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節日剛過,我鑽進冷冷清清的影廳,看了這部《何以為家》,狠狠地被虐了一把。

直到電影結束,我的腦海中還一直迴響著Zain對自己父母的控訴: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我只記得暴力、侮辱、毆打、鏈子、管子、皮帶。

我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狗孃養的東西’,‘滾,你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生活是個婊子,我以為我們能活得體面,能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這樣激烈而冷酷的話語聽上去像是出自成人之口,可明明眼前這個人就是一個孩子,有著稚嫩的面龐、清澈的眼神和令人心疼的倔強。

01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Zain從來都沒有被當做一個孩子。

在影片的開頭,我們便可以看到這個小男孩充滿辛酸與艱辛的生活:

他需要編各種各樣的謊言到藥店買鎮靜劑,只為了幫助父母販藥給監獄裡那些藥物成癮的人;

他需要時刻擔心自己的妹妹被父母賣給隔壁小賣部的大叔做“童養媳”;

他需要拿著自己做的果蔬汁到街頭叫賣,搬運著沉沉的瓦斯罐,再將賣得的錢交給父母;

他需要從小賣部幫妹妹偷衛生巾,或是把自己的上衣脫下來充當妹妹的衛生巾,只為了向父母隱藏妹妹已經可以被當做“生育機器”的證據

他需要為了父母的需求去上學,只因為母親覺得上學是個“划得來的買賣”,因為“學校管吃住還能發一些東西回來”,而且“放學後也不耽誤加班幹活”;

他需要與父母及兄弟姐妹七口人擠在貧民窟破舊的房子裡,只因為Zain的父母圖一時之爽,沒完沒了的生孩子。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打工、賺錢、幫父母帶小孩,這就是一個十二歲小孩的全部生活。

但在父母心中,Zain從來都不是一個孩子。

因為Zain的父母是非法居民,所以Zain和他的兄弟姐妹們沒有合法的身份證明,而他們的父母更不記得兒子的出生日期,也搞不清兒子的年齡。

在他們眼中,孩子只是他們的籌碼和工具,是他們稍有不滿就拳腳相加,隨意辱罵的草芥。

寫到這裡倒是想起了電影《小偷家族》裡的那句質問:

“生下孩子,就成為父母了嗎?”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可這樣的父母,仍然覺得自己滿腹委屈。面對男孩的控訴,父母淚流滿面的為自己辯解:

“我有什麼錯?我也是這麼被生出來,也是這麼長大的。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還敢批評我,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過我這種處境嗎?我經歷的你經歷過嗎?”

的確如此。

戰亂、逃難、貧窮,這些都可以歸結為無奈的命運,可是,它們卻不是為人父母“生而不養、養而不教”的藉口。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如果你顛沛流離、食不果腹,連自己討生活都成問題,你可以選擇不生孩子。

可一旦你將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就要負責任,不是嗎?

最重要的是,你要給他們一個家。

它可以沒有電視機、沒有足夠的床、沒有完整的沙發,但它一定要有愛與溫情,成為孩子亂世之下的庇護和歸宿

02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電影中的另一位母親Rahil,似乎給出了另一種答案。

和Zain的父母境遇相似,Rahil也一樣貧窮、沒有身份。但她會在打工間隙,躲在衛生間悄悄給孩子餵奶,也會在上班前將母乳擠出來留給幫助她照顧孩子的Zain,還會偷偷帶走別人吃剩下的生日蛋糕給孩子慶生。

她會在孩子哭泣的時候擁抱他、親吻他、撫慰他,撫摸他柔軟的小手臂和捲曲的頭髮,把孩子舉到胸前,任由他在媽媽的懷抱裡肆意地撒嬌。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母乳、愛與擁抱,這些Zain在自己的父母那裡統統沒有得到。他說,他聽到過最溫柔的話是:

“滾,你這個垃圾。”

這世界,並不存在因愛而生的暴力與辱罵,我只知道,暴力就是暴力,辱罵就是辱罵。

電影中Zain一臉生無可戀地任由父母推搡、咒罵的樣子,不知為何讓我瞬間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母親踢踹3歲女童模”的視頻。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視頻被爆出後,這位母親為自己辯解說,是因為孩子往馬路上跑,她一著急便“動作稍大”了一些:“女兒是至親,絕對受到最好的關護疼愛。”

但不久之後,網友便扒出了這位母親為了讓孩子配合拍照,拿衣架抽孩子、打孩子手的視頻。

你看,即便沒有電影中那樣惡劣的社會環境,對孩子拳腳相加、隨意辱罵、控制型養育這樣的問題一刻也沒有停歇。

成年人與成年人之間,可以講理、爭辯甚至吵架,大部分人都會盡量避免上升到“暴力”。但唯獨對孩子,“打”總是被賦予某種合理性。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他太不聽話了”、“打是疼罵是愛”、“棍棒底下出孝子”、“他打了同學,我打他是為了教育他”……

試想一下,如果你打的不是孩子,而是老闆、同事、老公、老婆,那又會怎樣?

當打罵、侮辱成為教養孩子的慣用手段時,只不過是在暴露為人父母的無能而已。

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所以只能打罵,用恐嚇、威脅、震懾去制服孩子。

揚起手的那一刻,我們早忘了孩子也是一個人。

與我們平起平坐的人。

03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也許,看到這裡,你會理解Zain最終將父母告上法庭的原因和心情。

是的,面對這樣的父母,Zain絕望之極。

當他得知剛剛初潮不久的妹妹因懷孕大出血而死亡之後,他決定要給妹妹報仇。帶著滿腔的憤怒,Zain用刀捅了妹妹的丈夫。

因為傷人,Zain入了獄。監獄醫生通過乳牙判斷,Zain當時的年齡大約為13歲。

在探監時,Zain的母親寬慰他:“上帝奪走你一樣東西,會給你另一樣東西作為回報”。

此時,她的肚子裡已經又懷了新的生命。

在她看來,死了一個妹妹算什麼,再生一個孩子不就好了嗎?

那一刻,Zain一定對他的母親充滿了恨。帶著這樣的恨,他和父母對簿公堂。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那個被母親批評之後跳橋的孩子。

當許多人都說是孩子的心理素質太差,應該給孩子多進行挫折教育的時候,我卻一直在想:到底他和他的母親經歷了什麼樣的互動,又或者他們平時是怎樣的相處模式,才讓孩子做出如此激烈的舉動?

特別同意網友@大師兄_朱炫在文章中分享的觀點:

“很多人一想起老闆,就恨得不行,老闆說我每個月發錢給你,你怎麼可以恨我,他就大罵,說又不是我逼你發錢給我的,我也給你創造價值了好吧。

小孩也一樣,說也不是我逼你養我,當初你們要我,也不是我非要出來。你們如果當時跟我講,把我生下來,是要我給你們當龍當鳳,被你們罵來喚去,那我可能就不會出來了。

你要真給小孩選一次,出生在哪個家庭的機會。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什麼競爭力。”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哪吒鬧海,拔劍自刎,哪吒不是傻,哪吒是沒辦法。”就像孩子會以死相逼、會與父母對簿公堂,是不是也是逼不得已?

我們在忙著怪罪孩子的時候,或許更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親子關係裡,到底哪一環出了問題?

04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愛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條件,但孩子卻往往不是。

有一些孩子,在父母這裡沒有得到愛,卻依然心懷有愛。

因為,人性中的溫情,總是最難磨滅。

就像電影中的Zain,在遇到Rahil之後,將一腔愛意都給了Rahil的小孩。他給了這個一歲小嬰兒最柔軟的溫柔。他為他買奶粉、衝奶、餵奶,環抱著他睡覺,在窗臺上用鏡子反射鄰家電視上的動畫片一邊配音一邊給小嬰兒講解。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即便是Rahil突然失蹤,Zain流落街頭,他也無法割捨對小嬰兒的這份愛意。

Zain所渴望的,也是他給予的。

也許,我們有千千萬萬個理由來回答我們為什麼要小孩。

但我們創造一個生命的前提一定只有一個:

愛這個生命,並且有足夠的能力撫養他/她。

好在,電影的結尾,給了我們一絲希望。因為選擇向媒體控訴自己的父母,Zain的遭遇最終得到了關注。他出了獄,並獲得了合法身份。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突然想謝謝Zain,讓我們在面對這個世界的黑暗時,又多了一份希望。

是他用弱小的身體去對抗命運,奮力吶喊,像一個小英雄一樣,去試圖敲醒那些“需要培訓再上崗”的父母們。

影院的燈亮起的那一刻,我在滿眼淚光中瞥見了電影結尾閃過的那句話:

“願所有勇敢的孩子,都能被溫柔對待。”

也願為人父母的我們,都能成為不辜負生命的人。

-END-

《何以為家》|如果擔不起養育的責任,請不要生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