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深戶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不完美媽媽 中考 深圳 大學 移民 留學 新生兒 深戶諮詢磚家 2019-05-12

電視劇《小別離》裡,海清老師有句臺詞:“進不了前一百,你就進不了重點高中,你進不了重點高中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等於這輩子完了。”這段話反映了全國各地爸爸媽媽的焦慮,其實在一線城市的深圳更甚。

只要是為人父母,都會為孩子選擇什麼學校而擔憂,教育是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許多時候,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出來社會的孩子都有不同。

深圳數量龐大的中產階級父母努力拼搏,為自己的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比如買學區房、報補習班、報藝術班、上國際學校和出國留學等,但是因為深圳是個移民城市,超過90%的人都是全國各地的移民,深圳中小學有50%都是非深戶,其實轉深戶是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教育最便宜的舉手投足而已,和買學區房、上國際學校、報補習班不算什麼!

2018年深圳申請小一的適齡學童主要是6年前“扎堆出生”的“龍寶寶”。市衛計委過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深圳出生新生18.1萬人,2012年則有21.3萬名新生兒誕生,多出3萬多名新生兒。這導致深圳2018年學位缺口達58500個。

2019年入學的,就是2013年出生的孩子,當年新生兒有多少呢?20.7萬餘人,只比2012年21.3萬減少近6000人。與此同時,外來新增人口年年增多。根據《深圳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預期目標1480萬人,2017年是1253萬人,可見深圳常住人口還將增長227萬,年均可增長約75萬人。2020年在冊戶籍人口550萬人,2017年在冊戶籍人口為404.8萬人,未來三年還有近50萬的人口將落戶深圳。這直接導致2019年大部分區發佈學區預警信息。

2018年,深圳市參加中考的報名人數有90469人,其中深戶生61400人,非深戶生29069人。可以看出,非戶籍生佔了中考報名人數32%。看似考試都是公平,大家都是憑實力說話,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考比較受戶籍影響。

非深戶在深圳參加中考,考上一所高中的難度究竟如何呢?

首先了解下ACD類考生的概念,簡單說就是:

A類考生:具有深圳市戶籍的考生。

C類考生:持深圳暫住證且享受深圳市政府優惠政策照顧對象的子女。

D類考生:除AC類外,符合參加統一劃線錄取條件的考生。

總的來說就是:A類和C類分別為深戶考生和政策照顧類考生,D類為非深戶考生。

非深戶考生,只要具有深圳初三學籍,都可報名參加深圳中考,但能不能參加深圳高中劃線錄取還得看你符不符合相關政策要求。非深圳戶籍隨遷子女報名所需條件:

轉深戶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只有符合上述全部條件的才可以參加公辦普高、民辦普高和中職學校的劃線錄取;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可以參加中考,但只能參加民辦普高自主招生或中職學校自主招生、註冊入學。也就是說,不滿足上述全部條件,就沒法在深圳讀公辦高中。

018年公辦高中招生計劃表(非深戶版):

注:下表數據不含特教學校、美術學校和職校,也不包括少數的幾所不區分考生類型的高中。

轉深戶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2018年中考,深圳公辦高中D類考生計劃名額有9165個,僅佔公辦高中招生計劃的28.2%,深戶(AC類)招生計劃比例達到71.8%

看完公辦高中招生人數,再來看看四大、八大這樣的優質學校的非深戶招生人數。2018年深圳八大名校招生計劃如下:

轉深戶是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

2018年,深圳八大名校計劃招收6662人,其中非深戶僅有1290人,比例不到20%。每年3萬多非深戶的考生,只有1290人能進八大。想要考進四大、八大這樣的名校,真的太難了。

家長們,認清殘酷的現狀和重視戶籍,僧多肉少,可以的話就給孩子一個高的點,一個可靠的未來,畢竟戶籍是成本最低的。

更多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深戶指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