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2017-05-01 文/龍龍 唯生素VC電影

關於炸彈,我們會不自覺地想到希區柯克在電影《火車怪客》中衍生出來的 “定時炸彈”理論。希區柯克說,如果開畫時炸彈就爆炸,死了很多人,觀眾不會感到驚訝!大概就是:“哦,死人了。”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但是,假如一個人在桌子旁悠閒地坐著,而桌下有一個定時炸彈,那麼觀眾的心就會緊張起來,時時刻刻想著這顆炸彈。或者會死死地盯著掛在牆上的時鐘,煎熬在“最後一刻的到來”。


2010年,名噪一時的《拆彈部隊》,想必大家都還記得,該片獲得了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剪輯在內6項大獎。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電影講述了一組美國拆彈專家被派往巴格達執行任務,每個當地人都是潛在的敵人,每個目標都像是偽裝的炸彈,而他們的任務就是排除所有隱患。


說完這些經典,再來聊聊影帝劉德華的新片《拆彈專家》

該片是近年來香港警匪片首次聚焦“拆彈”題材,單是電影製作費就超過1.8億港幣。

作為監製,劉德華在細節把控上力求還原真實,種類多樣的炸彈也是本片的最大亮點。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水銀定時炸彈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戰時空投炸彈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C4塑膠炸彈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手榴彈

蔡翰億被炸死的橋段,主要用來展示恐怖分子姜武喪心病狂的一面。用姜武的話說:當年眼睜睜看著我弟弟被你們帶走卻救不了他,這種感受你嚐到了吧?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這個厲害了,得剪對八根線,而且只有一次機會,學名:人體炸彈

看著戰友死在眼前,無能為力,這是命運對職業使命的嘲諷!而當劉德華放棄蔡翰億讓他喊出“警察使命”那段獨白的時候,自己的命運終結其實也註定了。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片中,飾演拆彈專家的劉德華身穿40公斤的拆彈服,在酷暑中作業,這不僅需要強悍的體魄,還需要忍受在拆彈服中高溫的烘烤。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多啦A夢真人版,也很像宇航員,有木有?

那麼不禁要問,現實中的拆彈專家和電影裡的有 多 大 差 距 !!!


以為 排爆 服 是 萬 能 的 麼?

據說這種衣服有7.80公斤重,穿這麼沉的衣服,身體累,心情恐怕也不會輕鬆。

說笨熊不為過,排爆不但行動不便,還需要拿著儀器操作檢查。

要是趕上夏天,那和在燜鍋裡待著恐怕沒差別,穿久必中暑!!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不過,你以為排爆服能保你安全無事嗎?是的,它能保你。。。你 !個!全!屍!

面對炸彈,誰會不怕死呢?

這種職業本身就是一個悖論,不能踏錯一步,更沒有迴避的理由,因為排爆專家是受害者的希望,也是所有人的希望!


炸 彈 是 剪 紅 線 還 是 剪 藍 線?

告訴你,真實的排爆基本上不剪線

流程是能轉移的首先轉移,轉移後,爆炸物銷燬器直接銷燬。

除非特殊場合、或者情況無法轉移,那隻能苦逼地手工拆除啦。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排爆是一種不容出差錯的特殊工種,不但決定著自己的生死,也關乎著別人的命運。

任何一次操作,都沒有第二次機會。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排爆專家需要在極端壓力下,保持極強的耐性、專注力和判斷力,在人們撤離現場的時候,出色完成排爆任務。

所以,他們是從死亡邊緣走出的逆行者。


彈 絕 技 是 怎 麼 練 出 來 的 ?

奇葩的訓練就像做遊戲,用鑷子穿針引線,做“針線活”。

3秒鐘將線穿過針眼, 10秒鐘穿6根針算及格。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再比如說:一個鋼球和一塊木板。

“玩 法”是,鋼球必須保持在木板中間,一旦失去平衡,裝置就會起爆——原來,這是在模擬爆炸物轉移中,難度係數最高的水銀炸彈。


嚇 人 了,拆 彈 高 手也 是 造 彈高 手

製作炸彈,也是排爆手的一項必備技能。

救人不只是拆彈,有時也得會造彈。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定向爆破,是一項要求非常高的技術,下火藥要恰到好處,少1克,房門打不開,救援失敗,多1克火藥,炸傷或炸死了人質,戰鬥功虧一簣。


畫 外 音 —— 結 語 !

寫了那麼多,小編還是很想再去大銀幕前,三刷片子,跟著影帝一起經歷兩小時精心動魄的時光,去感受一下差點被弄死的節奏!

有人詬病編劇是有一肚子故事的人,小編只想告訴你,能感受到故事的魅力是一種幸福,能給別人這種幸福需要了不起的智慧!

回天乏術,“拆彈專家”演的是現實的炮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