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家譜裡常提到的長白山幾道溝是什麼意思?


滿族家譜裡常提到的長白山幾道溝是什麼意思?

在今天所見滿族家譜中多有祖居地為長白山的記載。《鳳城縣誌》亦曰:“佛滿洲,長白山人。”長白山是滿族發祥地,滿族後人將發祥地視為祖居地,並稱其本身為長白山人,順理成章,但仔細推敲,似有深入探究之必要。

廣義的長白山人

長白山縱及遼黑吉邊境,自北向南由完達山、穆稜窩集嶺、老爺嶺、吉林哈達嶺、老嶺構成。重巒迭嶂、千溝萬壑。鴨綠江、松花江、圖們江為其發源,河流縱橫,支氵叉繞環。康熙帝曾問大學士等曰:“汝等知山東碣石等山脈從何處而來乎?”李光地奏曰:“大約從陝西、河南來。”康熙曰:“不然,山東等山從關東長白山來,即如山海關,與山東登萊相對,渡海不過二百里,中系海套,凡山東泰岱諸山來脈,俱從長白山來,來龍甚遠,不知裡數。”清宣統元年出版的張鳳台編撰的《長白匯徵錄》亦載:“據地輿家雲,長白山支脈最長,且遠行至山海關。”

長白山地域廣闊而綿長,丹東滿族祖先曾在這裡居住過,其家譜記有:佟佳氏,居佟佳江(今渾江);舒穆錄氏(徐姓),居朱舍裡;鈕祜祿氏(郎姓),居長白山琿春;正紅旗瓜爾佳氏(關姓),居蘇克蘇滸河(今蘇子河),鑲紅旗瓜爾佳氏(關姓),居安褚拉庫內河,等等。這些記載不但令人置信不疑,而且資料珍貴,因為在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前,滿族直系祖先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其建州女真又由滿洲部(內有蘇克蘇護河部、渾河部、哲陳部、完顏部、董鄂部)和長白山部(內有訥殷部、珠舍裡部、鴨綠江部)組成,每一部均有比較固定的活動地域,通過祖居地的記載,大體即可知其祖先所在部落,從而為研究滿族提供依據:諸如上述,佟佳江,為董鄂部居地;朱舍裡部,居於松花江上游、天池以北,珠色冷河流域;琿春和安褚拉庫,為野人女真瓦爾喀部居地;蘇克蘇護河,為蘇克蘇護部居地等等。

以上是就長白山廣義地域來論及其家族所在部落居住的具體地點,那麼自稱祖居地諸如長白山頭道溝、二道溝,即以序數排列“道溝”的家族,又是在什麼地方呢?

狹義的長白山人

據不完全統計,丹東滿族家族祖居地長白山頭道溝一個、長白山二道溝六個、長白山三道溝一個、長白山四道溝一個、長白山五道溝五個、長白山六道溝二個、長白山七道溝一個,總計十七個家族其祖先生活在長白山的序數排列的一至七道溝中,在有記載的滿族祖居地總數中佔比例最大。這類情況在遼寧省其他滿族聚居區也常見。

通水之道為溝。長白山中以序數排列的溝很多。這是因為長白山是褶皺作用所成的山體,作線狀延伸,平行排列,並由河流切割而成。小河向大河彙集,大河再向江彙集,水受山體制約,同樣大體有序排列,從而形成以一處為定點、按其序數命名的溝。

圖們江支流嘎呀河、琿春河沿岸在《中國省交通圖吉林省》標有頭道溝、五道溝、八道溝,此處當有一至八道溝排列。鴨綠江支流渾江據記載,有一至十一道溝。翻開《寬甸縣誌》,一九二二年全縣村一級地名中稱頭道溝者三個、二道溝者二個、三道溝四個。就是在同一區內之村尚有同稱的。據《鳳城市志》載,一九二一年東路二區內稱頭道溝者二個、三道溝者二個,全縣稱二道溝者四個。以溝命名俯拾即是,源於長白山自然地理狀貌,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長白山中以序數排列之道溝如此普遍,滿族自稱之道溝究竟在哪裡?筆者認為當在長白山主峰白頭山之南及北,這裡為建州女真長白山部之地域,據《長白匯徵錄山川下》記載:“長白山區域有二部,一曰鴨綠江部,一曰納殷部。”鴨綠江部因居於鴨綠江上游而得名,其地理位置與長白府地域大體相當;納殷部則在白頭山之北,因有大、小兩條納殷河而得名。長白府於清末設置,其地在吉林省臨江縣以東,龍崗之後,駐地在十八九道溝之塔甸。十八九道溝之塔甸位置則在鴨綠江上游由北向南轉向西處。故爾可知,其祖居地為建州女真長白山部中鴨綠江部和納殷部的人,即居於長白山,又屬於長白山部,地名與部名相同,省略“部”字,即稱為長白山人了。當然,對比廣義的長白山人,他們是狹義的,但準確地說長白山人,應當是他們,因為長白山是滿族發源地,作為滿族自報祖居地為長白山人,未免太籠統。正如當今進行戶籍普查,你本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在原籍欄內應填寫某省某市某縣,而卻填中國,這就與沒有填寫等同。

《長白匯徵錄三江源流》和劉建封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編撰的《長白山江崗志略》記有鴨綠江上游自雙岔口開始至臨江共二十四道溝,此地域恰為建州女真長白山部中鴨綠江部住地,滿族祖居地以序數排列的“道溝”當主要在此處。

以上開頭部分作者是作者啟赫,下邊是我們富察家族修譜人富察銘安所寫。

在今天所見滿族家譜中多有祖居地為長白山的記載。有人認為,佛滿洲,一般均自稱是長白山人。

長白山是滿族發祥地,是滿洲人心中的聖地。滿族人把長白山視為自己祖居地,並稱其本身為長白山人,順理成章,但仔細推敲,似有深入探究之必要。

廣義的長白山人

長白山縱及遼黑吉邊境,自北向南由完達山、穆稜窩集嶺、老爺嶺、吉林哈達嶺、老嶺構成。重巒迭嶂、千溝萬壑。鴨綠江、松花江、圖們江為其發源,河流縱橫。廣義的白山黑水區域均可以稱為長白山地區。

長白山地域廣闊而綿長,如有的滿族人家譜記有:佟佳氏,居佟佳江(今渾江);舒穆錄氏(徐姓),居朱舍裡;鈕祜祿氏(郎姓),居長白山琿春;正紅旗瓜爾佳氏(關姓),居蘇克蘇滸河(今蘇子河),鑲紅旗瓜爾佳氏(關姓),居安褚拉庫內河,等等。這些記載不但令人置信不疑,而且資料珍貴。

因為在努爾哈赤統一滿洲地區前,滿族直系祖先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其建州女真又由滿洲部(內有蘇克蘇護河部、渾河部、哲陳部、完顏部、董鄂部)和長白山部(內有訥殷部、珠舍裡部、鴨綠江部)組成,每一部均有比較固定的活動地域,通過祖居地的記載,大體即可知其祖先所在部落,從而為研究滿族提供依據:諸如上述,佟佳江,為董鄂部居地;朱舍裡部,居於松花江上游、天池以北,珠色冷河流域;琿春和安褚拉庫,為野人女真瓦爾喀部居地;蘇克蘇護河,為蘇克蘇護部居地等等。

所以如果按長白山廣義來說地域,滿洲人大部分家族均可以說是長白山人。

那麼,很多滿族家譜寫的來自長白山第多少條溝是怎麼回事?如稱長白山頭道溝、二道溝,即以序數排列“道溝”的家族,具體是居住在什麼地方呢?

滿族家譜裡常提到的長白山幾道溝是什麼意思?

那麼下邊就是狹義的長白山人,也就是家譜寫來自長白山第多少道溝是怎麼回事?

通水之道為溝。長白山中以序數排列的溝很多。這是因為長白山是褶皺作用所成的山體,作線狀延伸,平行排列,並由河流切割而成。小河向大河彙集,大河再向江彙集,水受山體制約,同樣大體有序排列,從而形成以一處為定點、按其序數命名的溝。

圖們江支流嘎呀河、琿春河沿岸在《中國省交通圖。吉林省》標有頭道溝、五道溝、八道溝,此處當有一至八道溝排列。鴨綠江支流渾江據記載,有一至十一道溝。

翻開《寬甸縣誌》,一九二二年全縣村一級地名中稱頭道溝者三個、二道溝者二個、三道溝四個。就是在同一區內之村尚有同稱的。

據《鳳城市志》載,一九二一年東路二區內稱頭道溝者二個、三道溝者二個,全縣稱二道溝者四個。以溝命名俯拾即是,源於長白山自然地理狀貌,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長白山中以序數排列之道溝如此普遍,滿族自稱之道溝究竟在哪裡?筆者認為當在長白山主峰白頭山之南及北,這裡為建州女真長白山部之地域,據《長白匯徵錄?山川下》記載:“長白山區域有二部,一曰鴨綠江部,一曰納殷部。”鴨綠江部因居於鴨綠江上游而得名,其地理位置與長白府地域大體相當;納殷部則在白頭山之北,因有大、小兩條納殷河而得名。長白府於清末設置,其地在吉林省臨江縣以東,龍崗之後,駐地在十八九道溝之塔甸。十八九道溝之塔甸位置則在鴨綠江上游由北向南轉向西處。故爾可知,其祖居地為建州女真長白山部中鴨綠江部和納殷部的人,即居於長白山,又屬於長白山部,地名與部名相同,省略“部”字,即稱為長白山人了。當然,對比廣義的長白山人,他們是狹義的,但準確地說長白山人,應當是他們,因為長白山是滿族發源地,作為滿族自報祖居地為長白山人,未免太籠統。正如當今進行戶籍普查,你本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在原籍欄內應填寫某省某市某縣,而卻填中國,這就與沒有填寫等同。

《長白匯徵錄。三江源流》和劉建封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編撰的《長白山江崗志略》記有鴨綠江上游自雙岔口開始至臨江共二十四道溝,此地域恰為建州女真長白山部中鴨綠江部住地,滿族祖居地以序數排列的“道溝”當主要在此處。

以序數排列的“道溝”

書中記載鴨綠江上游自白頭山天池發源,由北向南流,右岸(中國——筆者注)有二十四條支流,依次從溝中流出,注入江中。流經處形成二十四道溝,此即為滿族祖居地以序數排列的道溝,詳見如下。

首先在雙岔口,注入二十四道溝水,二十四道溝水流經處,即為二十四道溝。接著鴨綠江南流六十里至長郡,右岸注入二十三道溝水,對岸為朝鮮半島江上峰,有深浦溝水注入;二十三道溝水流經處,即為二十三道溝(以下凡溝水流經處均為溝之所在,不再重複)。又南流十餘里,二十二道溝水自右岸注入,對岸為朝鮮半島江下峰。又南流偏西六七裡,右岸流入二十一道溝水,對岸為朝鮮半島寶城,通天溝注入。又五里許,右岸注入二十道溝水。又西南流二十餘里,右岸注入十九道溝水,對岸為朝鮮半島報馬集。又西流經長白府署前緣對岸韓山腳,經萬寶岡,又折而西北,右岸注入十八道溝水,對岸為朝鮮半島黑溝。又西流十餘里,右岸北注入十七道溝水。又西流十五里餘,經半截溝,右岸注入十六道溝水。又西流十七八餘裡,注入十五道溝水。又西偏北十五里,注入十四道溝水。又西流三十餘里,右岸注入十三道溝水,對岸為朝鮮半島新牌城,長津江自南流入。又西流四十餘里,右岸注入十二道溝水。又西折而北二十五里,十一道溝水注入。又五里許,十道溝水注入,對岸朝鮮半島大羅心洞水注入。又西十餘里,右岸注入九道溝水,對岸朝鮮半島漠連溝水注入。又西而北十餘里,至八道溝,有大小馬鹿泡水與溝水合流入於江,此處為長白、臨江分界之處,對岸為韓國蒲平鎮,有漢鍾洞水注入。又西十里,右岸有七道溝水注入。又折而北注入六道溝水。又西流五十餘里,經樺皮甸子,注入五道溝水。又五里注入四道溝水。又十餘里,注入三道溝水。又西流二道溝水和頭道溝水皆奔注入江。再南經帽兒山東麓,右岸為臨江縣署,對岸為韓國中江鎮。鴨綠江上游之二十四道溝就此排列完畢。

在上述兩書中,還記載瞭如下資料:

三道溝、八道溝、十九道溝,產人蔘;

二道溝、十五道溝,產白金;

二十四道溝,產金;

十九道溝之梨樹溝口,有唐時修建之塔。

十五道溝、十九道溝溝口有唐時戰溝;

相傳北距長白山百九十里,有鴨綠江部故址。十數年前(約光緒二十年左右),獵者每拾有殘磚碎瓦,藉以築室。

歷史上,最多滿洲人就居住到第八道溝。以前八道溝基本沒人居住,現在十幾道有些專業人士居住,如搞天氣研究,搞生物研究,搞地理研究等。第二十溝以上,現在也沒有常駐居民居住。二十三道溝有抗聯遺址,證明抗聯曾在二十三道溝活動過。

下邊的長白山二十三道溝全圖。

滿族家譜裡常提到的長白山幾道溝是什麼意思?


作者富察銘安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