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鐘一個鮮活生命沒了,17歲男孩說:媽媽,請不要給我二次傷害

不完美媽媽 大學 上海 柴叔帶你看電影 2019-04-24

文/橙小慧

5秒鐘一個鮮活生命沒了,17歲男孩說:媽媽,請不要給我二次傷害

這幾天,網民的心共同被一件事牽動。

4月17日晚,一個17歲的男孩從上海盧浦大橋一躍而下,5秒鐘一個鮮活的生命沒了。

事情起緣是:男孩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媽媽得知此事後,在回家路上與男孩發生了爭執,也許是媽媽聽不進孩子的辯解,認定孩子錯了,導致男孩氣憤難當,跑下車,從橋上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

此事惹起網上一片熱議。

有網友說: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怎麼這麼差。我們當年沒吃沒喝,被媽媽打大,不照樣活得好好的。你們現在吃飽喝足,什麼都不缺,一點小事就尋死覓活。

有很多網友表示:佩服男孩這種勇氣,我不敢死,還苟延殘喘地活著。

知乎點贊最多的評論是:有多少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靈魂無數次跳下這樣的橋,只是肉身還堅持著,麻麻木木長成了大人。

《原生家庭》作者蘇珊在電臺做主持人的時候,曾經有聽眾來電話說:如果讓我在捱打和捱罵之間做出選擇,我一定選擇捱打,因為捱打之後傷痕看得見,至少會有人同情你;可是責罵會把人逼瘋,卻看不到傷痕,沒有人會在意。和侮辱比起來,身體創傷的癒合可快多了。

有些父母不殺人,但誅心。

遇到事情,作為父母我們往往沒有耐心聽孩子解釋、把事情說清楚,就早早認定孩子錯了,然後責怪、辱罵孩子,傷了他們的心。如此下去,次數多了,輕則父母與孩子無話可說,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重則把孩子逼上絕路。

當孩子犯了錯,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5秒鐘一個鮮活生命沒了,17歲男孩說:媽媽,請不要給我二次傷害

​1. 聽孩子解釋,讓自己靠近孩子

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這很容易,但只有為數不多的父母能做到。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我們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人,我們習慣從自己的角度理解孩子,但是這種理解未必正確。

成長過程中,是什麼經歷導致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有位網友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小時候沒有零花錢,每天就從早餐裡面扣出幾毛錢存起來,存了很久,終於夠買一個自己喜歡的漂亮本子。然後,網友拿著本子給媽媽看,問媽媽:你看我的新本子好看嗎?

媽媽的第一句話是:你哪來的錢?

第二句話是:你錢多得沒地方花了是不是?

幾次這種經歷之後,網友決定再也不跟媽媽分享任何喜悅了。

儘管媽媽問孩子問題了,但是沒等孩子回答,她就開始說話,像機關槍一樣,突突突一通掃射,導致孩子再也沒有解釋的慾望。這樣的溝通日常,讓孩子的心漸漸涼了,不再願意和父母講話,父母也沒法瞭解事實真相。

家庭治療專家薩提亞曾說過:有時候人們明明只看到一個動作,就觸動了自己所有經驗進行解讀,然後開啟自己的應對模式。實不知,那並不是對方的本意,我們並不瞭解真實的彼此。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聽孩子解釋,是為人父母最起碼的修養。

知乎上有網友問:如何更好地與父母溝通?有人回答:以我個人的經驗,不要跟父母溝通。與父母溝通是做無用功,他們會讓你感覺更加挫敗、沮喪、懷疑。

這個回答深得大家的認同。由此可見,孩子和我們在一起,有時候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即使有機會說話,我們也聽不進。然而,只有允許孩子解釋,我們認真地聽,才有機會了解他們,瞭解真相。

2. 孩子是孩子,我們是我們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不想聽孩子的解釋呢?

答案是:我們總自以為是地認為,我說的都對,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

臺灣電影《茉莉的最後一天》,講述了一位母親為了逼女兒茉莉成才,將她推上絕路的故事。

茉莉的爸爸是大學系主任,媽媽是留美碩士。生完孩子之後,碩士媽媽將培養兩個孩子當成了自己畢生的事業。作為全職母親,她早已為女兒規劃好未來:去臺大學醫,然後留美深造,這是不二選擇。

為了保證女兒不偏離既定的軌道,媽媽無所不用其極,她在房間的每個角落都安裝了攝像頭,用來監視孩子。然而,攝像頭只能幫她看到孩子的行為,無法幫她探知孩子的內心。當然,她也不想看到,因為那不重要。

直到有一天,母女二人一言不合,女兒奔向窗戶,自殺身亡,媽媽才想看看女兒真實的想法。媽媽請人激活了茉莉的腦細胞,提取了女兒生前的記憶。這時候,她才發現自己一點都不瞭解女兒。

茉莉有自虐傾向,還看過心理醫生,她喜愛寫作,渴望成為作家。可是,這些媽媽從來沒有允許茉莉說過。茉莉甚至偷東西,她喜歡把偷來的東西送給媽媽用。這真是莫大的諷刺,也許這是茉莉挑釁媽媽的一種方式,你希望我好,我就壞給你看。

通過提取茉莉的記憶,媽媽換到女兒的角度看到了真實的自己,她感受到自己對女兒的壓制。她只允許女兒走她認為唯一正確、光明的道路,對女兒的訴求視而不見。這份自以為是讓她眼盲、心盲,將茉莉一步一步推向死亡。

5秒鐘一個鮮活生命沒了,17歲男孩說:媽媽,請不要給我二次傷害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過:對於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父母最應該是愛。愛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確立獨立的人格,而不是讓他的人格依附於父母;是要讓孩子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而不是讓孩子替父母圓夢;是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而不是要父母替孩子生活。

父母少一點自以為是,孩子就有表達的慾望;父母少一點自以為是,孩子就多一份活出自我的機會。

3. 認真傾聽,一起想辦法

湖南衛視有一個節目《少年說》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把平時不能說、不敢說的話,在勇氣臺上說出來。

有一次,《少年說》的勇氣臺上來了一位愛畫畫的女孩言佳宇,她帶著哭腔求爸爸:爸爸,你讓我學畫畫吧!

爸爸不同意,他表示自己壓力好大,自家兄弟三個,哥哥是博士、海外留學,弟弟研究生,只有自己初中畢業。他希望女兒能考上知名大學,為自己爭口氣,扳回點面子。

話說到此似乎陷入僵局,佳宇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主持人走上勇氣臺,替爸爸問佳宇:你是想把畫畫當成愛好,還是希望當成專業來學習啊?佳宇肯定地說:我想當成專業來學習。

主持人繼續問:那你有目標中的大學嗎?佳宇說:我想考浙江大學的美術系。原來佳宇的目標是名牌大學的美術系,她的目標既可以滿足家人,也可以不辜負自己,只是雙方都不知道。

如果爸爸能給佳宇一個解釋的機會,問佳宇:你有什麼具體的打算嗎?不用去勇氣臺,家庭矛盾就解決了。

我們和孩子畢竟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對同一句話、同一件事就會有不同的理解。我們看到的很大可能只是真相的一部分,想要了解全部的真相,父母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我們所理解的意思,也未必是孩子想表達的意思,父母要向孩子確認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4

王朔曾在《致女兒書》中寫下過這樣一段話:“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

父母和孩子不應該是這樣的關係,父母和孩子可以相處得很好。

面對孩子,

我們需要清空自己的想法,才能聽得下他們說什麼;

我們不急於做出判斷,孩子才敢說;

我們只有確保自己理解正確,親子間的矛盾才會減少。

以色列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過:儘管有種種相似之處,生活的每時每刻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張新的面孔,我們從未見過,也不可能再次見到。我們無法停留在過去,也無法預見我們的反應。我們需要不帶成見地感受變化,我們需要用全身心去傾聽。

17歲男孩自殺之前,他應該是多麼渴望能得到媽媽的傾聽。當時,他的心一定在滴血,內心呼喊:媽媽,你能不能聽我解釋。媽媽,跟同學有矛盾,我已經受傷了,請不要給我第二次的傷害。只是,這些話男孩只在心裡說了,沒有機會說出口。

聽孩子解釋,是做父母最容易且最重要的事。

父母和子女,能夠在今生相遇是緣分,也是奇蹟。

願我們做父母的,能夠視孩子如珍如寶,去愛去珍惜。

願孩子一想到父母,就感到愛,感到暖,感到希望。

願所有的家庭都能夠成為孩子溫暖的港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