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
"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圖|文原創:雪媽育兒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都比較忙,生活的壓力也很大,即使孩子生下來,大部分媽媽也只能短暫的養育幾個月,然後就把孩子交給奶奶或姥姥來撫養。

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不懂事,只要吃飽就行,等6歲之後孩子懂事的時候再親自教育,而家長卻不知到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兩句,直接離家出走

6歲以前,如果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六歲之後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是很難的。或許孩子會很依賴父母,在父母離開的時候捨不得,但是並不代表父母真的可以主導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甚至有時候父母的言辭過於激烈,還會導致孩子徹底的叛逆。

"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圖|文原創:雪媽育兒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都比較忙,生活的壓力也很大,即使孩子生下來,大部分媽媽也只能短暫的養育幾個月,然後就把孩子交給奶奶或姥姥來撫養。

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不懂事,只要吃飽就行,等6歲之後孩子懂事的時候再親自教育,而家長卻不知到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兩句,直接離家出走

6歲以前,如果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六歲之後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是很難的。或許孩子會很依賴父母,在父母離開的時候捨不得,但是並不代表父母真的可以主導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甚至有時候父母的言辭過於激烈,還會導致孩子徹底的叛逆。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小剛在出生四個月後,媽媽就出去上班了,媽媽只好將小剛託付給奶奶,讓小剛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對這個唯一的大孫子非常的寵愛,只要孫子想要什麼,奶奶都會滿足,生怕讓孩子受到半點委屈。

爸爸媽媽平時都在縣裡面上班,所以不可能天天回家,基本上是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有時候忙的話兩個月才回家。

每次回家之後,在臨走之前,孩子都會大鬧一場,哭的鬼哭狼嚎,捨不得父母走。對此,父母的心裡特別難受,但是因為工作原因,又不能將孩子接過去。

隨著小剛越長越大,對父母的依賴也越來越少。父母每次離家去縣城裡工作時,小剛開始變得越來越乖,不吵不鬧,只要有吃的,什麼都可以。

眼看著小剛已經快到七歲了,媽媽覺得應該把小剛帶到身邊去上小學,畢竟縣裡面的教育會更好。奶奶一開始不同意,但是還是拗不過小剛的媽媽。

最後,孩子跟著媽媽去縣裡上學了,因為之前父母從來沒有跟小剛相處過,在相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小剛的各種壞習慣讓媽媽有點受不了,每天鬧到半夜才睡覺,早上要上學的時候,恨不得讓人連拖帶拽。

"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圖|文原創:雪媽育兒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都比較忙,生活的壓力也很大,即使孩子生下來,大部分媽媽也只能短暫的養育幾個月,然後就把孩子交給奶奶或姥姥來撫養。

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不懂事,只要吃飽就行,等6歲之後孩子懂事的時候再親自教育,而家長卻不知到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兩句,直接離家出走

6歲以前,如果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六歲之後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是很難的。或許孩子會很依賴父母,在父母離開的時候捨不得,但是並不代表父母真的可以主導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甚至有時候父母的言辭過於激烈,還會導致孩子徹底的叛逆。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小剛在出生四個月後,媽媽就出去上班了,媽媽只好將小剛託付給奶奶,讓小剛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對這個唯一的大孫子非常的寵愛,只要孫子想要什麼,奶奶都會滿足,生怕讓孩子受到半點委屈。

爸爸媽媽平時都在縣裡面上班,所以不可能天天回家,基本上是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有時候忙的話兩個月才回家。

每次回家之後,在臨走之前,孩子都會大鬧一場,哭的鬼哭狼嚎,捨不得父母走。對此,父母的心裡特別難受,但是因為工作原因,又不能將孩子接過去。

隨著小剛越長越大,對父母的依賴也越來越少。父母每次離家去縣城裡工作時,小剛開始變得越來越乖,不吵不鬧,只要有吃的,什麼都可以。

眼看著小剛已經快到七歲了,媽媽覺得應該把小剛帶到身邊去上小學,畢竟縣裡面的教育會更好。奶奶一開始不同意,但是還是拗不過小剛的媽媽。

最後,孩子跟著媽媽去縣裡上學了,因為之前父母從來沒有跟小剛相處過,在相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小剛的各種壞習慣讓媽媽有點受不了,每天鬧到半夜才睡覺,早上要上學的時候,恨不得讓人連拖帶拽。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這麼大的孩子,衣服都是爸爸媽媽給穿的,在學校也經常惹事,不是欺負其他同學,就是上課吃零食,壞毛病不斷。媽媽認為就是奶奶帶的時候被奶奶慣的,認為必須給孩子樹立規矩。

有一次,媽媽因為小剛亂花錢,就批評了孩子兩句,結果當天晚上小剛一聲不響的就離家出走了,媽媽心裡急壞了,怎麼找都找不到。

於是和爸爸出去找了好大一圈,最後終於在一個公園裡看到小剛自己在那邊玩耍,媽媽氣得火冒三丈,又怕孩子的心靈脆弱,就強壓著心中的怒火,把小剛帶回了家。

為什麼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

現代心理學之父阿德勒曾說過,孩子的性格6歲前就已基本形成。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如果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最好是在6歲之前。

大多數父母都認為6歲之前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只要給他們吃好穿好就可以了,6歲之後等孩子懂事了,才是真正教育孩子的年齡,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在心理學的發展中,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六歲前是一個重要的階段,18歲以前也是非常重要的階段。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那麼六歲之前就是關鍵時期,一旦錯過,再難轉變。

有些父母有爺爺奶奶幫自己帶孩子,心裡非常的開心,自己也省了不少事,可以安心的工作,甚至還會去嘲笑那些放下事業自己帶孩子的父母。 而事實上,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事業,而有些人追求的是家庭的幸福和諧和孩子的未來。

等孩子六歲之後,這些父母就會發現,孩子變得無法管束,父母說什麼孩子都不聽。這時候,這些父母又會認為是孩子不懂事,但這真的不是孩子的錯。

"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圖|文原創:雪媽育兒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都比較忙,生活的壓力也很大,即使孩子生下來,大部分媽媽也只能短暫的養育幾個月,然後就把孩子交給奶奶或姥姥來撫養。

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不懂事,只要吃飽就行,等6歲之後孩子懂事的時候再親自教育,而家長卻不知到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兩句,直接離家出走

6歲以前,如果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六歲之後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是很難的。或許孩子會很依賴父母,在父母離開的時候捨不得,但是並不代表父母真的可以主導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甚至有時候父母的言辭過於激烈,還會導致孩子徹底的叛逆。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小剛在出生四個月後,媽媽就出去上班了,媽媽只好將小剛託付給奶奶,讓小剛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對這個唯一的大孫子非常的寵愛,只要孫子想要什麼,奶奶都會滿足,生怕讓孩子受到半點委屈。

爸爸媽媽平時都在縣裡面上班,所以不可能天天回家,基本上是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有時候忙的話兩個月才回家。

每次回家之後,在臨走之前,孩子都會大鬧一場,哭的鬼哭狼嚎,捨不得父母走。對此,父母的心裡特別難受,但是因為工作原因,又不能將孩子接過去。

隨著小剛越長越大,對父母的依賴也越來越少。父母每次離家去縣城裡工作時,小剛開始變得越來越乖,不吵不鬧,只要有吃的,什麼都可以。

眼看著小剛已經快到七歲了,媽媽覺得應該把小剛帶到身邊去上小學,畢竟縣裡面的教育會更好。奶奶一開始不同意,但是還是拗不過小剛的媽媽。

最後,孩子跟著媽媽去縣裡上學了,因為之前父母從來沒有跟小剛相處過,在相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小剛的各種壞習慣讓媽媽有點受不了,每天鬧到半夜才睡覺,早上要上學的時候,恨不得讓人連拖帶拽。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這麼大的孩子,衣服都是爸爸媽媽給穿的,在學校也經常惹事,不是欺負其他同學,就是上課吃零食,壞毛病不斷。媽媽認為就是奶奶帶的時候被奶奶慣的,認為必須給孩子樹立規矩。

有一次,媽媽因為小剛亂花錢,就批評了孩子兩句,結果當天晚上小剛一聲不響的就離家出走了,媽媽心裡急壞了,怎麼找都找不到。

於是和爸爸出去找了好大一圈,最後終於在一個公園裡看到小剛自己在那邊玩耍,媽媽氣得火冒三丈,又怕孩子的心靈脆弱,就強壓著心中的怒火,把小剛帶回了家。

為什麼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

現代心理學之父阿德勒曾說過,孩子的性格6歲前就已基本形成。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如果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最好是在6歲之前。

大多數父母都認為6歲之前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只要給他們吃好穿好就可以了,6歲之後等孩子懂事了,才是真正教育孩子的年齡,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在心理學的發展中,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六歲前是一個重要的階段,18歲以前也是非常重要的階段。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那麼六歲之前就是關鍵時期,一旦錯過,再難轉變。

有些父母有爺爺奶奶幫自己帶孩子,心裡非常的開心,自己也省了不少事,可以安心的工作,甚至還會去嘲笑那些放下事業自己帶孩子的父母。 而事實上,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事業,而有些人追求的是家庭的幸福和諧和孩子的未來。

等孩子六歲之後,這些父母就會發現,孩子變得無法管束,父母說什麼孩子都不聽。這時候,這些父母又會認為是孩子不懂事,但這真的不是孩子的錯。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大部分父母發現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偷家長的錢,每天沉迷於電子遊戲,不愛上學,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這些問題孩子基本上都發生在青春期。但是6歲之前,對於孩子將來會發生的這些事都會有所徵兆,只是因為出現問題時家長不重視,最後給孩子養成了長期的陋習。

6歲之前很多正確的觀念,家長沒有為孩子樹立,尤其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很多觀念都會跟爺爺奶奶非常像,父母覺得看不順眼,想讓孩子改正那是非常難的。因此,6歲之前營造家風,樹立規矩,注重孩子的心靈和身體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應該如何培養?

6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應該為孩子樹立好規矩,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性格。

1、避免孩子情緒受到壓抑

有些比較強勢的家長,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波動時,就會強制性的壓制住孩子。這樣壓制會讓孩子長期鬱悶,甚至變得自閉。

孩子小時候發洩情緒是非常正常的,家長可以先讓孩子把情緒發洩出來,再進行正確的引導。

2、教會孩子分享

學會分享的孩子,將來人際關係會更強,也不容易養成自私的性格。在小時候,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多和周圍的小朋友分享一些玩具零食,不要吝嗇自己的東西。

"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圖|文原創:雪媽育兒

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都比較忙,生活的壓力也很大,即使孩子生下來,大部分媽媽也只能短暫的養育幾個月,然後就把孩子交給奶奶或姥姥來撫養。

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不懂事,只要吃飽就行,等6歲之後孩子懂事的時候再親自教育,而家長卻不知到那個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兩句,直接離家出走

6歲以前,如果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的,六歲之後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是很難的。或許孩子會很依賴父母,在父母離開的時候捨不得,但是並不代表父母真的可以主導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甚至有時候父母的言辭過於激烈,還會導致孩子徹底的叛逆。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小剛在出生四個月後,媽媽就出去上班了,媽媽只好將小剛託付給奶奶,讓小剛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對這個唯一的大孫子非常的寵愛,只要孫子想要什麼,奶奶都會滿足,生怕讓孩子受到半點委屈。

爸爸媽媽平時都在縣裡面上班,所以不可能天天回家,基本上是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有時候忙的話兩個月才回家。

每次回家之後,在臨走之前,孩子都會大鬧一場,哭的鬼哭狼嚎,捨不得父母走。對此,父母的心裡特別難受,但是因為工作原因,又不能將孩子接過去。

隨著小剛越長越大,對父母的依賴也越來越少。父母每次離家去縣城裡工作時,小剛開始變得越來越乖,不吵不鬧,只要有吃的,什麼都可以。

眼看著小剛已經快到七歲了,媽媽覺得應該把小剛帶到身邊去上小學,畢竟縣裡面的教育會更好。奶奶一開始不同意,但是還是拗不過小剛的媽媽。

最後,孩子跟著媽媽去縣裡上學了,因為之前父母從來沒有跟小剛相處過,在相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小剛的各種壞習慣讓媽媽有點受不了,每天鬧到半夜才睡覺,早上要上學的時候,恨不得讓人連拖帶拽。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這麼大的孩子,衣服都是爸爸媽媽給穿的,在學校也經常惹事,不是欺負其他同學,就是上課吃零食,壞毛病不斷。媽媽認為就是奶奶帶的時候被奶奶慣的,認為必須給孩子樹立規矩。

有一次,媽媽因為小剛亂花錢,就批評了孩子兩句,結果當天晚上小剛一聲不響的就離家出走了,媽媽心裡急壞了,怎麼找都找不到。

於是和爸爸出去找了好大一圈,最後終於在一個公園裡看到小剛自己在那邊玩耍,媽媽氣得火冒三丈,又怕孩子的心靈脆弱,就強壓著心中的怒火,把小剛帶回了家。

為什麼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

現代心理學之父阿德勒曾說過,孩子的性格6歲前就已基本形成。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如果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最好是在6歲之前。

大多數父母都認為6歲之前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只要給他們吃好穿好就可以了,6歲之後等孩子懂事了,才是真正教育孩子的年齡,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在心理學的發展中,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六歲前是一個重要的階段,18歲以前也是非常重要的階段。父母如果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那麼六歲之前就是關鍵時期,一旦錯過,再難轉變。

有些父母有爺爺奶奶幫自己帶孩子,心裡非常的開心,自己也省了不少事,可以安心的工作,甚至還會去嘲笑那些放下事業自己帶孩子的父母。 而事實上,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有些人追求的是事業,而有些人追求的是家庭的幸福和諧和孩子的未來。

等孩子六歲之後,這些父母就會發現,孩子變得無法管束,父母說什麼孩子都不聽。這時候,這些父母又會認為是孩子不懂事,但這真的不是孩子的錯。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大部分父母發現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偷家長的錢,每天沉迷於電子遊戲,不愛上學,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這些問題孩子基本上都發生在青春期。但是6歲之前,對於孩子將來會發生的這些事都會有所徵兆,只是因為出現問題時家長不重視,最後給孩子養成了長期的陋習。

6歲之前很多正確的觀念,家長沒有為孩子樹立,尤其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很多觀念都會跟爺爺奶奶非常像,父母覺得看不順眼,想讓孩子改正那是非常難的。因此,6歲之前營造家風,樹立規矩,注重孩子的心靈和身體上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應該如何培養?

6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作為家長應該為孩子樹立好規矩,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性格。

1、避免孩子情緒受到壓抑

有些比較強勢的家長,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波動時,就會強制性的壓制住孩子。這樣壓制會讓孩子長期鬱悶,甚至變得自閉。

孩子小時候發洩情緒是非常正常的,家長可以先讓孩子把情緒發洩出來,再進行正確的引導。

2、教會孩子分享

學會分享的孩子,將來人際關係會更強,也不容易養成自私的性格。在小時候,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多和周圍的小朋友分享一些玩具零食,不要吝嗇自己的東西。

7歲男孩被父母批評之後,憤然離家出走,孩子的心靈脆弱另有原因

3、面對挫折的勇氣

有些孩子經不起打擊不起,只要受到一點批評,不是離家出走,就是抑鬱好幾天,這種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太差,不利於未來發展。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對孩子獎罰分明,而不是無理由的誇獎,應該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進行培養,讓孩子主動去嘗試。失敗之後,讓孩子自己去總結失敗的原因,並且勇敢地重新站起來。

4、學會控制情緒

孩子小時候,情緒的發洩是無止境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自身的情緒,作為家長可以通過延遲滿足來讓孩子自我學會控制。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以防孩子將來被情緒所主導。

6歲之前,想要養成好的性格,離不開父母的教導,父母想要在孩子面前有威信,必須參與孩子的培養過程,尤其是三歲之前,父母一定要親自帶,這樣孩子才會遵從父母的教導,對父母產生心靈的依賴,對孩子後期的性格養成也有很大的幫助。

養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件比較費心費力的事情,這也是作為父母的根本職責。孩子生下來就應該花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其一起成長,尤其是在6歲以前,這個階段對於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非常重要。讓孩子在父母的愛的包圍下成長,樹立良好的規矩,提高孩子各項能力,自我情緒的控制,將來更有利於孩子人格的健全。

我是90後新生代寶媽,關注我,學習最先進的育兒方法,瞭解最新鮮的育兒資訊,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是您科學育兒的好幫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