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減輕包袱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以17.47億元增資入股,獲得江鈴股份50%的股權,造車新勢力愛馳汽車由此曲線獲得了生產資質。6月4晚,江鈴控股股東方長安汽車(000625.SZ)發佈《關於下屬合營企業以公開掛牌方式增資擴股暨公司放棄增資擴股優先認繳出資權的公告》,披露了上述信息。

此次,愛馳汽車收購50%的江鈴控股並非原始意義上的“江鈴控股”。於2004年10月由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和江鈴汽車(23.700, -1.59, -6.29%)集團公司(下稱“江鈴集團”)以50:50的對等股比成立的原江鈴控股,為引入戰略投資者,以存續分立的方式進行了分立,形成了兩家新公司,江鈴投資和江鈴控股(存續公司)。

存續分立後,原江鈴控股持有的江鈴汽車41.03%的股權,外加3億元的金融性負債被劃歸至江鈴投資旗下;而陸風汽車100%的股權則被劃歸至江鈴控股(存續)之下。愛馳汽車收購的事實上是江鈴控股(存續)50%的股權,通過收購,愛馳汽車將獲得陸風汽車及其下的相關昌北、小藍生產基地,以及汽車生產資質。

江鈴控股迎來外援?

在愛馳汽車擬增資的17.47億元中,10億元將被計入註冊資本,剩下的7.47億元計入資本公積。本次增資完成後,江鈴控股的註冊資本將由人民幣10億元增至人民幣20億元,愛馳汽車將持有江鈴控股50%的股份,長安汽車和江鈴集團持有江鈴控股的股權比例均由50%稀釋到25%。

此次增資將分兩次進行,投資方實繳首期增資認繳款6.5億元,首期增資認繳款在增資協議生效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支付。剩餘增資款在增資協議生效之日起一年內支付,並按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計息。

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通過對傳統汽車製造商的股權收購來快速獲得生產資質,已經是業界常態。按照規劃,愛馳汽車的首款車型有望在今年四季度量產交付。而對於傳統車企,尤其是部分市場地位相對弱勢的品牌來說,引入投資方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資金注入,同時部分可以緩解產能閒置的問題。

不過,愛馳汽車的內部人士此前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愛馳不會選擇“代工”的模式,而眼下,其在江西的自建工廠一期建設已經完成並投入使用,規劃年產能可達15萬輛。

江鈴控股通過增資擴股引入愛馳汽車,一方面可以增厚股本,同時也可緩解其債務壓力。據長安汽車公佈的江鈴控股分立後未經審計的最近一年一期的主要財務數據,其中,江鈴控股的資產總額為48.1億元,而負債總額達到了30.59億元,負債率達到63.6%。在統計期內,其淨資產為17.51億元,營業收入僅為6890萬元,淨利潤更是為-1.17億元。

作為一家老牌車企,江鈴控股其實起步並不晚。官網資料顯示,江鈴控股(即陸風汽車)成立於1999年,是國內首家中中合資的整車企業,一開始立足於SUV市場,2007年正式獲得轎車生產資質進入全系乘用車市場,但市場表現一直十分平淡。數據顯示,2018年陸風汽車總銷量僅18800輛,同比下降近六成。不僅如此,陸風還曾因為抄襲路虎而遭到訴訟。在當下車市整體受冷、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延續此前的老路,對於江鈴控股來說恐怕挑戰重重。

長安汽車在公告中也認為,目前SUV市場已經進入整合期,燃油車市場已經進入拐點,市場佈局方向轉向智能化、新能源汽車,加上SUV市場目前處於各家車企必爭之地,市場競爭激烈,江鈴控股後續在SUV市場的發展難度會持續加大。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為了增強江鈴控股的發展活力和提高運營效率,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轉型,並不斷拓展產業鏈發展空間,並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革,最終實現江鈴控股的順利轉型。

不過,按照上述愛馳汽車的內部人士所言,愛馳不會以代工的模式生產產品,那麼,如何實現江鈴控股的運營效率提升,以及新能源、智能化轉型,還有待觀察。

長安瘦身力求提振主業

對於長安來說,旗下合營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無疑也有利於其“甩包袱”,聚焦主營業務。作為國內四大汽車集團之一,長安汽車集團佈局十分廣泛,旗下不僅有6家合資企業,還通過兼併重組的方式,收購昌河、哈飛股權,成為一家在全球擁有16個生產基地、35個整車和發動機工廠的巨無霸。早在2016年,長安汽車集團銷量就突破300萬輛。

但巨無霸也帶來資源分散以及整合統籌的難題,長安旗下合資品牌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去年鈴木宣佈退出了中國市場;哈飛、昌河在整合後逐漸敗落,也成為長安汽車集團的包袱之一;而長安旗下自主品牌,雖然成為國內第一家年銷量破百萬的企業,但在此之後也是一路下滑。與此同時,長安汽車近兩年來盈利也遭遇挑戰。其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長安汽車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20.96億元,同比下降更是達到了250.62%。這也是繼2018年第三、第四季度之後,長安汽車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虧損。

在此背景下,長安開始聚焦,通過股權出讓以及引入合作方的模式,來紓解壓力。除上述對合營公司股權進行出讓外,就在上個月還有消息稱,長安與造車新勢力綠馳汽車達成合作,將利用旗下長安鈴木的工廠為後者“代工”。但這些方式能否提振長安汽車的整體表現,還存在不確定性。

(第一財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