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

記得在多年前,內地孕媽流行去香港生孩子,據說在香港生下的孩子,出生就擁有香港的永久居身份,香港的教育資源雄厚,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出國或者選擇學校也便利,而這些孩子被稱為“雙非兒童”,那麼多年過去了,有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現狀呢?

"

記得在多年前,內地孕媽流行去香港生孩子,據說在香港生下的孩子,出生就擁有香港的永久居身份,香港的教育資源雄厚,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出國或者選擇學校也便利,而這些孩子被稱為“雙非兒童”,那麼多年過去了,有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現狀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去香港生孩子,多數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理由,為了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赴港生子的大軍中,以深圳等地的居民為主,他們靠香港比較近,過關非常方便,但最主要的目的是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二胎政策還沒有開放,有的家庭要罰十幾萬,這無疑是鉅額的支出,所以乾脆去香港生孩子,那邊不但不罰款,幼兒園的教育水平也很高,豈不是兩全其美?

第二個理由,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眾所周知,香港的經濟發達,教育水平更是頂尖,所以很多父母覺得,既然經濟允許,為何不把孩子生在香港?從小就接受雙語教育,有很多素質拓展項目,老師也更加負責任,孩子在香港接受教育,將來出國和謀工作,都比較有利。

據瞭解,早在2001年,香港規定,父母皆沒有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內地居民,在港生育的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所以在此之後,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掀起了熱潮,一直到十年後,也就是2013年的1月份,才被完全禁止,算起來大概有20萬人的兒童,成了“雙非兒童”,最後一批的“雙非”兒童也已經上了小學,那麼,這些家庭過得咋樣呢?

"

記得在多年前,內地孕媽流行去香港生孩子,據說在香港生下的孩子,出生就擁有香港的永久居身份,香港的教育資源雄厚,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出國或者選擇學校也便利,而這些孩子被稱為“雙非兒童”,那麼多年過去了,有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現狀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去香港生孩子,多數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理由,為了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赴港生子的大軍中,以深圳等地的居民為主,他們靠香港比較近,過關非常方便,但最主要的目的是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二胎政策還沒有開放,有的家庭要罰十幾萬,這無疑是鉅額的支出,所以乾脆去香港生孩子,那邊不但不罰款,幼兒園的教育水平也很高,豈不是兩全其美?

第二個理由,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眾所周知,香港的經濟發達,教育水平更是頂尖,所以很多父母覺得,既然經濟允許,為何不把孩子生在香港?從小就接受雙語教育,有很多素質拓展項目,老師也更加負責任,孩子在香港接受教育,將來出國和謀工作,都比較有利。

據瞭解,早在2001年,香港規定,父母皆沒有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內地居民,在港生育的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所以在此之後,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掀起了熱潮,一直到十年後,也就是2013年的1月份,才被完全禁止,算起來大概有20萬人的兒童,成了“雙非兒童”,最後一批的“雙非”兒童也已經上了小學,那麼,這些家庭過得咋樣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赴港生子,並不受香港本地居民待見

內地居民去香港生孩子,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張香港戶口,這在香港當地並不少見,一個媽媽回憶說,那時候能夠感受到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因為多一個孩子出生,將來就多一分競爭壓力,但當時心裡就想,我們不會白白佔據香港的福利,大不了以後多來這裡消費,所以當時還是承受了一定的壓力的。

選擇幼兒園比較困難

孩子是香港人,多數會接受香港的教育,但是香港的私立幼兒園收費是非常貴的,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一年,所以多數“雙非”兒童不會選擇私立,開始了內地-香港的雙城生活,而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階段,並不是像內地幼兒園,報上名檢查完身體就可以上的,需要經歷面試,很多孩子都經歷過面試失敗的情況,所以父母們不得不多給孩子申請學校,有的父母甚至一下子申請了20多個學校,帶著孩子一個一個地去碰運氣。

"

記得在多年前,內地孕媽流行去香港生孩子,據說在香港生下的孩子,出生就擁有香港的永久居身份,香港的教育資源雄厚,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出國或者選擇學校也便利,而這些孩子被稱為“雙非兒童”,那麼多年過去了,有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現狀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去香港生孩子,多數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理由,為了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赴港生子的大軍中,以深圳等地的居民為主,他們靠香港比較近,過關非常方便,但最主要的目的是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二胎政策還沒有開放,有的家庭要罰十幾萬,這無疑是鉅額的支出,所以乾脆去香港生孩子,那邊不但不罰款,幼兒園的教育水平也很高,豈不是兩全其美?

第二個理由,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眾所周知,香港的經濟發達,教育水平更是頂尖,所以很多父母覺得,既然經濟允許,為何不把孩子生在香港?從小就接受雙語教育,有很多素質拓展項目,老師也更加負責任,孩子在香港接受教育,將來出國和謀工作,都比較有利。

據瞭解,早在2001年,香港規定,父母皆沒有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內地居民,在港生育的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所以在此之後,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掀起了熱潮,一直到十年後,也就是2013年的1月份,才被完全禁止,算起來大概有20萬人的兒童,成了“雙非兒童”,最後一批的“雙非”兒童也已經上了小學,那麼,這些家庭過得咋樣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赴港生子,並不受香港本地居民待見

內地居民去香港生孩子,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張香港戶口,這在香港當地並不少見,一個媽媽回憶說,那時候能夠感受到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因為多一個孩子出生,將來就多一分競爭壓力,但當時心裡就想,我們不會白白佔據香港的福利,大不了以後多來這裡消費,所以當時還是承受了一定的壓力的。

選擇幼兒園比較困難

孩子是香港人,多數會接受香港的教育,但是香港的私立幼兒園收費是非常貴的,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一年,所以多數“雙非”兒童不會選擇私立,開始了內地-香港的雙城生活,而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階段,並不是像內地幼兒園,報上名檢查完身體就可以上的,需要經歷面試,很多孩子都經歷過面試失敗的情況,所以父母們不得不多給孩子申請學校,有的父母甚至一下子申請了20多個學校,帶著孩子一個一個地去碰運氣。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香港的面試非常嚴格,有人說比高考還要難,的確是的,香港幼兒園對孩子的能力要求較高,除了最基本的算術和禮貌用語,最好還要有一些特長,英語和粵語也要會一些,如果擁有多種才藝,孩子被錄取的機率還會高一些,所以父母不得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逼著孩子學習一些東西,不然無法通過嚴格的面試,也就上不了幼兒園。

每天在路上“疲於奔命”

“雙非”兒童在香港上學,在內地居住,所以爸爸媽媽是非常辛苦的,基本上,媽媽五六點鐘就要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然後就開始趕路,先去口岸過關,比如一名家住深圳前海的陳太一家,如果走跨海大橋,半小時就能到達深圳灣關口,一些在深圳布吉和龍華等地的家長,先要坐公交車到地鐵,然後過海關,還要坐上保姆車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這樣來回,一天兩趟,就需要花費5-6個小時的時間,等孩子放學後再奔波回家,很多家庭中,媽媽被迫辭去工作,全程照顧孩子,這是一場持久戰,很多媽媽都感覺很累,每天都頂著黑黑的眼圈,像是個陀螺,永遠停不下來,其實孩子犧牲睡眠時間,可能會更累。

孩子遭到嘲笑

想想吧,幼小的孩子為了要去香港上學,每天比普通孩子少睡幾個小時,為了能夠應對香港幼兒園的面試,別的孩子還在玩,他要學習各種特長,父母看著都心疼,等到真正地上了學,可能還會遭到本地同學的嘲笑,一個孩子問媽媽,有香港戶籍真的好嗎?他的同學叫他“小蝗蟲”,不跟他玩,香港和內地是兩種文化的衝擊,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

記得在多年前,內地孕媽流行去香港生孩子,據說在香港生下的孩子,出生就擁有香港的永久居身份,香港的教育資源雄厚,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出國或者選擇學校也便利,而這些孩子被稱為“雙非兒童”,那麼多年過去了,有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現狀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去香港生孩子,多數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理由,為了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赴港生子的大軍中,以深圳等地的居民為主,他們靠香港比較近,過關非常方便,但最主要的目的是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二胎政策還沒有開放,有的家庭要罰十幾萬,這無疑是鉅額的支出,所以乾脆去香港生孩子,那邊不但不罰款,幼兒園的教育水平也很高,豈不是兩全其美?

第二個理由,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眾所周知,香港的經濟發達,教育水平更是頂尖,所以很多父母覺得,既然經濟允許,為何不把孩子生在香港?從小就接受雙語教育,有很多素質拓展項目,老師也更加負責任,孩子在香港接受教育,將來出國和謀工作,都比較有利。

據瞭解,早在2001年,香港規定,父母皆沒有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內地居民,在港生育的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所以在此之後,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掀起了熱潮,一直到十年後,也就是2013年的1月份,才被完全禁止,算起來大概有20萬人的兒童,成了“雙非兒童”,最後一批的“雙非”兒童也已經上了小學,那麼,這些家庭過得咋樣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赴港生子,並不受香港本地居民待見

內地居民去香港生孩子,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張香港戶口,這在香港當地並不少見,一個媽媽回憶說,那時候能夠感受到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因為多一個孩子出生,將來就多一分競爭壓力,但當時心裡就想,我們不會白白佔據香港的福利,大不了以後多來這裡消費,所以當時還是承受了一定的壓力的。

選擇幼兒園比較困難

孩子是香港人,多數會接受香港的教育,但是香港的私立幼兒園收費是非常貴的,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一年,所以多數“雙非”兒童不會選擇私立,開始了內地-香港的雙城生活,而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階段,並不是像內地幼兒園,報上名檢查完身體就可以上的,需要經歷面試,很多孩子都經歷過面試失敗的情況,所以父母們不得不多給孩子申請學校,有的父母甚至一下子申請了20多個學校,帶著孩子一個一個地去碰運氣。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香港的面試非常嚴格,有人說比高考還要難,的確是的,香港幼兒園對孩子的能力要求較高,除了最基本的算術和禮貌用語,最好還要有一些特長,英語和粵語也要會一些,如果擁有多種才藝,孩子被錄取的機率還會高一些,所以父母不得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逼著孩子學習一些東西,不然無法通過嚴格的面試,也就上不了幼兒園。

每天在路上“疲於奔命”

“雙非”兒童在香港上學,在內地居住,所以爸爸媽媽是非常辛苦的,基本上,媽媽五六點鐘就要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然後就開始趕路,先去口岸過關,比如一名家住深圳前海的陳太一家,如果走跨海大橋,半小時就能到達深圳灣關口,一些在深圳布吉和龍華等地的家長,先要坐公交車到地鐵,然後過海關,還要坐上保姆車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這樣來回,一天兩趟,就需要花費5-6個小時的時間,等孩子放學後再奔波回家,很多家庭中,媽媽被迫辭去工作,全程照顧孩子,這是一場持久戰,很多媽媽都感覺很累,每天都頂著黑黑的眼圈,像是個陀螺,永遠停不下來,其實孩子犧牲睡眠時間,可能會更累。

孩子遭到嘲笑

想想吧,幼小的孩子為了要去香港上學,每天比普通孩子少睡幾個小時,為了能夠應對香港幼兒園的面試,別的孩子還在玩,他要學習各種特長,父母看著都心疼,等到真正地上了學,可能還會遭到本地同學的嘲笑,一個孩子問媽媽,有香港戶籍真的好嗎?他的同學叫他“小蝗蟲”,不跟他玩,香港和內地是兩種文化的衝擊,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內地教育的提升,很多家庭都後悔了?

近年來,隨著內地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學校的教學水平有明顯的提升,讓不少家長都萌生了後悔的念頭,據瞭解,即使是孩子在香港出生,本著就近原則,他們也不可能前往市中心的學校就讀,基本上都把孩子安排在距離內地較近的香港郊區,這些地方的幼兒園原本就比較缺乏生源,上這種幼兒園的,即使是香港孩子,也是不太富裕的家庭。當然,很多內地父母經濟實力雄厚,可以讓孩子享受更高端的教育,但這種家庭畢竟是少數。

雙非港寶想要會內地念書,可不可行呢?近年來政策也在放寬,這些孩子可以申請積分入學,提供一定的材料,就可以在內地上學了。很多年前,有人去香港生孩子,都是被羨慕的事,是兩全其美,放在今天,可能很多家長都有些後悔的念頭,不能徹底融入香港,也不能徹底適應內地的環境,可能就是很多“雙非”兒童的困境吧,而父母的疲於奔命,孩子上學的經濟壓力,人力的付出,也讓父母們大呼吃不消。

"

記得在多年前,內地孕媽流行去香港生孩子,據說在香港生下的孩子,出生就擁有香港的永久居身份,香港的教育資源雄厚,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將來出國或者選擇學校也便利,而這些孩子被稱為“雙非兒童”,那麼多年過去了,有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現狀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去香港生孩子,多數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理由,為了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赴港生子的大軍中,以深圳等地的居民為主,他們靠香港比較近,過關非常方便,但最主要的目的是逃避二胎的罰款,當初二胎政策還沒有開放,有的家庭要罰十幾萬,這無疑是鉅額的支出,所以乾脆去香港生孩子,那邊不但不罰款,幼兒園的教育水平也很高,豈不是兩全其美?

第二個理由,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眾所周知,香港的經濟發達,教育水平更是頂尖,所以很多父母覺得,既然經濟允許,為何不把孩子生在香港?從小就接受雙語教育,有很多素質拓展項目,老師也更加負責任,孩子在香港接受教育,將來出國和謀工作,都比較有利。

據瞭解,早在2001年,香港規定,父母皆沒有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內地居民,在港生育的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所以在此之後,內地孕婦赴港生子掀起了熱潮,一直到十年後,也就是2013年的1月份,才被完全禁止,算起來大概有20萬人的兒童,成了“雙非兒童”,最後一批的“雙非”兒童也已經上了小學,那麼,這些家庭過得咋樣呢?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當初赴港生子,並不受香港本地居民待見

內地居民去香港生孩子,為的就是給孩子一張香港戶口,這在香港當地並不少見,一個媽媽回憶說,那時候能夠感受到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因為多一個孩子出生,將來就多一分競爭壓力,但當時心裡就想,我們不會白白佔據香港的福利,大不了以後多來這裡消費,所以當時還是承受了一定的壓力的。

選擇幼兒園比較困難

孩子是香港人,多數會接受香港的教育,但是香港的私立幼兒園收費是非常貴的,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一年,所以多數“雙非”兒童不會選擇私立,開始了內地-香港的雙城生活,而到了孩子上幼兒園的階段,並不是像內地幼兒園,報上名檢查完身體就可以上的,需要經歷面試,很多孩子都經歷過面試失敗的情況,所以父母們不得不多給孩子申請學校,有的父母甚至一下子申請了20多個學校,帶著孩子一個一個地去碰運氣。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香港的面試非常嚴格,有人說比高考還要難,的確是的,香港幼兒園對孩子的能力要求較高,除了最基本的算術和禮貌用語,最好還要有一些特長,英語和粵語也要會一些,如果擁有多種才藝,孩子被錄取的機率還會高一些,所以父母不得不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逼著孩子學習一些東西,不然無法通過嚴格的面試,也就上不了幼兒園。

每天在路上“疲於奔命”

“雙非”兒童在香港上學,在內地居住,所以爸爸媽媽是非常辛苦的,基本上,媽媽五六點鐘就要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然後就開始趕路,先去口岸過關,比如一名家住深圳前海的陳太一家,如果走跨海大橋,半小時就能到達深圳灣關口,一些在深圳布吉和龍華等地的家長,先要坐公交車到地鐵,然後過海關,還要坐上保姆車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這樣來回,一天兩趟,就需要花費5-6個小時的時間,等孩子放學後再奔波回家,很多家庭中,媽媽被迫辭去工作,全程照顧孩子,這是一場持久戰,很多媽媽都感覺很累,每天都頂著黑黑的眼圈,像是個陀螺,永遠停不下來,其實孩子犧牲睡眠時間,可能會更累。

孩子遭到嘲笑

想想吧,幼小的孩子為了要去香港上學,每天比普通孩子少睡幾個小時,為了能夠應對香港幼兒園的面試,別的孩子還在玩,他要學習各種特長,父母看著都心疼,等到真正地上了學,可能還會遭到本地同學的嘲笑,一個孩子問媽媽,有香港戶籍真的好嗎?他的同學叫他“小蝗蟲”,不跟他玩,香港和內地是兩種文化的衝擊,孩子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內地教育的提升,很多家庭都後悔了?

近年來,隨著內地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學校的教學水平有明顯的提升,讓不少家長都萌生了後悔的念頭,據瞭解,即使是孩子在香港出生,本著就近原則,他們也不可能前往市中心的學校就讀,基本上都把孩子安排在距離內地較近的香港郊區,這些地方的幼兒園原本就比較缺乏生源,上這種幼兒園的,即使是香港孩子,也是不太富裕的家庭。當然,很多內地父母經濟實力雄厚,可以讓孩子享受更高端的教育,但這種家庭畢竟是少數。

雙非港寶想要會內地念書,可不可行呢?近年來政策也在放寬,這些孩子可以申請積分入學,提供一定的材料,就可以在內地上學了。很多年前,有人去香港生孩子,都是被羨慕的事,是兩全其美,放在今天,可能很多家長都有些後悔的念頭,不能徹底融入香港,也不能徹底適應內地的環境,可能就是很多“雙非”兒童的困境吧,而父母的疲於奔命,孩子上學的經濟壓力,人力的付出,也讓父母們大呼吃不消。

那些年“赴港生子”的家庭怎樣了?為照顧“雙非港寶”,疲於奔命

但部分家長也持有樂觀心態,認為早期的辛苦和付出,能會換來豐厚的回報,最終利大於弊的,更有人說,我從沒後悔把孩子生在香港。可能這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這裡不褒不貶,沒有感受過,沒有發言權,只能站在中立角度,儘量全方位地解讀一下。

您羨慕“雙非”兒童嗎?可能更確切的叫法,應該是“雙非港寶”,您覺得他們會比一般的兒童更優秀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