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不完美媽媽 發現佩奇 電腦 沫沫的靜好歲月 2019-09-12
"
"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下午我正在愁苦這兩天自己的電腦總是“罷工”,讓我很多事情都做不了的時候,我家小寶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媽媽,開門,我們回來了!”

我一邊開門,一邊有些奇怪:小寶和姥姥一起去小公園玩,本來是準備要玩2個小時的,怎麼1個小時不到就回來了?

結果我剛剛打開門,就聽見小寶氣哼哼的對我說:“媽媽,剛才我們在外面玩,有個小朋友總是跟著我跑,還打我!”

啊?

我趕緊把小寶抱到懷裡,上下打量著:“傷到哪裡沒有?”

姥姥跟在小寶後面進了門,解釋說:“就是那個小朋友一直跟著小寶跑,小寶不想和他玩,結果他怎麼就手快,不小心打了我們一下。”

小寶繼續氣哼哼的告狀:“不對,他是故意的!就是故意的!”

姥姥卻一直解釋說:“人家不是故意的!”

我示意姥姥先不做這些爭執,然後我繼續抱著依舊氣呼呼的小寶,一邊做出挽袖子狀,一邊說:“什麼?敢打我兒子?走!我們現在找他去!”

小寶在我懷裡,得到了共情,氣也漸漸平息了:“我就是問他,為什麼要打我?我又沒有惹他!”

“是啊,是啊!我們既沒有惹他,也不想和他玩,結果他就打著你了!”我頻頻點頭,誇張地樣子讓小寶笑逐顏開。

“算了,媽媽,我想那個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而且他也道歉了!我原諒他吧!”小寶露出蠻懂事的小模樣。

這場風波在小寶心中暫時平息了。

"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下午我正在愁苦這兩天自己的電腦總是“罷工”,讓我很多事情都做不了的時候,我家小寶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媽媽,開門,我們回來了!”

我一邊開門,一邊有些奇怪:小寶和姥姥一起去小公園玩,本來是準備要玩2個小時的,怎麼1個小時不到就回來了?

結果我剛剛打開門,就聽見小寶氣哼哼的對我說:“媽媽,剛才我們在外面玩,有個小朋友總是跟著我跑,還打我!”

啊?

我趕緊把小寶抱到懷裡,上下打量著:“傷到哪裡沒有?”

姥姥跟在小寶後面進了門,解釋說:“就是那個小朋友一直跟著小寶跑,小寶不想和他玩,結果他怎麼就手快,不小心打了我們一下。”

小寶繼續氣哼哼的告狀:“不對,他是故意的!就是故意的!”

姥姥卻一直解釋說:“人家不是故意的!”

我示意姥姥先不做這些爭執,然後我繼續抱著依舊氣呼呼的小寶,一邊做出挽袖子狀,一邊說:“什麼?敢打我兒子?走!我們現在找他去!”

小寶在我懷裡,得到了共情,氣也漸漸平息了:“我就是問他,為什麼要打我?我又沒有惹他!”

“是啊,是啊!我們既沒有惹他,也不想和他玩,結果他就打著你了!”我頻頻點頭,誇張地樣子讓小寶笑逐顏開。

“算了,媽媽,我想那個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而且他也道歉了!我原諒他吧!”小寶露出蠻懂事的小模樣。

這場風波在小寶心中暫時平息了。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IC PHOTO

等小寶開始玩耍的時候,我悄悄問姥姥,在當時小寶的狀態以及處理問題的情況是如何的。

姥姥說,就是那個小朋友想和小寶玩,小寶不想和他玩,於是那個小孩子就開始拼命追著小寶跑,結果就上手了,打著小寶的臉之後,小寶立即停下來責問他,為什麼要打自己;而且那個小朋友的爺爺奶奶也都替小朋友道歉了。但是小寶就不願意在那裡玩了,非要回家。

聽完姥姥說的話之後,我明白,小寶是在外面沒有了安全感。因為在他受到委屈的時候,姥姥沒有和他站在同一戰線上,讓他覺得自己沒有得到保護,所以要趕緊回家來。

其實,在身邊經常會發生這樣類似的事情。成人尤其是老人往往會覺得,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無意的一場小衝突,而且沒有什麼皮外傷害,就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息事寧人。上手打人的孩子家長出面道歉,被打的孩子家長接受道歉之後,這件事情就算圓滿結束了。然而,恰恰忽略了衝突雙方的真正主角。

長此以往,打人的孩子會越打越順手,因為他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被打的孩子會心生委屈,至於如何排解也許真的無人顧及,漸漸地性格發生變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果不其然,晚上臨睡前,小寶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明天你和我一起出去玩,好不好?你帶著我吧!

"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下午我正在愁苦這兩天自己的電腦總是“罷工”,讓我很多事情都做不了的時候,我家小寶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媽媽,開門,我們回來了!”

我一邊開門,一邊有些奇怪:小寶和姥姥一起去小公園玩,本來是準備要玩2個小時的,怎麼1個小時不到就回來了?

結果我剛剛打開門,就聽見小寶氣哼哼的對我說:“媽媽,剛才我們在外面玩,有個小朋友總是跟著我跑,還打我!”

啊?

我趕緊把小寶抱到懷裡,上下打量著:“傷到哪裡沒有?”

姥姥跟在小寶後面進了門,解釋說:“就是那個小朋友一直跟著小寶跑,小寶不想和他玩,結果他怎麼就手快,不小心打了我們一下。”

小寶繼續氣哼哼的告狀:“不對,他是故意的!就是故意的!”

姥姥卻一直解釋說:“人家不是故意的!”

我示意姥姥先不做這些爭執,然後我繼續抱著依舊氣呼呼的小寶,一邊做出挽袖子狀,一邊說:“什麼?敢打我兒子?走!我們現在找他去!”

小寶在我懷裡,得到了共情,氣也漸漸平息了:“我就是問他,為什麼要打我?我又沒有惹他!”

“是啊,是啊!我們既沒有惹他,也不想和他玩,結果他就打著你了!”我頻頻點頭,誇張地樣子讓小寶笑逐顏開。

“算了,媽媽,我想那個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而且他也道歉了!我原諒他吧!”小寶露出蠻懂事的小模樣。

這場風波在小寶心中暫時平息了。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IC PHOTO

等小寶開始玩耍的時候,我悄悄問姥姥,在當時小寶的狀態以及處理問題的情況是如何的。

姥姥說,就是那個小朋友想和小寶玩,小寶不想和他玩,於是那個小孩子就開始拼命追著小寶跑,結果就上手了,打著小寶的臉之後,小寶立即停下來責問他,為什麼要打自己;而且那個小朋友的爺爺奶奶也都替小朋友道歉了。但是小寶就不願意在那裡玩了,非要回家。

聽完姥姥說的話之後,我明白,小寶是在外面沒有了安全感。因為在他受到委屈的時候,姥姥沒有和他站在同一戰線上,讓他覺得自己沒有得到保護,所以要趕緊回家來。

其實,在身邊經常會發生這樣類似的事情。成人尤其是老人往往會覺得,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無意的一場小衝突,而且沒有什麼皮外傷害,就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息事寧人。上手打人的孩子家長出面道歉,被打的孩子家長接受道歉之後,這件事情就算圓滿結束了。然而,恰恰忽略了衝突雙方的真正主角。

長此以往,打人的孩子會越打越順手,因為他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被打的孩子會心生委屈,至於如何排解也許真的無人顧及,漸漸地性格發生變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果不其然,晚上臨睡前,小寶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明天你和我一起出去玩,好不好?你帶著我吧!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當孩子在外面玩受到委屈的時候,的確也是考驗家長處理問題的情商和智商的時候。

這個時候往往會有兩種觀點在家長心中糾結、糾結、再糾結:

1、強硬的還手回擊

有些家長會不自覺的告訴孩子,當別人打你的時候,你要毫不猶豫的打回去。別怕!

可是,這樣做真的對嗎?

一方面,當你告訴孩子當別人打你你要強硬還手的時候,無形之中也在把孩子往“以暴制暴”的道路上引導;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孩子已經習慣了軟弱,那他怎麼可能因為你的三言兩語就學會強硬反擊呢?

2、忍一時風平浪靜

有些家長會教孩子,當對手比自己強大的時候,實力懸殊,乾脆忍者。

可是,一味的忍讓對嗎?

一味的忍讓實際上是一種逃避,更是一種軟弱的表現,只會助長那些打人孩子的“氣焰”,只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自卑感:我就是弱者,我不能反抗,我也不敢反抗。

"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下午我正在愁苦這兩天自己的電腦總是“罷工”,讓我很多事情都做不了的時候,我家小寶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媽媽,開門,我們回來了!”

我一邊開門,一邊有些奇怪:小寶和姥姥一起去小公園玩,本來是準備要玩2個小時的,怎麼1個小時不到就回來了?

結果我剛剛打開門,就聽見小寶氣哼哼的對我說:“媽媽,剛才我們在外面玩,有個小朋友總是跟著我跑,還打我!”

啊?

我趕緊把小寶抱到懷裡,上下打量著:“傷到哪裡沒有?”

姥姥跟在小寶後面進了門,解釋說:“就是那個小朋友一直跟著小寶跑,小寶不想和他玩,結果他怎麼就手快,不小心打了我們一下。”

小寶繼續氣哼哼的告狀:“不對,他是故意的!就是故意的!”

姥姥卻一直解釋說:“人家不是故意的!”

我示意姥姥先不做這些爭執,然後我繼續抱著依舊氣呼呼的小寶,一邊做出挽袖子狀,一邊說:“什麼?敢打我兒子?走!我們現在找他去!”

小寶在我懷裡,得到了共情,氣也漸漸平息了:“我就是問他,為什麼要打我?我又沒有惹他!”

“是啊,是啊!我們既沒有惹他,也不想和他玩,結果他就打著你了!”我頻頻點頭,誇張地樣子讓小寶笑逐顏開。

“算了,媽媽,我想那個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而且他也道歉了!我原諒他吧!”小寶露出蠻懂事的小模樣。

這場風波在小寶心中暫時平息了。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IC PHOTO

等小寶開始玩耍的時候,我悄悄問姥姥,在當時小寶的狀態以及處理問題的情況是如何的。

姥姥說,就是那個小朋友想和小寶玩,小寶不想和他玩,於是那個小孩子就開始拼命追著小寶跑,結果就上手了,打著小寶的臉之後,小寶立即停下來責問他,為什麼要打自己;而且那個小朋友的爺爺奶奶也都替小朋友道歉了。但是小寶就不願意在那裡玩了,非要回家。

聽完姥姥說的話之後,我明白,小寶是在外面沒有了安全感。因為在他受到委屈的時候,姥姥沒有和他站在同一戰線上,讓他覺得自己沒有得到保護,所以要趕緊回家來。

其實,在身邊經常會發生這樣類似的事情。成人尤其是老人往往會覺得,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無意的一場小衝突,而且沒有什麼皮外傷害,就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息事寧人。上手打人的孩子家長出面道歉,被打的孩子家長接受道歉之後,這件事情就算圓滿結束了。然而,恰恰忽略了衝突雙方的真正主角。

長此以往,打人的孩子會越打越順手,因為他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被打的孩子會心生委屈,至於如何排解也許真的無人顧及,漸漸地性格發生變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果不其然,晚上臨睡前,小寶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明天你和我一起出去玩,好不好?你帶著我吧!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當孩子在外面玩受到委屈的時候,的確也是考驗家長處理問題的情商和智商的時候。

這個時候往往會有兩種觀點在家長心中糾結、糾結、再糾結:

1、強硬的還手回擊

有些家長會不自覺的告訴孩子,當別人打你的時候,你要毫不猶豫的打回去。別怕!

可是,這樣做真的對嗎?

一方面,當你告訴孩子當別人打你你要強硬還手的時候,無形之中也在把孩子往“以暴制暴”的道路上引導;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孩子已經習慣了軟弱,那他怎麼可能因為你的三言兩語就學會強硬反擊呢?

2、忍一時風平浪靜

有些家長會教孩子,當對手比自己強大的時候,實力懸殊,乾脆忍者。

可是,一味的忍讓對嗎?

一味的忍讓實際上是一種逃避,更是一種軟弱的表現,只會助長那些打人孩子的“氣焰”,只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自卑感:我就是弱者,我不能反抗,我也不敢反抗。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是的,一味的忍讓和以暴制暴都不是正確的引導方式,作為家長這樣做也許會更好。

1、對於小孩子來說,家長首先要看分清楚孩子之間是“鬧著玩”還是“真打”。

因為愛之深,在有些時候孩子們只是鬧著玩,卻別家長當成了“欺負”。

所以,當年齡尚小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不要去介入到孩子們之間。

但是,作為家長也不能遠離孩子,而是要時刻觀察孩子們是否可以自己解決衝突矛盾;還要知道孩子們為什麼爭吵(打架),聽孩子們彼此講述爭論點,然後告訴孩子們你相信他們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從長遠來看,孩子們學習解決衝突的技巧是很重要的,同時還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輕鬆。如果孩子們實在無法自己解決某些問題,父母可以把孩子們召集過來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

千萬不要越俎代庖,該道歉的是打人的孩子,要明白自己的錯誤且積極主動才好;接不接受道歉的,是受了委屈的孩子,他要心甘情願原諒對方才好!

2、對於大孩子來講,家長要明確地告訴他:

當別人打你時,你要大聲的說出來:“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聲音一定要洪亮,從氣勢上壓倒對方。

當別人用手打你時,你一定要抓住對方的手,不讓對方“得逞”,並迅速離開。

3、家長要強化這個觀念給孩子:

無論在外面受了什麼委屈,回家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當然,作為爸爸媽媽,並不是說一定要出面為孩子出頭,但一定要及時給孩子心靈的慰藉,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永遠和你站在一起,不離不棄;愛從不改變!

4、練就強大的自我

我們都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也無法保護孩子一生的周全,所以,作為家長能夠做到的,就是讓孩子變得強大!

積極鍛鍊,熱愛閱讀,外在上強壯自己,精神上充實自己,這才是最根本的途徑,讓他強大到別人都不敢欺負他!

5、廣交朋友

無論何時,請記得告訴你的孩子——廣交朋友。

要相信集體的力量、團隊的力量,朋友的力量。落單的孩子才容易受到欺負,而有朋友相伴的日子才不會給壞人有機可乘的機會。

"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下午我正在愁苦這兩天自己的電腦總是“罷工”,讓我很多事情都做不了的時候,我家小寶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媽媽,開門,我們回來了!”

我一邊開門,一邊有些奇怪:小寶和姥姥一起去小公園玩,本來是準備要玩2個小時的,怎麼1個小時不到就回來了?

結果我剛剛打開門,就聽見小寶氣哼哼的對我說:“媽媽,剛才我們在外面玩,有個小朋友總是跟著我跑,還打我!”

啊?

我趕緊把小寶抱到懷裡,上下打量著:“傷到哪裡沒有?”

姥姥跟在小寶後面進了門,解釋說:“就是那個小朋友一直跟著小寶跑,小寶不想和他玩,結果他怎麼就手快,不小心打了我們一下。”

小寶繼續氣哼哼的告狀:“不對,他是故意的!就是故意的!”

姥姥卻一直解釋說:“人家不是故意的!”

我示意姥姥先不做這些爭執,然後我繼續抱著依舊氣呼呼的小寶,一邊做出挽袖子狀,一邊說:“什麼?敢打我兒子?走!我們現在找他去!”

小寶在我懷裡,得到了共情,氣也漸漸平息了:“我就是問他,為什麼要打我?我又沒有惹他!”

“是啊,是啊!我們既沒有惹他,也不想和他玩,結果他就打著你了!”我頻頻點頭,誇張地樣子讓小寶笑逐顏開。

“算了,媽媽,我想那個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而且他也道歉了!我原諒他吧!”小寶露出蠻懂事的小模樣。

這場風波在小寶心中暫時平息了。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IC PHOTO

等小寶開始玩耍的時候,我悄悄問姥姥,在當時小寶的狀態以及處理問題的情況是如何的。

姥姥說,就是那個小朋友想和小寶玩,小寶不想和他玩,於是那個小孩子就開始拼命追著小寶跑,結果就上手了,打著小寶的臉之後,小寶立即停下來責問他,為什麼要打自己;而且那個小朋友的爺爺奶奶也都替小朋友道歉了。但是小寶就不願意在那裡玩了,非要回家。

聽完姥姥說的話之後,我明白,小寶是在外面沒有了安全感。因為在他受到委屈的時候,姥姥沒有和他站在同一戰線上,讓他覺得自己沒有得到保護,所以要趕緊回家來。

其實,在身邊經常會發生這樣類似的事情。成人尤其是老人往往會覺得,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無意的一場小衝突,而且沒有什麼皮外傷害,就會“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息事寧人。上手打人的孩子家長出面道歉,被打的孩子家長接受道歉之後,這件事情就算圓滿結束了。然而,恰恰忽略了衝突雙方的真正主角。

長此以往,打人的孩子會越打越順手,因為他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被打的孩子會心生委屈,至於如何排解也許真的無人顧及,漸漸地性格發生變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果不其然,晚上臨睡前,小寶拉著我的手說:媽媽,明天你和我一起出去玩,好不好?你帶著我吧!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當孩子在外面玩受到委屈的時候,的確也是考驗家長處理問題的情商和智商的時候。

這個時候往往會有兩種觀點在家長心中糾結、糾結、再糾結:

1、強硬的還手回擊

有些家長會不自覺的告訴孩子,當別人打你的時候,你要毫不猶豫的打回去。別怕!

可是,這樣做真的對嗎?

一方面,當你告訴孩子當別人打你你要強硬還手的時候,無形之中也在把孩子往“以暴制暴”的道路上引導;

另一方面,如果你的孩子已經習慣了軟弱,那他怎麼可能因為你的三言兩語就學會強硬反擊呢?

2、忍一時風平浪靜

有些家長會教孩子,當對手比自己強大的時候,實力懸殊,乾脆忍者。

可是,一味的忍讓對嗎?

一味的忍讓實際上是一種逃避,更是一種軟弱的表現,只會助長那些打人孩子的“氣焰”,只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自卑感:我就是弱者,我不能反抗,我也不敢反抗。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是的,一味的忍讓和以暴制暴都不是正確的引導方式,作為家長這樣做也許會更好。

1、對於小孩子來說,家長首先要看分清楚孩子之間是“鬧著玩”還是“真打”。

因為愛之深,在有些時候孩子們只是鬧著玩,卻別家長當成了“欺負”。

所以,當年齡尚小孩子發生爭執的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不要去介入到孩子們之間。

但是,作為家長也不能遠離孩子,而是要時刻觀察孩子們是否可以自己解決衝突矛盾;還要知道孩子們為什麼爭吵(打架),聽孩子們彼此講述爭論點,然後告訴孩子們你相信他們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從長遠來看,孩子們學習解決衝突的技巧是很重要的,同時還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加的輕鬆。如果孩子們實在無法自己解決某些問題,父母可以把孩子們召集過來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

千萬不要越俎代庖,該道歉的是打人的孩子,要明白自己的錯誤且積極主動才好;接不接受道歉的,是受了委屈的孩子,他要心甘情願原諒對方才好!

2、對於大孩子來講,家長要明確地告訴他:

當別人打你時,你要大聲的說出來:“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聲音一定要洪亮,從氣勢上壓倒對方。

當別人用手打你時,你一定要抓住對方的手,不讓對方“得逞”,並迅速離開。

3、家長要強化這個觀念給孩子:

無論在外面受了什麼委屈,回家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父母。

當然,作為爸爸媽媽,並不是說一定要出面為孩子出頭,但一定要及時給孩子心靈的慰藉,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永遠和你站在一起,不離不棄;愛從不改變!

4、練就強大的自我

我們都知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也無法保護孩子一生的周全,所以,作為家長能夠做到的,就是讓孩子變得強大!

積極鍛鍊,熱愛閱讀,外在上強壯自己,精神上充實自己,這才是最根本的途徑,讓他強大到別人都不敢欺負他!

5、廣交朋友

無論何時,請記得告訴你的孩子——廣交朋友。

要相信集體的力量、團隊的力量,朋友的力量。落單的孩子才容易受到欺負,而有朋友相伴的日子才不會給壞人有機可乘的機會。

孩子在外受到委屈,打回去還是忍一時,真真考驗家長的智商和情商

圖片源自圖蟲創意

當然,保護我們的孩子不受傷害是為人父母的根本,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是一件做在當下、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孩子精神和身體都足夠強大,才是真的強大!

同時,我們不要讓孩子學習以牙還牙,以“打回去”為手段的反擊無異於是在培養孩子的暴力傾向,我們也不能讓孩子一味的忍讓,受到別人的欺負。

告訴孩子,無論何時,自己不要主動去欺負別人;而當自己受到欺負的時候,要在精神上、氣勢上快速壓倒對方。還要審時度勢,盲目逞英雄或者直接退縮都不是好辦法,如果勢均力敵,智取勝過蠻幹,也勝過被欺負;如果勢單力薄,學會保護自己身體的重要部位,抓緊時機尋求幫助。

要知道,不傷害別人是一種教養,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是一種氣場,教養和氣場,我們都需要。

至於小孩子,父母最好還是不要讓他離開自己的視線之外,當意外發生,要第一時間擁抱孩子,告訴他,你就在他身邊,永遠不離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