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

前幾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大多數時間閨蜜都在吐槽自己的兒子,吐槽學校的攀比風。那個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自從讀了高中後,竟然開始要求買一些品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聲稱不是某某牌子就不穿。這可把閨蜜氣得不輕。

閨蜜家屬於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拿著本就不高的工資,刨去每月的房貸和車貸,剩下的錢在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後,基本是所剩無幾。用閨蜜的話說就是,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麼能亂花?兒子讀大學、找工作、談戀愛、娶媳婦哪一樣少得了錢?

因此,閨蜜在聽到孩子要買品牌服裝時,第一想法就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開始焦慮孩子是不是學壞了。追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身名牌,再不濟一件T恤也要一百多,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幾十塊錢的T恤還穿了兩年,實在是太寒酸,在同學們面前感覺抬不起頭來。

其實,攀比風的盛行又何止於校園?若是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攀比——孩子們比家長,家長們比孩子,年輕時愁工作,成年後為房子......

因為攀比,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輕鬆。在這些攀比、較勁的背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

前幾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大多數時間閨蜜都在吐槽自己的兒子,吐槽學校的攀比風。那個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自從讀了高中後,竟然開始要求買一些品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聲稱不是某某牌子就不穿。這可把閨蜜氣得不輕。

閨蜜家屬於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拿著本就不高的工資,刨去每月的房貸和車貸,剩下的錢在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後,基本是所剩無幾。用閨蜜的話說就是,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麼能亂花?兒子讀大學、找工作、談戀愛、娶媳婦哪一樣少得了錢?

因此,閨蜜在聽到孩子要買品牌服裝時,第一想法就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開始焦慮孩子是不是學壞了。追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身名牌,再不濟一件T恤也要一百多,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幾十塊錢的T恤還穿了兩年,實在是太寒酸,在同學們面前感覺抬不起頭來。

其實,攀比風的盛行又何止於校園?若是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攀比——孩子們比家長,家長們比孩子,年輕時愁工作,成年後為房子......

因為攀比,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輕鬆。在這些攀比、較勁的背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聽著閨蜜的吐槽,想到前幾日讀的一本《焦慮星球筆記》,心中對焦慮的認知和感觸又加深了一分。

曾為憂鬱症所苦的馬特·海格是英國暢銷書作家,橫跨文學、非文學與青少年小說。曾出版《我遇見了人類》《時光邊緣的男人》等作品。其中《活下去的理由》一書中,對於受憂鬱症所苦的心境直白的刻畫,鼓舞了許多同處困境的讀者,出版即登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TOP1,被翻譯成29國語言。

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海格以同樣的獨特視角與筆調,觸及更多人心底共同的問題:當世界腳步愈來愈快、壓力已經成為日常,我們如何不至於跟著瘋狂?書中每一篇文字,都翻出了現代人心底的困惑,字裡行間的幽默與同理心,安撫我們焦躁疲累的心。

一、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

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家有學生娃的父母將檢查作業的工作提上了日程。也因此,朋友圈可謂哀嚎遍地,各種暴走畫面輪番上演。

這不,杭州一位寶媽督促10歲的女兒寫作業,發現孩子的暑假作業竟一字未動,氣得肝疼,讓孩子出去反省,將孩子關在了門外。小區巡邏的保安見狀在門外勸了2個多小時,無奈只能報警。誰想,警察叔叔過來勸解了半天依然無果。這位媽媽表示,孩子屢教不改,上學期連續一個月不寫作業,自己不僅花錢讓她去上培訓班,而且每天還花大精力督促學習,真是操碎了心。這個暑假到現在竟然一個字沒動,更是讓人氣得肝疼。最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我教不好了,你們帶走吧!”因為還要出警,最後警察只能先將小女孩帶回警局安置。

"

前幾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大多數時間閨蜜都在吐槽自己的兒子,吐槽學校的攀比風。那個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自從讀了高中後,竟然開始要求買一些品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聲稱不是某某牌子就不穿。這可把閨蜜氣得不輕。

閨蜜家屬於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拿著本就不高的工資,刨去每月的房貸和車貸,剩下的錢在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後,基本是所剩無幾。用閨蜜的話說就是,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麼能亂花?兒子讀大學、找工作、談戀愛、娶媳婦哪一樣少得了錢?

因此,閨蜜在聽到孩子要買品牌服裝時,第一想法就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開始焦慮孩子是不是學壞了。追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身名牌,再不濟一件T恤也要一百多,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幾十塊錢的T恤還穿了兩年,實在是太寒酸,在同學們面前感覺抬不起頭來。

其實,攀比風的盛行又何止於校園?若是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攀比——孩子們比家長,家長們比孩子,年輕時愁工作,成年後為房子......

因為攀比,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輕鬆。在這些攀比、較勁的背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聽著閨蜜的吐槽,想到前幾日讀的一本《焦慮星球筆記》,心中對焦慮的認知和感觸又加深了一分。

曾為憂鬱症所苦的馬特·海格是英國暢銷書作家,橫跨文學、非文學與青少年小說。曾出版《我遇見了人類》《時光邊緣的男人》等作品。其中《活下去的理由》一書中,對於受憂鬱症所苦的心境直白的刻畫,鼓舞了許多同處困境的讀者,出版即登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TOP1,被翻譯成29國語言。

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海格以同樣的獨特視角與筆調,觸及更多人心底共同的問題:當世界腳步愈來愈快、壓力已經成為日常,我們如何不至於跟著瘋狂?書中每一篇文字,都翻出了現代人心底的困惑,字裡行間的幽默與同理心,安撫我們焦躁疲累的心。

一、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

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家有學生娃的父母將檢查作業的工作提上了日程。也因此,朋友圈可謂哀嚎遍地,各種暴走畫面輪番上演。

這不,杭州一位寶媽督促10歲的女兒寫作業,發現孩子的暑假作業竟一字未動,氣得肝疼,讓孩子出去反省,將孩子關在了門外。小區巡邏的保安見狀在門外勸了2個多小時,無奈只能報警。誰想,警察叔叔過來勸解了半天依然無果。這位媽媽表示,孩子屢教不改,上學期連續一個月不寫作業,自己不僅花錢讓她去上培訓班,而且每天還花大精力督促學習,真是操碎了心。這個暑假到現在竟然一個字沒動,更是讓人氣得肝疼。最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我教不好了,你們帶走吧!”因為還要出警,最後警察只能先將小女孩帶回警局安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圖片來源網絡

好多家長在這條消息的評論區吐槽,有說自己督促孩子做作業時如何堵心如何生氣,有說原來不是自己一家的孩子不省心。甚至有人調侃,看著自己還在吃奶的孩子,希望他能跳過輔導作業的那段年齡,直接上大學......

還記得孩子剛剛出生時,我們看著襁褓中的小嬰兒,心裡想著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別無所求。可是,慢慢地,看到別人家差不多大的孩子會走路了,會說話了,再看自己家話說不清,走路跌跌撞撞,心裡就會冒出幾分擔憂和焦慮。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即便省吃儉用也心甘情願將錢送給各種學前班和培訓機構,那時,滿心滿眼盯著的是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初抱著小小的他時發的願,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知何時提高了幸福必備條件,或者我們以為的幸福必備條件的門檻。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你看別人都那樣了,我怎麼可以還這樣呢?

生活中,令人焦慮的目標比比皆是,如影隨形,比如:上學時看到別人的好成績,就想,等考出好成績就圓滿了;等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圓滿了。工作時看著曾經的同學春風得意,想著,等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圓滿了;等升職加薪就圓滿了。

看到別人身材好顏值高,就嚷嚷著減肥,各種護膚品塗起來,甚至還要去整容。看到別人住著寬敞的房子,咬咬牙,按揭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裡暗想:等還完房貸就圓滿了。

有了孩子又會想: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期望一點點長大就圓滿了。隨著孩子的成長,又有了各種新的期望。

"

前幾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大多數時間閨蜜都在吐槽自己的兒子,吐槽學校的攀比風。那個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自從讀了高中後,竟然開始要求買一些品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聲稱不是某某牌子就不穿。這可把閨蜜氣得不輕。

閨蜜家屬於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拿著本就不高的工資,刨去每月的房貸和車貸,剩下的錢在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後,基本是所剩無幾。用閨蜜的話說就是,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麼能亂花?兒子讀大學、找工作、談戀愛、娶媳婦哪一樣少得了錢?

因此,閨蜜在聽到孩子要買品牌服裝時,第一想法就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開始焦慮孩子是不是學壞了。追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身名牌,再不濟一件T恤也要一百多,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幾十塊錢的T恤還穿了兩年,實在是太寒酸,在同學們面前感覺抬不起頭來。

其實,攀比風的盛行又何止於校園?若是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攀比——孩子們比家長,家長們比孩子,年輕時愁工作,成年後為房子......

因為攀比,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輕鬆。在這些攀比、較勁的背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聽著閨蜜的吐槽,想到前幾日讀的一本《焦慮星球筆記》,心中對焦慮的認知和感觸又加深了一分。

曾為憂鬱症所苦的馬特·海格是英國暢銷書作家,橫跨文學、非文學與青少年小說。曾出版《我遇見了人類》《時光邊緣的男人》等作品。其中《活下去的理由》一書中,對於受憂鬱症所苦的心境直白的刻畫,鼓舞了許多同處困境的讀者,出版即登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TOP1,被翻譯成29國語言。

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海格以同樣的獨特視角與筆調,觸及更多人心底共同的問題:當世界腳步愈來愈快、壓力已經成為日常,我們如何不至於跟著瘋狂?書中每一篇文字,都翻出了現代人心底的困惑,字裡行間的幽默與同理心,安撫我們焦躁疲累的心。

一、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

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家有學生娃的父母將檢查作業的工作提上了日程。也因此,朋友圈可謂哀嚎遍地,各種暴走畫面輪番上演。

這不,杭州一位寶媽督促10歲的女兒寫作業,發現孩子的暑假作業竟一字未動,氣得肝疼,讓孩子出去反省,將孩子關在了門外。小區巡邏的保安見狀在門外勸了2個多小時,無奈只能報警。誰想,警察叔叔過來勸解了半天依然無果。這位媽媽表示,孩子屢教不改,上學期連續一個月不寫作業,自己不僅花錢讓她去上培訓班,而且每天還花大精力督促學習,真是操碎了心。這個暑假到現在竟然一個字沒動,更是讓人氣得肝疼。最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我教不好了,你們帶走吧!”因為還要出警,最後警察只能先將小女孩帶回警局安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圖片來源網絡

好多家長在這條消息的評論區吐槽,有說自己督促孩子做作業時如何堵心如何生氣,有說原來不是自己一家的孩子不省心。甚至有人調侃,看著自己還在吃奶的孩子,希望他能跳過輔導作業的那段年齡,直接上大學......

還記得孩子剛剛出生時,我們看著襁褓中的小嬰兒,心裡想著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別無所求。可是,慢慢地,看到別人家差不多大的孩子會走路了,會說話了,再看自己家話說不清,走路跌跌撞撞,心裡就會冒出幾分擔憂和焦慮。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即便省吃儉用也心甘情願將錢送給各種學前班和培訓機構,那時,滿心滿眼盯著的是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初抱著小小的他時發的願,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知何時提高了幸福必備條件,或者我們以為的幸福必備條件的門檻。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你看別人都那樣了,我怎麼可以還這樣呢?

生活中,令人焦慮的目標比比皆是,如影隨形,比如:上學時看到別人的好成績,就想,等考出好成績就圓滿了;等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圓滿了。工作時看著曾經的同學春風得意,想著,等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圓滿了;等升職加薪就圓滿了。

看到別人身材好顏值高,就嚷嚷著減肥,各種護膚品塗起來,甚至還要去整容。看到別人住著寬敞的房子,咬咬牙,按揭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裡暗想:等還完房貸就圓滿了。

有了孩子又會想: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期望一點點長大就圓滿了。隨著孩子的成長,又有了各種新的期望。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二、焦慮的誘因——為什我們會攀比,進而變得焦慮?

“我們很少意識到,我們最私密的想法和情感其實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屬於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思考所用的語言和圖景本身並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而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

——阿倫·沃茨《反主流文化的文化(文字記錄編輯版)》

自從有了網絡,一切變得簡單便捷起來。想買什麼一鍵就可以下單,想聯繫朋友只需一個電話,如果一個電話說不清,還可以發微信,發電子郵件。隨著購物和聯絡的便捷,媒體資訊的獲取也變得簡單起來。

如此看來,我們的時間應該變得更多起來,可事實恰恰相反,每一天的時間像長了腿一般跑得賊快。好像什麼都還沒做,這一天就過去了。顯然問題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我們被刺激去做的事情超載了。

比如,本來想著買一件襯衫,當你打開手機,看中一件素色的襯衫後,你又被那件看起來不錯的格子襯衫吸引,覺得自己正缺一件那樣的襯衫,而後你又看到了一件十分漂亮的長裙......就這樣,不知不覺中,你為自己買了兩件襯衫,三條裙子,甚至還有一堆各式各樣的你認為非常需要的東西。只是,等收到快遞時,卻發現,其實有很多東西並不是你當初認為的那樣非常需要。

“在時尚業,我們總是慫恿讀者買用不著的東西,”英國版《時尚》雜誌的時尚總監露辛達·錢伯斯說道,“讀者其實不需要更多的手袋、襯衫或鞋。因此,我們得威逼利誘,變著法兒地哄他們沒完沒了地買買買。”

"

前幾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大多數時間閨蜜都在吐槽自己的兒子,吐槽學校的攀比風。那個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自從讀了高中後,竟然開始要求買一些品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聲稱不是某某牌子就不穿。這可把閨蜜氣得不輕。

閨蜜家屬於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拿著本就不高的工資,刨去每月的房貸和車貸,剩下的錢在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後,基本是所剩無幾。用閨蜜的話說就是,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麼能亂花?兒子讀大學、找工作、談戀愛、娶媳婦哪一樣少得了錢?

因此,閨蜜在聽到孩子要買品牌服裝時,第一想法就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開始焦慮孩子是不是學壞了。追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身名牌,再不濟一件T恤也要一百多,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幾十塊錢的T恤還穿了兩年,實在是太寒酸,在同學們面前感覺抬不起頭來。

其實,攀比風的盛行又何止於校園?若是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攀比——孩子們比家長,家長們比孩子,年輕時愁工作,成年後為房子......

因為攀比,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輕鬆。在這些攀比、較勁的背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聽著閨蜜的吐槽,想到前幾日讀的一本《焦慮星球筆記》,心中對焦慮的認知和感觸又加深了一分。

曾為憂鬱症所苦的馬特·海格是英國暢銷書作家,橫跨文學、非文學與青少年小說。曾出版《我遇見了人類》《時光邊緣的男人》等作品。其中《活下去的理由》一書中,對於受憂鬱症所苦的心境直白的刻畫,鼓舞了許多同處困境的讀者,出版即登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TOP1,被翻譯成29國語言。

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海格以同樣的獨特視角與筆調,觸及更多人心底共同的問題:當世界腳步愈來愈快、壓力已經成為日常,我們如何不至於跟著瘋狂?書中每一篇文字,都翻出了現代人心底的困惑,字裡行間的幽默與同理心,安撫我們焦躁疲累的心。

一、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

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家有學生娃的父母將檢查作業的工作提上了日程。也因此,朋友圈可謂哀嚎遍地,各種暴走畫面輪番上演。

這不,杭州一位寶媽督促10歲的女兒寫作業,發現孩子的暑假作業竟一字未動,氣得肝疼,讓孩子出去反省,將孩子關在了門外。小區巡邏的保安見狀在門外勸了2個多小時,無奈只能報警。誰想,警察叔叔過來勸解了半天依然無果。這位媽媽表示,孩子屢教不改,上學期連續一個月不寫作業,自己不僅花錢讓她去上培訓班,而且每天還花大精力督促學習,真是操碎了心。這個暑假到現在竟然一個字沒動,更是讓人氣得肝疼。最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我教不好了,你們帶走吧!”因為還要出警,最後警察只能先將小女孩帶回警局安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圖片來源網絡

好多家長在這條消息的評論區吐槽,有說自己督促孩子做作業時如何堵心如何生氣,有說原來不是自己一家的孩子不省心。甚至有人調侃,看著自己還在吃奶的孩子,希望他能跳過輔導作業的那段年齡,直接上大學......

還記得孩子剛剛出生時,我們看著襁褓中的小嬰兒,心裡想著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別無所求。可是,慢慢地,看到別人家差不多大的孩子會走路了,會說話了,再看自己家話說不清,走路跌跌撞撞,心裡就會冒出幾分擔憂和焦慮。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即便省吃儉用也心甘情願將錢送給各種學前班和培訓機構,那時,滿心滿眼盯著的是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初抱著小小的他時發的願,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知何時提高了幸福必備條件,或者我們以為的幸福必備條件的門檻。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你看別人都那樣了,我怎麼可以還這樣呢?

生活中,令人焦慮的目標比比皆是,如影隨形,比如:上學時看到別人的好成績,就想,等考出好成績就圓滿了;等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圓滿了。工作時看著曾經的同學春風得意,想著,等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圓滿了;等升職加薪就圓滿了。

看到別人身材好顏值高,就嚷嚷著減肥,各種護膚品塗起來,甚至還要去整容。看到別人住著寬敞的房子,咬咬牙,按揭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裡暗想:等還完房貸就圓滿了。

有了孩子又會想: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期望一點點長大就圓滿了。隨著孩子的成長,又有了各種新的期望。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二、焦慮的誘因——為什我們會攀比,進而變得焦慮?

“我們很少意識到,我們最私密的想法和情感其實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屬於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思考所用的語言和圖景本身並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而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

——阿倫·沃茨《反主流文化的文化(文字記錄編輯版)》

自從有了網絡,一切變得簡單便捷起來。想買什麼一鍵就可以下單,想聯繫朋友只需一個電話,如果一個電話說不清,還可以發微信,發電子郵件。隨著購物和聯絡的便捷,媒體資訊的獲取也變得簡單起來。

如此看來,我們的時間應該變得更多起來,可事實恰恰相反,每一天的時間像長了腿一般跑得賊快。好像什麼都還沒做,這一天就過去了。顯然問題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我們被刺激去做的事情超載了。

比如,本來想著買一件襯衫,當你打開手機,看中一件素色的襯衫後,你又被那件看起來不錯的格子襯衫吸引,覺得自己正缺一件那樣的襯衫,而後你又看到了一件十分漂亮的長裙......就這樣,不知不覺中,你為自己買了兩件襯衫,三條裙子,甚至還有一堆各式各樣的你認為非常需要的東西。只是,等收到快遞時,卻發現,其實有很多東西並不是你當初認為的那樣非常需要。

“在時尚業,我們總是慫恿讀者買用不著的東西,”英國版《時尚》雜誌的時尚總監露辛達·錢伯斯說道,“讀者其實不需要更多的手袋、襯衫或鞋。因此,我們得威逼利誘,變著法兒地哄他們沒完沒了地買買買。”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時尚雜誌和網站以及社交媒體等販賣的是一種超越、一種出口,一種逃避之道。首先讓讀者看不起自己,通過產生自卑感來進一步加重焦慮感,而後產生超越自我的想法,媒體販賣給我們的理念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如果努力做別人,我們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快樂是經濟的死敵。我們的文化不斷鼓勵我們對自己略為不滿。

我們太胖或太瘦,或太皮鬆肉垮;我們的房子太小,地段上沒優勢,學區也不是很好;我們衣服的質地,包包的品牌,車子的性能......“總感覺自己不夠好”成了我們的一個弱點,各大企業挖空心思利用它賺錢。事實上,營銷的整個目的似乎就是讓我們對自己不滿。

《優化營銷,激活企業》的作者羅伯特·羅森塔爾曾在《快公司》雜誌中寫道:營銷銷人員要想成功,就必須從產品利益的角度——而不是從產品功能的角度——考慮問題。產品的利益往往離不開“心理因素”。恐懼、不安、猶疑往往是企業和機構百試不爽的法寶,他們毫無愧色地利用這類情緒,迫使消費者停下來思考,繼而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三種情緒的威力太大了,只要利用得當,輕鬆秒殺競爭對手不是問題”。

對於營銷大師來說,營銷成功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可以只問目的,不問手段,更加不會考慮讓受眾無緣無故地焦慮會帶來什麼樣的廣泛影響。

但有的廣告即使沒有過度煽動我們的恐懼情緒,也一樣會對我們的心理產生不利影響。如果被販賣“穿這條褲子就能讓你氣度不凡”的念頭,我們就會潛意識地感覺到必須獲得和保持這種不凡氣度的壓力。

只是,物慾很難滿足,我們花大價錢買到了心愛的東西之後獲得的往往是心情低落,而後我們渴望得到更多,就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這個社會鼓勵我們渴望只會讓我們渴望更多的東西。

"

前幾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大多數時間閨蜜都在吐槽自己的兒子,吐槽學校的攀比風。那個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自從讀了高中後,竟然開始要求買一些品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聲稱不是某某牌子就不穿。這可把閨蜜氣得不輕。

閨蜜家屬於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拿著本就不高的工資,刨去每月的房貸和車貸,剩下的錢在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後,基本是所剩無幾。用閨蜜的話說就是,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麼能亂花?兒子讀大學、找工作、談戀愛、娶媳婦哪一樣少得了錢?

因此,閨蜜在聽到孩子要買品牌服裝時,第一想法就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開始焦慮孩子是不是學壞了。追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身名牌,再不濟一件T恤也要一百多,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幾十塊錢的T恤還穿了兩年,實在是太寒酸,在同學們面前感覺抬不起頭來。

其實,攀比風的盛行又何止於校園?若是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攀比——孩子們比家長,家長們比孩子,年輕時愁工作,成年後為房子......

因為攀比,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輕鬆。在這些攀比、較勁的背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聽著閨蜜的吐槽,想到前幾日讀的一本《焦慮星球筆記》,心中對焦慮的認知和感觸又加深了一分。

曾為憂鬱症所苦的馬特·海格是英國暢銷書作家,橫跨文學、非文學與青少年小說。曾出版《我遇見了人類》《時光邊緣的男人》等作品。其中《活下去的理由》一書中,對於受憂鬱症所苦的心境直白的刻畫,鼓舞了許多同處困境的讀者,出版即登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TOP1,被翻譯成29國語言。

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海格以同樣的獨特視角與筆調,觸及更多人心底共同的問題:當世界腳步愈來愈快、壓力已經成為日常,我們如何不至於跟著瘋狂?書中每一篇文字,都翻出了現代人心底的困惑,字裡行間的幽默與同理心,安撫我們焦躁疲累的心。

一、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

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家有學生娃的父母將檢查作業的工作提上了日程。也因此,朋友圈可謂哀嚎遍地,各種暴走畫面輪番上演。

這不,杭州一位寶媽督促10歲的女兒寫作業,發現孩子的暑假作業竟一字未動,氣得肝疼,讓孩子出去反省,將孩子關在了門外。小區巡邏的保安見狀在門外勸了2個多小時,無奈只能報警。誰想,警察叔叔過來勸解了半天依然無果。這位媽媽表示,孩子屢教不改,上學期連續一個月不寫作業,自己不僅花錢讓她去上培訓班,而且每天還花大精力督促學習,真是操碎了心。這個暑假到現在竟然一個字沒動,更是讓人氣得肝疼。最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我教不好了,你們帶走吧!”因為還要出警,最後警察只能先將小女孩帶回警局安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圖片來源網絡

好多家長在這條消息的評論區吐槽,有說自己督促孩子做作業時如何堵心如何生氣,有說原來不是自己一家的孩子不省心。甚至有人調侃,看著自己還在吃奶的孩子,希望他能跳過輔導作業的那段年齡,直接上大學......

還記得孩子剛剛出生時,我們看著襁褓中的小嬰兒,心裡想著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別無所求。可是,慢慢地,看到別人家差不多大的孩子會走路了,會說話了,再看自己家話說不清,走路跌跌撞撞,心裡就會冒出幾分擔憂和焦慮。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即便省吃儉用也心甘情願將錢送給各種學前班和培訓機構,那時,滿心滿眼盯著的是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初抱著小小的他時發的願,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知何時提高了幸福必備條件,或者我們以為的幸福必備條件的門檻。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你看別人都那樣了,我怎麼可以還這樣呢?

生活中,令人焦慮的目標比比皆是,如影隨形,比如:上學時看到別人的好成績,就想,等考出好成績就圓滿了;等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圓滿了。工作時看著曾經的同學春風得意,想著,等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圓滿了;等升職加薪就圓滿了。

看到別人身材好顏值高,就嚷嚷著減肥,各種護膚品塗起來,甚至還要去整容。看到別人住著寬敞的房子,咬咬牙,按揭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裡暗想:等還完房貸就圓滿了。

有了孩子又會想: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期望一點點長大就圓滿了。隨著孩子的成長,又有了各種新的期望。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二、焦慮的誘因——為什我們會攀比,進而變得焦慮?

“我們很少意識到,我們最私密的想法和情感其實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屬於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思考所用的語言和圖景本身並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而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

——阿倫·沃茨《反主流文化的文化(文字記錄編輯版)》

自從有了網絡,一切變得簡單便捷起來。想買什麼一鍵就可以下單,想聯繫朋友只需一個電話,如果一個電話說不清,還可以發微信,發電子郵件。隨著購物和聯絡的便捷,媒體資訊的獲取也變得簡單起來。

如此看來,我們的時間應該變得更多起來,可事實恰恰相反,每一天的時間像長了腿一般跑得賊快。好像什麼都還沒做,這一天就過去了。顯然問題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我們被刺激去做的事情超載了。

比如,本來想著買一件襯衫,當你打開手機,看中一件素色的襯衫後,你又被那件看起來不錯的格子襯衫吸引,覺得自己正缺一件那樣的襯衫,而後你又看到了一件十分漂亮的長裙......就這樣,不知不覺中,你為自己買了兩件襯衫,三條裙子,甚至還有一堆各式各樣的你認為非常需要的東西。只是,等收到快遞時,卻發現,其實有很多東西並不是你當初認為的那樣非常需要。

“在時尚業,我們總是慫恿讀者買用不著的東西,”英國版《時尚》雜誌的時尚總監露辛達·錢伯斯說道,“讀者其實不需要更多的手袋、襯衫或鞋。因此,我們得威逼利誘,變著法兒地哄他們沒完沒了地買買買。”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時尚雜誌和網站以及社交媒體等販賣的是一種超越、一種出口,一種逃避之道。首先讓讀者看不起自己,通過產生自卑感來進一步加重焦慮感,而後產生超越自我的想法,媒體販賣給我們的理念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如果努力做別人,我們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快樂是經濟的死敵。我們的文化不斷鼓勵我們對自己略為不滿。

我們太胖或太瘦,或太皮鬆肉垮;我們的房子太小,地段上沒優勢,學區也不是很好;我們衣服的質地,包包的品牌,車子的性能......“總感覺自己不夠好”成了我們的一個弱點,各大企業挖空心思利用它賺錢。事實上,營銷的整個目的似乎就是讓我們對自己不滿。

《優化營銷,激活企業》的作者羅伯特·羅森塔爾曾在《快公司》雜誌中寫道:營銷銷人員要想成功,就必須從產品利益的角度——而不是從產品功能的角度——考慮問題。產品的利益往往離不開“心理因素”。恐懼、不安、猶疑往往是企業和機構百試不爽的法寶,他們毫無愧色地利用這類情緒,迫使消費者停下來思考,繼而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三種情緒的威力太大了,只要利用得當,輕鬆秒殺競爭對手不是問題”。

對於營銷大師來說,營銷成功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可以只問目的,不問手段,更加不會考慮讓受眾無緣無故地焦慮會帶來什麼樣的廣泛影響。

但有的廣告即使沒有過度煽動我們的恐懼情緒,也一樣會對我們的心理產生不利影響。如果被販賣“穿這條褲子就能讓你氣度不凡”的念頭,我們就會潛意識地感覺到必須獲得和保持這種不凡氣度的壓力。

只是,物慾很難滿足,我們花大價錢買到了心愛的東西之後獲得的往往是心情低落,而後我們渴望得到更多,就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這個社會鼓勵我們渴望只會讓我們渴望更多的東西。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三、擺脫焦慮從轉變思維開始——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中寫道:有多少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投身於大企業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警要努力賺錢,一定在35歲功成身退追求自己真正的愛好!可等他們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不僅揹負著鉅額房貸,還要供子女上學,養郊區的大房子,每家至少要兩輛車。他們亦深信,如果沒有高端紅酒和昂貴的出國旅行,人生就毫無價值。那此時他們該怎麼辦?重回過去刀耕火種嗎?當然不可能,他們會加倍努力,繼續做牛做馬,直到永遠。

經過潛移默化,我們習慣於嚮往未來,“擁抱”未來,“放下”過去。消費主義的核心便是鼓勵我們“看著鍋裡”,而非“吃著碗裡”。我們不喜歡活在當下。在後天的訓練下,我們習慣於活在別處——未來。

萬物皆不夠,似乎成了人們當下的一種通病。擺脫焦慮最根本的方法是轉變思維——告訴自己:你應有盡有,一無所缺。

不要讓任何人、任何事讓你覺得你還不夠。不要讓任何人、任何事讓你覺得,你必須成就更多才能被認可。喜歡當下的一切,不再憧憬幻想中的目標和終點線。

焦慮是一個能自我循環的怪圈。若是你有焦慮症,那你的焦慮就成為一個充訴著絕望情緒的反饋迴路。要想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唯一的方法就是停止“元擔心”,即停止擔心自己會擔心的一切問題和想法。這幾乎不可能。

在《焦慮星球筆記》中,馬特·海格依據自己的治癒過程,提出了一個有效方法——找到一個反向迴路,即接受自己處於無法接受的狀態,漸漸適應自己的種種不適,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

如果我們自卑於自己的外表,我們必須解決的有時應該是這種自卑感,而不是真正的外貌問題。要想改變現狀,你首先得接受現狀。這個世界總在蠱惑我們不要接受自己。在她的煽動之下,我們渴望變得更富裕、更迷人、更苗條、更快樂。於是,我們陷入無止境的慾望之中,不停變換著自己的目標和期望。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對孩子的要求,以及自己成長中的各種自以為可以圓滿的目標。我們在索求中越發地無法接受自己。殊不知,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接受自己,接受並不完美的一切和無法達成圓滿的痛苦。接受不是為了認命,而是為了釋放。如此,我們便可以一點一點地釋放痛苦,讓它重歸這個充滿了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的世界。

"

前幾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大多數時間閨蜜都在吐槽自己的兒子,吐槽學校的攀比風。那個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自從讀了高中後,竟然開始要求買一些品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聲稱不是某某牌子就不穿。這可把閨蜜氣得不輕。

閨蜜家屬於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拿著本就不高的工資,刨去每月的房貸和車貸,剩下的錢在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後,基本是所剩無幾。用閨蜜的話說就是,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麼能亂花?兒子讀大學、找工作、談戀愛、娶媳婦哪一樣少得了錢?

因此,閨蜜在聽到孩子要買品牌服裝時,第一想法就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開始焦慮孩子是不是學壞了。追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身名牌,再不濟一件T恤也要一百多,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幾十塊錢的T恤還穿了兩年,實在是太寒酸,在同學們面前感覺抬不起頭來。

其實,攀比風的盛行又何止於校園?若是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攀比——孩子們比家長,家長們比孩子,年輕時愁工作,成年後為房子......

因為攀比,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輕鬆。在這些攀比、較勁的背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聽著閨蜜的吐槽,想到前幾日讀的一本《焦慮星球筆記》,心中對焦慮的認知和感觸又加深了一分。

曾為憂鬱症所苦的馬特·海格是英國暢銷書作家,橫跨文學、非文學與青少年小說。曾出版《我遇見了人類》《時光邊緣的男人》等作品。其中《活下去的理由》一書中,對於受憂鬱症所苦的心境直白的刻畫,鼓舞了許多同處困境的讀者,出版即登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TOP1,被翻譯成29國語言。

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海格以同樣的獨特視角與筆調,觸及更多人心底共同的問題:當世界腳步愈來愈快、壓力已經成為日常,我們如何不至於跟著瘋狂?書中每一篇文字,都翻出了現代人心底的困惑,字裡行間的幽默與同理心,安撫我們焦躁疲累的心。

一、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

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家有學生娃的父母將檢查作業的工作提上了日程。也因此,朋友圈可謂哀嚎遍地,各種暴走畫面輪番上演。

這不,杭州一位寶媽督促10歲的女兒寫作業,發現孩子的暑假作業竟一字未動,氣得肝疼,讓孩子出去反省,將孩子關在了門外。小區巡邏的保安見狀在門外勸了2個多小時,無奈只能報警。誰想,警察叔叔過來勸解了半天依然無果。這位媽媽表示,孩子屢教不改,上學期連續一個月不寫作業,自己不僅花錢讓她去上培訓班,而且每天還花大精力督促學習,真是操碎了心。這個暑假到現在竟然一個字沒動,更是讓人氣得肝疼。最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我教不好了,你們帶走吧!”因為還要出警,最後警察只能先將小女孩帶回警局安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圖片來源網絡

好多家長在這條消息的評論區吐槽,有說自己督促孩子做作業時如何堵心如何生氣,有說原來不是自己一家的孩子不省心。甚至有人調侃,看著自己還在吃奶的孩子,希望他能跳過輔導作業的那段年齡,直接上大學......

還記得孩子剛剛出生時,我們看著襁褓中的小嬰兒,心裡想著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別無所求。可是,慢慢地,看到別人家差不多大的孩子會走路了,會說話了,再看自己家話說不清,走路跌跌撞撞,心裡就會冒出幾分擔憂和焦慮。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即便省吃儉用也心甘情願將錢送給各種學前班和培訓機構,那時,滿心滿眼盯著的是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初抱著小小的他時發的願,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知何時提高了幸福必備條件,或者我們以為的幸福必備條件的門檻。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你看別人都那樣了,我怎麼可以還這樣呢?

生活中,令人焦慮的目標比比皆是,如影隨形,比如:上學時看到別人的好成績,就想,等考出好成績就圓滿了;等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圓滿了。工作時看著曾經的同學春風得意,想著,等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圓滿了;等升職加薪就圓滿了。

看到別人身材好顏值高,就嚷嚷著減肥,各種護膚品塗起來,甚至還要去整容。看到別人住著寬敞的房子,咬咬牙,按揭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裡暗想:等還完房貸就圓滿了。

有了孩子又會想: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期望一點點長大就圓滿了。隨著孩子的成長,又有了各種新的期望。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二、焦慮的誘因——為什我們會攀比,進而變得焦慮?

“我們很少意識到,我們最私密的想法和情感其實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屬於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思考所用的語言和圖景本身並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而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

——阿倫·沃茨《反主流文化的文化(文字記錄編輯版)》

自從有了網絡,一切變得簡單便捷起來。想買什麼一鍵就可以下單,想聯繫朋友只需一個電話,如果一個電話說不清,還可以發微信,發電子郵件。隨著購物和聯絡的便捷,媒體資訊的獲取也變得簡單起來。

如此看來,我們的時間應該變得更多起來,可事實恰恰相反,每一天的時間像長了腿一般跑得賊快。好像什麼都還沒做,這一天就過去了。顯然問題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我們被刺激去做的事情超載了。

比如,本來想著買一件襯衫,當你打開手機,看中一件素色的襯衫後,你又被那件看起來不錯的格子襯衫吸引,覺得自己正缺一件那樣的襯衫,而後你又看到了一件十分漂亮的長裙......就這樣,不知不覺中,你為自己買了兩件襯衫,三條裙子,甚至還有一堆各式各樣的你認為非常需要的東西。只是,等收到快遞時,卻發現,其實有很多東西並不是你當初認為的那樣非常需要。

“在時尚業,我們總是慫恿讀者買用不著的東西,”英國版《時尚》雜誌的時尚總監露辛達·錢伯斯說道,“讀者其實不需要更多的手袋、襯衫或鞋。因此,我們得威逼利誘,變著法兒地哄他們沒完沒了地買買買。”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時尚雜誌和網站以及社交媒體等販賣的是一種超越、一種出口,一種逃避之道。首先讓讀者看不起自己,通過產生自卑感來進一步加重焦慮感,而後產生超越自我的想法,媒體販賣給我們的理念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如果努力做別人,我們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快樂是經濟的死敵。我們的文化不斷鼓勵我們對自己略為不滿。

我們太胖或太瘦,或太皮鬆肉垮;我們的房子太小,地段上沒優勢,學區也不是很好;我們衣服的質地,包包的品牌,車子的性能......“總感覺自己不夠好”成了我們的一個弱點,各大企業挖空心思利用它賺錢。事實上,營銷的整個目的似乎就是讓我們對自己不滿。

《優化營銷,激活企業》的作者羅伯特·羅森塔爾曾在《快公司》雜誌中寫道:營銷銷人員要想成功,就必須從產品利益的角度——而不是從產品功能的角度——考慮問題。產品的利益往往離不開“心理因素”。恐懼、不安、猶疑往往是企業和機構百試不爽的法寶,他們毫無愧色地利用這類情緒,迫使消費者停下來思考,繼而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三種情緒的威力太大了,只要利用得當,輕鬆秒殺競爭對手不是問題”。

對於營銷大師來說,營銷成功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可以只問目的,不問手段,更加不會考慮讓受眾無緣無故地焦慮會帶來什麼樣的廣泛影響。

但有的廣告即使沒有過度煽動我們的恐懼情緒,也一樣會對我們的心理產生不利影響。如果被販賣“穿這條褲子就能讓你氣度不凡”的念頭,我們就會潛意識地感覺到必須獲得和保持這種不凡氣度的壓力。

只是,物慾很難滿足,我們花大價錢買到了心愛的東西之後獲得的往往是心情低落,而後我們渴望得到更多,就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這個社會鼓勵我們渴望只會讓我們渴望更多的東西。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三、擺脫焦慮從轉變思維開始——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中寫道:有多少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投身於大企業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警要努力賺錢,一定在35歲功成身退追求自己真正的愛好!可等他們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不僅揹負著鉅額房貸,還要供子女上學,養郊區的大房子,每家至少要兩輛車。他們亦深信,如果沒有高端紅酒和昂貴的出國旅行,人生就毫無價值。那此時他們該怎麼辦?重回過去刀耕火種嗎?當然不可能,他們會加倍努力,繼續做牛做馬,直到永遠。

經過潛移默化,我們習慣於嚮往未來,“擁抱”未來,“放下”過去。消費主義的核心便是鼓勵我們“看著鍋裡”,而非“吃著碗裡”。我們不喜歡活在當下。在後天的訓練下,我們習慣於活在別處——未來。

萬物皆不夠,似乎成了人們當下的一種通病。擺脫焦慮最根本的方法是轉變思維——告訴自己:你應有盡有,一無所缺。

不要讓任何人、任何事讓你覺得你還不夠。不要讓任何人、任何事讓你覺得,你必須成就更多才能被認可。喜歡當下的一切,不再憧憬幻想中的目標和終點線。

焦慮是一個能自我循環的怪圈。若是你有焦慮症,那你的焦慮就成為一個充訴著絕望情緒的反饋迴路。要想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唯一的方法就是停止“元擔心”,即停止擔心自己會擔心的一切問題和想法。這幾乎不可能。

在《焦慮星球筆記》中,馬特·海格依據自己的治癒過程,提出了一個有效方法——找到一個反向迴路,即接受自己處於無法接受的狀態,漸漸適應自己的種種不適,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

如果我們自卑於自己的外表,我們必須解決的有時應該是這種自卑感,而不是真正的外貌問題。要想改變現狀,你首先得接受現狀。這個世界總在蠱惑我們不要接受自己。在她的煽動之下,我們渴望變得更富裕、更迷人、更苗條、更快樂。於是,我們陷入無止境的慾望之中,不停變換著自己的目標和期望。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對孩子的要求,以及自己成長中的各種自以為可以圓滿的目標。我們在索求中越發地無法接受自己。殊不知,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接受自己,接受並不完美的一切和無法達成圓滿的痛苦。接受不是為了認命,而是為了釋放。如此,我們便可以一點一點地釋放痛苦,讓它重歸這個充滿了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的世界。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四、擺脫焦慮,開始新生的幾點簡單建議

這個社會鼓勵我們買買買獲得快樂。久而久之,我們習慣了越來越多的東西,我們不斷追求更新鮮、更優質、更高級的東西。只是,無論我們買了多少東西,或是取得了多少成就,得到的滿足感都只能維持一時。

就像馬特·海格在筆記中寫的那般,有一百件玩具的孩子把玩每一件新玩具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試想,如果你準備度假,這次行程的價格是上次的十倍,那你可以享受到上次十倍的快樂嗎?如果你看手機刷資訊的時間比昨天多十倍,那你會比昨天多長十倍的知識嗎?回答是否定的!就好比你在工作上多花兩倍時間,你完成的工作卻不見得多兩倍。

我們總是習慣渴望更多。整個社會都渴望更多。可我們只有一個星球,一個資源有限的星球。在這個星球上也只有一個你。你的資源、時間,也同樣有限。所以,在你沒完沒了地渴望更多時,不妨問問自己: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在不停地追逐中,我到底獲得了多少額外的快樂?這麼多東西真的都是我所需要的嗎?如果能珍惜手中已有的一切,我會不會更快樂?

"

前幾天接到閨蜜的電話,在一個多小時的通話中,大多數時間閨蜜都在吐槽自己的兒子,吐槽學校的攀比風。那個原本懂事聽話的孩子,自從讀了高中後,竟然開始要求買一些品牌的衣服鞋子,甚至聲稱不是某某牌子就不穿。這可把閨蜜氣得不輕。

閨蜜家屬於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夫妻二人拿著本就不高的工資,刨去每月的房貸和車貸,剩下的錢在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後,基本是所剩無幾。用閨蜜的話說就是,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怎麼能亂花?兒子讀大學、找工作、談戀愛、娶媳婦哪一樣少得了錢?

因此,閨蜜在聽到孩子要買品牌服裝時,第一想法就是不敢相信,緊接著就開始焦慮孩子是不是學壞了。追問了孩子才知道,原來是班上的同學都是一身名牌,再不濟一件T恤也要一百多,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幾十塊錢的T恤還穿了兩年,實在是太寒酸,在同學們面前感覺抬不起頭來。

其實,攀比風的盛行又何止於校園?若是你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攀比——孩子們比家長,家長們比孩子,年輕時愁工作,成年後為房子......

因為攀比,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再輕鬆。在這些攀比、較勁的背後,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焦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聽著閨蜜的吐槽,想到前幾日讀的一本《焦慮星球筆記》,心中對焦慮的認知和感觸又加深了一分。

曾為憂鬱症所苦的馬特·海格是英國暢銷書作家,橫跨文學、非文學與青少年小說。曾出版《我遇見了人類》《時光邊緣的男人》等作品。其中《活下去的理由》一書中,對於受憂鬱症所苦的心境直白的刻畫,鼓舞了許多同處困境的讀者,出版即登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榜TOP1,被翻譯成29國語言。

在《焦慮星球筆記》一書中,海格以同樣的獨特視角與筆調,觸及更多人心底共同的問題:當世界腳步愈來愈快、壓力已經成為日常,我們如何不至於跟著瘋狂?書中每一篇文字,都翻出了現代人心底的困惑,字裡行間的幽默與同理心,安撫我們焦躁疲累的心。

一、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

隨著暑假即將結束,家有學生娃的父母將檢查作業的工作提上了日程。也因此,朋友圈可謂哀嚎遍地,各種暴走畫面輪番上演。

這不,杭州一位寶媽督促10歲的女兒寫作業,發現孩子的暑假作業竟一字未動,氣得肝疼,讓孩子出去反省,將孩子關在了門外。小區巡邏的保安見狀在門外勸了2個多小時,無奈只能報警。誰想,警察叔叔過來勸解了半天依然無果。這位媽媽表示,孩子屢教不改,上學期連續一個月不寫作業,自己不僅花錢讓她去上培訓班,而且每天還花大精力督促學習,真是操碎了心。這個暑假到現在竟然一個字沒動,更是讓人氣得肝疼。最後這位媽媽說:“這孩子我教不好了,你們帶走吧!”因為還要出警,最後警察只能先將小女孩帶回警局安置。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圖片來源網絡

好多家長在這條消息的評論區吐槽,有說自己督促孩子做作業時如何堵心如何生氣,有說原來不是自己一家的孩子不省心。甚至有人調侃,看著自己還在吃奶的孩子,希望他能跳過輔導作業的那段年齡,直接上大學......

還記得孩子剛剛出生時,我們看著襁褓中的小嬰兒,心裡想著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別無所求。可是,慢慢地,看到別人家差不多大的孩子會走路了,會說話了,再看自己家話說不清,走路跌跌撞撞,心裡就會冒出幾分擔憂和焦慮。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即便省吃儉用也心甘情願將錢送給各種學前班和培訓機構,那時,滿心滿眼盯著的是孩子的考試分數。當初抱著小小的他時發的願,早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不知何時提高了幸福必備條件,或者我們以為的幸福必備條件的門檻。我們被生活裹挾著,不斷更新自己的目標,總想著,好一點,再好一點,你看別人都那樣了,我怎麼可以還這樣呢?

生活中,令人焦慮的目標比比皆是,如影隨形,比如:上學時看到別人的好成績,就想,等考出好成績就圓滿了;等考上理想的大學就圓滿了。工作時看著曾經的同學春風得意,想著,等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圓滿了;等升職加薪就圓滿了。

看到別人身材好顏值高,就嚷嚷著減肥,各種護膚品塗起來,甚至還要去整容。看到別人住著寬敞的房子,咬咬牙,按揭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心裡暗想:等還完房貸就圓滿了。

有了孩子又會想: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期望一點點長大就圓滿了。隨著孩子的成長,又有了各種新的期望。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二、焦慮的誘因——為什我們會攀比,進而變得焦慮?

“我們很少意識到,我們最私密的想法和情感其實從根本上來講,並不屬於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思考所用的語言和圖景本身並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而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

——阿倫·沃茨《反主流文化的文化(文字記錄編輯版)》

自從有了網絡,一切變得簡單便捷起來。想買什麼一鍵就可以下單,想聯繫朋友只需一個電話,如果一個電話說不清,還可以發微信,發電子郵件。隨著購物和聯絡的便捷,媒體資訊的獲取也變得簡單起來。

如此看來,我們的時間應該變得更多起來,可事實恰恰相反,每一天的時間像長了腿一般跑得賊快。好像什麼都還沒做,這一天就過去了。顯然問題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我們被刺激去做的事情超載了。

比如,本來想著買一件襯衫,當你打開手機,看中一件素色的襯衫後,你又被那件看起來不錯的格子襯衫吸引,覺得自己正缺一件那樣的襯衫,而後你又看到了一件十分漂亮的長裙......就這樣,不知不覺中,你為自己買了兩件襯衫,三條裙子,甚至還有一堆各式各樣的你認為非常需要的東西。只是,等收到快遞時,卻發現,其實有很多東西並不是你當初認為的那樣非常需要。

“在時尚業,我們總是慫恿讀者買用不著的東西,”英國版《時尚》雜誌的時尚總監露辛達·錢伯斯說道,“讀者其實不需要更多的手袋、襯衫或鞋。因此,我們得威逼利誘,變著法兒地哄他們沒完沒了地買買買。”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時尚雜誌和網站以及社交媒體等販賣的是一種超越、一種出口,一種逃避之道。首先讓讀者看不起自己,通過產生自卑感來進一步加重焦慮感,而後產生超越自我的想法,媒體販賣給我們的理念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如果努力做別人,我們就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快樂是經濟的死敵。我們的文化不斷鼓勵我們對自己略為不滿。

我們太胖或太瘦,或太皮鬆肉垮;我們的房子太小,地段上沒優勢,學區也不是很好;我們衣服的質地,包包的品牌,車子的性能......“總感覺自己不夠好”成了我們的一個弱點,各大企業挖空心思利用它賺錢。事實上,營銷的整個目的似乎就是讓我們對自己不滿。

《優化營銷,激活企業》的作者羅伯特·羅森塔爾曾在《快公司》雜誌中寫道:營銷銷人員要想成功,就必須從產品利益的角度——而不是從產品功能的角度——考慮問題。產品的利益往往離不開“心理因素”。恐懼、不安、猶疑往往是企業和機構百試不爽的法寶,他們毫無愧色地利用這類情緒,迫使消費者停下來思考,繼而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三種情緒的威力太大了,只要利用得當,輕鬆秒殺競爭對手不是問題”。

對於營銷大師來說,營銷成功比什麼都重要。因此可以只問目的,不問手段,更加不會考慮讓受眾無緣無故地焦慮會帶來什麼樣的廣泛影響。

但有的廣告即使沒有過度煽動我們的恐懼情緒,也一樣會對我們的心理產生不利影響。如果被販賣“穿這條褲子就能讓你氣度不凡”的念頭,我們就會潛意識地感覺到必須獲得和保持這種不凡氣度的壓力。

只是,物慾很難滿足,我們花大價錢買到了心愛的東西之後獲得的往往是心情低落,而後我們渴望得到更多,就這樣一直惡性循環下去。這個社會鼓勵我們渴望只會讓我們渴望更多的東西。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三、擺脫焦慮從轉變思維開始——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中寫道:有多少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投身於大企業從事各種勞心勞力的工作,發警要努力賺錢,一定在35歲功成身退追求自己真正的愛好!可等他們到了35歲,卻發現自己不僅揹負著鉅額房貸,還要供子女上學,養郊區的大房子,每家至少要兩輛車。他們亦深信,如果沒有高端紅酒和昂貴的出國旅行,人生就毫無價值。那此時他們該怎麼辦?重回過去刀耕火種嗎?當然不可能,他們會加倍努力,繼續做牛做馬,直到永遠。

經過潛移默化,我們習慣於嚮往未來,“擁抱”未來,“放下”過去。消費主義的核心便是鼓勵我們“看著鍋裡”,而非“吃著碗裡”。我們不喜歡活在當下。在後天的訓練下,我們習慣於活在別處——未來。

萬物皆不夠,似乎成了人們當下的一種通病。擺脫焦慮最根本的方法是轉變思維——告訴自己:你應有盡有,一無所缺。

不要讓任何人、任何事讓你覺得你還不夠。不要讓任何人、任何事讓你覺得,你必須成就更多才能被認可。喜歡當下的一切,不再憧憬幻想中的目標和終點線。

焦慮是一個能自我循環的怪圈。若是你有焦慮症,那你的焦慮就成為一個充訴著絕望情緒的反饋迴路。要想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唯一的方法就是停止“元擔心”,即停止擔心自己會擔心的一切問題和想法。這幾乎不可能。

在《焦慮星球筆記》中,馬特·海格依據自己的治癒過程,提出了一個有效方法——找到一個反向迴路,即接受自己處於無法接受的狀態,漸漸適應自己的種種不適,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

如果我們自卑於自己的外表,我們必須解決的有時應該是這種自卑感,而不是真正的外貌問題。要想改變現狀,你首先得接受現狀。這個世界總在蠱惑我們不要接受自己。在她的煽動之下,我們渴望變得更富裕、更迷人、更苗條、更快樂。於是,我們陷入無止境的慾望之中,不停變換著自己的目標和期望。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對孩子的要求,以及自己成長中的各種自以為可以圓滿的目標。我們在索求中越發地無法接受自己。殊不知,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接受自己,接受並不完美的一切和無法達成圓滿的痛苦。接受不是為了認命,而是為了釋放。如此,我們便可以一點一點地釋放痛苦,讓它重歸這個充滿了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的世界。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四、擺脫焦慮,開始新生的幾點簡單建議

這個社會鼓勵我們買買買獲得快樂。久而久之,我們習慣了越來越多的東西,我們不斷追求更新鮮、更優質、更高級的東西。只是,無論我們買了多少東西,或是取得了多少成就,得到的滿足感都只能維持一時。

就像馬特·海格在筆記中寫的那般,有一百件玩具的孩子把玩每一件新玩具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試想,如果你準備度假,這次行程的價格是上次的十倍,那你可以享受到上次十倍的快樂嗎?如果你看手機刷資訊的時間比昨天多十倍,那你會比昨天多長十倍的知識嗎?回答是否定的!就好比你在工作上多花兩倍時間,你完成的工作卻不見得多兩倍。

我們總是習慣渴望更多。整個社會都渴望更多。可我們只有一個星球,一個資源有限的星球。在這個星球上也只有一個你。你的資源、時間,也同樣有限。所以,在你沒完沒了地渴望更多時,不妨問問自己: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

在不停地追逐中,我到底獲得了多少額外的快樂?這麼多東西真的都是我所需要的嗎?如果能珍惜手中已有的一切,我會不會更快樂?

擺脫焦慮需要變思維——接受自己無法控制的事實,感受每一個當下

在《焦慮星球筆記》中,對於開始新生,馬特·海格給了我們幾點簡單的建議:

1、喚醒意識。意識到你玩手機的時間;意識到新聞也會擾亂心神;意識到你正在經歷的一切。喚醒意識即解決方案。只要意識到自己的手正放在熱爐子上,你就能把手移開。只要意

識到現代生活中潛伏著看不見的鯊魚,你就能設法遠離它們。

2、完整。你就是你,並且這世上只有一個你。因此,不要和別人比,更不要用他們的意見來評判自己。

3、這個世界真實客觀但你的世界卻相當主觀。改換一下視角就能改變你的星球,甚至還能改變你的生活。有一條多元宇宙理論認為,我們每做一個決策,就會創造一個全新的宇宙。有時,你只需少看手機十次,就能進入一個更美好的宇宙。

4、少即是多。生活在一個過載的星球上,我們的大腦勢必也會過載。一切越多煩惱越多。不妨簡化你的生活,將那些多餘的雜物通通拿走。

5、你已知曉什麼最重要。顯然,最重要的東西是一旦失去後你會無比懷念的東西。你應儘可能地在這些事物上多花時間。它們可以是人物、地點、書籍、美食、體驗等。有時要想多體驗它們帶給你的快樂,你就必須削減其他的東西。你必須掙脫束縛。

接受自己正處於接受不了的狀態。接受不自在的感覺,接受我沒有主導權。接受自己。接受痛苦的時刻,才能釋放痛苦,讓痛苦緩緩地回到他原本的世界。你不接受此時此刻,就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