定期交流制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由行政管理一體化向市場一體化、社會保障一體化不斷深入。

葉茂升|武漢紡織大學

我認為落實協調理念對於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最為關鍵。第一,實現政府之間的行政管理權力的協調,長三角一體化要打破地區間的區域條塊分割,要突破地區之間基於行政管轄的權力分割,將垂直的層級制管理架構,轉化為扁平化的平行型管理架構,以地區間溝通協調代替上下級間的行政指令。第二,優化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協調機制,最大限度的讓渡權力給市場,堅持法無禁止則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市場監管原則,讓企業和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注重建立區域內部之間的產學研協作發展機制,實現創新引領的高質量發展;第四,注重國內外市場的協調發展,要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面的橋頭堡作用,同時在推動中西部地區發展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

宋凌炎|江蘇精誠&精縵毛毯&哈萌仕嬰幼用品

長三角一體化政府要做的應該是醫療、教育以及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適合企業發展、吸引人才引進政策。各區域要有短期捨得付出精神,才能創造長期穩定繁榮景象。

談鎮|江蘇科技大學

經濟發展最終追尋必須是平衡發展,因而共享發展理念是一體化必備遵循之一。(1)長三角一體化的目標是給全國提供可參考、最好是可複製的經驗,那麼各地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含義應該從考核指標體系創新入手,從GDP—GNP—HDI逐漸過渡(《十四五規劃》全面啟用人類發展指數的考核)。(2)首位度的思路是背離發展共享理念,也出入於一體化發展思路。建議一體化進程中弱化極化發展思路,強化不可分性的協調。

林學軍|暨南大學

長三角應當加強創新一體化,把長三角建設成為中國創新的金三角。因此,各地市應當有統一的人才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鼓勵創新制度,科技成果的交易、轉化制度等等,鼓勵科技人員正常流動,相互交流,保護他們的基本權益,為他們解除後顧之憂,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創新條件,讓他們多出成果,早出成果,以創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全國的經濟發展。

宋文閣|上海財大500強企業研究中心

國有企業加強創新管理,做好自主創新發展的表率!通過加大研發強度力度深度,把創新成果運用於長三角,不再設置各種區域限制,用市場化機制解決轉化應用!

郭玉高|太倉港集裝箱海運有限公司

從政府層面: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統籌處理好當前和未來、短期和長遠、發展和保護的關係,切實保護好現有的生態環境,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如對區域內的化工業、製造業、城市群等的分佈及規劃要統籌協調,做好“引進來”與“請出去”這二篇文章,使區域內的業態更加合理,打造好“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從企業層面:要轉變發展理念,堅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有序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產能,積極利用區域的資源,使企業的產業鏈優化升級。

唐德淼|無錫環研中心

在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時,政府應該做到:(1)嚴格統一執行國家環境生態法律法規標準,不能本位主義、地方保護主義,“上有政策、下有對策”;(2)長三角區域城市之間、地區之間執行“綠色”政策時,縱向要令行禁止,橫向要補位聯動,構建長三角“綠色發展命運共同體”;(3)對於長三角地域特色,要重點關注重要區域、重點項目等綠色生態區域一體化政策建設,形成高質量的高於國家標準的環保生態發展制度的創新供給,同時,嚴格執行高標準的生態發展制度,花大力氣踐行“大保護”的中央要求,建設好長江經濟帶、太湖生態流域、錢塘江流域,沿海區域的生態屏障。企業應該做到:(1)認真執行國家、長三角區域內生態發展的各項法律法規;(2)創新產品工藝、技術,淘汰高能耗、環境不友好的落後產品,加快產品、工藝、技術、產業轉型升級步伐;(3)倡導企業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摒棄“小作坊”、“小老闆”思維,用有擔當的企業家精神,踐行企業“多維”的社會責任。

伍先福|廣西師範大學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是實現長三角產業佈局與發展的一體化,為此,各地政府和企業應切實落實“協調”新發展理念。在協調內容的統籌安排上,核心是長三角產業佈局與發展的一體化部署,宏觀層面可以產業集群為框架,著力打造高度分工、緊密合作的長三角一體化大產業集群;中觀層面可以產業鏈為線索,全力塑造對內鬆弛有度、對外步調一致的有機產業鏈;微觀層面可以價值鏈為紐帶,用心構建主導企業凸出、上下游企業無縫對接的高附加值價值鏈。對此,宏觀層面可構建若干跨省市產業合作區,實行“一區一策”,旨在打造若干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引領性產業集聚區;中觀層面可構建以某地或跨地市主導產業為橋樑的跨省市一體化產業鏈合作區,旨在打造一批上中下游產業鏈條連接順暢、投入產出高效運轉的示範性產業鏈;微觀層面可構建長三角一體化價值鏈整合示範區,旨在打造數個高附加值環節凸出、配套價值鏈環節有序跟進的國際領先價值鏈,逐步形成以長三角一體化價值鏈為主體的全球創新價值鏈。

鞠昌華|南京環科所

在綠色發展方面,政府一是加強各類發展規劃的統籌,加強跨行政區長江、太湖、淮河新安江等流域規劃的統籌,加強寧杭經濟帶等生態區域的統籌;二是加強區域統一的綠色發展、環境保護標準建設;三是加強區域大氣、水汙染防治的一體化;四是推廣相關經驗,構建完善的區內流域、區域間生態補償機制;五是通過監測網絡、系統平臺、人員交流等加強環境監管的一體化協作。同時鼓勵企業一是在區域內開展生態旅遊、衛生康養等協作,推進區域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二是鼓勵環境治理服務企業在區域內合作發展,促進汙染防治的一體化。

樓稼平|寧波自由職業

橫向協調一向是長三角一體化的短板,利益共享歷來只存在於更高一級層面。顯然,這種行政區劃體制欲實行一體化,推動力必須來自更高層級,還必須設置以推動、實現長三角一體化為宗旨的行政主體,因此,大區制可能是不二選擇。

查婷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新發展理念強調要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從政府角度看,要以制度創新支撐科技創新。通過打造區域一體化的電子政務體系,破除行政區劃限制帶來的體制機制壁壘,實現地區間的信息共享;通過建立長三角地區交通的跨行政區協調與銜接機制,為要素的自由流動提供基礎保障。從企業角度看,要轉變競爭理念,將資源爭奪、人才爭奪轉變為優勢互補、通力合作,通過以市場為導向的兼併重組等自我聯合的方式,實現企業的合作發展與產業的轉型升級,並逐步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區域產業鏈。

董也琳|南京市委黨校

關鍵是解放思想,落實競相開放的發展理念。從過去懼怕融入、被搶奪資源的封閉思想,轉向借力發展、協同合作的開放理念。在開放中借力補自己的短板、發力揚自身的優勢,在開放中企業自由地選擇經營地區和功能分佈,在開放中逐漸培育地方特色產業和產業集群,在開放中串聯起區域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增強長三角地區整體的產業能級。

楊銳|東吳智庫

長三角地區一體化有經濟、社會、公共服務等多個維度可以推進。但是就創新創業來說,跨區域一體化的作用會更加明顯。各地區都已經形成領域特色鮮明的產業聚集園區,比如上海嘉定汽車城、常州汽車產業園區、崑山模具城、盛澤紡織城等等。構建基於產業大數據的創業創新實驗平臺。創業創新需要與行業密切相關的數據,研發活動的模擬仿真、商業模式的演練等等都需要大量行業數據的支撐。比如無人駕駛汽車。而創業中的企業很難獲取批量行業數據。為此,跨地區政府可以在基於大數據共享的創業創新實驗室建設方面開展一體化,以共同服務於長三角區域的創業創新企業。

彭勁鬆|重慶社會科學院

研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規劃的落實和執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三省一市之間各級地方政府的合作意圖和合作態度,行政資源的空間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仍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建議可對長三角地區按資源稟賦和發展水平,劃分為領航型、協同型和追趕型等三類地區,加大對相對落後區縣市的政務幹部的扶助。建立三省一市領導幹部跨省跨地區常態化幹部交叉任職和交流機制,對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建設取得突出成效的領導幹部,進行異地提拔和重用。

於曉華|哥廷根大學

在一體化的過程中,要打破部門利益格局!比如在地區之間的交通設施,或者交通樞紐建設,應該要從“四個意識出發”,成本共擔;富裕的地區可以多承哪一點,可以更加發揮集聚效應。

王修志|廣西師範大學

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的理論要義,是在區域開放前提下實現區域高水平協調均衡發展。為此,各地政府和企業必須深刻理解制度型開放內涵,破除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制度性壁壘,促進區域統一市場建設,促進創新要素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協同,在長三角內部形成高效率的創新動能集聚和擴散,最終構建起有國際競爭力的價值鏈體系。其中,各地政府的作用主要在於:(1)在區域協調導向下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從源頭遏制政府之手對資源在區域產業配置中的不當干預,給投資者以明確的決策信息;(2)系統梳理各地制度、規則體系,總結上海自貿區和各地“放管服”經驗教訓,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中的制度規範,協調區域制度和公共產品供給,建議大膽借鑑歐盟市場一體化建設中通關、商檢、人員流動等領域的制度設計。企業的作用,則主要是著力建構區域價值鏈,要聚焦其面向區域內外的資源組織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著力培育有鏈主潛力的區域龍頭企業。

任保全|常州大學經濟學院

基於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開放的發展理念,要秉承“降成本、促分工、擴市場、推雙贏”的宗旨:一是加大開放力度,降低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的交易成本;二是推進要素市場的高水平開放,促進長三角一體化過程的高水平分工;三是推動長三角區域市場開放,將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市場培育成為世界級的高水平消費市場;四是打造雙贏一體化開放格局,實現帕累託改進型的良性互動發展機制!

呂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從著力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來說,改變以往過度依賴於跨國公司主導的價值鏈,減少不確定風險衝擊,依託國內市場,企業嘗試構建以我為主的價值鏈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可能思路。

王海平|21世紀經經濟報道

應當在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率先推進一體化,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醫療。不妨從上海南京杭州的交通卡互通互利開始—從技術上看,這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然後再擴展到其他主要城市。

盛文軍|人行杭州

金融創新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幾點建議:一是構建高層合作溝通機制,加快區域金融合作。據報道,近期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牽頭,建立了“金融服務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合作機制”的框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起步。更重要的是要調動各方資源,突破行政區劃對區內金融合作的體制制約。二是進一步加強長三角區內開放進程。穩步擴大長三角地區金融機構及中介機構的對內對外開放,鼓勵相互參股、相對控股;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各類新型金融發展。三是積極推進機制創新和產品創新。一方面,長三角區內金融機構在加上合作的同時,積極改革和創新自身的組織形式、資金調度、績效評估和考核等經營管理制度,著力提升金融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效率,加快金融資源在區內高效流轉。另一方面,要積極研究推進各類金融產品市場的一體化進程,如長三角區內的同業拆借市場和票據市場等(當下還存在異地票據、異地評級標準和認定等方面,區內地域市場歧視和不完全認可等現實問題)。四是加強金融信息系統的共商、共建、共享。一方面有利於區內各類金融主體降低信息不對稱,開展相關金融業務;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構建和完善長三角區域性金融風控機制,切實維護區內金融穩定。

版權聲明: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為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務。需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內容或觀點的,應註明“來源: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對於不遵守本聲明和/或其他侵權違法行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江蘇省首批重點高端智庫,以南京大學經濟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學科平臺為核心,優化組合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科和專家資源,以中國沿海地區高度開放、發達的實體經濟為背景,深入研究探索中國實體經濟的走勢、趨向與政策,為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總結經驗,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制度創新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