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見不鮮,即使在熒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都挺好》,還有如今正熱播的《小歡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質。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卻做著一堆傷害孩子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比如,假期時關掉你愛看的動畫片,強迫你去學習時,他們就會說:“少看那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學習,我這都是為你好!”

再比如,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時,他們強迫你改變志願,並且說:“這個專業出來找不到工作,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些情景從不少見,甚至可能曾經發生在父母的身上,他們經歷過,可能也憤怒過、抗拒過,可是等到他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孩子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

近期,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見不鮮,即使在熒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都挺好》,還有如今正熱播的《小歡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質。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卻做著一堆傷害孩子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比如,假期時關掉你愛看的動畫片,強迫你去學習時,他們就會說:“少看那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學習,我這都是為你好!”

再比如,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時,他們強迫你改變志願,並且說:“這個專業出來找不到工作,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些情景從不少見,甚至可能曾經發生在父母的身上,他們經歷過,可能也憤怒過、抗拒過,可是等到他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孩子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幸好,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帶來他的經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我們如何解讀自己的童年經歷,認清真實的自己,並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

本書通過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剖析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並通過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給我們帶來了改寫人生劇本的方式。

一、教養差異決定了兒童的性格

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而每個人最初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換句話說,原生家庭造就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他曾經在1993年採訪過一對27歲的同卵雙胞胎的黑髮美女,分別叫蓋爾和吉莉安·布萊克尼。

她們兩人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心理特徵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

近期,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見不鮮,即使在熒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都挺好》,還有如今正熱播的《小歡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質。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卻做著一堆傷害孩子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比如,假期時關掉你愛看的動畫片,強迫你去學習時,他們就會說:“少看那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學習,我這都是為你好!”

再比如,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時,他們強迫你改變志願,並且說:“這個專業出來找不到工作,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些情景從不少見,甚至可能曾經發生在父母的身上,他們經歷過,可能也憤怒過、抗拒過,可是等到他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孩子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幸好,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帶來他的經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我們如何解讀自己的童年經歷,認清真實的自己,並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

本書通過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剖析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並通過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給我們帶來了改寫人生劇本的方式。

一、教養差異決定了兒童的性格

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而每個人最初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換句話說,原生家庭造就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他曾經在1993年採訪過一對27歲的同卵雙胞胎的黑髮美女,分別叫蓋爾和吉莉安·布萊克尼。

她們兩人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心理特徵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通過作者和另一位職業心理學家的正規評估後,發現兩人之所以在心理特徵上差異如此巨大,皆因為父母對她們的教養差異所導致的。

從小,姐姐蓋爾就是家裡的小幫手,懂事聽話,是父母嚴厲教養下的乖小孩。而妹妹則相反,她比起姐姐更加調皮搗蛋,而且因為她是妹妹,所以受到父母更多的寵溺。

成年後的姐姐蓋爾,她的筆跡、舉止、面部表情等等更像她爸爸,而妹妹吉莉安則更像媽媽。

姐妹兩人雖然身上擁有一樣的基因,外貌體型都如出一轍,但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教養差異,使得兩人性格、行為舉止完全不同。

由此,作者也在本書中提出他的核心觀點:關於先天因素(基因)和後天因素對每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他認為遺傳的影響不起作用。

只有極端和罕見的精神疾病受遺傳影響,而它們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長環境影響造成。

他認為,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特定電-化學的模式,甚至大腦的不同部位的大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影響比遺傳基因重要得多。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

近期,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見不鮮,即使在熒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都挺好》,還有如今正熱播的《小歡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質。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卻做著一堆傷害孩子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比如,假期時關掉你愛看的動畫片,強迫你去學習時,他們就會說:“少看那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學習,我這都是為你好!”

再比如,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時,他們強迫你改變志願,並且說:“這個專業出來找不到工作,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些情景從不少見,甚至可能曾經發生在父母的身上,他們經歷過,可能也憤怒過、抗拒過,可是等到他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孩子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幸好,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帶來他的經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我們如何解讀自己的童年經歷,認清真實的自己,並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

本書通過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剖析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並通過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給我們帶來了改寫人生劇本的方式。

一、教養差異決定了兒童的性格

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而每個人最初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換句話說,原生家庭造就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他曾經在1993年採訪過一對27歲的同卵雙胞胎的黑髮美女,分別叫蓋爾和吉莉安·布萊克尼。

她們兩人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心理特徵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通過作者和另一位職業心理學家的正規評估後,發現兩人之所以在心理特徵上差異如此巨大,皆因為父母對她們的教養差異所導致的。

從小,姐姐蓋爾就是家裡的小幫手,懂事聽話,是父母嚴厲教養下的乖小孩。而妹妹則相反,她比起姐姐更加調皮搗蛋,而且因為她是妹妹,所以受到父母更多的寵溺。

成年後的姐姐蓋爾,她的筆跡、舉止、面部表情等等更像她爸爸,而妹妹吉莉安則更像媽媽。

姐妹兩人雖然身上擁有一樣的基因,外貌體型都如出一轍,但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教養差異,使得兩人性格、行為舉止完全不同。

由此,作者也在本書中提出他的核心觀點:關於先天因素(基因)和後天因素對每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他認為遺傳的影響不起作用。

只有極端和罕見的精神疾病受遺傳影響,而它們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長環境影響造成。

他認為,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特定電-化學的模式,甚至大腦的不同部位的大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影響比遺傳基因重要得多。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二、兒童早期經歷的3個主要心理特徵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和研究結果來說明,兒童在出生後的前6年的撫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影響。

所以,要想知道原生家庭是如何帶給我們創傷,或者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以下這三個重要的心理特徵要了解。

  • 1、0-6個月是“自體感”的形成期

自體,指的是一個人自身內部真實的、固有的自己。所謂的“自體感”,可以理解為對自體的感覺,也就是說感覺到真正的自我。

剛出生的嬰兒自我界限很薄弱,不懂得哪些是“我”,哪些又不是。而0-6個月就是嬰兒形成自體感,真正感知到自我存在的階段。

作者認為,自體感的強弱取決於母親的共情能力的強弱。

比如說,如果一個母親共情能力較強,她能夠很快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嬰兒的生活情況,以及能夠去給予他們更多的迴應。

舉個例子,當孩子哭泣時,共情能力強的母親能夠第一時間去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要跟人玩了,然後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樣的共情撫育,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形成自體感,從而能夠健康成長。

反之,如果母親缺乏共情能力,則孩子的自體感則會比較弱。而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在成年後患上人格障礙,從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孩子0-6個月的時期,父母要盡力滿足孩子的各項需求,多與孩子互動,時常與孩子對視,有助於加強孩子自體感的形成。

"

近期,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見不鮮,即使在熒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都挺好》,還有如今正熱播的《小歡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質。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卻做著一堆傷害孩子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比如,假期時關掉你愛看的動畫片,強迫你去學習時,他們就會說:“少看那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學習,我這都是為你好!”

再比如,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時,他們強迫你改變志願,並且說:“這個專業出來找不到工作,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些情景從不少見,甚至可能曾經發生在父母的身上,他們經歷過,可能也憤怒過、抗拒過,可是等到他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孩子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幸好,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帶來他的經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我們如何解讀自己的童年經歷,認清真實的自己,並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

本書通過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剖析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並通過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給我們帶來了改寫人生劇本的方式。

一、教養差異決定了兒童的性格

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而每個人最初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換句話說,原生家庭造就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他曾經在1993年採訪過一對27歲的同卵雙胞胎的黑髮美女,分別叫蓋爾和吉莉安·布萊克尼。

她們兩人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心理特徵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通過作者和另一位職業心理學家的正規評估後,發現兩人之所以在心理特徵上差異如此巨大,皆因為父母對她們的教養差異所導致的。

從小,姐姐蓋爾就是家裡的小幫手,懂事聽話,是父母嚴厲教養下的乖小孩。而妹妹則相反,她比起姐姐更加調皮搗蛋,而且因為她是妹妹,所以受到父母更多的寵溺。

成年後的姐姐蓋爾,她的筆跡、舉止、面部表情等等更像她爸爸,而妹妹吉莉安則更像媽媽。

姐妹兩人雖然身上擁有一樣的基因,外貌體型都如出一轍,但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教養差異,使得兩人性格、行為舉止完全不同。

由此,作者也在本書中提出他的核心觀點:關於先天因素(基因)和後天因素對每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他認為遺傳的影響不起作用。

只有極端和罕見的精神疾病受遺傳影響,而它們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長環境影響造成。

他認為,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特定電-化學的模式,甚至大腦的不同部位的大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影響比遺傳基因重要得多。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二、兒童早期經歷的3個主要心理特徵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和研究結果來說明,兒童在出生後的前6年的撫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影響。

所以,要想知道原生家庭是如何帶給我們創傷,或者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以下這三個重要的心理特徵要了解。

  • 1、0-6個月是“自體感”的形成期

自體,指的是一個人自身內部真實的、固有的自己。所謂的“自體感”,可以理解為對自體的感覺,也就是說感覺到真正的自我。

剛出生的嬰兒自我界限很薄弱,不懂得哪些是“我”,哪些又不是。而0-6個月就是嬰兒形成自體感,真正感知到自我存在的階段。

作者認為,自體感的強弱取決於母親的共情能力的強弱。

比如說,如果一個母親共情能力較強,她能夠很快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嬰兒的生活情況,以及能夠去給予他們更多的迴應。

舉個例子,當孩子哭泣時,共情能力強的母親能夠第一時間去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要跟人玩了,然後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樣的共情撫育,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形成自體感,從而能夠健康成長。

反之,如果母親缺乏共情能力,則孩子的自體感則會比較弱。而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在成年後患上人格障礙,從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孩子0-6個月的時期,父母要盡力滿足孩子的各項需求,多與孩子互動,時常與孩子對視,有助於加強孩子自體感的形成。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2、0-3歲是“依戀模式”的形成期

0.5-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兒童會形成對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因為在這段時期,孩子的生存完全依賴照顧者,而照顧者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則會形成相對應的依戀模式。

本書中,作者共提到了4種依戀模式:

(1)迴避型依戀:如果在嬰幼兒時期受到的撫育模式,是屬於控制性或者否定式的養育,就會發展成迴避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為,我們不願意和別人有密切交往,既不依賴別人,也不被別人依賴。在與人交往時,認為別人都是有敵意並且拒絕我們的,所以搶先一步拒絕別人。

(2)纏人型依戀:在嬰幼兒時期經常與照顧者分離,沒有安全感,則會陷入纏人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為,缺乏安全感,想要與人有絕對的親密關係。

(3)混亂型依戀:在成長過程中遭受了嚴重的虐待或忽視,就會形成混亂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與迴避型依戀和纏人型依戀有一些共同之處,既渴望情感上的親密關係,又害怕去接近和信賴他人。

(4)安全型依戀:父母在早期的撫育中,敏感又積極地迴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溫暖和愛,就會形成安全型依戀模式。在人際交往中,有安全感,能夠真誠和他人交往,並且很容易在情感上與他人建立起密切的關係。

前三種依戀模式是屬於不安全型的依戀模式,不安全依戀模式的孩子不容易交到朋友,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受到他人欺凌或者欺凌他人,心理上也會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比如變得更加有攻擊性,或者抑鬱、或具有反社會傾向。

由此可見,父母早期的撫育模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

近期,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見不鮮,即使在熒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都挺好》,還有如今正熱播的《小歡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質。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卻做著一堆傷害孩子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比如,假期時關掉你愛看的動畫片,強迫你去學習時,他們就會說:“少看那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學習,我這都是為你好!”

再比如,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時,他們強迫你改變志願,並且說:“這個專業出來找不到工作,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些情景從不少見,甚至可能曾經發生在父母的身上,他們經歷過,可能也憤怒過、抗拒過,可是等到他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孩子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幸好,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帶來他的經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我們如何解讀自己的童年經歷,認清真實的自己,並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

本書通過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剖析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並通過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給我們帶來了改寫人生劇本的方式。

一、教養差異決定了兒童的性格

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而每個人最初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換句話說,原生家庭造就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他曾經在1993年採訪過一對27歲的同卵雙胞胎的黑髮美女,分別叫蓋爾和吉莉安·布萊克尼。

她們兩人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心理特徵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通過作者和另一位職業心理學家的正規評估後,發現兩人之所以在心理特徵上差異如此巨大,皆因為父母對她們的教養差異所導致的。

從小,姐姐蓋爾就是家裡的小幫手,懂事聽話,是父母嚴厲教養下的乖小孩。而妹妹則相反,她比起姐姐更加調皮搗蛋,而且因為她是妹妹,所以受到父母更多的寵溺。

成年後的姐姐蓋爾,她的筆跡、舉止、面部表情等等更像她爸爸,而妹妹吉莉安則更像媽媽。

姐妹兩人雖然身上擁有一樣的基因,外貌體型都如出一轍,但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教養差異,使得兩人性格、行為舉止完全不同。

由此,作者也在本書中提出他的核心觀點:關於先天因素(基因)和後天因素對每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他認為遺傳的影響不起作用。

只有極端和罕見的精神疾病受遺傳影響,而它們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長環境影響造成。

他認為,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特定電-化學的模式,甚至大腦的不同部位的大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影響比遺傳基因重要得多。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二、兒童早期經歷的3個主要心理特徵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和研究結果來說明,兒童在出生後的前6年的撫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影響。

所以,要想知道原生家庭是如何帶給我們創傷,或者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以下這三個重要的心理特徵要了解。

  • 1、0-6個月是“自體感”的形成期

自體,指的是一個人自身內部真實的、固有的自己。所謂的“自體感”,可以理解為對自體的感覺,也就是說感覺到真正的自我。

剛出生的嬰兒自我界限很薄弱,不懂得哪些是“我”,哪些又不是。而0-6個月就是嬰兒形成自體感,真正感知到自我存在的階段。

作者認為,自體感的強弱取決於母親的共情能力的強弱。

比如說,如果一個母親共情能力較強,她能夠很快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嬰兒的生活情況,以及能夠去給予他們更多的迴應。

舉個例子,當孩子哭泣時,共情能力強的母親能夠第一時間去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要跟人玩了,然後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樣的共情撫育,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形成自體感,從而能夠健康成長。

反之,如果母親缺乏共情能力,則孩子的自體感則會比較弱。而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在成年後患上人格障礙,從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孩子0-6個月的時期,父母要盡力滿足孩子的各項需求,多與孩子互動,時常與孩子對視,有助於加強孩子自體感的形成。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2、0-3歲是“依戀模式”的形成期

0.5-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兒童會形成對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因為在這段時期,孩子的生存完全依賴照顧者,而照顧者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則會形成相對應的依戀模式。

本書中,作者共提到了4種依戀模式:

(1)迴避型依戀:如果在嬰幼兒時期受到的撫育模式,是屬於控制性或者否定式的養育,就會發展成迴避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為,我們不願意和別人有密切交往,既不依賴別人,也不被別人依賴。在與人交往時,認為別人都是有敵意並且拒絕我們的,所以搶先一步拒絕別人。

(2)纏人型依戀:在嬰幼兒時期經常與照顧者分離,沒有安全感,則會陷入纏人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為,缺乏安全感,想要與人有絕對的親密關係。

(3)混亂型依戀:在成長過程中遭受了嚴重的虐待或忽視,就會形成混亂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與迴避型依戀和纏人型依戀有一些共同之處,既渴望情感上的親密關係,又害怕去接近和信賴他人。

(4)安全型依戀:父母在早期的撫育中,敏感又積極地迴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溫暖和愛,就會形成安全型依戀模式。在人際交往中,有安全感,能夠真誠和他人交往,並且很容易在情感上與他人建立起密切的關係。

前三種依戀模式是屬於不安全型的依戀模式,不安全依戀模式的孩子不容易交到朋友,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受到他人欺凌或者欺凌他人,心理上也會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比如變得更加有攻擊性,或者抑鬱、或具有反社會傾向。

由此可見,父母早期的撫育模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3、3-6歲是“良心”的形成期

所謂的良心,其實就是是非觀,作者在書中把良心分為三種:懲罰性的良心、善良的良心和脆弱的良心。

作者提到:

在3-6歲時,父母是如何引導孩子在性、服從規則和自我放縱的行為的?

對於孩子的本能衝動,如果他們能在約束和鼓勵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那孩子就能擁有善良的良心。

如果他們嚴厲管束孩子,那孩子就會擁有懲罰性的良心。

如果他們對於孩子過於縱容,或者懲罰不當,孩子就會有脆弱的良心。

關於三種良心的形成:

(1)懲罰性的良心:強制、專制型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形成懲罰性良心。這類人害怕權威,傾向於墨守成規。

(2)善良的良心: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父母一方面能夠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及時糾正孩子破壞性的行為。另一方面,他們會關注孩子的需求,培養孩子的個性和自信。這類教養方式能夠使孩子形成善良的良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

(3)脆弱的良心:父母混亂且不穩定的教養模式,會讓孩子形成脆弱的良心。父母在行為舉止上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培養出具有攻擊性和容易衝動的孩子。這類孩子不服管教、個性叛逆,容易有反社會傾向。

由此可見,我們要學習權威型的父母,以正確的教育模式去撫育孩子,就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善良的良心。

"

近期,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見不鮮,即使在熒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都挺好》,還有如今正熱播的《小歡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質。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卻做著一堆傷害孩子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比如,假期時關掉你愛看的動畫片,強迫你去學習時,他們就會說:“少看那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學習,我這都是為你好!”

再比如,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時,他們強迫你改變志願,並且說:“這個專業出來找不到工作,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些情景從不少見,甚至可能曾經發生在父母的身上,他們經歷過,可能也憤怒過、抗拒過,可是等到他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孩子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幸好,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帶來他的經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我們如何解讀自己的童年經歷,認清真實的自己,並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

本書通過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剖析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並通過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給我們帶來了改寫人生劇本的方式。

一、教養差異決定了兒童的性格

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而每個人最初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換句話說,原生家庭造就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他曾經在1993年採訪過一對27歲的同卵雙胞胎的黑髮美女,分別叫蓋爾和吉莉安·布萊克尼。

她們兩人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心理特徵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通過作者和另一位職業心理學家的正規評估後,發現兩人之所以在心理特徵上差異如此巨大,皆因為父母對她們的教養差異所導致的。

從小,姐姐蓋爾就是家裡的小幫手,懂事聽話,是父母嚴厲教養下的乖小孩。而妹妹則相反,她比起姐姐更加調皮搗蛋,而且因為她是妹妹,所以受到父母更多的寵溺。

成年後的姐姐蓋爾,她的筆跡、舉止、面部表情等等更像她爸爸,而妹妹吉莉安則更像媽媽。

姐妹兩人雖然身上擁有一樣的基因,外貌體型都如出一轍,但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教養差異,使得兩人性格、行為舉止完全不同。

由此,作者也在本書中提出他的核心觀點:關於先天因素(基因)和後天因素對每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他認為遺傳的影響不起作用。

只有極端和罕見的精神疾病受遺傳影響,而它們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長環境影響造成。

他認為,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特定電-化學的模式,甚至大腦的不同部位的大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影響比遺傳基因重要得多。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二、兒童早期經歷的3個主要心理特徵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和研究結果來說明,兒童在出生後的前6年的撫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影響。

所以,要想知道原生家庭是如何帶給我們創傷,或者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以下這三個重要的心理特徵要了解。

  • 1、0-6個月是“自體感”的形成期

自體,指的是一個人自身內部真實的、固有的自己。所謂的“自體感”,可以理解為對自體的感覺,也就是說感覺到真正的自我。

剛出生的嬰兒自我界限很薄弱,不懂得哪些是“我”,哪些又不是。而0-6個月就是嬰兒形成自體感,真正感知到自我存在的階段。

作者認為,自體感的強弱取決於母親的共情能力的強弱。

比如說,如果一個母親共情能力較強,她能夠很快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嬰兒的生活情況,以及能夠去給予他們更多的迴應。

舉個例子,當孩子哭泣時,共情能力強的母親能夠第一時間去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要跟人玩了,然後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樣的共情撫育,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形成自體感,從而能夠健康成長。

反之,如果母親缺乏共情能力,則孩子的自體感則會比較弱。而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在成年後患上人格障礙,從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孩子0-6個月的時期,父母要盡力滿足孩子的各項需求,多與孩子互動,時常與孩子對視,有助於加強孩子自體感的形成。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2、0-3歲是“依戀模式”的形成期

0.5-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兒童會形成對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因為在這段時期,孩子的生存完全依賴照顧者,而照顧者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則會形成相對應的依戀模式。

本書中,作者共提到了4種依戀模式:

(1)迴避型依戀:如果在嬰幼兒時期受到的撫育模式,是屬於控制性或者否定式的養育,就會發展成迴避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為,我們不願意和別人有密切交往,既不依賴別人,也不被別人依賴。在與人交往時,認為別人都是有敵意並且拒絕我們的,所以搶先一步拒絕別人。

(2)纏人型依戀:在嬰幼兒時期經常與照顧者分離,沒有安全感,則會陷入纏人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為,缺乏安全感,想要與人有絕對的親密關係。

(3)混亂型依戀:在成長過程中遭受了嚴重的虐待或忽視,就會形成混亂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與迴避型依戀和纏人型依戀有一些共同之處,既渴望情感上的親密關係,又害怕去接近和信賴他人。

(4)安全型依戀:父母在早期的撫育中,敏感又積極地迴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溫暖和愛,就會形成安全型依戀模式。在人際交往中,有安全感,能夠真誠和他人交往,並且很容易在情感上與他人建立起密切的關係。

前三種依戀模式是屬於不安全型的依戀模式,不安全依戀模式的孩子不容易交到朋友,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受到他人欺凌或者欺凌他人,心理上也會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比如變得更加有攻擊性,或者抑鬱、或具有反社會傾向。

由此可見,父母早期的撫育模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3、3-6歲是“良心”的形成期

所謂的良心,其實就是是非觀,作者在書中把良心分為三種:懲罰性的良心、善良的良心和脆弱的良心。

作者提到:

在3-6歲時,父母是如何引導孩子在性、服從規則和自我放縱的行為的?

對於孩子的本能衝動,如果他們能在約束和鼓勵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那孩子就能擁有善良的良心。

如果他們嚴厲管束孩子,那孩子就會擁有懲罰性的良心。

如果他們對於孩子過於縱容,或者懲罰不當,孩子就會有脆弱的良心。

關於三種良心的形成:

(1)懲罰性的良心:強制、專制型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形成懲罰性良心。這類人害怕權威,傾向於墨守成規。

(2)善良的良心: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父母一方面能夠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及時糾正孩子破壞性的行為。另一方面,他們會關注孩子的需求,培養孩子的個性和自信。這類教養方式能夠使孩子形成善良的良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

(3)脆弱的良心:父母混亂且不穩定的教養模式,會讓孩子形成脆弱的良心。父母在行為舉止上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培養出具有攻擊性和容易衝動的孩子。這類孩子不服管教、個性叛逆,容易有反社會傾向。

由此可見,我們要學習權威型的父母,以正確的教育模式去撫育孩子,就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善良的良心。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三、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

在本書的前5章中,作者通過大量的數據、案例和研究結果,幫我們拆解了人生的前6年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的一生的。

那麼, 如果是受到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我們還能如何拯救自己呢?

作者在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的第6章中提出,改變的發生主要通過內省,這是我們自我認識的特殊形式。

以下幾種方式,都是屬於內省的方法。

  • 1、向親近人的傾訴

主動向身邊親近的人,或者值得信賴的人進行自我暴露,請他們傾聽你的過往。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審視到自己內心真正恐懼的東西,然後慢慢地接受它,或者去改變它,從而採取某些適合的行動,以此來改變你當下的狀況,去達到更好的一個狀態。

  • 2、尋求心理治療

向正規的心理諮詢師尋求心理治療,治療師會通過正確的方法去幫助我們分析童年經歷,給予我們更好的建議,以此去幫助我們直面我們不敢面對的東西。通過積極的心理治療,我們能夠以某種方式去改變自己,去接受或者改變當下的處境。

  • 3、通過創作實現內省

用藝術創作的方式,去宣洩我們內在的感受,在此過程中審視自己的內心,明白自己的不安或者糾結的點在哪裡。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創造藝術,比如寫作、畫畫、表演等,將內心的衝突昇華為具有社會價值的活動。

"

近期,關於原生家庭的話題屢見不鮮,即使在熒幕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相關的影視劇,比如《都挺好》,還有如今正熱播的《小歡喜》,都在深度展示了中國式原生家庭的一些本質。

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幟,卻做著一堆傷害孩子的事情。

幾乎所有的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這都是為你好。”

比如,假期時關掉你愛看的動畫片,強迫你去學習時,他們就會說:“少看那些沒用的,抓緊時間學習,我這都是為你好!”

再比如,想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和專業時,他們強迫你改變志願,並且說:“這個專業出來找不到工作,聽我的,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些情景從不少見,甚至可能曾經發生在父母的身上,他們經歷過,可能也憤怒過、抗拒過,可是等到他們身為父母的時候,又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孩子做著這些同樣的事情。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幸好,兒童心理醫生、關係精神分析學家奧利弗·詹姆斯帶來他的經典著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告訴我們如何解讀自己的童年經歷,認清真實的自己,並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

本書通過伊麗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子、邁克爾·傑克遜、小布什等名人的成長軌跡,剖析原生家庭帶來的是非觀、關係模式和自我界限。並通過拆解人生的前六年,給我們帶來了改寫人生劇本的方式。

一、教養差異決定了兒童的性格

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而每個人最初接觸到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換句話說,原生家庭造就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性格。

作者在本書中提到一個例子,他曾經在1993年採訪過一對27歲的同卵雙胞胎的黑髮美女,分別叫蓋爾和吉莉安·布萊克尼。

她們兩人幾乎長得一模一樣,但是心理特徵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通過作者和另一位職業心理學家的正規評估後,發現兩人之所以在心理特徵上差異如此巨大,皆因為父母對她們的教養差異所導致的。

從小,姐姐蓋爾就是家裡的小幫手,懂事聽話,是父母嚴厲教養下的乖小孩。而妹妹則相反,她比起姐姐更加調皮搗蛋,而且因為她是妹妹,所以受到父母更多的寵溺。

成年後的姐姐蓋爾,她的筆跡、舉止、面部表情等等更像她爸爸,而妹妹吉莉安則更像媽媽。

姐妹兩人雖然身上擁有一樣的基因,外貌體型都如出一轍,但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教養差異,使得兩人性格、行為舉止完全不同。

由此,作者也在本書中提出他的核心觀點:關於先天因素(基因)和後天因素對每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之間的差異造成的影響,他認為遺傳的影響不起作用。

只有極端和罕見的精神疾病受遺傳影響,而它們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由成長環境影響造成。

他認為,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特定電-化學的模式,甚至大腦的不同部位的大小,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早期撫育對我們大腦的影響比遺傳基因重要得多。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二、兒童早期經歷的3個主要心理特徵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事例和研究結果來說明,兒童在出生後的前6年的撫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重大影響。

所以,要想知道原生家庭是如何帶給我們創傷,或者如何更好地養育孩子,以下這三個重要的心理特徵要了解。

  • 1、0-6個月是“自體感”的形成期

自體,指的是一個人自身內部真實的、固有的自己。所謂的“自體感”,可以理解為對自體的感覺,也就是說感覺到真正的自我。

剛出生的嬰兒自我界限很薄弱,不懂得哪些是“我”,哪些又不是。而0-6個月就是嬰兒形成自體感,真正感知到自我存在的階段。

作者認為,自體感的強弱取決於母親的共情能力的強弱。

比如說,如果一個母親共情能力較強,她能夠很快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適應嬰兒的生活情況,以及能夠去給予他們更多的迴應。

舉個例子,當孩子哭泣時,共情能力強的母親能夠第一時間去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麼,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要跟人玩了,然後去滿足孩子的需求。

這樣的共情撫育,能夠讓孩子更好地形成自體感,從而能夠健康成長。

反之,如果母親缺乏共情能力,則孩子的自體感則會比較弱。而自體感弱的人可能會在成年後患上人格障礙,從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孩子0-6個月的時期,父母要盡力滿足孩子的各項需求,多與孩子互動,時常與孩子對視,有助於加強孩子自體感的形成。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2、0-3歲是“依戀模式”的形成期

0.5-3歲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兒童會形成對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因為在這段時期,孩子的生存完全依賴照顧者,而照顧者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則會形成相對應的依戀模式。

本書中,作者共提到了4種依戀模式:

(1)迴避型依戀:如果在嬰幼兒時期受到的撫育模式,是屬於控制性或者否定式的養育,就會發展成迴避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為,我們不願意和別人有密切交往,既不依賴別人,也不被別人依賴。在與人交往時,認為別人都是有敵意並且拒絕我們的,所以搶先一步拒絕別人。

(2)纏人型依戀:在嬰幼兒時期經常與照顧者分離,沒有安全感,則會陷入纏人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為,缺乏安全感,想要與人有絕對的親密關係。

(3)混亂型依戀:在成長過程中遭受了嚴重的虐待或忽視,就會形成混亂型依戀模式。主要表現與迴避型依戀和纏人型依戀有一些共同之處,既渴望情感上的親密關係,又害怕去接近和信賴他人。

(4)安全型依戀:父母在早期的撫育中,敏感又積極地迴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溫暖和愛,就會形成安全型依戀模式。在人際交往中,有安全感,能夠真誠和他人交往,並且很容易在情感上與他人建立起密切的關係。

前三種依戀模式是屬於不安全型的依戀模式,不安全依戀模式的孩子不容易交到朋友,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受到他人欺凌或者欺凌他人,心理上也會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比如變得更加有攻擊性,或者抑鬱、或具有反社會傾向。

由此可見,父母早期的撫育模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3、3-6歲是“良心”的形成期

所謂的良心,其實就是是非觀,作者在書中把良心分為三種:懲罰性的良心、善良的良心和脆弱的良心。

作者提到:

在3-6歲時,父母是如何引導孩子在性、服從規則和自我放縱的行為的?

對於孩子的本能衝動,如果他們能在約束和鼓勵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那孩子就能擁有善良的良心。

如果他們嚴厲管束孩子,那孩子就會擁有懲罰性的良心。

如果他們對於孩子過於縱容,或者懲罰不當,孩子就會有脆弱的良心。

關於三種良心的形成:

(1)懲罰性的良心:強制、專制型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容易形成懲罰性良心。這類人害怕權威,傾向於墨守成規。

(2)善良的良心:權威型教養方式的父母一方面能夠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及時糾正孩子破壞性的行為。另一方面,他們會關注孩子的需求,培養孩子的個性和自信。這類教養方式能夠使孩子形成善良的良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

(3)脆弱的良心:父母混亂且不穩定的教養模式,會讓孩子形成脆弱的良心。父母在行為舉止上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培養出具有攻擊性和容易衝動的孩子。這類孩子不服管教、個性叛逆,容易有反社會傾向。

由此可見,我們要學習權威型的父母,以正確的教育模式去撫育孩子,就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善良的良心。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三、如何擺脫非正常家庭環境的影響?

在本書的前5章中,作者通過大量的數據、案例和研究結果,幫我們拆解了人生的前6年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的一生的。

那麼, 如果是受到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我們還能如何拯救自己呢?

作者在這本《原生家庭生存指南》的第6章中提出,改變的發生主要通過內省,這是我們自我認識的特殊形式。

以下幾種方式,都是屬於內省的方法。

  • 1、向親近人的傾訴

主動向身邊親近的人,或者值得信賴的人進行自我暴露,請他們傾聽你的過往。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審視到自己內心真正恐懼的東西,然後慢慢地接受它,或者去改變它,從而採取某些適合的行動,以此來改變你當下的狀況,去達到更好的一個狀態。

  • 2、尋求心理治療

向正規的心理諮詢師尋求心理治療,治療師會通過正確的方法去幫助我們分析童年經歷,給予我們更好的建議,以此去幫助我們直面我們不敢面對的東西。通過積極的心理治療,我們能夠以某種方式去改變自己,去接受或者改變當下的處境。

  • 3、通過創作實現內省

用藝術創作的方式,去宣洩我們內在的感受,在此過程中審視自己的內心,明白自己的不安或者糾結的點在哪裡。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創造藝術,比如寫作、畫畫、表演等,將內心的衝突昇華為具有社會價值的活動。

原生家庭,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這本書雖然不是心理自助書,但是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來進行情緒審視,評估過去對我們現在的影響,幫我們帶來內省和改變。

另外,這本書也適合父母閱讀,不僅是憑此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也能夠學習到孩子健康成長的道路上,離不開為父母正確的撫育方式。

你的撫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夠正確領悟到這一句話,並且知行合一,這將是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