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悠悠華夏,有許多說不完的傳奇故事;放眼中原,又有數不盡的離奇傳說。在山東、河北和東北等地的很多地方都流傳著禿尾巴老李的故事,其中在東昌府區道口鋪以及陽谷張秋鎮等地,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每逢七月,當從東北來的狂風驟起,黑雲壓頂,傾盆大雨即將來臨時,當地人紛紛跑回家避雨,嘴裡還會不住地喊著:禿尾巴老李祭母來了!“禿尾巴老李,連風夾雨”的傳說在當地人心目中亙古未變。至今,在聊城東昌府區的道口鋪王海子村,禿尾巴老李的母親龍母三孃的廟址仍有遺存。當地的村民說:“我們世代都相信禿尾巴老李和龍母三娘。無論天氣多惡劣,冰雹從未砸過王海子,冰不砸堂(邑)嘛!”(注:道口鋪過去屬於堂邑縣)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龍母三娘廟廟址已變成一個大坑。

龍母三娘廟位於王海子村西頭,儘管廟址現已變成大坑,但當地老人均能清晰地記起龍母三娘廟的結構、朝向以及當地人向龍母求雨的情景。據說禿尾巴老李出生在王海子,這其中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很久以前,有位姑娘途經王海子村。她懷有身孕,由於長途跋涉,累倒在路邊,被村裡好心人收留。這姑娘看到村裡民風淳樸,人勤心善,就心存留意。好心人給她介紹了一戶李姓人家。小夥子見姑娘長得十分俊秀,心生愛慕,也就不嫌棄她有身孕,便結成了一家人。因姑娘說在家中排行老三,故此,丈夫就稱她為“三娘”。轉眼間,三娘就到了生產的時候,這天晚上天上無月,黑雲壓頂。丈夫焦急地等待小生命的降臨,忽聽哭聲,十分高興。不多時,接生婆急匆匆抱著孩子走出來,剛剛還是萬分高興的丈夫,這時有種不祥的預感,趕忙接過孩子,一看這孩子不僅皮膚挺黑,屁股後面居然還長著條尾巴!丈夫驚歎,心想:生了個怪胎,傳出去如何見人?思慮萬千後,他把孩子放到床上,到院中取了把鐮刀,一下把孩子的尾巴給砍了下來。瞬間,一道閃電撩開後窗直衝東北而去。丈夫再回頭時,發現孩子已不見了,外面大雨傾盆,雷聲轟鳴。

原來三娘是東海龍王的三公主。東海龍王欲將三公主嫁給西海龍王的大公子。可這個大公子整日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三公主很討厭他。而且,三公主早與知書達理、儀表堂堂的南海龍王的二公子私訂終身。於是,三公主與二公子偷偷私奔。東海龍王大怒,派出所有兵將,將三公主抓回。東海龍王因三公主性格耿烈,怒其忤逆,將其逐出龍宮。流落凡間的三公主當時已懷有身孕,所以,在王海子村生下的孩子其實是條龍。

黑龍被凡間的父親砍掉了尾巴,帶著傷痛遊遊蕩蕩,很想找一處棲身之所。後來發現一條大江,可江中又有一條白龍當道。這條白龍十分霸道,興風作浪,為害百姓。但黑龍與它爭鬥了幾次,總敗下陣來。當時在東北居住的人,有很大部分是山東遷移過去的。這一晚,所有在此居住的山東人都做了同樣一個夢。夢中一條黑龍對他們說,三天後要在江裡和白龍爭鬥,希望到時他們能帶上石頭、饅頭和肉幫忙。因為白龍平時無惡不作,於是,大家決定前去幫助黑龍。三天後,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日影也正南正北了。只見江面從西向東來了一股黑水,又從東向西起了一股白水,兩股水遇在一起就打起漩渦來。猛聽“轟隆”一聲,江面突起一條水柱,不要說有多大多高了,把崖上的石頭都震得滾到了水裡。接著,江水翻滾起來,惡浪拍打著兩岸,水珠都能飛濺到高崖頂上。兩岸山東人擂鼓助陣,江面黑水湧起,人們急忙把饅頭和肉扔下去,一會兒又見白水翻上,人們便把石頭投下去。如此反覆多次,黑龍愈戰愈勇,白龍敗下陣來。忽然,水上騰起一股白色雲煙,散著一些霧氣,向南方飄去。再望望江面,惡浪不興,江水平平靜靜地向東流著。人們為了紀念黑龍,把這條江取名黑龍江。

從此,凡是江上往來行船,有山東人在船上,風平浪靜;如果沒有,就會浪湧船翻。漸漸地,開船的船工就知道這其中的緣由,若坐船的沒有山東人,堅決不開船。只要有一個山東人在船上,開船時再喊一句“禿尾巴老李……”船就會平穩地駛過去。至今,船過黑龍江時,很多人仍默唸著禿尾巴老李的名字。

這個傳說的背景是,數百年間,有成千上萬的山東人闖關東到東北,他們克服遇到的各種困難,一代代地耕耘,紮根在東北的黑土地上,但他們思鄉心切,於是便幻想有禿尾巴老李這個呼風喚雨的人物,能夠自由自在地來往於東北和山東之間。

摘編自《聊城文化遺產大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