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危機感,就是你面臨著的最大危機。

“這個冬天是來了,但是還不夠太冷。只是我們沒有想到來得那麼快,之前判斷來的時間應該是明年。” 在汽車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數十年的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2018年年底,就已經知道剛剛過去的一年,長安汽車沒有如它的名字般“長治久安”。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殘酷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4月22日晚,長安汽車公佈了去年的年報。2018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6629827萬元,同比下降17.14%;實現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68073萬元,同比下降90.46%。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顯示,第一季度預計虧損17.0-25.0億元,同比也大幅下降。

與前幾年的高歌猛進相比,長安汽車似乎來到了一個“波谷”。但這波在預料之中的下滑其實並沒有什麼可怕的,無論是經濟週期,還是企業發展,總會經歷波峰波谷的自然規律,直線上升是一個太過理想的狀態。

更何況,為了這一天的到來,長安汽車已經準備良久。

第三次創業,

長安汽車的“加法”和“減法”

2018年4月23日,長安汽車在北京車展開幕前夕舉辦了全新的戰略發佈會。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喊出了“時代淘汰你,與你無關”的警句,並宣佈開啟“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開始了痛苦的主動轉型之路,如今正好過去整整一年。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這一年多的時間來,長安汽車以時不我待的速度在緊鑼密鼓的佈局。基於戰略、客戶、汽車消費升級、不同細分市場需求,長安汽車重新劃分旗下品牌,形成了AB汽車(中高端品牌)、長安汽車、歐尚汽車和凱程汽車四個獨立品牌,形成了完整的品牌序列。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通過大刀闊斧的“斷舍離”,長安汽車對產能與產品結構積極優化,以實現降本增效。近三年時間裡,長安汽車累計淘汰21款低競爭力產品,關停並轉整車產能140萬輛、發動機產能126萬臺。

產品和管理上積極“做減法”,長安汽車在企業戰略合作、業務佈局上則持續“做加法”,把握汽車“新四化”趨勢,先後啟動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推進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與華為、騰訊、蔚來、一汽、東風等業內及科技、互聯網、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戰略合作,構建以“香格里拉計劃”為紐帶的夥伴關係,打造“北斗天樞聯盟”。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同時長安汽車積極開展新業務創新與探索,重點佈局出行服務、新零售、金融投資等領域,進行多維度的產業佈局。最近的一個例子是,2019年3月22日,長安汽車、中國一汽、東風汽車聯合騰訊、阿里、蘇寧等多方知名企業,在南京正式簽訂合資協議,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去年在戰略發佈會上提出的向智能科技出行公司轉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雙管齊下:

海外市場和“更中國”的福特

長安汽車眼下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車市的整體下行以及長安福特的銷量下滑是最主要的兩條。

2018年,受中美貿易爭端、經濟超預期下行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2%和2.8%,迎來了“寒冬”。不只是長安汽車,幾乎所有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在銷量和利潤方面,都受到了這股“寒流”的影響。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與此同時,長時間以來,外資夥伴在於中國企業的合作中都扮演著“利潤奶牛”的角色,但與一汽、東風、上汽、廣汽等合資品牌的外資夥伴相比,長安汽車的合資品牌並不佔優勢,鈴木已經退出中國市場,馬自達堅持小眾,唯一“主流”的福特也陷入了轉型的陣痛。

2018年,長安福特全年累計銷售37.78萬輛,同比降幅高達54.38%,幾乎攔腰斬斷。原因之一,長安福特在長達5年的時間裡,沒有對一些爆款車型進行改款升級,這種產品升級的懈怠,最終導致長安福特的銷量疲軟,也影響長安汽車總體盈利表現。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在從增量轉向存量的中國市場中,朱華榮積極轉換思路,乘著中國品牌崛起的東風,提出“必須攻克海外市場”的小目標。

“長安第三次創新創業裡提到的新市場——一個海外、一個後市場。海外市場又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營銷市場,有些國家很小,市場容量不大,我們通過營銷的方式去佈局,截止到目前,長安汽車在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佈局了營銷。”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朱榮華認為,海外市場將成為長安汽車新的增長點,“隨著產品的分佈,在這些地方的深耕,銷量很快會出現一個非常可喜的爆發式的增長,現在百分之幾十的增長,我認為已經到了這個時機了。另外一個,我們從戰略上要深耕幾個大市場,未來會上千萬的市場,我們認為這是完全可能的。

“對於中國品牌來說,海外市場佔比是2/3,國內是1/3,不走海外或國際化的道路,中國品牌生存不下去!”朱榮華擲地有聲地說。開拓新市場的同時,長安福特也在重回賽道的路上深踩油門全力加速了。

在去年請回老將陳安寧出任全球副總裁、福特汽車(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後,長安福特展現除了煥然一新的面貌。在今年4月3日和4月16日短短17天時間內,福特在上海用兩次亮相,展現除了紮根中國的決心與重回巔峰的信心。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根據最新公佈的“福特中國2.0”戰略,福特在未來3年內福特將向中國市場推出30款車型,其中就包括豪華車型林肯,以實現“更福特、更中國”的品牌目標,同時長安福特還將在研發方面、生產管理、經銷商管理和人才方面展開動作,以配合福特2.0戰略落地實施。

自主品牌發力,

長安汽車贏得資本青睞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這句話,長安汽車沒有說出過口,但似乎一直都明白。在企業發展順風順水之際,長安汽車就在自主在研發方面持續佈局,不吝投入。在危機時刻,長安汽車的自主品牌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長安汽車都會將每年5%的銷售費用投入到研發這種。在此堅持下,長安從“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間已累計投入496億元;截至目前已經在重慶、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靈、日本橫濱、英國伯明翰、美國底特律和硅谷建立起“五國九地”各有側重的全球協同研發格局。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依託全球協同研發體系,“智能化”和“新能源”正在成為長安汽車的產品標籤。以自動駕駛領域為例,長安汽車現已掌握三大類100餘項智能化技術,特別是結構化道路L3級自動駕駛技術、APA6.0自動泊車技術正在進行實車性技術驗證,是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最領先的智能化技術。

2018年,長安自主轎車板塊逸動系列車型累計銷量突破12萬輛,同比增長35.8%。在自主SUV板塊,長安CS35、CS55、CS75三款拳頭產品2018年累計銷量均突破12萬輛,其中長安CS55達到了16.5萬輛,同比增長107.2%。在整體銷量下行的同時,自主板塊產品矩陣競爭力不斷提升,銷量持續逆勢增長,為長安汽車品牌向上提供了巨大助力。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這也許可以很好的解釋,在長安汽車公佈2018年年報後,儘管業績低於預期,招商證券、渤海證券、財通證券等投資機構仍然給出了買入或者增持的建議。如果再進一步查詢各大專業投資機構對長安汽車的評級,則可知近半年來最少有8家券商給予增持建議,16家券商給予買入建議。

根據wind顯示,2019年以來,關於長安汽車的研報有55篇,而去年在年報披露前僅3篇。資本市場關注度大幅提升。在寒冬中,資本市場專業投資機構對長安汽車發展前景格外青睞。

結語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能否引領這個時代?

每次遇到一些企業遭遇銷量下滑時,總會有一些唱衰的聲音,但平心而論,起起伏伏的曲線,才最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一系列“第三次創業中”的戰略佈局和資源投入,壯士斷腕般的“斷舍離”,自主品牌的發力,合資品牌的轉型……雖然這些改變短期內還未給長安汽車帶來多少利潤,但就長期來看,無疑會為長安汽車注入全新的活力,創造巨大的價值。

可以預見的是,在低谷期過去之後,長安汽車將很快迎來向上拐點。而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朱華榮已經為當下的長安汽車指明瞭方向,那就是:“猛進!猛進!”(文:黃少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