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春節家書 發現佩奇 檸檬讀書育兒 2019-09-15
"
"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剛開學沒多久,育兒群已經炸開了鍋,很多家長的問題都是孩子剛上幼兒園要麼哭要麼生病,每天送孩子上學比上班難太多。

就在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個媽媽弱弱的來了一句:“我女兒4歲,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之前都好好的,突然鬧著不去幼兒園了,有寶媽情況一樣嗎?”

信息剛發出來,就有寶媽跟著說:“我家孩子也一樣,都不知道咋回事。”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分離焦慮一般發生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等孩子習慣了上學,肯定不會再鬧著不去了。豈不知孩子6歲以前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各個年齡段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不同。

"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剛開學沒多久,育兒群已經炸開了鍋,很多家長的問題都是孩子剛上幼兒園要麼哭要麼生病,每天送孩子上學比上班難太多。

就在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個媽媽弱弱的來了一句:“我女兒4歲,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之前都好好的,突然鬧著不去幼兒園了,有寶媽情況一樣嗎?”

信息剛發出來,就有寶媽跟著說:“我家孩子也一樣,都不知道咋回事。”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分離焦慮一般發生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等孩子習慣了上學,肯定不會再鬧著不去了。豈不知孩子6歲以前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各個年齡段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不同。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0-1歲

案例一:女兒9個多月時,媽媽要去上班,由奶奶接手照顧。白天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玩一會兒就哭。晚上媽媽在家的時候,孩子總怕媽媽離開,之前會在墊子上爬來爬去,現在總是讓媽媽抱,不抱就哭。

案例分析:剛出生的嬰兒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活了9個多月,出生以後的世界跟以前生活的世界差別很大。隨著他們在內心認定誰是媽媽,誰是最愛自己的人,跟誰在一起最安全最快樂,他們就會變得害怕離開那個人。這個用來熟悉家人的時間在孩子出生後的9個月左右。

孩子在9個月大之前,還不能很好地表達對依戀對象的需要。從第9個月開始,這種意識會甦醒過來。

孩子心智的發展使他能夠明確地辨別陌生人和親人,對親人的依戀會變得強烈起來。在這個時候,如果改變了孩子舊有的模式(由媽媽照顧),變成每天和奶奶或者外婆在一起,這種感覺肯定和媽媽照顧時不一樣。

加上孩子天然的對母親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親離開孩子較長時間後,孩子肯定會感覺到痛苦和焦慮,害怕母親又要離開,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如果媽媽必須要上班,就要堅定地離開孩子,在離別時不要過多地跟孩子糾纏。在孩子纏著媽媽不放時,媽媽不要急於將孩子推開,而是要先把心情調整平靜,好好抱一抱孩子,給奶奶使個眼色,把孩子遞給她,然後轉身離開。

奶奶抱過孩子應立刻轉身回到房間,引導孩子去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好轉。即便還會哭,也是一種行為習慣的的表現,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剛開學沒多久,育兒群已經炸開了鍋,很多家長的問題都是孩子剛上幼兒園要麼哭要麼生病,每天送孩子上學比上班難太多。

就在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個媽媽弱弱的來了一句:“我女兒4歲,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之前都好好的,突然鬧著不去幼兒園了,有寶媽情況一樣嗎?”

信息剛發出來,就有寶媽跟著說:“我家孩子也一樣,都不知道咋回事。”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分離焦慮一般發生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等孩子習慣了上學,肯定不會再鬧著不去了。豈不知孩子6歲以前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各個年齡段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不同。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0-1歲

案例一:女兒9個多月時,媽媽要去上班,由奶奶接手照顧。白天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玩一會兒就哭。晚上媽媽在家的時候,孩子總怕媽媽離開,之前會在墊子上爬來爬去,現在總是讓媽媽抱,不抱就哭。

案例分析:剛出生的嬰兒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活了9個多月,出生以後的世界跟以前生活的世界差別很大。隨著他們在內心認定誰是媽媽,誰是最愛自己的人,跟誰在一起最安全最快樂,他們就會變得害怕離開那個人。這個用來熟悉家人的時間在孩子出生後的9個月左右。

孩子在9個月大之前,還不能很好地表達對依戀對象的需要。從第9個月開始,這種意識會甦醒過來。

孩子心智的發展使他能夠明確地辨別陌生人和親人,對親人的依戀會變得強烈起來。在這個時候,如果改變了孩子舊有的模式(由媽媽照顧),變成每天和奶奶或者外婆在一起,這種感覺肯定和媽媽照顧時不一樣。

加上孩子天然的對母親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親離開孩子較長時間後,孩子肯定會感覺到痛苦和焦慮,害怕母親又要離開,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如果媽媽必須要上班,就要堅定地離開孩子,在離別時不要過多地跟孩子糾纏。在孩子纏著媽媽不放時,媽媽不要急於將孩子推開,而是要先把心情調整平靜,好好抱一抱孩子,給奶奶使個眼色,把孩子遞給她,然後轉身離開。

奶奶抱過孩子應立刻轉身回到房間,引導孩子去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好轉。即便還會哭,也是一種行為習慣的的表現,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1-2歲

案例二:孩子1歲3個月,沒有很強烈的分離焦慮。早上媽媽離家上班,老人可以從媽媽手中接手抱過孩子,雖然孩子會有些不高興,但也沒有哭,媽媽也一直堅持準時回家。白天在家的時候,孩子經常會想媽媽想到哭。媽媽也一直不敢在白天的時候給家裡打電話,因為曾經發生過在外出差時給家打電話,孩子聽見後大哭的事。不知道打電話回家是否能夠緩解孩子對媽媽的思念?

案例分析:1歲多的孩子,正處於探索自己的肢體和周圍環境的時期,如果內心沒有恐慌和焦慮,他們會一刻不停地探索。因此,分離焦慮會減輕一些。

案例中的孩子在跟著其他看護人的時候,情緒依然不穩定,會思念媽媽,說明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中。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家長沒有向孩子介紹如何探索物質,使孩子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成人身上,這樣,成人的所有行動都會引起孩子的注意,而這些變化又是孩子無法理解和把握的。因此,成人的每一個變化都會引起孩子的焦慮,這就相當於孩子在練習焦慮。

第二,家長對自己離開時孩子的哭感到特別難過,也就是很怕孩子哭,於是想盡辦法使孩子不哭,結果造成孩子注意離別,導致孩子在每次離別時哭得更厲害,這叫作喚醒。

第三,孩子天生感情豐富,就像有些孩子在智力方面是天才一樣,而有些孩子在情感方面是天才。

案例中的媽媽每天準時上下班,這樣孩子會形成習慣性認知,即便在媽媽離開時仍然會哭,內心也不會過於痛苦。另外,如果媽媽每天都上班,就沒有必要在白天打電話回家,否則會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媽媽離開了”這件事上。

孩子每天的接送儀式是一種過強的秩序敏感的表現,對這一點成人不必太在意。孩子的這種儀式並不代表對媽媽過於思念,只是一種模式而已。

1歲多的孩子正處於永久客體(認為即使自己看不見物體也是存在的)發展時期,即媽媽和爸爸不在眼前,但孩子知道他們在某處。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形象已經留存在大腦中,但孩子還不能理解,自己大腦中出現的形象和真實的爸爸媽媽的差別,為什麼爸爸媽媽在,但卻找不到。

當孩子的腦海中浮現出爸爸媽媽的形象時,就會叫爸爸媽媽。這時,如果成人把孩子的呼喚理解為內心出現了焦慮,成人本身就會焦慮,就會做一些焦慮的事情,比如不斷打電話、回到家更多地和孩子親熱等,這些都會造成孩子不習慣家長不在身邊的生活。

孩子要成長,就必然要適應世界、適應生活。成年人要用平和陽光的心情來面對孩子在分離時的哭鬧,用遊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家裡給孩子準備一個工作區非常有必要,母親離開後,家裡的老人可以對孩子進行工作或遊戲引領,讓孩子每天生活在快樂的遊戲之中。漸漸地,孩子內心就不會承受著等待的熬煎了。

"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剛開學沒多久,育兒群已經炸開了鍋,很多家長的問題都是孩子剛上幼兒園要麼哭要麼生病,每天送孩子上學比上班難太多。

就在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個媽媽弱弱的來了一句:“我女兒4歲,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之前都好好的,突然鬧著不去幼兒園了,有寶媽情況一樣嗎?”

信息剛發出來,就有寶媽跟著說:“我家孩子也一樣,都不知道咋回事。”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分離焦慮一般發生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等孩子習慣了上學,肯定不會再鬧著不去了。豈不知孩子6歲以前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各個年齡段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不同。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0-1歲

案例一:女兒9個多月時,媽媽要去上班,由奶奶接手照顧。白天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玩一會兒就哭。晚上媽媽在家的時候,孩子總怕媽媽離開,之前會在墊子上爬來爬去,現在總是讓媽媽抱,不抱就哭。

案例分析:剛出生的嬰兒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活了9個多月,出生以後的世界跟以前生活的世界差別很大。隨著他們在內心認定誰是媽媽,誰是最愛自己的人,跟誰在一起最安全最快樂,他們就會變得害怕離開那個人。這個用來熟悉家人的時間在孩子出生後的9個月左右。

孩子在9個月大之前,還不能很好地表達對依戀對象的需要。從第9個月開始,這種意識會甦醒過來。

孩子心智的發展使他能夠明確地辨別陌生人和親人,對親人的依戀會變得強烈起來。在這個時候,如果改變了孩子舊有的模式(由媽媽照顧),變成每天和奶奶或者外婆在一起,這種感覺肯定和媽媽照顧時不一樣。

加上孩子天然的對母親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親離開孩子較長時間後,孩子肯定會感覺到痛苦和焦慮,害怕母親又要離開,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如果媽媽必須要上班,就要堅定地離開孩子,在離別時不要過多地跟孩子糾纏。在孩子纏著媽媽不放時,媽媽不要急於將孩子推開,而是要先把心情調整平靜,好好抱一抱孩子,給奶奶使個眼色,把孩子遞給她,然後轉身離開。

奶奶抱過孩子應立刻轉身回到房間,引導孩子去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好轉。即便還會哭,也是一種行為習慣的的表現,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1-2歲

案例二:孩子1歲3個月,沒有很強烈的分離焦慮。早上媽媽離家上班,老人可以從媽媽手中接手抱過孩子,雖然孩子會有些不高興,但也沒有哭,媽媽也一直堅持準時回家。白天在家的時候,孩子經常會想媽媽想到哭。媽媽也一直不敢在白天的時候給家裡打電話,因為曾經發生過在外出差時給家打電話,孩子聽見後大哭的事。不知道打電話回家是否能夠緩解孩子對媽媽的思念?

案例分析:1歲多的孩子,正處於探索自己的肢體和周圍環境的時期,如果內心沒有恐慌和焦慮,他們會一刻不停地探索。因此,分離焦慮會減輕一些。

案例中的孩子在跟著其他看護人的時候,情緒依然不穩定,會思念媽媽,說明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中。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家長沒有向孩子介紹如何探索物質,使孩子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成人身上,這樣,成人的所有行動都會引起孩子的注意,而這些變化又是孩子無法理解和把握的。因此,成人的每一個變化都會引起孩子的焦慮,這就相當於孩子在練習焦慮。

第二,家長對自己離開時孩子的哭感到特別難過,也就是很怕孩子哭,於是想盡辦法使孩子不哭,結果造成孩子注意離別,導致孩子在每次離別時哭得更厲害,這叫作喚醒。

第三,孩子天生感情豐富,就像有些孩子在智力方面是天才一樣,而有些孩子在情感方面是天才。

案例中的媽媽每天準時上下班,這樣孩子會形成習慣性認知,即便在媽媽離開時仍然會哭,內心也不會過於痛苦。另外,如果媽媽每天都上班,就沒有必要在白天打電話回家,否則會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媽媽離開了”這件事上。

孩子每天的接送儀式是一種過強的秩序敏感的表現,對這一點成人不必太在意。孩子的這種儀式並不代表對媽媽過於思念,只是一種模式而已。

1歲多的孩子正處於永久客體(認為即使自己看不見物體也是存在的)發展時期,即媽媽和爸爸不在眼前,但孩子知道他們在某處。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形象已經留存在大腦中,但孩子還不能理解,自己大腦中出現的形象和真實的爸爸媽媽的差別,為什麼爸爸媽媽在,但卻找不到。

當孩子的腦海中浮現出爸爸媽媽的形象時,就會叫爸爸媽媽。這時,如果成人把孩子的呼喚理解為內心出現了焦慮,成人本身就會焦慮,就會做一些焦慮的事情,比如不斷打電話、回到家更多地和孩子親熱等,這些都會造成孩子不習慣家長不在身邊的生活。

孩子要成長,就必然要適應世界、適應生活。成年人要用平和陽光的心情來面對孩子在分離時的哭鬧,用遊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家裡給孩子準備一個工作區非常有必要,母親離開後,家裡的老人可以對孩子進行工作或遊戲引領,讓孩子每天生活在快樂的遊戲之中。漸漸地,孩子內心就不會承受著等待的熬煎了。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2-3歲

案例三:兒子2歲了,因為媽媽要上班,在家沒人照顧,就把孩子送去姥姥家,早上送去,晚上接回來。 孩子每天早上都哭,有時候會哭半個小時,有時候會抱著媽媽不撒手,媽媽也心疼,看著孩子哭,又會多陪了孩子一會。

案例分析:2歲是孩子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候,因為孩子的大腦中已經形成了母親的固定形象,又無法很好地理解母親不在自己身邊時的狀況,母親的形象會一直縈繞在孩子心中,因此,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比較不好應對。

與1歲孩子相比,2歲孩子力量更大、智慧更高,對家長看得更緊,哭起來更加厲害,但是當孩子在非習慣化分離時感到痛苦,是正常的,家長不必太擔心。

案例中孩子媽媽上班時孩子哭的很厲害,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母親表達心痛和過於強化憂傷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二是,在姥姥家發生過令孩子害怕的事情。

這時媽媽要了解孩子在姥姥家每天的生活狀態,是不是太無聊或者老人干涉過多,讓孩子不愉快,或者是姥姥和姥爺之間有衝突吵鬧過。如果有這些情況,媽媽要和老人溝通說明。

再就是,媽媽去送孩子的時候,要表現得大大咧咧一些。在路上把東西收拾好,高高興興地和孩子聊天,講一些孩子愛聽的故事,控制自己擔心孩子哭的心理。如果孩子哭了,就好好抱一抱他。

事先跟姥姥家聯繫好,到了之後,把孩子立刻交給老人,說再見之後立刻離去,不要回頭。臨上車時,再笑著說一次再見。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心軟不敢走,這樣只會強化孩子焦慮的情緒,媽媽走時會鬧的更凶。

在孩子想媽媽的時候,老人可以安撫,同時一定設計遊戲和玩玩具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媽媽也可以把自己常用的物品給孩子,作為自己的替代物,讓孩子在想媽媽時可以抱著它。千萬不要用同情或者可憐的表情看著孩子,這樣會強化孩子的負面情緒。

"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剛開學沒多久,育兒群已經炸開了鍋,很多家長的問題都是孩子剛上幼兒園要麼哭要麼生病,每天送孩子上學比上班難太多。

就在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個媽媽弱弱的來了一句:“我女兒4歲,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之前都好好的,突然鬧著不去幼兒園了,有寶媽情況一樣嗎?”

信息剛發出來,就有寶媽跟著說:“我家孩子也一樣,都不知道咋回事。”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分離焦慮一般發生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等孩子習慣了上學,肯定不會再鬧著不去了。豈不知孩子6歲以前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各個年齡段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不同。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0-1歲

案例一:女兒9個多月時,媽媽要去上班,由奶奶接手照顧。白天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玩一會兒就哭。晚上媽媽在家的時候,孩子總怕媽媽離開,之前會在墊子上爬來爬去,現在總是讓媽媽抱,不抱就哭。

案例分析:剛出生的嬰兒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活了9個多月,出生以後的世界跟以前生活的世界差別很大。隨著他們在內心認定誰是媽媽,誰是最愛自己的人,跟誰在一起最安全最快樂,他們就會變得害怕離開那個人。這個用來熟悉家人的時間在孩子出生後的9個月左右。

孩子在9個月大之前,還不能很好地表達對依戀對象的需要。從第9個月開始,這種意識會甦醒過來。

孩子心智的發展使他能夠明確地辨別陌生人和親人,對親人的依戀會變得強烈起來。在這個時候,如果改變了孩子舊有的模式(由媽媽照顧),變成每天和奶奶或者外婆在一起,這種感覺肯定和媽媽照顧時不一樣。

加上孩子天然的對母親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親離開孩子較長時間後,孩子肯定會感覺到痛苦和焦慮,害怕母親又要離開,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如果媽媽必須要上班,就要堅定地離開孩子,在離別時不要過多地跟孩子糾纏。在孩子纏著媽媽不放時,媽媽不要急於將孩子推開,而是要先把心情調整平靜,好好抱一抱孩子,給奶奶使個眼色,把孩子遞給她,然後轉身離開。

奶奶抱過孩子應立刻轉身回到房間,引導孩子去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好轉。即便還會哭,也是一種行為習慣的的表現,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1-2歲

案例二:孩子1歲3個月,沒有很強烈的分離焦慮。早上媽媽離家上班,老人可以從媽媽手中接手抱過孩子,雖然孩子會有些不高興,但也沒有哭,媽媽也一直堅持準時回家。白天在家的時候,孩子經常會想媽媽想到哭。媽媽也一直不敢在白天的時候給家裡打電話,因為曾經發生過在外出差時給家打電話,孩子聽見後大哭的事。不知道打電話回家是否能夠緩解孩子對媽媽的思念?

案例分析:1歲多的孩子,正處於探索自己的肢體和周圍環境的時期,如果內心沒有恐慌和焦慮,他們會一刻不停地探索。因此,分離焦慮會減輕一些。

案例中的孩子在跟著其他看護人的時候,情緒依然不穩定,會思念媽媽,說明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中。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家長沒有向孩子介紹如何探索物質,使孩子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成人身上,這樣,成人的所有行動都會引起孩子的注意,而這些變化又是孩子無法理解和把握的。因此,成人的每一個變化都會引起孩子的焦慮,這就相當於孩子在練習焦慮。

第二,家長對自己離開時孩子的哭感到特別難過,也就是很怕孩子哭,於是想盡辦法使孩子不哭,結果造成孩子注意離別,導致孩子在每次離別時哭得更厲害,這叫作喚醒。

第三,孩子天生感情豐富,就像有些孩子在智力方面是天才一樣,而有些孩子在情感方面是天才。

案例中的媽媽每天準時上下班,這樣孩子會形成習慣性認知,即便在媽媽離開時仍然會哭,內心也不會過於痛苦。另外,如果媽媽每天都上班,就沒有必要在白天打電話回家,否則會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媽媽離開了”這件事上。

孩子每天的接送儀式是一種過強的秩序敏感的表現,對這一點成人不必太在意。孩子的這種儀式並不代表對媽媽過於思念,只是一種模式而已。

1歲多的孩子正處於永久客體(認為即使自己看不見物體也是存在的)發展時期,即媽媽和爸爸不在眼前,但孩子知道他們在某處。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形象已經留存在大腦中,但孩子還不能理解,自己大腦中出現的形象和真實的爸爸媽媽的差別,為什麼爸爸媽媽在,但卻找不到。

當孩子的腦海中浮現出爸爸媽媽的形象時,就會叫爸爸媽媽。這時,如果成人把孩子的呼喚理解為內心出現了焦慮,成人本身就會焦慮,就會做一些焦慮的事情,比如不斷打電話、回到家更多地和孩子親熱等,這些都會造成孩子不習慣家長不在身邊的生活。

孩子要成長,就必然要適應世界、適應生活。成年人要用平和陽光的心情來面對孩子在分離時的哭鬧,用遊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家裡給孩子準備一個工作區非常有必要,母親離開後,家裡的老人可以對孩子進行工作或遊戲引領,讓孩子每天生活在快樂的遊戲之中。漸漸地,孩子內心就不會承受著等待的熬煎了。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2-3歲

案例三:兒子2歲了,因為媽媽要上班,在家沒人照顧,就把孩子送去姥姥家,早上送去,晚上接回來。 孩子每天早上都哭,有時候會哭半個小時,有時候會抱著媽媽不撒手,媽媽也心疼,看著孩子哭,又會多陪了孩子一會。

案例分析:2歲是孩子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候,因為孩子的大腦中已經形成了母親的固定形象,又無法很好地理解母親不在自己身邊時的狀況,母親的形象會一直縈繞在孩子心中,因此,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比較不好應對。

與1歲孩子相比,2歲孩子力量更大、智慧更高,對家長看得更緊,哭起來更加厲害,但是當孩子在非習慣化分離時感到痛苦,是正常的,家長不必太擔心。

案例中孩子媽媽上班時孩子哭的很厲害,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母親表達心痛和過於強化憂傷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二是,在姥姥家發生過令孩子害怕的事情。

這時媽媽要了解孩子在姥姥家每天的生活狀態,是不是太無聊或者老人干涉過多,讓孩子不愉快,或者是姥姥和姥爺之間有衝突吵鬧過。如果有這些情況,媽媽要和老人溝通說明。

再就是,媽媽去送孩子的時候,要表現得大大咧咧一些。在路上把東西收拾好,高高興興地和孩子聊天,講一些孩子愛聽的故事,控制自己擔心孩子哭的心理。如果孩子哭了,就好好抱一抱他。

事先跟姥姥家聯繫好,到了之後,把孩子立刻交給老人,說再見之後立刻離去,不要回頭。臨上車時,再笑著說一次再見。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心軟不敢走,這樣只會強化孩子焦慮的情緒,媽媽走時會鬧的更凶。

在孩子想媽媽的時候,老人可以安撫,同時一定設計遊戲和玩玩具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媽媽也可以把自己常用的物品給孩子,作為自己的替代物,讓孩子在想媽媽時可以抱著它。千萬不要用同情或者可憐的表情看著孩子,這樣會強化孩子的負面情緒。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案例四:女兒剛上幼兒園,入園之前,家長曾帶她到園裡參觀過很多次,女兒說很喜歡這個幼兒園。正式入園後,每天早上爸爸送孩子上學,下午爸媽一起接孩子放學,前兩週非常順利,孩子沒怎麼哭。 到了第二週,爸爸單獨去接了幾天,孩子開始說“明天我不去幼兒園了”。問她為什麼,她就說“我想媽媽”,然後就委屈地哭起來。每次去幼兒園爸爸要在外面陪好久直到孩子被老師抱進去。

案例分析:孩子都是有自我保護本能的,孩子哭泣不捨是即將離開保護人的正常反應。

案例中的父母太關注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稍微撇一下嘴還沒哭出來時,家長已經在想辦法了。這會讓孩子發現表達不良情緒非常有力量,而且在這方面獲得了良好的自我效能認知,這會讓孩子變著法兒地使用這種能力。

所以家長首先得反思自己的做法,在孩子醞釀不良情緒時,可以用快樂的方式來沖淡孩子的憂傷而不是設想孩子哭了怎麼辦。比如在孩子撇嘴時,快樂地說:“看,外邊的樹上有兩隻鳥,那一隻是這一隻的媽媽。”一般在這時,孩子的嘴角已經不撇了。

因此,要把環境的氛圍營造成快樂的、陽光的,即便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也沒什麼,可能在一年之內她都會這樣叨叨,這並不等於上了幼兒園會給她帶來傷害。只要幼兒園的環境不會傷害孩子,就要堅定果斷地把孩子送去。

再就是與孩子離別時,越堅定地離開對孩子越好,最不可取的就是陪著孩子在幼兒園門外熬著。其實在徘徊的這段時間,孩子在內心中不斷地用假想在排斥著幼兒園,對父親或者母親將要離開感到焦慮。這等於在強化離別的痛苦,對孩子是最不利的。

"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剛開學沒多久,育兒群已經炸開了鍋,很多家長的問題都是孩子剛上幼兒園要麼哭要麼生病,每天送孩子上學比上班難太多。

就在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有個媽媽弱弱的來了一句:“我女兒4歲,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之前都好好的,突然鬧著不去幼兒園了,有寶媽情況一樣嗎?”

信息剛發出來,就有寶媽跟著說:“我家孩子也一樣,都不知道咋回事。”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分離焦慮一般發生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等孩子習慣了上學,肯定不會再鬧著不去了。豈不知孩子6歲以前都會出現分離焦慮,而且各個年齡段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不同。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0-1歲

案例一:女兒9個多月時,媽媽要去上班,由奶奶接手照顧。白天媽媽不在的時候,孩子玩一會兒就哭。晚上媽媽在家的時候,孩子總怕媽媽離開,之前會在墊子上爬來爬去,現在總是讓媽媽抱,不抱就哭。

案例分析:剛出生的嬰兒在媽媽的肚子裡生活了9個多月,出生以後的世界跟以前生活的世界差別很大。隨著他們在內心認定誰是媽媽,誰是最愛自己的人,跟誰在一起最安全最快樂,他們就會變得害怕離開那個人。這個用來熟悉家人的時間在孩子出生後的9個月左右。

孩子在9個月大之前,還不能很好地表達對依戀對象的需要。從第9個月開始,這種意識會甦醒過來。

孩子心智的發展使他能夠明確地辨別陌生人和親人,對親人的依戀會變得強烈起來。在這個時候,如果改變了孩子舊有的模式(由媽媽照顧),變成每天和奶奶或者外婆在一起,這種感覺肯定和媽媽照顧時不一樣。

加上孩子天然的對母親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親離開孩子較長時間後,孩子肯定會感覺到痛苦和焦慮,害怕母親又要離開,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如果媽媽必須要上班,就要堅定地離開孩子,在離別時不要過多地跟孩子糾纏。在孩子纏著媽媽不放時,媽媽不要急於將孩子推開,而是要先把心情調整平靜,好好抱一抱孩子,給奶奶使個眼色,把孩子遞給她,然後轉身離開。

奶奶抱過孩子應立刻轉身回到房間,引導孩子去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好轉。即便還會哭,也是一種行為習慣的的表現,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1-2歲

案例二:孩子1歲3個月,沒有很強烈的分離焦慮。早上媽媽離家上班,老人可以從媽媽手中接手抱過孩子,雖然孩子會有些不高興,但也沒有哭,媽媽也一直堅持準時回家。白天在家的時候,孩子經常會想媽媽想到哭。媽媽也一直不敢在白天的時候給家裡打電話,因為曾經發生過在外出差時給家打電話,孩子聽見後大哭的事。不知道打電話回家是否能夠緩解孩子對媽媽的思念?

案例分析:1歲多的孩子,正處於探索自己的肢體和周圍環境的時期,如果內心沒有恐慌和焦慮,他們會一刻不停地探索。因此,分離焦慮會減輕一些。

案例中的孩子在跟著其他看護人的時候,情緒依然不穩定,會思念媽媽,說明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中。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家長沒有向孩子介紹如何探索物質,使孩子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成人身上,這樣,成人的所有行動都會引起孩子的注意,而這些變化又是孩子無法理解和把握的。因此,成人的每一個變化都會引起孩子的焦慮,這就相當於孩子在練習焦慮。

第二,家長對自己離開時孩子的哭感到特別難過,也就是很怕孩子哭,於是想盡辦法使孩子不哭,結果造成孩子注意離別,導致孩子在每次離別時哭得更厲害,這叫作喚醒。

第三,孩子天生感情豐富,就像有些孩子在智力方面是天才一樣,而有些孩子在情感方面是天才。

案例中的媽媽每天準時上下班,這樣孩子會形成習慣性認知,即便在媽媽離開時仍然會哭,內心也不會過於痛苦。另外,如果媽媽每天都上班,就沒有必要在白天打電話回家,否則會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媽媽離開了”這件事上。

孩子每天的接送儀式是一種過強的秩序敏感的表現,對這一點成人不必太在意。孩子的這種儀式並不代表對媽媽過於思念,只是一種模式而已。

1歲多的孩子正處於永久客體(認為即使自己看不見物體也是存在的)發展時期,即媽媽和爸爸不在眼前,但孩子知道他們在某處。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形象已經留存在大腦中,但孩子還不能理解,自己大腦中出現的形象和真實的爸爸媽媽的差別,為什麼爸爸媽媽在,但卻找不到。

當孩子的腦海中浮現出爸爸媽媽的形象時,就會叫爸爸媽媽。這時,如果成人把孩子的呼喚理解為內心出現了焦慮,成人本身就會焦慮,就會做一些焦慮的事情,比如不斷打電話、回到家更多地和孩子親熱等,這些都會造成孩子不習慣家長不在身邊的生活。

孩子要成長,就必然要適應世界、適應生活。成年人要用平和陽光的心情來面對孩子在分離時的哭鬧,用遊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家裡給孩子準備一個工作區非常有必要,母親離開後,家裡的老人可以對孩子進行工作或遊戲引領,讓孩子每天生活在快樂的遊戲之中。漸漸地,孩子內心就不會承受著等待的熬煎了。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2-3歲

案例三:兒子2歲了,因為媽媽要上班,在家沒人照顧,就把孩子送去姥姥家,早上送去,晚上接回來。 孩子每天早上都哭,有時候會哭半個小時,有時候會抱著媽媽不撒手,媽媽也心疼,看著孩子哭,又會多陪了孩子一會。

案例分析:2歲是孩子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時候,因為孩子的大腦中已經形成了母親的固定形象,又無法很好地理解母親不在自己身邊時的狀況,母親的形象會一直縈繞在孩子心中,因此,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比較不好應對。

與1歲孩子相比,2歲孩子力量更大、智慧更高,對家長看得更緊,哭起來更加厲害,但是當孩子在非習慣化分離時感到痛苦,是正常的,家長不必太擔心。

案例中孩子媽媽上班時孩子哭的很厲害,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母親表達心痛和過於強化憂傷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二是,在姥姥家發生過令孩子害怕的事情。

這時媽媽要了解孩子在姥姥家每天的生活狀態,是不是太無聊或者老人干涉過多,讓孩子不愉快,或者是姥姥和姥爺之間有衝突吵鬧過。如果有這些情況,媽媽要和老人溝通說明。

再就是,媽媽去送孩子的時候,要表現得大大咧咧一些。在路上把東西收拾好,高高興興地和孩子聊天,講一些孩子愛聽的故事,控制自己擔心孩子哭的心理。如果孩子哭了,就好好抱一抱他。

事先跟姥姥家聯繫好,到了之後,把孩子立刻交給老人,說再見之後立刻離去,不要回頭。臨上車時,再笑著說一次再見。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心軟不敢走,這樣只會強化孩子焦慮的情緒,媽媽走時會鬧的更凶。

在孩子想媽媽的時候,老人可以安撫,同時一定設計遊戲和玩玩具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媽媽也可以把自己常用的物品給孩子,作為自己的替代物,讓孩子在想媽媽時可以抱著它。千萬不要用同情或者可憐的表情看著孩子,這樣會強化孩子的負面情緒。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案例四:女兒剛上幼兒園,入園之前,家長曾帶她到園裡參觀過很多次,女兒說很喜歡這個幼兒園。正式入園後,每天早上爸爸送孩子上學,下午爸媽一起接孩子放學,前兩週非常順利,孩子沒怎麼哭。 到了第二週,爸爸單獨去接了幾天,孩子開始說“明天我不去幼兒園了”。問她為什麼,她就說“我想媽媽”,然後就委屈地哭起來。每次去幼兒園爸爸要在外面陪好久直到孩子被老師抱進去。

案例分析:孩子都是有自我保護本能的,孩子哭泣不捨是即將離開保護人的正常反應。

案例中的父母太關注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稍微撇一下嘴還沒哭出來時,家長已經在想辦法了。這會讓孩子發現表達不良情緒非常有力量,而且在這方面獲得了良好的自我效能認知,這會讓孩子變著法兒地使用這種能力。

所以家長首先得反思自己的做法,在孩子醞釀不良情緒時,可以用快樂的方式來沖淡孩子的憂傷而不是設想孩子哭了怎麼辦。比如在孩子撇嘴時,快樂地說:“看,外邊的樹上有兩隻鳥,那一隻是這一隻的媽媽。”一般在這時,孩子的嘴角已經不撇了。

因此,要把環境的氛圍營造成快樂的、陽光的,即便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也沒什麼,可能在一年之內她都會這樣叨叨,這並不等於上了幼兒園會給她帶來傷害。只要幼兒園的環境不會傷害孩子,就要堅定果斷地把孩子送去。

再就是與孩子離別時,越堅定地離開對孩子越好,最不可取的就是陪著孩子在幼兒園門外熬著。其實在徘徊的這段時間,孩子在內心中不斷地用假想在排斥著幼兒園,對父親或者母親將要離開感到焦慮。這等於在強化離別的痛苦,對孩子是最不利的。

女兒4歲離不開爸爸?分離焦慮和年齡有關,家長需關注時間點

分離焦慮在4-5歲

案例五:女兒4歲多,爸爸上週一出差,走得很急。平常都是爸爸去接女兒,那天換媽媽去接。剛見到媽媽,孩子還很高興。後來問爸爸去哪兒了,媽媽說出差了,孩子就一下子哭起來。媽媽安撫她說,爸爸過兩天就回來,明天媽媽帶你去秋遊。孩子說,要爸爸現在就回來。媽媽說今天回不來,過兩天才回來。孩子晚上哭了好幾次,要爸爸。第二天秋遊興致也不高,中間說了好幾次想爸爸,只是沒哭出來。晚上回來又哭了,直到爸爸回來才好。

案例分析:有家長會疑惑:孩子到了4歲後,分離焦慮怎麼更嚴重了?確實會這樣,因為孩子到了4歲後會出現一種狀態,那就是“煽情期”。

以前孩子一旦痛苦和傷心就會哭,父母一看到孩子哭就會選擇讓步,因此,孩子就會反覆利用哭來獲得利益。在4歲之前,這些行為都是反射性的,沒有上升到有意識的探索層面。

但是到了4歲之後,孩子就會開始練習智慧地使用情緒和情感,這種狀態如果發生在與親人分離時,就會產生看似嚴重的分離焦慮。

案例中的女孩正好到了能夠利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來表達需求的年齡,爸爸的出差喚醒了孩子關於離別的擔心,這種情況其實不是過分依戀造成的分離焦慮,只是一種情感和愛的表達方式。

4歲的孩子已經能夠承受住哭泣,不會把自己哭壞,所以父母只要跟孩子共情即可。孩子想念爸爸,很愛爸爸,這種情感媽媽能理解。媽媽可以對孩子講述自己的經驗,比如當爸爸和孩子不在時,媽媽也非常想念,如果想念得太厲害了,也會哭的。

當孩子覺得媽媽成了她的知己,就會不再感到孤獨,轉而跟媽媽建立友好的關係。孩子思念親人,並且用哭和不快樂去表達這種思念,是人類正常的感情,需要成人認識和理解他們。

關於分離,家長還應該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第一,不要把孩子對父母的感情當作問題,這只是表明他們還沒有學會控制而已。其實人類的親情是不需要控制的,只需要與孩子去分享和共情。

第二,在孩子說想爸爸時,母親要看著孩子,告訴她:我也很想念爸爸。然後跟孩子一起去為爸爸做點什麼,教會孩子用富有建設性的方式去思念親人。

第三,不要否認和嘲笑孩子的情感,要向孩子展示開朗的心態,引領孩子擺脫憂傷的心境。不要用語言告訴他們“不要傷心,不要哭”,那會使孩子覺得自己更可憐,從而哭得更厲害。

李躍兒老師在《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0-7歲教養困惑90問》中提到:“兒童有一種天性-只要條件允許,他們會一刻不停地朝著獨立的方向邁進。因此,孩子的本性並不是不能分離。當孩子對分離感到過於痛苦時,可能是因為大人破壞了他們獨處的習慣,沒有給他們建立依戀他人的認知。”因此,家長不必為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感到擔心,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父母採取合適的辦法去幫助孩子即可。

end

參考材料:李躍兒《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0-7歲教養困惑90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