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導語: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我國5歲以下兒童齲齒率接近7成,相當於寶寶有齲齒是正常的,沒有齲齒的健康寶寶卻是少數派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寶寶健康的牙齒的重要性

我們的食物先要通過牙齒來咀嚼才進入我們的消化道,牙齒是食物消化的第一個關口,牙齒健康才能吃得好,營養足。

1歲時寶寶長牙了也要學說話了,這時候健康、排列整齊的乳牙有助於寶寶進行正常發音。

如果寶寶牙齒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如果出現嚴重的齲齒,不但是會影響到食物的攝入,還可能引起全身的健康問題。

有一口健康好牙太重要了,有一口健康的牙齒成了少數派,這到底是為什麼了?

寶寶齲齒的原因

我們人體的口腔粘膜裡面定植著很多細菌,目前已知的就是700多種。其中鏈球菌和乳桿菌在唾液蛋白和食物殘渣的作用下形成了牙斑菌,而牙斑菌最喜歡分解食物中殘留的糖分(我人吃的米飯,我們吃的甜食都有糖分),把這些糖分代謝成有機酸,酸有腐蝕的作用,口腔長期有酸,再堅硬的牙齒都會被慢慢的腐蝕掉。形成齲齒。

5歲以下的寶寶齲齒率大概在66.8%,而12歲兒童恆牙患齲率比例是28.9%而中年人的齲齒率就更高了,達到88%以上。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1、共用餐具,特別是餵食,口腔吹涼食物

前幾天回孃家,孃家有個小侄女在家裡跟著爺爺奶奶,吃飯時因為飯太熱了,奶奶張開了自己那一口爛牙的嘴巴開始幫孩子把食物吹涼......

而爺爺自己一邊吃一邊拿吃過的筷子夾東西 ……

我和老人家說這樣對孩子的口腔不好,老人家的口腔裡面有很多的細菌,用嘴巴給孩子吹食物,共用餐具都會影響到寶寶的乳牙發率。

2、讓含糖食物留在口腔過久

有些奶奶喜歡追著孩子餵飯,孩子吃一口飯看一段電視或者是玩一段時間玩具。米飯在口腔裡呆久了,分解的糖分就留在寶寶的口腔裡,成為細菌喜歡的食物。

或者是給孩子喝奶時邊喝邊玩,一歲多了還奶睡,這時候都會讓這些甜食和寶寶的牙齒親密接觸。

菁媽在外面時不時會看到一些4歲左右的孩子張開小嘴一笑就是一圈的齲齒。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奶瓶齲,就是因為家長經常給孩子含著奶瓶導致的。

或者是家長經常給孩子吃糖,糖一般都有黏性,當孩子用牙齒去咬糖時一部分糖就會趁機黏在牙齒上,並被細菌分解成酸性物質,日積月累引起齲齒。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3、不注意口腔衛生

有些孩子一直到三歲沒刷過牙,事實上孩子長出兩顆以上的牙齒後就建議媽媽用柔軟的指套牙刷給孩子刷牙了。

不少寶寶長了牙之後也是喝完奶就直接睡覺,沒有漱口甚至是喝點水過下口腔。

一天吃食物的殘渣,口腔中一天內滋生的牙斑菌都要靠小小的牙刷來幫忙。如果經常不刷牙,那麼受益的就是口腔中的牙斑菌,在口腔裡佔地為王,從而導致齲齒。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預防寶寶齲齒,主要責任在家長,家長做好這7點

1、孕期補好鈣

我們說寶寶6個月長牙,或者是10個月長牙,其他正確的說法是孩子出牙而不是長牙。孕6周時胎兒已經開始長牙了,到孕晚期20顆乳牙全部形成並鈣化。它就像一顆種子在地下沒有發芽。等待時機再破土而出。

我們的牙齒為什麼這麼堅硬就是因為有鈣,而孕期寶寶的牙齒就開始發育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補鈣。

其實我們的胎寶寶已經非常的聰明,通過各位方法提醒媽媽補鈣,比如時不時讓媽媽抽下筋,時不時讓媽媽因為缺鈣覺得煩躁,這些都是胎寶寶在告訴媽媽要補鈣了。

孕早期需要鈣800毫克,中期和晚期需要1000毫克。所以我們要注意鈣的補充。主要補鈣的食物就是牛奶和鈣片。

買鈣片時建議買含有維生素D的鈣片,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2、出生就是洗口腔

很多媽媽甚至部分醫生覺得孩子出生時口腔還沒有牙齒,口腔粘膜比較嬌嫩,不能洗。洗了可能會容易擦破寶寶的口腔。

而美國牙科學會和兒科學會以及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給出的建議是:從寶寶一出生就應該開始清洗口腔。

建議從小就給早晚孩子洗口腔,動作輕柔,紗布要經常消毒清洗。經常洗口腔也會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有東西在自己的口腔中動來動去,也有利於以後幫寶寶刷牙。

3、正確刷牙

菁菁今年5歲,因為我經常出差,不經常在家,寶寶都是在家跟著奶奶比較多,奶奶說從小要鍛鍊他獨立,所以沒到3歲就自己刷牙。但是我每次回家都會幫孩子刷,因為孩子的精細動作沒發育成熟,讓孩子刷牙的話他都是胡亂刷一下,最多是拿牙刷在嘴巴里面攪個幾秒鐘就好了。

這樣刷牙只能讓家長覺得孩子刷牙了,但是事實起不到刷牙的效果。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給寶寶刷牙的時間:

沒長牙前用紗布,長出2顆以上牙齒用指套牙刷;

2歲之後用年齡相當的兒童牙刷,這時候孩子一般還不會漱口,用清水刷或者是不含氟的兒童牙膏就可以了;

3歲之後用綠豆大小的牙膏刷牙,教寶寶漱口;

6歲之後寶寶的精細動作發育相對成熟再自己刷牙,家長只要積極的監督就可以了,6歲之前由家長幫寶寶刷牙。

寶寶的刷牙方法:

建議用水平顫動拂刷法:注意刷毛放在牙根輕輕加壓,刷毛部分進入牙齦溝內,從根部向上刷;以2~3顆牙往返刷10次,裡裡外外都要刷。而牙面就來回刷。

或者是媽媽在網上查一下“巴氏刷牙法”也是很合適寶寶使用的刷牙方法。

寶寶的刷牙工具:

一般建議3個月換一次牙刷,而且要做了一人一杯一牙刷一牙膏。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4、防止不當餵養方式

用嘴巴餵食

菁媽還記得小時候看鄰居家裡的一個奶奶帶孩子,因為那個飯有點硬,怕小孩子吃不下,奶奶就把飯放嘴巴里先咬幾下再吐出來給孩子吃。

想想都覺得噁心,大人口腔裡的細菌就要跑到寶寶的口腔裡,不但導致孩子的牙齒容易出現齲齒。甚至有時候大人有胃病,口腔中有幽門螺旋桿菌,還可以會導致寶寶出現胃炎。現在也是不少5歲6歲的孩子就會胃炎的,可能也和不良的餵養方式有關。

嘴巴吹食物,試食物溫度和共用餐具

除了用嘴巴餵食外,用嘴巴給孩子吹食物時,或者是用嘴巴試食物的溫度,都會讓大人口腔裡的細菌也跟著口水飛到寶寶的食物中,也容易導致寶寶齲齒。

還有些大人會用自己吃過的餐具比如筷子給孩子夾菜吃。

長期用奶瓶喝奶

菁媽經常看到那些2、3歲的寶寶還含著奶瓶喝奶,事實上我們建議寶寶在1歲半左右就會考慮用杯子喝奶,用杯子喝奶時,奶在嘴巴中停留的時間少,對口腔刺激小。

奶瓶喝奶時奶嘴充滿奶液,孩子喝2分鐘就有2分鐘是奶液和牙齒親密接觸,如果孩子是奶睡或者喜歡邊喝邊玩,可能喝一瓶奶奶液就和牙齒接觸近10分鐘甚至30分鐘

奶液中豐富的糖分給了口腔裡的細菌大把的養分,容易形成齲齒。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5、注意補足量的維生素D

我們的牙齒主要是由鈣組成的,而寶寶1歲前主食是奶,1-3歲也還會經常喝奶,這些牛奶中的鈣基本上可以滿足寶寶對鈣的需要,但是食物中的鈣要可以被人體吸收必須要依賴維生素D。國家衛計委建議嬰兒出生數天開始補維生素D,直到2歲,每天補400-600IU。

而如果寶寶是北方這些空氣汙染比較嚴重的地區,甚至建議每天補到3歲。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也讓寶寶的牙齒和骨骼更加強壯。

家長在早晚天氣好時帶寶寶去做戶外運動,不但可以產生維生素D,而且運動時身體的循環加快也可以讓鈣更好的吸收。

6、吃軟之後也要吃硬,水果蔬菜不可少

前不久菁媽開了一個媽媽沙龍,一個媽媽問我:寶寶一歲二個月了現在可以給孩子吃飯了嗎?媽媽說寶寶一直到11個月才出牙,所以一直都吃米糊,面,和稀飯,怕孩子不會咬所以一直沒怎麼給孩子吃飯。

前面我們講過寶寶在胎兒期就已經長好牙齒了,只是還沒有出牙,所以我們在寶寶8個月時無論有沒有長出牙齒都可以給寶寶吃一些水分少一點的粥或者是軟的飯了,我們的牙齒也是用進廢退,牙齒長出來就是要咬東西的。

一般在10個月左右的寶寶就可以吃飯了,家裡煮飯時把中間的米抓一把放邊上,讓中間的水多一些,之後就把中間的飯給孩子吃就可以了。

特別是孩子到1歲左右時要慢慢學會吃青菜,吃小塊的肉,讓孩子的牙齒有用力之地。而且多吃蔬菜和新鮮水果這些膳食纖維含量高、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不但可以增強咀嚼功能,而且還有利於牙齒的自潔作用、防止患齲病,又有利於口腔頜面的生長髮育,促使牙齒排列整齊。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7、看兒童牙科,做窩溝封閉

前幾天一個同事問我孩子11個月還沒長牙,怎麼辦?我告訴他1歲前出牙都沒問題。但是出牙後建議隔半年去看一次兒童牙科,有助於觀察孩子口腔的情況。

看兒童牙科相當我們給寶寶的牙齒做一個保健,看下牙齒的生長髮育有沒有問題,需要注意什麼。

比如說看兒童牙科時發現寶寶牙齒有很小的齲齒時治療效果是最好的,而如果家長自己發現經常是孩子說牙齒痛了才發現。

為何多數寶寶會有齲齒?原因主要有3點,全和媽媽不當餵養有關

建議孩子6歲左右去做窩溝封閉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提到:

推廣衛生健康部門會同教育部門實施兒童口腔健康檢查窩溝封閉、局部用氟等口腔疾病干預模式。

菁媽也發現很多地方對兒童有免費窩溝封閉項目,很多直接在小學開展。

窩溝封閉是預防恆磨牙窩溝齲的最有效方法。其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齒的窩溝填平,使牙面變得光滑易清潔,細菌不易存留,達到預防窩溝齲的作用。

菁媽寄話:有好牙才有好健康,有好牙才有幸福生活,保護寶寶的牙齒從孕期就要開始。

參照資料:

衛生部辦公廳《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

學齡前兒童齲齒與母親孕期、兒童相關因素的關聯研究 曹玉玲(山東省淄川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 25510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