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愛包圍的孩子是不忍心讓父母失望的,這就是他的內動力'

不完美媽媽 大學 讀書 小兒科家庭教育問答 2019-08-16
"

家長提問:

老師您好,我是一名教師,我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級了,11歲,男孩兒,脾氣犟,淘氣,貪玩,不愛看書。

我和孩子爸爸脾氣都急,目的是一致的,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我倆教育方式不統一,他爸爸有時會因為孩子貪玩、不認真寫作業、跟朋友打架而打孩子,我倆有時會因為教育孩子吵架,這樣不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現在也很叛逆,表面看起來好像服,但沒往心裡去,對大人的要求堅持不了兩天!

自從有了二寶後,他爸對兩個孩子的態度不一樣,使得兒子顯得更叛逆。

現在對於他的教育感覺有點無從下手了,管的太緊,要求太多,自己越生氣,不管還擔心他未來埋怨為啥沒好好管管他。

尤其最近,因為他管不住自己,違紀,老師教導他,他和老師頻繁起衝突,瞪老師,言語頂撞老師,老師讓幹什麼不幹什麼,不服從老師,而且有時因為別的同學的事跟老師頂嘴,太自我,不懂得尊重老師,讓我在同事面前很沒面子。

請老師幫助:1.我們夫妻怎樣有效溝通?2.我們又該怎樣引導孩子呢?謝謝!

"

家長提問:

老師您好,我是一名教師,我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級了,11歲,男孩兒,脾氣犟,淘氣,貪玩,不愛看書。

我和孩子爸爸脾氣都急,目的是一致的,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我倆教育方式不統一,他爸爸有時會因為孩子貪玩、不認真寫作業、跟朋友打架而打孩子,我倆有時會因為教育孩子吵架,這樣不利於孩子成長。

孩子現在也很叛逆,表面看起來好像服,但沒往心裡去,對大人的要求堅持不了兩天!

自從有了二寶後,他爸對兩個孩子的態度不一樣,使得兒子顯得更叛逆。

現在對於他的教育感覺有點無從下手了,管的太緊,要求太多,自己越生氣,不管還擔心他未來埋怨為啥沒好好管管他。

尤其最近,因為他管不住自己,違紀,老師教導他,他和老師頻繁起衝突,瞪老師,言語頂撞老師,老師讓幹什麼不幹什麼,不服從老師,而且有時因為別的同學的事跟老師頂嘴,太自我,不懂得尊重老師,讓我在同事面前很沒面子。

請老師幫助:1.我們夫妻怎樣有效溝通?2.我們又該怎樣引導孩子呢?謝謝!

被愛包圍的孩子是不忍心讓父母失望的,這就是他的內動力

老師解答:

這位家長你好,在你看來孩子叛逆、不聽話、淘氣、脾氣犟等等都是問題,我要告訴你,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有好的一面,相對於被父母管的服服帖帖、言聽計從而言,叛逆、挑戰權威的孩子更加頑強、有主見、有生命力。

換句話說,您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老老實實、沒有自己的想法、完全按照家長的指標行事呢,還是更希望孩子這樣呢?

當然,孩子當前的狀態還是應該及時調整的。

幸運的是,您自己認識到了問題,尤其意識到是你和愛人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比如兩人教育理念不一致、爸爸太偏心老二、你們夫妻脾氣都很急等,這是非常好的,祝賀你。只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努力尋找答案,那麼問題就一定能解決。

你提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們夫妻怎麼樣有效溝通?

關於溝通,有一個黃金原則:你希望別人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你,你就先以那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萬事都是相互的,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對待你;你如何對待世界,世界就會如何對待你。你的家人、你的老公也是如此。

所以,如果你想讓你老公理解你的觀點,首先你要先理解你老公的觀點;如果你想讓你老公與你平靜溝通,首先你就要保持平靜。

關於你和愛人的溝通,你其實是想有一個好的改變,關於改變其實還有一個原則:改變永遠是自己。

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改變去影響別人,而不能要求對方直接改變、讓對方圍著自己轉,這樣是不可能的。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先從自身做好,把自己往好的方向去改,比如以前自己的脾氣太急,那麼我們就改的溫柔一些。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改變整個家庭的人文環境,環境改變了,自然會影響到其他人,就是這樣。

另外關於溝通,我給您推薦一本書,美國的馬歇爾·盧森堡寫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一定會給您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你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

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有些你已經意識到了,比如你們夫妻之間的爭吵,你們夫妻二人的急脾氣,這些都是影響孩子造成現在狀態的原因,你們自己要克服。

做父母就是一場修行,孩子給了我們第二次成長的機會,我們要不斷認識到並改正以前的毛病。

有些問題你還沒有意識到,我要向你指出,最主要的,就是你對孩子的高標準高要求,這也是很多身為教師的父母常見問題之一。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父母群體,每天都要與學生打交道,能看到所有學生的優點和缺點,凡是某一個學生的優點,你就希望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凡是某一個學生的缺點,你就希望在自己孩子身上避免,這就必然導致了你對孩子的高標準高要求。

另外,你身為教師就又特別有壓力: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又何談教育別的孩子呢?別人會怎樣看我呢?所以你孩子的問題讓你很沒有面子,你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於是又對孩子高標準高要求。

就像你說的,你和愛人希望孩子有出息,這本沒有錯,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你愛他。但是通過高標準高要求的方式,孩子能感覺到你們父母對他的愛嗎?

並沒有,他感覺到的是壓力、是要求、是不尊重。

孩子現在已經11歲,馬上進入青春期,主觀意識越來越強,於是他就要打破你們對他的壓力,進行反抗。

孩子淘氣、搞破壞、搗亂,就是在引起別人的關注,就是在向大人挑釁,以此來表達他們對家長和老師的反抗。

歸根結底,是孩子缺愛了。孩子並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所以你該如何做呢?表達你對他的愛,告訴他你和爸爸愛他,關心他,多陪他聊天,多欣賞他,當自己犯錯的時候,向孩子道歉。

甚至你都可以向孩子請教,問問他希望你們怎樣愛他,然後執照他說的做。

總之,要讓孩子能感覺到你們的愛。

被愛包圍的孩子,他的行為自然不會太過,所有的問題都有迎刃而解。

到最後,即使您的孩子在學校教育中失敗了,成績很不好,甚至都沒有考上大學,只要他是在有愛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將來也一定會過上幸福的人生。

況且,他感受到了、知道了爸爸媽媽這麼愛他,他怎麼會忍心讓你們失望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