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Suzy~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Nick~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會變老的事實,青春就像手紙,看著很多,但不知不覺間就沒了。

56歲

56歲那年,高富帥三人組中的約翰終於對導演袒露了自己的內心與真實經歷:

約翰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就去世了,頂樑柱的倒塌令家中經濟捉襟見肘,母親為了能讓他繼續就讀貴族學校,不得不走出家門,開始努力工作。

其實從那一刻起,導演在片中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設就已轟然倒塌

好在約翰很爭氣,大學時憑藉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獎學金,畢業後成了大律師,讓家人過上了最好的生活。

導演本來想拍一個富二代理所當然成功的故事,沒想到卻意外收穫了一箇中產子弟通過自我奮鬥完成階級躍升的勵志篇章

但約翰在人生後半場也和Nick一樣失落,他對導演坦言,好幾個高中同學都成了部長,和他們一比自己實在太失敗了。

越往後活,我就越清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適用於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因為人的慾望宛如黑洞,地球上這點分子實在是填不滿這一個個無無底的溝壑。

來倫敦東區的託尼(Tony)從小的夢想是當個騎師,21歲那年同樣夢想破滅,選擇去參加出租司機考試。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會變老的事實,青春就像手紙,看著很多,但不知不覺間就沒了。

56歲

56歲那年,高富帥三人組中的約翰終於對導演袒露了自己的內心與真實經歷:

約翰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就去世了,頂樑柱的倒塌令家中經濟捉襟見肘,母親為了能讓他繼續就讀貴族學校,不得不走出家門,開始努力工作。

其實從那一刻起,導演在片中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設就已轟然倒塌

好在約翰很爭氣,大學時憑藉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獎學金,畢業後成了大律師,讓家人過上了最好的生活。

導演本來想拍一個富二代理所當然成功的故事,沒想到卻意外收穫了一箇中產子弟通過自我奮鬥完成階級躍升的勵志篇章

但約翰在人生後半場也和Nick一樣失落,他對導演坦言,好幾個高中同學都成了部長,和他們一比自己實在太失敗了。

越往後活,我就越清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適用於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因為人的慾望宛如黑洞,地球上這點分子實在是填不滿這一個個無無底的溝壑。

來倫敦東區的託尼(Tony)從小的夢想是當個騎師,21歲那年同樣夢想破滅,選擇去參加出租司機考試。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那時候年輕的他面對鏡頭侃侃而談:

我會成為出租司機,我一定會,我要把出租司機執照甩在那些曾經低估我的人面前,讓他們看看我的厲害。

看到此處,我不禁好笑,心想這小夥子也太沒出息了,一份開出租的工作就令他渴求至此。

35歲時他又聊high了,說自己這輩子想幹的事情還沒有哪件幹不成,想當騎師最後真的和Lester Piggot(著名騎手)同場競技,想當演員就參演了斯皮爾伯格的影片。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會變老的事實,青春就像手紙,看著很多,但不知不覺間就沒了。

56歲

56歲那年,高富帥三人組中的約翰終於對導演袒露了自己的內心與真實經歷:

約翰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就去世了,頂樑柱的倒塌令家中經濟捉襟見肘,母親為了能讓他繼續就讀貴族學校,不得不走出家門,開始努力工作。

其實從那一刻起,導演在片中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設就已轟然倒塌

好在約翰很爭氣,大學時憑藉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獎學金,畢業後成了大律師,讓家人過上了最好的生活。

導演本來想拍一個富二代理所當然成功的故事,沒想到卻意外收穫了一箇中產子弟通過自我奮鬥完成階級躍升的勵志篇章

但約翰在人生後半場也和Nick一樣失落,他對導演坦言,好幾個高中同學都成了部長,和他們一比自己實在太失敗了。

越往後活,我就越清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適用於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因為人的慾望宛如黑洞,地球上這點分子實在是填不滿這一個個無無底的溝壑。

來倫敦東區的託尼(Tony)從小的夢想是當個騎師,21歲那年同樣夢想破滅,選擇去參加出租司機考試。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那時候年輕的他面對鏡頭侃侃而談:

我會成為出租司機,我一定會,我要把出租司機執照甩在那些曾經低估我的人面前,讓他們看看我的厲害。

看到此處,我不禁好笑,心想這小夥子也太沒出息了,一份開出租的工作就令他渴求至此。

35歲時他又聊high了,說自己這輩子想幹的事情還沒有哪件幹不成,想當騎師最後真的和Lester Piggot(著名騎手)同場競技,想當演員就參演了斯皮爾伯格的影片。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當場說了句很冰冷的話:你最後既沒成為騎士,也沒當成演員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會變老的事實,青春就像手紙,看著很多,但不知不覺間就沒了。

56歲

56歲那年,高富帥三人組中的約翰終於對導演袒露了自己的內心與真實經歷:

約翰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就去世了,頂樑柱的倒塌令家中經濟捉襟見肘,母親為了能讓他繼續就讀貴族學校,不得不走出家門,開始努力工作。

其實從那一刻起,導演在片中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設就已轟然倒塌

好在約翰很爭氣,大學時憑藉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獎學金,畢業後成了大律師,讓家人過上了最好的生活。

導演本來想拍一個富二代理所當然成功的故事,沒想到卻意外收穫了一箇中產子弟通過自我奮鬥完成階級躍升的勵志篇章

但約翰在人生後半場也和Nick一樣失落,他對導演坦言,好幾個高中同學都成了部長,和他們一比自己實在太失敗了。

越往後活,我就越清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適用於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因為人的慾望宛如黑洞,地球上這點分子實在是填不滿這一個個無無底的溝壑。

來倫敦東區的託尼(Tony)從小的夢想是當個騎師,21歲那年同樣夢想破滅,選擇去參加出租司機考試。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那時候年輕的他面對鏡頭侃侃而談:

我會成為出租司機,我一定會,我要把出租司機執照甩在那些曾經低估我的人面前,讓他們看看我的厲害。

看到此處,我不禁好笑,心想這小夥子也太沒出息了,一份開出租的工作就令他渴求至此。

35歲時他又聊high了,說自己這輩子想幹的事情還沒有哪件幹不成,想當騎師最後真的和Lester Piggot(著名騎手)同場競技,想當演員就參演了斯皮爾伯格的影片。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當場說了句很冰冷的話:你最後既沒成為騎士,也沒當成演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會變老的事實,青春就像手紙,看著很多,但不知不覺間就沒了。

56歲

56歲那年,高富帥三人組中的約翰終於對導演袒露了自己的內心與真實經歷:

約翰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就去世了,頂樑柱的倒塌令家中經濟捉襟見肘,母親為了能讓他繼續就讀貴族學校,不得不走出家門,開始努力工作。

其實從那一刻起,導演在片中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設就已轟然倒塌

好在約翰很爭氣,大學時憑藉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獎學金,畢業後成了大律師,讓家人過上了最好的生活。

導演本來想拍一個富二代理所當然成功的故事,沒想到卻意外收穫了一箇中產子弟通過自我奮鬥完成階級躍升的勵志篇章

但約翰在人生後半場也和Nick一樣失落,他對導演坦言,好幾個高中同學都成了部長,和他們一比自己實在太失敗了。

越往後活,我就越清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適用於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因為人的慾望宛如黑洞,地球上這點分子實在是填不滿這一個個無無底的溝壑。

來倫敦東區的託尼(Tony)從小的夢想是當個騎師,21歲那年同樣夢想破滅,選擇去參加出租司機考試。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那時候年輕的他面對鏡頭侃侃而談:

我會成為出租司機,我一定會,我要把出租司機執照甩在那些曾經低估我的人面前,讓他們看看我的厲害。

看到此處,我不禁好笑,心想這小夥子也太沒出息了,一份開出租的工作就令他渴求至此。

35歲時他又聊high了,說自己這輩子想幹的事情還沒有哪件幹不成,想當騎師最後真的和Lester Piggot(著名騎手)同場競技,想當演員就參演了斯皮爾伯格的影片。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當場說了句很冰冷的話:你最後既沒成為騎士,也沒當成演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他只尷尬了一秒就恢復了笑容:

有過總比沒有強。

"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這是一句英國諺語,意思是“7歲看大”。

英國人眼光沒有咱們犀利,判定一個小孩要多看四年。

1964年時,一位青年導演默唸這句諺語時突發奇想,他找來一群來自不同階級的7歲小孩,挨個採訪了他們,那之後導演靠著驚人的執行力每隔7年就提著攝像機回訪一次那批孩子,現在這部紀錄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歲了(7x8=56),最新一集(63歲)將在2020年上映。

這是孩子們7歲時的模樣:

來自倫敦東部貧民區的Ton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來自利物浦中產階級的尼爾~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從左往右:約翰、安德魯、Peter~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工人階級姐妹花,從左往右:Jackie、琳、Su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農二代: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富家千金: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始的開始,我確實愛上了他們每一個人。

孩子們家庭背景不同,言談舉止大相徑庭,但都同樣的無憂無慮,惹人喜歡。

他們有人想上牛津劍橋,有人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有人想周遊世界,有人要去非洲幫助難民,有人想當宇航員...

人生和未來對他們而言都彷彿是一幅無限延展的卷軸,只等他們隨手塗抹幾筆就能成為波瀾壯闊的篇章。

14歲

導演的初衷是通過現實來展現英國的階級分化,最後得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結論,14歲那年,孩子們似乎也按照導演預設的劇本演了下去:富二代們都按部就班上了貴族學校,工人階級姐妹花則順理成章的去了職業學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不論人生走向如何,他們14歲那年都展現出強烈的叛逆,無意與世界交流。

當導演問Suzy(富家千金)怎麼看這部紀錄片時,她直白的說:

I think this is ridiculus.(這很荒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睿智而寡言少語的農二代Nick甚至懶得面對鏡頭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高富帥三人組也不卑不亢的批評了導演,紛紛表示自己不想代表“有錢人家的孩子”。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1歲

高富帥三人組在七歲時就定下了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是牛津就是劍橋。

21歲那年查理卻掉隊了,他沒考上牛津,而是去了杜倫大學(Durham),杜倫同樣是名校,在英國的地位相當於浙大。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問他沒能考上夢寐以求的牛津是什麼感覺,直白到令人尷尬: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查理輕描淡寫回了句: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I don't mind at all.(我不在乎)

我卻知道他一定在乎。

我有個高中同學,他從小就立志上清華,但高三的一模二模後不得不接受現實改報了復旦。

上覆旦後,他一度意志消沉,同學聚會上他也極少提復旦的事,大四畢業那天,他發短信告訴我,拿到畢業證那一刻他什麼感覺都沒有,還把復旦這四年形容為一段“無愛的婚姻”。

大家可能覺得這位朋友很作,大男人還這麼能作,復旦已經是很好的學校了卻不知足。

其實“作”和“不知足”正是人類的本能。

他即使上了清華也不會心滿意足,生活中還會有其他不如意等著他去不知足。

正如片中的Nick。

農二代Nick是片中第一個沒按照預設劇本走的孩子,他考上了牛津,成功跳脫了階級枷鎖。

但當導演問起他成功祕訣時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突然爽朗大笑: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我不就是考上牛津了嗎,我哪裡成功了?

28歲

他們28歲那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衰老”這個詞。

沒錯,28歲,依舊是風華正茂的年紀,有幾個年輕人看著卻不再年輕了。

Suzy21歲接受採訪時叼著根菸,即使再頹廢、再消沉、再厭世,也難掩青春氣息: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時Suzy因為美滿的婚姻陽光了不少,卻也顯得蒼老了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Suzy還算老的優雅,Jackie則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28歲的Jackie,看著少說也40朝上吧?

7歲時的尼爾是片中最可愛的男孩,28時卻開始四處流浪,很明顯,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30不到就謝了頂駝了背。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35歲後

從21歲起,失意和無奈便充斥了每個孩子的生活

14歲時有幾個孩子也顯得憂傷,但都說不出什麼實質煩惱,大多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罷了。

21歲是英國的法定成人年齡,這個節點似乎也印證了那句話: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不輕鬆。

最先品嚐到失意的是查理和尼爾,他倆都高考失利,沒能進入夢想的牛津,退而求其次去了別的學校。

查理21歲後便不再參與紀錄片的拍攝,這其中高考失利的因素到底佔了幾何,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尼爾則比查理悽慘的多,他自21歲起心理就出了問題,輟學、失業、流浪、孤獨、抑鬱猶如多胞胎般紛至沓來,將尼爾糾纏的動彈不得。

他也對生活投降了,一邊倔強的對鏡頭宣稱自己很快樂,一邊領著政府救濟金四處漂泊,過著誰都看得出來並不快樂的生活。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直到40歲後,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慢慢撿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21歲、28歲、35歲、42歲)總共不過3個多小時,我是一口氣連著看的,3小時的時間短到讓我忽略了尼爾其實在深淵裡掙扎了足足20年。

女孩那邊同樣不輕鬆,最典型的恐怕就是Jackie,她28歲就經歷了婚變,成了單親媽媽,模樣滄桑的像是中年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49歲時她的兩段話讓我洞悉了她的內心,

她先是對著鏡頭咆哮:

我現在身體不好,政府卻不發給我放補助了,擺明了讓我出去工作,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嗎?你說我的身體狀況怎麼去工作,你說?

導演問她:

你有什麼後悔的事情嗎?

她長嘆了一口氣:

我上學時候不應該這麼懶,若再活一次,我一定更努力學習。

我知道,凡是說出這種話的人,就算真給她一盒後悔藥讓她穿越回去,她頂多努力三個月,然後依然該幹嘛幹嘛。

失敗的人都有個共同點,愛怨天尤人,愛推卸責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賴政府,一點兒背就賴社會,實在沒人賴了就賴自己以前不努力,該做的事則永遠推給明天的自己。

我真的想走進電視一個巴掌把Jackie拍醒。

但我也知道,我拍不醒她。

農二代尼克從牛津畢業後成為了科學家,一直被觀眾津津樂道,因為他是大眾眼中唯一跳脫自己階級的人。

但49歲那年他面對鏡頭卻失落無比,因為過去7年研究的課題宣告失敗,他再次無奈而自嘲的對導演說,大家都說我是成功者,但我做成什麼了,我至今為止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來拍這部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越往後,最震撼的片段就變成了每次他們登場時更蒼老的模樣:

49歲的Jackie~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Suzy~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的Nick~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會變老的事實,青春就像手紙,看著很多,但不知不覺間就沒了。

56歲

56歲那年,高富帥三人組中的約翰終於對導演袒露了自己的內心與真實經歷:

約翰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就去世了,頂樑柱的倒塌令家中經濟捉襟見肘,母親為了能讓他繼續就讀貴族學校,不得不走出家門,開始努力工作。

其實從那一刻起,導演在片中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設就已轟然倒塌

好在約翰很爭氣,大學時憑藉優異的成績贏得了獎學金,畢業後成了大律師,讓家人過上了最好的生活。

導演本來想拍一個富二代理所當然成功的故事,沒想到卻意外收穫了一箇中產子弟通過自我奮鬥完成階級躍升的勵志篇章

但約翰在人生後半場也和Nick一樣失落,他對導演坦言,好幾個高中同學都成了部長,和他們一比自己實在太失敗了。

越往後活,我就越清楚“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適用於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因為人的慾望宛如黑洞,地球上這點分子實在是填不滿這一個個無無底的溝壑。

來倫敦東區的託尼(Tony)從小的夢想是當個騎師,21歲那年同樣夢想破滅,選擇去參加出租司機考試。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那時候年輕的他面對鏡頭侃侃而談:

我會成為出租司機,我一定會,我要把出租司機執照甩在那些曾經低估我的人面前,讓他們看看我的厲害。

看到此處,我不禁好笑,心想這小夥子也太沒出息了,一份開出租的工作就令他渴求至此。

35歲時他又聊high了,說自己這輩子想幹的事情還沒有哪件幹不成,想當騎師最後真的和Lester Piggot(著名騎手)同場競技,想當演員就參演了斯皮爾伯格的影片。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導演當場說了句很冰冷的話:你最後既沒成為騎士,也沒當成演員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他只尷尬了一秒就恢復了笑容:

有過總比沒有強。

《人生七年》丨普通家庭的孩子,拿什麼改變人生

56歲,他告訴導演自己前些日子開出租車載了巴斯奧爾德林(與阿姆斯特朗一起登月的宇航員),他下車時酒店服務生向車裡要簽名,他就轉頭告訴了奧爾德林,沒想到服務生對他說:

不,我要的是你的簽名,我在《人生七年》上見過你。

他講到這段經歷時高興地像個孩子,我也跟著笑了。

我不再嘲笑Tony胸無大志,而是開始打心眼裡佩服他的知足與樂觀。

這部片中其他13個孩子都在人生某個階段顯得陰鬱,唯有Tony的臉上永遠燦爛。

《人生七年》播出後,在全球引起了強烈反響,各國導演紛紛效仿,拍了自己國家的翻版。

俄版《人生七年》第一集於1990年開拍,沒想到轉年的1991蘇聯解體,前蘇聯成了俄羅斯,原本生在一個祖國的孩子們從此天各一方,成了好幾個不同國家的公民,也正因國家的動盪,有些孩子導演再也找不到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納蘭性德能寫出這首詩,正是因為23歲時經歷了喪妻之苦,他真心希望自己和愛妻的故事能定格在20歲一見鍾情那一瞬間,這樣就不必經歷後來令人刻骨銘心的悲傷與痛苦。

這兩句詩是納蘭性德30歲寫的,那時在外人看來,納蘭性德是富二代,帥,家庭美滿(二婚),但沒人曉得他已被悲傷淹沒,對現任妻子毫無感情。

寫下這句話的第二年他就鬱鬱而終了。

《人生七年》愈往後看,我對孩子的期望便愈小,只默唸他們能好好活著,這也是最令我欣慰之處,直到最新一集,那些孩子們都依然活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