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改造長安城,此人一項發明,註定使原漢長安成為廢都

公元582年,楊堅廢北周靜帝,自立為帝,建立了隋朝。他感到長安城“制度狹小,又宮內多妖異”,便心生遷都的意向,朝廷大臣洞察到皇帝的內心,連忙補充說:“漢營此城,經今將八百歲,水皆鹹鹵,不甚宜人。”另外加上長安城北臨渭水,都城隨時都有被水淹的危險。大臣們得一致贊成,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平日也深受長安低劣水質之苦。經過一番認真的調查、討論之後,隋文帝把遷都地址選在了漢長安城東南二十里的龍首原之南,在此地就近另造一座新城,楊堅在北周時曾被封為“大興公”,所以他將這座新都命名為“大興城”。

龍首原上的“大興城”,就這樣取代了漢長安城,成了“新長安”。以城市面積論,大興城佔地84.1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漢長安城的2.4倍或明清西安城的5倍以上,比明清北京城還大三分之一,可能是人類歷史上建造過的最大的有城牆的城市,“制度狹小”的問題蕩然無存。但另一個致命缺陷,卻讓它註定成為廢都。

隋朝改造長安城,此人一項發明,註定使原漢長安成為廢都

隋文帝楊堅於開皇二年(582年)六月丙申正式頒詔,任命左僕射高熲為營建新都大監,太子左庶子宇文愷為副監,太府少卿張煲為監丞,開始營建新都。總工程師宇文愷開鑿了三條水渠引水入城,城南為永安渠和清明渠,城東為龍首渠,作為引水渠流經城區再流出。同時,在城內主幹道兩側造了寬、深各2米多的排汙渠。

但是,由於大興城內地形起伏較大,排汙困難,歷史上存在許多堵塞和倒灌問題的記載。而且,考古學家發現,宇文愷只修了主幹道兩側的主排汙渠,沒修支渠,導致大部分街區居民無法使用下水道。這並非宇文愷存心如此,只是隋文帝詔令的工期所限,工程在開皇二年(582年)六月開始施工,十二月主體工程完工,經過三個月的後期裝修,隋文帝楊堅於次年三月攜全體皇室成員喜遷新居。

隋朝改造長安城,此人一項發明,註定使原漢長安成為廢都

宇文愷主持興建的長安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座城市之一,跟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相似,在歷史上很長時間都有50-100萬人口,而長安城的面積卻是君士坦丁堡的7倍,因此長安城的人口密度只有君士坦丁堡的七分之一。宇文愷只修了主幹道兩側的主排汙渠,沒修支渠,況且受制於龍首原高低不平的地形影響,排汙效果比較差。那人口如此眾多的長安居民生活汙水往哪排放呢?宇文愷給出了一個另類的方案——滲井。

隋朝改造長安城,此人一項發明,註定使原漢長安成為廢都

所謂滲井,就是廢棄的水井,人們往裡面倒垃圾和廢水。垃圾滲液和廢水通過滲井,逐漸流入地下土壤和岩層,從而達到排汙的效果。元朝初年學者胡三省在《資治通鑑音注》指出,“(西安)地大人眾,加之歲久,奎底墊隘,穢惡聚而不洩,則水多鹹苦。”也就是說到了宋元時期,長安的地下水質量越發變差,與汙水無異。

宇文愷在巨大的工期壓力下,放棄了在大興城中修建排汙渠系統的方案,轉而開鑿了大量的滲井,用於居民排汙。漢朝長安城和隋唐長安城及其周邊地區在古代就都出現了地下水汙染的問題,終於導致唐朝以後整個關中地區的水資源全面惡化,中國的經濟中心只得長久地離開了關中地區,西安從此淪為“廢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