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為何召開爸爸家長會?這位知名校長的理由令人深思

不完美媽媽 文章 三字經 文化 高峰 京城教育圈 2019-04-10
小學為何召開爸爸家長會?這位知名校長的理由令人深思


前些天,我們邀請了五年級的500多個爸爸到學校來開家長會。我說,為什麼一定要邀請爸爸來開會?因為孩子到了五年級是人生的一個重要拐點;但是爸爸們忙於事業,忙於掙錢,忙於升官,忙於交際,忙於出差……總之,忙的顧不上孩子。


假如一個男人在28歲左右有了寶寶,目前的五年級男性家長的年齡大約在40歲左右,也是一個男人在社會上地位開始上升的時期。按照心理學的觀點,此時男人更加專注於事業、官職、金錢、地位、名譽、交際、遊玩等,容易把整個身心投放到事業上,投放到交際交往上,投放到其他熱鬧之事上,而不會顧及孩子的成長。譬如,不接送孩子上學,不參加家長會,不帶孩子外出遊歷,回來太晚無法與孩子交流,喝的醉醺醺與孩子說胡話……


當一個男人到了60歲退休的時候,才會發現年輕時有多麼荒唐——如果當年多關注一下孩子的成長,多陪同自己的孩子長大,孩子也許會發展得更好!只有在那個時候,當自己的孩子也結婚生子的時候,才會明白今天的這個道理,但是,已經悔之晚矣!


所以,為了爸爸們不吃教育孩子的“後悔藥”,我們決定來一場爸爸們的家長會!


小學為何召開爸爸家長會?這位知名校長的理由令人深思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問了同樣的問題:“你最尊敬的人是誰?”問到日本的學生,答案是:第一是父親,第二是母親。問到美國的學生,答案是:第一是父親,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親。不要忘了,美國的球星也是父親!問到中國的學生,前3名中沒有父親和母親!在日本和美國孩子的心目中,父親具有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但在中國孩子心裡,父親佔據的位置微乎其微,可憐巴巴!


答案很簡單,當爸爸天天忙於事業,忙於掙錢,忙於升官,忙於交際,忙於出差……很少有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自然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就會大大地打了折扣。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如果一個家庭不教子,會被指責“未盡父兄之責”,“父當以教為事”則要求父親們把教好孩子作為男人的重要職責。《三字經》裡就有“養不教,父之過”,強調了父親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責任擔當。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說明了父親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之大。一位美國教育家說,一個好爸爸,頂上100個好校長。


爸爸是家裡的頂樑柱,是全家人的依靠。爸爸對孩子的教育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爸爸對孩子起到示範、標杆作用。一位正直、善良、有擔當的爸爸,就會培養出正直、善良、有擔當的孩子;而一位偷奸耍滑、不講誠信、毫無作為、遊戲人生的爸爸,也一定會帶給孩子灰暗的人生,或許將來不進監獄就已經很不錯了。缺失了爸爸教育的孩子,首先在人格就會出現問題,直至影響一生的幸福。


另一方面,爸爸給孩子的關心、愛護、陪伴、陪同、鼓勵、支持、暗示、嚴格要求等,影響著孩子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古人用“天下無如父子親”來描述父子的親密程度,對父親的責任定義在一個“教”字,認為:“父者何謂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


小學為何召開爸爸家長會?這位知名校長的理由令人深思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男孩不像男人,有的女孩不像女人,一般是爸爸教育的缺失、媽媽教育的強勢造成的。在小學,一般家庭容易把教育孩子的權利、責任、時空、過程全部交給了媽媽。不信看看家長會上80%以上來的是媽媽;學校開放課堂,也是80%來的是媽媽。


實際上,在小學的低齡階段,在孩子安全期、依戀期,媽媽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媽媽更溫柔、更耐心、更關切、更貼心,對孩子的幸福成長十分有利。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到了五年級10-11歲,此時孩子的自主意識開始崛起,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且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但由於生活和社會經驗的不足,孩子的觀點和看法往往又是不全面的,或是錯誤的,因此,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也會讓孩子的情緒、情感發生很大的變化。


作為女性,媽媽一般更感性一些,孩子常常因為得不到媽媽的理解或者嘮嘮叨叨,而故意與媽媽作對。此時,作為男人的爸爸應該及時出現了,切實擔負起爸爸的教育責任,與孩子一起克服情緒障礙,養成和固化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學業質量,一起去鍛鍊身體,假期外出遊玩……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促進孩子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貝多芬曾經說:“我不知道有什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具神聖職責了。”爸爸們,工作很重要,事業很重要,賺錢很重要,但是當你把一個生命帶到了這個世界上,當你被賦予做父親的責任的時候,還有什麼比培育他們成人更重要的嗎?


文 | 高峰(中國科學院附屬玉泉小學校長)

文章來源 |“高峰的幸福教育”,“京城教育圈”獲授權轉載

圖片來源 | 網絡

小學為何召開爸爸家長會?這位知名校長的理由令人深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