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電視劇《少年派》火了,本來40集就是劇終,卻不料40集也不是結尾。為了最終的結局,很多觀眾等得“花都謝了”。可是結局不重要,主題早就已經很明確了。

在我看來,整部劇一直在表達著,甚至是瘋狂宣洩著一種“未雨綢繆”的人生觀點。劇情之中一直在吶喊著人生主線生活之外的至強的弦外之音。

《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人這一輩子是有軌跡的,無論多大年紀,始終沒有停止成長。不管是林妙妙這種臉上洋溢著青春色彩的學生,還是林妙妙46歲的中年媽媽王勝男,所有人始終都在成長。

成長的代價就是很多時候身不由己的選擇,違背了自己對自由的追求。年輕時不懂,年紀大了才會漸漸明白,人生交叉路口上的那一個個“心不甘、情不願”的選擇看似身不由己,其實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必然,這就是生活。

不懂的時候還很年輕,總是嚮往著自由,就像林妙妙以及一干同學們的夢想一樣,他們不理解母親的苦心。等懂了之後往往自己也已經步入了中年,就像張嘉譯和閆妮所演繹的這對夫妻一樣。

很多母親不知道怎麼向孩子解釋人生與奮鬥,也就只能像王勝男一樣採用壓力讓孩子屈服。即便她們在孩子面前不留一點面子,依然是刀子嘴豆腐心,這是女人的天性,外表的強勢不代表內心的堅強。

所謂中年女人,就像劇中林妙妙的媽媽王勝男(閆妮飾演)的嘮叨一樣,中年之後,女人的生活就從自由變成了“服從”,從溫柔變成了“嚴厲”。對孩子也從溫暖的母愛變成了怨氣滿天飛的另類表達。

《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虎媽”與“貓爸”性格特點,似乎漸漸成了當今婚姻的主流。不是女人年紀越大越不懂生活,而是年紀越大的女人越不容易被人理解。

王勝男對女兒喋喋不休的背後,是自己人生幾十年奮鬥史中的經驗和教訓的總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母親的夙願,這一點閆妮演繹得淋漓盡致。大的理想背後,也有女人自己小小的虛榮心,這一點也符合大部分已婚女人的心理特點。

不管女人多大年紀,歸根結底來說,在女人內心深處,總把自己當成一個小女人,迫切希望被人理解。

關於女人的虛榮心、職業選擇、面子問題、孩子升學壓力。關於婚姻愛情、純潔的夢想、中年婚姻危機,關於自由與束縛,甚至是生兒育女的二胎話題等等。每個人都能在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中午大牛忙和同事們聚餐,有位同事就聊起了這部火熱的《少年派》。她有一番話是這麼講的,自問自答,就像在介紹自己的觀後感。

你們感覺《少年派》為什麼能火?

我想大概是因為在婚姻中多愁善感的女人增多了,宣洩的渠道多了吧。女人這輩子不容易,似乎總是勞累的命。

畢竟陪著電視長大的那一代人已經不再年輕,最年輕的70後也即將進入中年階段,已經有了孩子,甚至快要當上奶奶。這種貼合實際的情景與劇中王勝男的生活很相似。很多女人都在電視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引起了人生共鳴,到老才知道女人這一生真不容易。

《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同事用一句“人生共鳴”概括了一部電視劇的精華,說得很現實,可是人生確實就是這樣的。都曾經像林妙妙一樣年輕過、幻想過,也都會經歷王勝男那種中年之後喋喋不休的婚姻生活階段。

對於很多步入中年的女人來說,整部劇看似迎戰高考的奮鬥劇情,可是高考只是引入“人生不易”的一個引子。

這一輩子說長很長,說短也很短,女人不容易,男人也不容易,甚至連看似無憂無慮的學生們也有憂愁。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憂愁,這才是《少年派》的主旋律。

因此,女人的虛榮心、母愛、愛情、婚姻、中年危機等等關鍵詞才是整部劇的核心。

對於很多女人來說,這部劇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關於婚姻,關於家庭,關於生活,有不少女人就像閆妮演繹的王勝男一樣,就像錢三一的母親裴音一樣,操碎了心之後才發現自己的青春早已度過,而自己卻一直沒有為自己好好活過。

女人最悲傷的事情也許就是這樣,風風火火一輩子,看似強勢,實則每一次強勢都是身不由己的選擇。整日裡雷厲風行、蠻不講理的背後其實是一顆軟弱的心。

《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女人到了中年,妻子的角色沒有變,母親的角色也沒有變,可是生活的重心卻開始了轉移。那個愛自己的男人似乎不再像戀愛時那麼在乎自己了,那個喊自己媽媽的孩子似乎也開始嫌棄自己嘮叨了。

隨著年齡的增大,能理解女人的還有誰?

或許只有女人自己,只是無法找人述說!

整部劇,關於夫妻的小矛盾、夫妻對婚姻生活和二胎的看法,都在處處彰顯著女人和男人的不同。女人的“偏執”與男人的“坦然”漸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坦然是一種氣度,而偏執才是生活中最大的糾結和委屈。

女人的感情是細膩的,很多人曾以為只有少女時代的感情最細膩,可是這部《少年派》用劇情的“事實”告訴了很多人,女人這一輩子感情永遠都很細膩,只是漸漸缺少了理解自己感情的那個人。

所以她們不偽裝也要偽裝,偽裝就變成了很多女人的下半生。關於中年的境遇,很多女人會“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女人的一生竟然那麼相似。

《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婚姻愛情不容易,中年之後的婚姻生活更容易出現婚姻危機。

關於這種婚姻危機,其實是一種性格的不合。在劇中有一個橋段引人深思,王勝男和錢三一的媽媽裴音談論愛情和婚姻,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年輕時沒怎麼好好戀愛就稀裡糊塗結了婚,稀裡糊塗有了孩子,在一起生活後才發現性格差距巨大卻不能反悔。什麼是愛情啊,只是口頭禪,人到中年之後才發現一直不懂愛情是什麼樣的。

沒結婚時聽媽媽的話結婚,結婚後聽媽媽的話相夫教子,在婚姻中聽老公的話維護他的面子。如今半生已過才發現,這輩子都在為別人而活,唯獨忽略了自己!

有多少步入中年的女人看到這番對話時會產生感情的共鳴?一定有很多,這輩子累死累活唯獨忘了好好對自己。唯一能管教的人是孩子,還常常不被孩子理解!

《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人生總帶著辛酸,就像劇情一樣,無論有沒有人理解,終究都是過來人,都曾經歷過,只是時光無法再倒退回去。

在《少年派》中,這一切劇情林林總總彙聚到一起就像人生的軌跡,正是因為人生“不太容易”,從而引起了無數觀眾的共鳴,尤其是女人們的共鳴。

很多事情不早不晚,就像宿命一樣該來總會來,很多事情除了奮鬥別無二法。女人一輩子不容易,苦過累過似乎不知道為誰而活,可是中年也是一種解脫的開始。等青春耗盡,不再那麼精緻的時候,雖然沒有人再撩你,可是你也等來了自由。

但是宿命有時候也不準,46歲的王勝男重新懷孕或許預示著新的故事,她決定把孩子生下來。而關於人生的思考,總在合適的“點”上讓無數觀眾找到了共鳴。

《少年派》告訴我們,婚姻大體相似,女人請好好為自己而活

哪有什麼選擇呢,只是身不由己,這就是女人的一生。

對於女人來說,這一輩子很短暫,請好好為自己而活,珍惜每一寸光陰。這或許就是《少年派》這部電視劇在女人心中的最強的弦外之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