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不完美媽媽 跳槽那些事兒 小屁孩兒 2019-09-08
"

文|文兒

雖然知道現在女性的生活不容易,既要忙工作,又要兼顧家庭,不是誰都有這樣的精力,能夠兩手抓的。但是在家庭事務中,媽媽儘量還是以孩子為主,畢竟沒有什麼比陪伴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事。更何況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媽媽的撫養是獨一無二的。儘管知道這些,還是有很多媽媽為了拾起工作,重返職場,選擇讓家裡奶奶或者外婆來帶孩子。

但孩子1到3歲是一個心理依戀期的著重建立階段,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

文|文兒

雖然知道現在女性的生活不容易,既要忙工作,又要兼顧家庭,不是誰都有這樣的精力,能夠兩手抓的。但是在家庭事務中,媽媽儘量還是以孩子為主,畢竟沒有什麼比陪伴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事。更何況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媽媽的撫養是獨一無二的。儘管知道這些,還是有很多媽媽為了拾起工作,重返職場,選擇讓家裡奶奶或者外婆來帶孩子。

但孩子1到3歲是一個心理依戀期的著重建立階段,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為什麼3歲前最好媽媽親自帶孩子?

從孩子出生開始,一直到3歲,這個時間段是要建立起和父母的心理依戀關係。因為孩子出生後,離開母體,環境的改變讓孩子非常渴望母親的懷抱與觸摸,這是天生渴望安全感的表現。如果這個時候,媽媽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心理是有缺失的,幼年時期的遭遇對長大之後的性格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在孩子心理依戀期,身邊最好是有一個固定撫養人。如果媽媽只是出生後帶了一下,之後讓老人幫忙,自己只在下班之後陪伴孩子,在孩子心中,那個固定撫養人已經不是媽媽了。並且,媽媽的撫養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心理控制力,當孩子習慣身邊是另一位親人,併產生依賴,那麼媽媽就會喪失掉對孩子的心理控制力。也就是信賴感,和將來管教孩子的威信力,不利於將來對孩子的教育。

"

文|文兒

雖然知道現在女性的生活不容易,既要忙工作,又要兼顧家庭,不是誰都有這樣的精力,能夠兩手抓的。但是在家庭事務中,媽媽儘量還是以孩子為主,畢竟沒有什麼比陪伴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事。更何況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媽媽的撫養是獨一無二的。儘管知道這些,還是有很多媽媽為了拾起工作,重返職場,選擇讓家裡奶奶或者外婆來帶孩子。

但孩子1到3歲是一個心理依戀期的著重建立階段,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為什麼3歲前最好媽媽親自帶孩子?

從孩子出生開始,一直到3歲,這個時間段是要建立起和父母的心理依戀關係。因為孩子出生後,離開母體,環境的改變讓孩子非常渴望母親的懷抱與觸摸,這是天生渴望安全感的表現。如果這個時候,媽媽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心理是有缺失的,幼年時期的遭遇對長大之後的性格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在孩子心理依戀期,身邊最好是有一個固定撫養人。如果媽媽只是出生後帶了一下,之後讓老人幫忙,自己只在下班之後陪伴孩子,在孩子心中,那個固定撫養人已經不是媽媽了。並且,媽媽的撫養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心理控制力,當孩子習慣身邊是另一位親人,併產生依賴,那麼媽媽就會喪失掉對孩子的心理控制力。也就是信賴感,和將來管教孩子的威信力,不利於將來對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媽媽親自帶孩子,有利於孩子和媽媽成功建立依戀關係

在孩子3歲以前,媽媽最好是親自陪伴孩子的成長。作為孩子一點一點長大的見證人,媽媽的存在更有助於建立孩子和媽媽之間的心理依戀關係。孩子雖然小,在不認人之前也是可以靠氣味和感覺來辨認身邊的撫養人的,媽媽的味道和抱養的姿勢。

感到媽媽陪伴在身邊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有安全感和滿足感,不容易出現嬰幼兒中會產生的焦慮情況。將來孩子長大了,這種從小建立的親子依戀關係,也會讓孩子跟媽媽更親密。

"

文|文兒

雖然知道現在女性的生活不容易,既要忙工作,又要兼顧家庭,不是誰都有這樣的精力,能夠兩手抓的。但是在家庭事務中,媽媽儘量還是以孩子為主,畢竟沒有什麼比陪伴孩子的成長更重要的事。更何況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媽媽的撫養是獨一無二的。儘管知道這些,還是有很多媽媽為了拾起工作,重返職場,選擇讓家裡奶奶或者外婆來帶孩子。

但孩子1到3歲是一個心理依戀期的著重建立階段,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為什麼3歲前最好媽媽親自帶孩子?

從孩子出生開始,一直到3歲,這個時間段是要建立起和父母的心理依戀關係。因為孩子出生後,離開母體,環境的改變讓孩子非常渴望母親的懷抱與觸摸,這是天生渴望安全感的表現。如果這個時候,媽媽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心理是有缺失的,幼年時期的遭遇對長大之後的性格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在孩子心理依戀期,身邊最好是有一個固定撫養人。如果媽媽只是出生後帶了一下,之後讓老人幫忙,自己只在下班之後陪伴孩子,在孩子心中,那個固定撫養人已經不是媽媽了。並且,媽媽的撫養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心理控制力,當孩子習慣身邊是另一位親人,併產生依賴,那麼媽媽就會喪失掉對孩子的心理控制力。也就是信賴感,和將來管教孩子的威信力,不利於將來對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媽媽親自帶孩子,有利於孩子和媽媽成功建立依戀關係

在孩子3歲以前,媽媽最好是親自陪伴孩子的成長。作為孩子一點一點長大的見證人,媽媽的存在更有助於建立孩子和媽媽之間的心理依戀關係。孩子雖然小,在不認人之前也是可以靠氣味和感覺來辨認身邊的撫養人的,媽媽的味道和抱養的姿勢。

感到媽媽陪伴在身邊的孩子,在心理上會更有安全感和滿足感,不容易出現嬰幼兒中會產生的焦慮情況。將來孩子長大了,這種從小建立的親子依戀關係,也會讓孩子跟媽媽更親密。

在孩子這個年齡段,媽媽再忙也別讓老人帶,不然早晚有一天要後悔

​媽媽親自帶孩子,有利於把握對孩子的心理控制力

3歲以前,是一個對於孩子的重要的陪伴期和初步的管教期。這個時期是誰陪在孩子身邊,孩子就會依賴誰,這也是為什麼好多孩子都比較親奶奶,和媽媽生疏的原因。對於孩子來說,幼年時期誰撫養的多,孩子就會跟誰更親。

跟媽媽不親,也就相當於媽媽失去了對孩子的心理控制力,從心裡孩子已經不會再服從媽媽的教養了。跟誰更親密才會更聽誰的話,在3歲以前親自帶孩子,也是在為以後孩子的成長中,能夠聽媽媽的教導打基礎。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