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還要玩!戳中了每個老母親的心

不完美媽媽 發現佩奇 學前教育 因為是麻麻 2019-05-03

每天到飯點的時候,在小區滑滑梯都能看見很多淚眼婆娑的孩子,哭著喊著:”媽媽,我還要玩!“

有些會被父母無情的拉著,不能抗拒沒得商量。匆匆的背影,留下孩子一聲聲的哀嚎……

有些父母心軟了,和孩子說:”那再玩一次吧,好了就回家!“

可是一次結束後孩子又開始耍賴皮了,哭鬧、在地上打滾,礙於情面的父母只能妥協了。

媽媽,我還要玩!戳中了每個老母親的心

是時候建立規則意識了

當孩子開始不斷挑戰爸爸媽媽的底線的時候,就要開始建立規則訓練了。

和孩子約定好遊戲時間:”玩幾分鐘。由孩子自己說,然後就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如果耍賴不同意的話,下次就不能玩或者只能玩一次。“

就是和孩子約定好懲罰的方式和結果。

當下次再出現同樣的"媽媽,我還要玩"的時候,就看孩子能不能遵守,不行的話就只能執行約定的結果了。讓孩子接受自然結果,幾次規則訓練之後,孩子就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了。

媽媽,我還要玩!戳中了每個老母親的心

無規律不成方圓,父母要堅持原則

有些家長礙於情面,在外人面前對孩子不敢怎麼樣。回家之後再好好收拾或者就這樣過去了。

那你覺得孩子會當回事嗎?或者孩子已經抓住你的軟肋的,下次下下次他還會用耍賴苦鬧得方式征服你。因為這招管用啊。

所以,我們要保持原則,不管再哪裡說到得事情就要做到,而且一致。”孩子是通過大人得行為來了解事物的“這是大學時學院學前教育主任說過的一句話。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鏡子。

我們做的事情,立的規律孩子都看在眼裡。要雙方一起執行才能奏效。

媽媽,我還要玩!戳中了每個老母親的心

生活中還會有更多的遊戲和樂趣

當孩子再大一點,我們可以一起制定更多的遊戲規則:比如家庭任務分工,出遊地點,餐點材料……讓孩子能更多的參與,多提意見多做決策。做自己和生活的小主人。

這時候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很輕鬆了,孩子已經能很好的運用規則意識了。他還會提醒你,照顧你。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和巧妙引導。和孩子一起成長的一起鬥智鬥勇的過程也是人生一種美好的回憶!

媽媽,我還要玩!戳中了每個老母親的心

我樂在其中,你呢?

"因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線工作者,我手寫我心。育兒路上你並不孤單,歡迎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