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不完美媽媽 文章 加拿大 冷愛 2019-07-24
"

文|花鎮明星督導師·陳喬丹

大家好,我是陳喬丹。

開始文章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在諮詢中的對話:

小美:老師,為什麼我的感情都不能超過三個月?

我發現我和男生相處的時候,很容易一頭扎進去,感覺像是掉進了水裡,非常喜歡他。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當我對他有些需求,比如需要他來陪我,但他沒辦法滿足的時候,我就會很痛苦,甚至會迴避,不願意再跟他接觸。我真的很恨他,很討厭他。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但是我好像每一段情感都是這個樣子。

我:你期待的他是怎樣的呢?

小美: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他可以像當初追求我時候的那樣對我。

我: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是分階段的。一開始,你們互相喜歡是正常的,但之後就會經歷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和啟示

小美:我不知道,我覺得兩個人相愛,就應該從一而終,不知道還會有不同的階段。

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與我們人的成長是一樣的,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特徵。這就像我們在青春期出現第二特徵的時候,會把注意力從父母轉移到同伴身上一樣。

這四個階段是加拿大的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所提出的觀點。

假如我們可以正確地認識這四個階段,就可以在感情中有了一個預期,可以對此提前做好一些準備,不會到來臨的時候感到害怕。

這就好比一個女孩子,母親提前告訴她,12歲左右的時候會來月經,狀況是怎樣的。當那天來臨的時候,也不會很害怕,並且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大家在經營親密關係的時候可以有對策,順利度過每一個階段,最終和伴侶找到一個穩定的相處模式。

"

文|花鎮明星督導師·陳喬丹

大家好,我是陳喬丹。

開始文章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在諮詢中的對話:

小美:老師,為什麼我的感情都不能超過三個月?

我發現我和男生相處的時候,很容易一頭扎進去,感覺像是掉進了水裡,非常喜歡他。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當我對他有些需求,比如需要他來陪我,但他沒辦法滿足的時候,我就會很痛苦,甚至會迴避,不願意再跟他接觸。我真的很恨他,很討厭他。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但是我好像每一段情感都是這個樣子。

我:你期待的他是怎樣的呢?

小美: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他可以像當初追求我時候的那樣對我。

我: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是分階段的。一開始,你們互相喜歡是正常的,但之後就會經歷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和啟示

小美:我不知道,我覺得兩個人相愛,就應該從一而終,不知道還會有不同的階段。

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與我們人的成長是一樣的,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特徵。這就像我們在青春期出現第二特徵的時候,會把注意力從父母轉移到同伴身上一樣。

這四個階段是加拿大的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所提出的觀點。

假如我們可以正確地認識這四個階段,就可以在感情中有了一個預期,可以對此提前做好一些準備,不會到來臨的時候感到害怕。

這就好比一個女孩子,母親提前告訴她,12歲左右的時候會來月經,狀況是怎樣的。當那天來臨的時候,也不會很害怕,並且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大家在經營親密關係的時候可以有對策,順利度過每一個階段,最終和伴侶找到一個穩定的相處模式。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在我看來,親密關係就像是一次旅行,你和伴侶要一起越過三座城市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每座城市都有不一樣的風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來幫助大家恰當地抵達幸福的彼岸。

第一階段,月暈期

當你遇到一個喜歡的對象時,其實早就註定了。並不是你遇到他的時候,才開始喜歡他,而是你本身對於某種特質就特別鍾愛,當你遇到擁有這種特質的人時,就會很容易被吸引。

  • 比如,你喜歡強壯的男生,背後的原因也許是你有一個比較強壯的哥哥,他在小時候保護過你;或者你喜歡能夠一直陪伴在身邊的男生,背後的原因也許是小時候父親很少回家。


我們幼年時候的經歷,或者未被滿足的願望,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成為我們擇偶的喜好,而那個TA就是把我們的喜好具體化的人。

月暈期形成的兩個原因

一、美化對方,放大細節

當一個符合我們喜好的男生出現時,我們會把小時候全部的期待都投到他身上,如果他符合的點越多,我們就越喜歡他,因為他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在我們的眼裡,這個男生是幾乎完美的,我們會把和他相處時的細節放大,目的是為了維護我們心目中那個“完美的他”。

  • 比如兩個人一起吃飯,他偶然點了一道你很喜歡的菜,你就認為他十分懂你,你們特別有默契。


這其實是一種光環效應,所以我把月暈期也稱之為光環期。

原理有點像我們很喜歡某個影視作品中的角色,就會很自然地把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想象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很完美的人。

二、退行

  • 比如有些女孩子,與朋友相處的時候是個正常人,但一進入到親密關係中就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特別渴望被對方寵溺。這也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寵愛,以至於長大後,要在親密關係中尋求這種感覺。


怎樣才能找到這種感覺呢?只有把對方想象得足夠完美和強大,才有利於自己退行到一個小孩子的狀態來依賴對方。

所以,把對方美化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更好地退行,更好地依賴。

"

文|花鎮明星督導師·陳喬丹

大家好,我是陳喬丹。

開始文章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在諮詢中的對話:

小美:老師,為什麼我的感情都不能超過三個月?

我發現我和男生相處的時候,很容易一頭扎進去,感覺像是掉進了水裡,非常喜歡他。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當我對他有些需求,比如需要他來陪我,但他沒辦法滿足的時候,我就會很痛苦,甚至會迴避,不願意再跟他接觸。我真的很恨他,很討厭他。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但是我好像每一段情感都是這個樣子。

我:你期待的他是怎樣的呢?

小美: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他可以像當初追求我時候的那樣對我。

我: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是分階段的。一開始,你們互相喜歡是正常的,但之後就會經歷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和啟示

小美:我不知道,我覺得兩個人相愛,就應該從一而終,不知道還會有不同的階段。

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與我們人的成長是一樣的,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特徵。這就像我們在青春期出現第二特徵的時候,會把注意力從父母轉移到同伴身上一樣。

這四個階段是加拿大的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所提出的觀點。

假如我們可以正確地認識這四個階段,就可以在感情中有了一個預期,可以對此提前做好一些準備,不會到來臨的時候感到害怕。

這就好比一個女孩子,母親提前告訴她,12歲左右的時候會來月經,狀況是怎樣的。當那天來臨的時候,也不會很害怕,並且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大家在經營親密關係的時候可以有對策,順利度過每一個階段,最終和伴侶找到一個穩定的相處模式。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在我看來,親密關係就像是一次旅行,你和伴侶要一起越過三座城市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每座城市都有不一樣的風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來幫助大家恰當地抵達幸福的彼岸。

第一階段,月暈期

當你遇到一個喜歡的對象時,其實早就註定了。並不是你遇到他的時候,才開始喜歡他,而是你本身對於某種特質就特別鍾愛,當你遇到擁有這種特質的人時,就會很容易被吸引。

  • 比如,你喜歡強壯的男生,背後的原因也許是你有一個比較強壯的哥哥,他在小時候保護過你;或者你喜歡能夠一直陪伴在身邊的男生,背後的原因也許是小時候父親很少回家。


我們幼年時候的經歷,或者未被滿足的願望,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成為我們擇偶的喜好,而那個TA就是把我們的喜好具體化的人。

月暈期形成的兩個原因

一、美化對方,放大細節

當一個符合我們喜好的男生出現時,我們會把小時候全部的期待都投到他身上,如果他符合的點越多,我們就越喜歡他,因為他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在我們的眼裡,這個男生是幾乎完美的,我們會把和他相處時的細節放大,目的是為了維護我們心目中那個“完美的他”。

  • 比如兩個人一起吃飯,他偶然點了一道你很喜歡的菜,你就認為他十分懂你,你們特別有默契。


這其實是一種光環效應,所以我把月暈期也稱之為光環期。

原理有點像我們很喜歡某個影視作品中的角色,就會很自然地把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想象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很完美的人。

二、退行

  • 比如有些女孩子,與朋友相處的時候是個正常人,但一進入到親密關係中就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特別渴望被對方寵溺。這也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寵愛,以至於長大後,要在親密關係中尋求這種感覺。


怎樣才能找到這種感覺呢?只有把對方想象得足夠完美和強大,才有利於自己退行到一個小孩子的狀態來依賴對方。

所以,把對方美化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更好地退行,更好地依賴。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第二階段,幻滅期

一般在月暈期,情侶之間都不會出現什麼矛盾,但進入到幻滅期,矛盾就會頻頻出現,因為我們的想象與現實會開始產生越來越多的衝突。

  • 比如一對情侶,男生來自北方,女生來自南方,兩個人同居後,女生髮現男生居然一週才洗一次澡,對她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衝擊,因為在她的概念裡必須每天都要洗澡。這種生活習慣的不同,也許會成為我們之間的衝突。
  • 又比如男生在追求階段,會每天都上下班接送,但相處時間久了之後,就開始怠慢了,開始不那麼願意每天都去接送了,這個時候,我們當初對這個待遇的期待就會產生落差。這種期望的落差,也許也會成為我們之間的衝突。

當兩個人的接觸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深入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對方的行為越來越不符合想象中的那個形象。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進入到幻滅期。

在這個階段,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痛苦、悔恨,覺得這個男人變了,變得不愛我了。最終,幻滅的痛苦會轉化成一股龐大的破壞力,衝擊著我們對彼此的愛,一些期望太高的情侶甚至會由於幻滅的痛苦太強烈而直接分手。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留意到了,我一直都在用“想象”這個詞,也就是說,也許這段關係不是真的那麼糟糕,對方未必就真的那麼不合適,這股破壞力更多的只是來源於我們的內心戲。

所以,月暈期的期望越高,幻滅期的痛苦就越強烈。

而大多數感情是走不過幻滅期的,因為對方不符合自己的幻想,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不需要磨合就能和你百分之百合適的人,所以任何兩個人在一起都是要磨合的,下一期,我會重點分享如何磨合。

"

文|花鎮明星督導師·陳喬丹

大家好,我是陳喬丹。

開始文章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在諮詢中的對話:

小美:老師,為什麼我的感情都不能超過三個月?

我發現我和男生相處的時候,很容易一頭扎進去,感覺像是掉進了水裡,非常喜歡他。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當我對他有些需求,比如需要他來陪我,但他沒辦法滿足的時候,我就會很痛苦,甚至會迴避,不願意再跟他接觸。我真的很恨他,很討厭他。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但是我好像每一段情感都是這個樣子。

我:你期待的他是怎樣的呢?

小美: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他可以像當初追求我時候的那樣對我。

我: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是分階段的。一開始,你們互相喜歡是正常的,但之後就會經歷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和啟示

小美:我不知道,我覺得兩個人相愛,就應該從一而終,不知道還會有不同的階段。

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與我們人的成長是一樣的,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特徵。這就像我們在青春期出現第二特徵的時候,會把注意力從父母轉移到同伴身上一樣。

這四個階段是加拿大的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所提出的觀點。

假如我們可以正確地認識這四個階段,就可以在感情中有了一個預期,可以對此提前做好一些準備,不會到來臨的時候感到害怕。

這就好比一個女孩子,母親提前告訴她,12歲左右的時候會來月經,狀況是怎樣的。當那天來臨的時候,也不會很害怕,並且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大家在經營親密關係的時候可以有對策,順利度過每一個階段,最終和伴侶找到一個穩定的相處模式。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在我看來,親密關係就像是一次旅行,你和伴侶要一起越過三座城市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每座城市都有不一樣的風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來幫助大家恰當地抵達幸福的彼岸。

第一階段,月暈期

當你遇到一個喜歡的對象時,其實早就註定了。並不是你遇到他的時候,才開始喜歡他,而是你本身對於某種特質就特別鍾愛,當你遇到擁有這種特質的人時,就會很容易被吸引。

  • 比如,你喜歡強壯的男生,背後的原因也許是你有一個比較強壯的哥哥,他在小時候保護過你;或者你喜歡能夠一直陪伴在身邊的男生,背後的原因也許是小時候父親很少回家。


我們幼年時候的經歷,或者未被滿足的願望,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成為我們擇偶的喜好,而那個TA就是把我們的喜好具體化的人。

月暈期形成的兩個原因

一、美化對方,放大細節

當一個符合我們喜好的男生出現時,我們會把小時候全部的期待都投到他身上,如果他符合的點越多,我們就越喜歡他,因為他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在我們的眼裡,這個男生是幾乎完美的,我們會把和他相處時的細節放大,目的是為了維護我們心目中那個“完美的他”。

  • 比如兩個人一起吃飯,他偶然點了一道你很喜歡的菜,你就認為他十分懂你,你們特別有默契。


這其實是一種光環效應,所以我把月暈期也稱之為光環期。

原理有點像我們很喜歡某個影視作品中的角色,就會很自然地把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想象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很完美的人。

二、退行

  • 比如有些女孩子,與朋友相處的時候是個正常人,但一進入到親密關係中就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特別渴望被對方寵溺。這也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寵愛,以至於長大後,要在親密關係中尋求這種感覺。


怎樣才能找到這種感覺呢?只有把對方想象得足夠完美和強大,才有利於自己退行到一個小孩子的狀態來依賴對方。

所以,把對方美化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更好地退行,更好地依賴。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第二階段,幻滅期

一般在月暈期,情侶之間都不會出現什麼矛盾,但進入到幻滅期,矛盾就會頻頻出現,因為我們的想象與現實會開始產生越來越多的衝突。

  • 比如一對情侶,男生來自北方,女生來自南方,兩個人同居後,女生髮現男生居然一週才洗一次澡,對她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衝擊,因為在她的概念裡必須每天都要洗澡。這種生活習慣的不同,也許會成為我們之間的衝突。
  • 又比如男生在追求階段,會每天都上下班接送,但相處時間久了之後,就開始怠慢了,開始不那麼願意每天都去接送了,這個時候,我們當初對這個待遇的期待就會產生落差。這種期望的落差,也許也會成為我們之間的衝突。

當兩個人的接觸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深入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對方的行為越來越不符合想象中的那個形象。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進入到幻滅期。

在這個階段,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痛苦、悔恨,覺得這個男人變了,變得不愛我了。最終,幻滅的痛苦會轉化成一股龐大的破壞力,衝擊著我們對彼此的愛,一些期望太高的情侶甚至會由於幻滅的痛苦太強烈而直接分手。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留意到了,我一直都在用“想象”這個詞,也就是說,也許這段關係不是真的那麼糟糕,對方未必就真的那麼不合適,這股破壞力更多的只是來源於我們的內心戲。

所以,月暈期的期望越高,幻滅期的痛苦就越強烈。

而大多數感情是走不過幻滅期的,因為對方不符合自己的幻想,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不需要磨合就能和你百分之百合適的人,所以任何兩個人在一起都是要磨合的,下一期,我會重點分享如何磨合。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如何度過幻滅期?

一、從月暈期開始預防

1)當我們遇到一個心儀的對象,覺得對方特別好,特別喜歡的時候,一定要意識我們正在美化對方,這不是真的,事實是我們並不瞭解對方,並且對方不可能是完美的。

我們要區分清楚,哪些是願望,哪些是現實,願望就是他很完美,現實就是根據他的實際表現,更新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當他做出一些讓我們失望的事情時,我們心裡面應該告訴自己“原來他還有這一面,我更瞭解他了”,而不是“他不可以這樣做”或者“他之所以這樣,都是我的錯”。

請記住,現實永遠都不會錯,錯的只會是我們的想象,實時更新我們對對方的想象能讓我們以更合理的期望經營這段感情。

也就是說,假如我們可以在月暈期就主動放棄幻想,在幻滅期就會更容易度過。

2)我們要接受,也許我們沒有那麼愛對方,對方也許也沒有那麼愛我們。

感情固然是很重要的,對方也許是很優秀的,但我們不能忘卻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需要將一部分的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

假如我們一天24個小時,除了吃飯和睡覺,剩下的時間都在想對方,就會發現屬於自己的時間寥寥無幾,其中包括屬於朋友的時間,以及學習的時間都非常少。

所以,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的注意力。

3)既然對方不是一個完美的,那麼我們除了要時刻調整自己的期望以外,還要沉下心去觀察他有哪些對於你而言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不要一味地只看到你喜歡的,也不要一味的忽略掉你不喜歡的,喜歡的與不喜歡的都要看到,雙方都如此,這樣的話我們才能把那一層光環去掉。

而且你要相信,只要你與他是相互吸引的,你們兩人之間的不足就能相互彌補,所謂你一半,他一半,你們倆走到一起,就是一個完美的存在。

二、 調整對方的期望

為了讓對方也更好地度過幻滅期,我們可以主動讓對方瞭解自己。

在月暈期的時候,不只是我們,對方也同樣會對我們有很多幻想,會把我們美化,所以,我建議大家都要放得開一點。

這個“放得開”和開放不一樣,是真實地展示自己,無論是對方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只要是屬於你自己的一部分,都展現給對方看到。

  • 比如,你作為一個女生,可能本身的性格比較大大咧咧,說話也比較直爽,你不需要為了讓對方喜歡你,而讓自己變得溫婉,顯得很體貼。因為對方遲早會接觸到那個真實的你,假如你現在是裝出來的,以後對方就會覺得你是貨不對板。


作為男生也是一樣的,我們一開始對女生的好,要考慮一下這種好能不能一直保持同一尺度,如果不能一直維持就需要小心了,也許對方後期會對你很失望。

我們所說的對對方好,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不要太過用力,這樣才不至於讓感情死在幻滅期。

所以,我們從月暈期開始就要更多地瞭解彼此,為幻滅期做好準備。

下一期恰當的愛,我們會講到,如何從幻滅期過渡到內省期,並且如何走到最後的啟示期,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我是陳喬丹,我在這裡分享恰當的愛來支持你,也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願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

"

文|花鎮明星督導師·陳喬丹

大家好,我是陳喬丹。

開始文章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在諮詢中的對話:

小美:老師,為什麼我的感情都不能超過三個月?

我發現我和男生相處的時候,很容易一頭扎進去,感覺像是掉進了水裡,非常喜歡他。但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當我對他有些需求,比如需要他來陪我,但他沒辦法滿足的時候,我就會很痛苦,甚至會迴避,不願意再跟他接觸。我真的很恨他,很討厭他。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但是我好像每一段情感都是這個樣子。

我:你期待的他是怎樣的呢?

小美: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他可以像當初追求我時候的那樣對我。

我: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是分階段的。一開始,你們互相喜歡是正常的,但之後就會經歷四個階段:月暈、幻滅、內省和啟示

小美:我不知道,我覺得兩個人相愛,就應該從一而終,不知道還會有不同的階段。

其實,親密關係的建立與我們人的成長是一樣的,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特徵。這就像我們在青春期出現第二特徵的時候,會把注意力從父母轉移到同伴身上一樣。

這四個階段是加拿大的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pher Moon)所提出的觀點。

假如我們可以正確地認識這四個階段,就可以在感情中有了一個預期,可以對此提前做好一些準備,不會到來臨的時候感到害怕。

這就好比一個女孩子,母親提前告訴她,12歲左右的時候會來月經,狀況是怎樣的。當那天來臨的時候,也不會很害怕,並且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大家在經營親密關係的時候可以有對策,順利度過每一個階段,最終和伴侶找到一個穩定的相處模式。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在我看來,親密關係就像是一次旅行,你和伴侶要一起越過三座城市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地,每座城市都有不一樣的風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來幫助大家恰當地抵達幸福的彼岸。

第一階段,月暈期

當你遇到一個喜歡的對象時,其實早就註定了。並不是你遇到他的時候,才開始喜歡他,而是你本身對於某種特質就特別鍾愛,當你遇到擁有這種特質的人時,就會很容易被吸引。

  • 比如,你喜歡強壯的男生,背後的原因也許是你有一個比較強壯的哥哥,他在小時候保護過你;或者你喜歡能夠一直陪伴在身邊的男生,背後的原因也許是小時候父親很少回家。


我們幼年時候的經歷,或者未被滿足的願望,會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成為我們擇偶的喜好,而那個TA就是把我們的喜好具體化的人。

月暈期形成的兩個原因

一、美化對方,放大細節

當一個符合我們喜好的男生出現時,我們會把小時候全部的期待都投到他身上,如果他符合的點越多,我們就越喜歡他,因為他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

在我們的眼裡,這個男生是幾乎完美的,我們會把和他相處時的細節放大,目的是為了維護我們心目中那個“完美的他”。

  • 比如兩個人一起吃飯,他偶然點了一道你很喜歡的菜,你就認為他十分懂你,你們特別有默契。


這其實是一種光環效應,所以我把月暈期也稱之為光環期。

原理有點像我們很喜歡某個影視作品中的角色,就會很自然地把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想象成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很完美的人。

二、退行

  • 比如有些女孩子,與朋友相處的時候是個正常人,但一進入到親密關係中就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特別渴望被對方寵溺。這也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寵愛,以至於長大後,要在親密關係中尋求這種感覺。


怎樣才能找到這種感覺呢?只有把對方想象得足夠完美和強大,才有利於自己退行到一個小孩子的狀態來依賴對方。

所以,把對方美化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更好地退行,更好地依賴。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第二階段,幻滅期

一般在月暈期,情侶之間都不會出現什麼矛盾,但進入到幻滅期,矛盾就會頻頻出現,因為我們的想象與現實會開始產生越來越多的衝突。

  • 比如一對情侶,男生來自北方,女生來自南方,兩個人同居後,女生髮現男生居然一週才洗一次澡,對她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衝擊,因為在她的概念裡必須每天都要洗澡。這種生活習慣的不同,也許會成為我們之間的衝突。
  • 又比如男生在追求階段,會每天都上下班接送,但相處時間久了之後,就開始怠慢了,開始不那麼願意每天都去接送了,這個時候,我們當初對這個待遇的期待就會產生落差。這種期望的落差,也許也會成為我們之間的衝突。

當兩個人的接觸變得越來越頻繁,越來越深入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對方的行為越來越不符合想象中的那個形象。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進入到幻滅期。

在這個階段,我們往往會感到失望、痛苦、悔恨,覺得這個男人變了,變得不愛我了。最終,幻滅的痛苦會轉化成一股龐大的破壞力,衝擊著我們對彼此的愛,一些期望太高的情侶甚至會由於幻滅的痛苦太強烈而直接分手。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留意到了,我一直都在用“想象”這個詞,也就是說,也許這段關係不是真的那麼糟糕,對方未必就真的那麼不合適,這股破壞力更多的只是來源於我們的內心戲。

所以,月暈期的期望越高,幻滅期的痛苦就越強烈。

而大多數感情是走不過幻滅期的,因為對方不符合自己的幻想,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不需要磨合就能和你百分之百合適的人,所以任何兩個人在一起都是要磨合的,下一期,我會重點分享如何磨合。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如何度過幻滅期?

一、從月暈期開始預防

1)當我們遇到一個心儀的對象,覺得對方特別好,特別喜歡的時候,一定要意識我們正在美化對方,這不是真的,事實是我們並不瞭解對方,並且對方不可能是完美的。

我們要區分清楚,哪些是願望,哪些是現實,願望就是他很完美,現實就是根據他的實際表現,更新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當他做出一些讓我們失望的事情時,我們心裡面應該告訴自己“原來他還有這一面,我更瞭解他了”,而不是“他不可以這樣做”或者“他之所以這樣,都是我的錯”。

請記住,現實永遠都不會錯,錯的只會是我們的想象,實時更新我們對對方的想象能讓我們以更合理的期望經營這段感情。

也就是說,假如我們可以在月暈期就主動放棄幻想,在幻滅期就會更容易度過。

2)我們要接受,也許我們沒有那麼愛對方,對方也許也沒有那麼愛我們。

感情固然是很重要的,對方也許是很優秀的,但我們不能忘卻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需要將一部分的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

假如我們一天24個小時,除了吃飯和睡覺,剩下的時間都在想對方,就會發現屬於自己的時間寥寥無幾,其中包括屬於朋友的時間,以及學習的時間都非常少。

所以,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去調整自己的注意力。

3)既然對方不是一個完美的,那麼我們除了要時刻調整自己的期望以外,還要沉下心去觀察他有哪些對於你而言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不要一味地只看到你喜歡的,也不要一味的忽略掉你不喜歡的,喜歡的與不喜歡的都要看到,雙方都如此,這樣的話我們才能把那一層光環去掉。

而且你要相信,只要你與他是相互吸引的,你們兩人之間的不足就能相互彌補,所謂你一半,他一半,你們倆走到一起,就是一個完美的存在。

二、 調整對方的期望

為了讓對方也更好地度過幻滅期,我們可以主動讓對方瞭解自己。

在月暈期的時候,不只是我們,對方也同樣會對我們有很多幻想,會把我們美化,所以,我建議大家都要放得開一點。

這個“放得開”和開放不一樣,是真實地展示自己,無論是對方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只要是屬於你自己的一部分,都展現給對方看到。

  • 比如,你作為一個女生,可能本身的性格比較大大咧咧,說話也比較直爽,你不需要為了讓對方喜歡你,而讓自己變得溫婉,顯得很體貼。因為對方遲早會接觸到那個真實的你,假如你現在是裝出來的,以後對方就會覺得你是貨不對板。


作為男生也是一樣的,我們一開始對女生的好,要考慮一下這種好能不能一直保持同一尺度,如果不能一直維持就需要小心了,也許對方後期會對你很失望。

我們所說的對對方好,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不要太過用力,這樣才不至於讓感情死在幻滅期。

所以,我們從月暈期開始就要更多地瞭解彼此,為幻滅期做好準備。

下一期恰當的愛,我們會講到,如何從幻滅期過渡到內省期,並且如何走到最後的啟示期,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我是陳喬丹,我在這裡分享恰當的愛來支持你,也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願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

情侶關係確定後,緊接著的這個時期很危險,稍不注意,就分手了

作者 | 陳喬丹,花鎮明星督導師

插畫|申鎮,花鎮視覺設計師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花鎮”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