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年六十一。湖南長沙府湘鄉(現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人。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同治年間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襲罔替,諡文正。

曾國藩簡歷

曾國藩

其父曾麟書乃私塾老師,屢試不第,連年掙扎,年近50,方中秀才。

劈進體制內後,曾麟書自知爭氣洩盡,無力再進,唯有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自己幾個兒子身上。每天老秀才都要細細督促幾個兒子攻書耕學,並一再強調:同一個老子,同一個夢想。

道光六年,曾國藩15歲,應長沙府童子試,名列第七,考霸初現。

道光十三年(1833年)秋22歲,應湘鄉縣試,考取秀才!從此見知縣不用下跪。

翌年,湖南鄉試,中舉人,俗稱“老爺”。獲進京會試資格。

道光十五年,曾國藩進京會試,考霸不中!一句臥考,懵逼間不肯回家,寓居京師長沙會館苦讀。

次年會試再次落第!兩句臥考,回家過年。年後與同命相連的老鄉劉蓉、郭嵩燾於長沙創辦湘鄉會館。

道光十八年(1838年),27歲的曾國藩進京三試,中!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同年登科的還有李文安(李鴻章之父)。

遂入翰林院,獲一代心理大師、翰林院掌院、軍機大臣穆彰阿賞識,並誨之:“須愛才,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矇蔽為務”。

穆彰阿薦其參加朝試,選為翰林院庶吉士,終成國家儲備幹部。

道光二十年(1840年),參加翰林院散館考試,名列二等十九名,獲留館,授翰林院檢討, 從七品。

三年後升侍講學士,從四品。同年,出任四川鄉試正考官。年底,回京任皇宮藏書樓校理。32歲的曾國藩感到沮喪: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

百無聊賴之下,曾校理在家興學。其時李鴻章會試落第,舉人不中,遂拜考霸門下補習。然李鴻章生性懶散,晚睡晚起,曾國藩斥之:“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處所尚惟一‘誠’字而已。” 言訖拂袖而去。翻譯成白話就是:讓我們為夢想窒息!李鴻章“為之悚然”。

曾國藩簡歷

李鴻章

曾校理一邊興學賺錢, 一邊於死亡邊緣瘋狂試探,頻頻去信穆彰阿:還望老師於百忙之中敷衍我。

功夫不負有心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36歲的曾國藩被穆彰阿拔為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從二品!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38歲的曾國藩授禮部右侍郎。不久署兵部右侍郎,直屬於兵部尚書。

翌年,太平天國之亂爆發。道光駕崩,咸豐繼位,曾國藩上《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咸豐帝將奏摺怒擲於地。次年,又上《備陳民間疾苦疏》。

1852年曾國藩41歲,生母江氏去世,丁憂回籍。

翌年一月,曾國藩接到清廷幫辦湖南團練旨,因憂團練(編練民兵)乃軍事行為,恐人訛其舉兵謀逆,遲疑不定。

後經翰林院同事兼親家郭嵩燾力勸:光宗耀祖,曾子遺志,揚名立萬,在此一舉!國藩仍猶疑,老秀才曾麟書遂大喊:“讓我們為夢想窒息!”

曾國藩遂起身離家前往長沙,與湖南巡撫張亮基商辦團練事宜。一個月後,太平軍攻佔江寧(今江蘇南京),改稱天京。

曾國藩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以湖南同鄉為主,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並整合湖南各地武裝,號稱湘軍。

咸豐三年(1853年)八月,曾國藩獲准在衡州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並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籌建水師。

咸豐四年(1854年),清廷發佈《討粵匪檄》。曾國藩率師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戰中被太平軍石祥禎部擊敗,深感恥辱, 投水自盡,幸被部下所救。

休整後,曾國藩重整旗鼓,當年攻佔嶽州、武昌。咸豐帝大喜過望,令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立為地方大員。然而,政敵大學士祁雋藻進言,稱“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里,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福也。” 意思是文人得志,匹夫而已,兵力過萬,國家隱患。

咸豐帝遂收回成命,僅將曾國藩升為兵部侍郎(國防部副部長)。

咸豐六年(1856年)曾國藩部隊坐困南昌。9月2日,洪秀全與楊秀清發生內訌,史稱天京事變,南昌解圍。

第二年,父親曾麟書去世,再次丁憂回籍。

咸豐八年(1858年)5月,湘軍攻佔九江,氣勢頗盛。咸豐十年(1860年),湘軍圍困安慶,次年9月破城。湘軍順江而下,1862年攻破蕪湖。1863年11月25日,曾國藩派九弟曾國荃進扎城天京東孝陵衛。

同治三年(1864年)7月19日,湘軍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

曾國藩為雪十年前靖港水敗之恥,下令曾國荃領湘軍入城屠殺與搶掠,當時的南京城被燒燬,平民死傷無數,南京人鹹恨湘軍,稱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為“曾剃頭”、“曾屠戶”。湘軍在天京屠城的情景:“湘軍‘貪掠奪,頗亂伍。中軍各勇留營者皆去搜括’,……‘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被戳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均被虜),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 凡此均為曾國荃幕府趙烈文目睹所記,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是為湘軍版的“南京大屠殺”,屠殺漢人亦成全了曾國藩為報滿清朝廷知遇之恩的效忠美名。

其後清廷加曾國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 是年五十有三,人生巔峰。曾國荃則賞太子少保、一等伯爵。

平定太平天國時,清廷派湖廣總督滿洲正白旗人王佳官文領八旗綠營(漢人組成的國防軍)協助並監軍。曾國藩曾國荃兩兄弟素輕王佳官文,斥其唯唯諾諾,毫無主見。

1864年八月,王佳官文上書朝廷,劾曾氏兄弟擁兵自重,國家隱患。曾國藩其後主動上疏,削去湘軍25000人,湘軍從此名存實亡。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早在咸豐十一年 (1861年),曾國藩曾上疏《遵旨復奏借俄兵助剿逆以代運南漕折》,力諫咸豐阻止俄國自薦派兵幫忙剿滅太平天國之亂的圖謀,至多可以接收俄國幫忙運輸米糧,並引用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提醒咸豐“將來師夷智以造炮製船,尤可期永遠之利”。

咸豐帝受諫連下兩道聖旨:1.在京城新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2.同意曾國藩派人去外國購買機器、洋槍洋炮,以便學習。

1861年,曾國藩在安徽創辦安慶內軍械所,自主製造洋槍洋炮。為中國最早的現代軍工企業。安慶內軍械所集合了一批當時中國著名科學技術專家,如華蘅芳、徐壽、龔芸棠、徐建寅、張斯桂、李善蘭、吳嘉廉等,還有近百名工人。

同治元年(1862年)在安慶城太平天國英王府原址,曾國藩督帥製造出中國第一個蒸汽機,其後又聯合徐壽製造出中國第一艘火輪船。

1863年派遣容閎(珠海南屏人,耶魯學院首位中國留學生)去西洋採購軍工廠機器,並組織派遣幼童赴美留學。

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攻陷南京後,安慶內軍械所和安慶機器局遷往南京,成為金陵內軍械所、金陵機器製造局和江南機器製造總局。

平定太平天國4年後(1868年),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

同治九年(1870年)4、5月間,天津發生多起兒童失蹤綁架的事件。6月初,天氣炎熱,疫病流行,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在天津開設的育嬰堂內有三、四十名孤兒患病而死,每天有數百人到墳地圍觀,夜間孩子的屍體被野狗扒出咬壞,身體不全,缺少器官,民間開始流傳外國修女以育嬰堂為幌子,實則綁架殺死孩童作為西醫藥材之用。

6月18日,天津民間組織“水火會”抓住了一個叫武蘭珍的人販子,並從其身上搜出迷藥,嚴刑逼問迷藥從何而來。武蘭珍刑挺不過,謊稱法國天主教堂所給。同時又有人向水火會反映,說晚上教堂有人向外面搬運口袋,懷疑裡面是死小孩。水火會老大遂帶著數百名失去孩子的家長求救於清廷天津知府。

6月20日,武蘭珍被扭送官府,口供中又牽連到教民王三及天津聖母得勝堂(望海樓天主堂)。於是民情激憤,士紳集會,書院停課,反洋教情緒高漲。天津知府張光藻不敢做主,帶著幾百人去見上司天津道臺周家勳。周亦不敢做主,又帶著這些人去見天津三口通商大臣(外交)崇厚。

崇厚大罵刁民:聚眾喧吵,純屬胡鬧,器官藥引,純屬無腦。

民眾不服,說失蹤孩子還在教堂關著。崇厚遂約見法國領事豐大業Henri Victor Fontanier,1830-1870),要求雙方當面對證。

豐大業不予理睬。至6月21日清晨,崇厚、周家勳、張光藻、知縣劉傑帶著數百人前去教堂找洋人對質。神父接待,問武蘭珍是教堂裡哪個人賣給他的迷藥,又是在什麼地方賣的,武蘭珍說是叫王三的中國教民在教堂的左側鐵門邊賣給他的。眾人在教堂發現邊門都是木門,沒有武蘭珍所供的蓆棚柵欄,教堂花名冊也查不到一個叫王三的,“遍傳堂中之人,該犯並不認識,無從指證”。一通胡指,神父生氣,三位官員,連陪不是。

三位官員悻悻而出,水火會不依,要求民眾在教堂外不走,其後民眾聞訊者紛紛趕來,人數愈多,很快聚集了上萬人。其時在教會內的中國員工、信徒在門裡辱罵門外聚集之民眾,雙方激烈對罵,引起拋磚互毆。

神父馬上派人從後門逃出去向法國總領事豐大業求救。豐大業跑到崇厚那裡要求派兵鎮壓。崇厚素看不慣豐大業的傲慢無禮,不就,豐大業氣急,拔出手槍向崇厚連射兩槍,擊中崇厚身邊的花瓶,破碎的玻璃劃傷崇厚的脖子,崇厚等嚇得一鬨而散。

豐大業遂帶著翻譯西蒙親自前往教堂,在教堂邊的浮橋上遇見前來疏散民眾的天津知縣劉傑。豐大業指責劉傑辦事不力,劉傑回俺已盡力,雙方口角,豐大業遂拔出手槍向劉傑射擊,重傷了劉傑的家丁高升。圍觀的中國民眾大怒憤而亂棍打死豐大業和西蒙。

隨後民眾殺向各處教堂及領事館,共打死13名法國人、3名俄國人、2名比利時人、1名意大利人和1名愛爾蘭人。史稱天津教案。

三天後,6月24日,法國第三艦隊軍艦開到天津,英國第五艦隊、美、德、意等六國軍艦亦結集天津一帶,法、英、美、比、俄、德、西班牙七國公使以法國為首向清廷總理衙門強烈抗議,併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懲辦肇事者,賠償損失。

清廷命曾國藩出面處理天津教案。曾國藩十分驚恐,立下遺囑。

曾國藩向清廷彙報:“臣等伏查此案起釁之由,因奸民迷拐人口,牽涉教堂, 並有挖眼剖心,作為藥材等語,遂致積疑生忿,激成大變。……惟此等謠傳,不特天津有之,即昔年之湖南、江西,近年之揚州、天門,及本省之大名、廣平,皆有檄文揭貼,或 稱教堂拐騙丁口,或稱教堂挖眼剖心,或稱教堂誘汙婦女。厥後各處案雖議結,總未將檄文揭貼虛實辨明白。此次應查 挖眼剖心,竟無確據,外間紛紛言有眼盈壇,亦無其事。蓋殺孩壞屍,採生配藥,野番凶惡之族尚不肯為,英、法各國豈肯為此殘忍之行?以理決之,必無其事。”

曾國藩認定“愚民無知,遽啟邊釁,曲在津民”、“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只有這樣才能安撫洋人人心而消弭禍端、“刁風不可長”。

全國輿論大譁,“自京師及各省皆斥為謬論,堅不肯信”,朝廷官吏及民眾輿論均甚為不滿,“詬詈之聲大作,賣國賊之徽號竟加於國藩。京師湖南同鄉尤引為鄉人之大恥”,甚至直接稱其為“曾國賊”。

曾國藩隨即道歉,自稱:“外慚清議,內疚神明”。

法國其後提出四點要求:重修教堂、埋葬豐大業、處死地方官、懲罰凶手。

曾國藩向清廷建議天津官員不能殺,免職即可。朝廷同意。

其後曾國藩抓了大約八十多人,中秋節前,曾國藩向清廷彙報:“應正法七八人,應治罪二十餘人。”

但朝廷還是認為處理太輕,殺人不夠,洋人恐難滿意。

其後清廷決定處死為首18人(馬宏亮、崔福生、馮瘸子等,行刑之日是10月19日),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賠償外國人的損失46萬兩銀,並由崇厚出使法國道歉。李鴻章也認為“冀終歸於一命一抵了案”。

由於民怨沸騰,朝廷讓李鴻章接替曾國藩直隸總督職務。

交接之時,曾問李:“你與洋人交涉,準備怎麼辦?”李回答:“我想與洋人交涉,不管什麼只同他打哈哈即可。”

李鴻章被任命為直隸總督後,並沒有急於去天津,仍推曾國藩直接出面。

由於有些人是冤枉的,李鴻章偷偷派人用另外的16個死刑犯頂包,頂替了被判死刑的天津教案死刑犯。

恰好此時法國國內發生了普法戰爭,無暇顧及東方事務,匆匆接受了清廷的善後條件。清廷喜出望外,以李鴻章為外交和事首功。至此清朝進入李鴻章時代。

其後朝野愛國者認為應乘此機會利用愛國情緒打擊洋人,“激其忠義奮發之心,民心不可失,否則無以制夷人”,紛紛上書指責曾國藩對外妥協,對內鎮壓。

曾國藩昔日好友左宗棠和昔日弟子李鴻章為首大罵曾國藩賣國,北京的“湖南同鄉會館”中所懸曾國藩“官爵匾額”全被擊毀。

同年稍後,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平民張汶祥刺殺,朝廷命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並前往南京查辦該案。

兩年後,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曾國藩腳部抽筋且有失語異狀,自覺“大限將至”,二月初四(3月12日)在金陵總督轅門病逝,享壽六十一。死前,曾國藩曰 -- “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拼命著書”。

曾國藩最賞識俞蔭甫的一句詩是 -- “花落春仍在,天時尚豔陽”。 詠落花而無衰瑟之意。

***簡歷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