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為何不稱楚王、齊王或趙王?原因有三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董卓進京把持朝綱,曹操不願與之同流合汙,於是逃出洛陽到了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諸侯共討董卓;192年兗州刺史劉岱死於西進的青州黃巾軍之手,濟北相鮑信和陳宮等人共推時任東郡太守的曹操出任兗州牧;204年曹操攻破鄴城,205年曹操上表朝廷歸還兗州牧,改為出任冀州牧。

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為何不稱楚王、齊王或趙王?原因有三

曹操是豫州沛國人,陳留是其起兵之處,兗州是他的發跡和龍興之處,冀州更是曹操成就大業的行政中心和大本營,豫州、兗州(陳留郡是兗州治下)和冀州在戰國時期主要是楚國、齊國、韓國、魏國和趙國的地盤,既然曹操起兵於陳留,興起於兗州,大業成於冀州,為何捨棄楚王、齊王、韓王、趙王等名號卻偏偏只稱魏王?原因有三,我們來分析一下。

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為何不稱楚王、齊王或趙王?原因有三

第一,200年官渡之戰中曹操擊敗袁紹,又用了幾年時間於204年攻破袁氏大本營鄴城後,曹操把鄴城定為自己的行政中心,包括政令、軍令都是從鄴城發出,漢獻帝所在的許都只留有少數官吏而已,可以說大漢的中心是在鄴城而不是在許都。

鄴城是冀州治下的魏郡郡治所在,魏郡原本有十五縣,建安十七年(212年)也就是曹操進封魏公的前一年,曹操擴大了魏郡的範圍,把魏郡周邊分屬於河內、東郡、鉅鹿、趙國等十四個縣充實到魏郡,這樣魏郡的規模一下子幾乎擴大了一倍。

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為何不稱楚王、齊王或趙王?原因有三

由此可見曹操對魏郡的情有獨鍾,也能看出曹操其實已經在為自己做打算了,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後的國號和地緣政治有一定關係,曹操的政治中心在魏郡,魏郡本身又是戰國時期魏國的核心區域之一,所以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是順理成章之事。

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為何不稱楚王、齊王或趙王?原因有三

第二,曹姓的主要來源之一是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叔振鐸於曹國成為曹姓始祖之一,曹操和自稱是其先祖的西漢開國功臣曹參都是源自姬姓。戰國七雄中的魏國也是源自於姬姓:魏氏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弟弟畢公高(姬高),春秋時畢公高的後裔畢萬輔佐晉獻公,被晉獻公封於魏地,魏氏由此得姓;畢萬的十二世孫魏斯就是魏文侯,由此可見曹姓和魏姓系出同源。

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為何不稱楚王、齊王或趙王?原因有三

曹操曾說過:“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他的志向就是“若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把自己比作周武王姬發的父親周文王姬昌;所以曹操以魏為國號稱魏王並不奇怪(戰國時期的韓國也是姬姓,但是弱小同時又是戰國七雄中第一個被滅的韓國,曹操再怎麼選也不會放著魏國不用而用韓國國號)。

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為何不稱楚王、齊王或趙王?原因有三

第三,“魏,大名也。”,魏同巍意思就是高大雄偉,魏有“高達巍峨之意”,這是個好兆頭,古人對此比較講究,即使曹操也不能免俗,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綜合來看,曹操先稱魏公再稱魏王其實是有據可循、有其合理之處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