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但現在,用不著等到過年,日常打開公眾號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未上幼兒園就中英雙語自由切換,上了幼兒園就會解簡單的方程式,上小學前就解鎖了“獨立閱讀”的技能……這類孩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牛娃”。比賽提前了,孩子還處於真正的懵懂時期,父母往往就已經因別人家牛娃的“天賦”感到焦慮。可是,這真的稱得上是“天賦異稟”嗎?

在這裡我先講個小故事——

前陣子聽企鵝妞說,涵哥(讀幼兒園大班)有個小同學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偶爾還在班上帶讀什麼的,其他小朋友(特別是涵哥)都很羨慕他。打聽了一下這位小同學在上什麼培訓班,原來人家報了個拼音班。“怪不得他那麼厲害,我就說他肯定學了些什麼,我也要學音!”繼機器人班之後,涵哥第二次主動要求報班。但企鵝妞進一步打聽,發現人家認字多的祕訣其實不在於學拼音,而在於從小看電視的時候,他奶奶就提醒他順便看看字幕。算不上什麼天賦,也不用特意去教,日積月累,眼熟了自然就識字了。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但現在,用不著等到過年,日常打開公眾號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未上幼兒園就中英雙語自由切換,上了幼兒園就會解簡單的方程式,上小學前就解鎖了“獨立閱讀”的技能……這類孩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牛娃”。比賽提前了,孩子還處於真正的懵懂時期,父母往往就已經因別人家牛娃的“天賦”感到焦慮。可是,這真的稱得上是“天賦異稟”嗎?

在這裡我先講個小故事——

前陣子聽企鵝妞說,涵哥(讀幼兒園大班)有個小同學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偶爾還在班上帶讀什麼的,其他小朋友(特別是涵哥)都很羨慕他。打聽了一下這位小同學在上什麼培訓班,原來人家報了個拼音班。“怪不得他那麼厲害,我就說他肯定學了些什麼,我也要學音!”繼機器人班之後,涵哥第二次主動要求報班。但企鵝妞進一步打聽,發現人家認字多的祕訣其實不在於學拼音,而在於從小看電視的時候,他奶奶就提醒他順便看看字幕。算不上什麼天賦,也不用特意去教,日積月累,眼熟了自然就識字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與此同時,涵哥上了幾次課後,老師的反饋是這孩子有點平翹舌音不分,可能需要糾正。這就奇了怪了,我們平時和涵哥說話都好好的,怎麼上個拼音班反倒平翹舌不分了呢?企鵝妞說,老師反映他拼讀的時候就會出錯,例如“zh-u-zhu”,他只能讀成“zh-u-zu”。我一聽就笑了,沒事,能發得出“zh”哪是平翹舌不分,他只是剛接觸拼音,暫時理解不了拼讀時各個音節的關係,在他看來就像繞口令似的,舌頭打結了不是很正常嗎?他需要的不是開小灶強調糾正,而是開竅理解、把舌頭捋順的時間。

回想我們當年小學一年級學拼音的時候,沒讀過學前班的孩子學起來自然吃力一點,但他們很快也跟上了。說到底,這只是一項日常技能,除非將來專門修語言學,不然一年級所掌握的拼音知識,足夠我們用一輩子了。至於識字,也是一樣的道理。早點學或晚點學,但遲早都會認識。即使書上的字都認識,但除非對文學表現出了特殊的早慧,我們通常還是至少要到初中才懵懵懂懂地讀“四大名著”,然後在漫長的人生中,用不同的閱歷去咀嚼其中的某個章節、某句話、某個詞……這樣看來,即使超前學了拼音認了字,在技能方面贏在了起跑線,卻未必能在將來,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多少助力。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但現在,用不著等到過年,日常打開公眾號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未上幼兒園就中英雙語自由切換,上了幼兒園就會解簡單的方程式,上小學前就解鎖了“獨立閱讀”的技能……這類孩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牛娃”。比賽提前了,孩子還處於真正的懵懂時期,父母往往就已經因別人家牛娃的“天賦”感到焦慮。可是,這真的稱得上是“天賦異稟”嗎?

在這裡我先講個小故事——

前陣子聽企鵝妞說,涵哥(讀幼兒園大班)有個小同學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偶爾還在班上帶讀什麼的,其他小朋友(特別是涵哥)都很羨慕他。打聽了一下這位小同學在上什麼培訓班,原來人家報了個拼音班。“怪不得他那麼厲害,我就說他肯定學了些什麼,我也要學音!”繼機器人班之後,涵哥第二次主動要求報班。但企鵝妞進一步打聽,發現人家認字多的祕訣其實不在於學拼音,而在於從小看電視的時候,他奶奶就提醒他順便看看字幕。算不上什麼天賦,也不用特意去教,日積月累,眼熟了自然就識字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與此同時,涵哥上了幾次課後,老師的反饋是這孩子有點平翹舌音不分,可能需要糾正。這就奇了怪了,我們平時和涵哥說話都好好的,怎麼上個拼音班反倒平翹舌不分了呢?企鵝妞說,老師反映他拼讀的時候就會出錯,例如“zh-u-zhu”,他只能讀成“zh-u-zu”。我一聽就笑了,沒事,能發得出“zh”哪是平翹舌不分,他只是剛接觸拼音,暫時理解不了拼讀時各個音節的關係,在他看來就像繞口令似的,舌頭打結了不是很正常嗎?他需要的不是開小灶強調糾正,而是開竅理解、把舌頭捋順的時間。

回想我們當年小學一年級學拼音的時候,沒讀過學前班的孩子學起來自然吃力一點,但他們很快也跟上了。說到底,這只是一項日常技能,除非將來專門修語言學,不然一年級所掌握的拼音知識,足夠我們用一輩子了。至於識字,也是一樣的道理。早點學或晚點學,但遲早都會認識。即使書上的字都認識,但除非對文學表現出了特殊的早慧,我們通常還是至少要到初中才懵懵懂懂地讀“四大名著”,然後在漫長的人生中,用不同的閱歷去咀嚼其中的某個章節、某句話、某個詞……這樣看來,即使超前學了拼音認了字,在技能方面贏在了起跑線,卻未必能在將來,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多少助力。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放眼市面上大多數的培訓班,有多少是打著“精英教育”的旗號來訓練孩子的技能呢?例如手把手教你做手工的STEAM教育;老師畫一個讓孩子跟著學的繪畫班;過度超前教育的幼兒奧數……如果說做做手工起碼能鍛鍊動手能力,繪畫班權當學了點臨摹,可超前學奧數我當真找不出什麼益處。一直以來,奧數是面向於高中生的競賽。它不適合提前,是因為數學所需要的抽象邏輯思維,通常會在一個人13歲之後才踏上正軌,成為其主要的思維能力。所以有些孩子小學階段數學很不錯,但到了初高中就很吃力;也有些孩子小時候數學勉強處於中等水平,上了高中就突飛猛進。那麼,提前讓孩子學奧數,並且由此評判他是否具備數學天賦,的確是言之過早。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別人都搶跑了,如果不讓孩子也提前報班,他們上小學考試會落後的。不同地域的教育環境和壓力不一樣,據說有些“精英”小學低年級會跳過基礎知識,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說不要報班。但在這裡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孩子某方面的成績目前不理想,就感到焦慮,就判定他沒有足夠的天分,甚至讓他認為自己在某方面是個差生。畢竟小學的測試,大多數是在考察孩子對基礎知識的熟練度,沒考好只能證明是掌握得不夠牢固,而無法證明是孩子的能力出了問題。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但現在,用不著等到過年,日常打開公眾號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未上幼兒園就中英雙語自由切換,上了幼兒園就會解簡單的方程式,上小學前就解鎖了“獨立閱讀”的技能……這類孩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牛娃”。比賽提前了,孩子還處於真正的懵懂時期,父母往往就已經因別人家牛娃的“天賦”感到焦慮。可是,這真的稱得上是“天賦異稟”嗎?

在這裡我先講個小故事——

前陣子聽企鵝妞說,涵哥(讀幼兒園大班)有個小同學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偶爾還在班上帶讀什麼的,其他小朋友(特別是涵哥)都很羨慕他。打聽了一下這位小同學在上什麼培訓班,原來人家報了個拼音班。“怪不得他那麼厲害,我就說他肯定學了些什麼,我也要學音!”繼機器人班之後,涵哥第二次主動要求報班。但企鵝妞進一步打聽,發現人家認字多的祕訣其實不在於學拼音,而在於從小看電視的時候,他奶奶就提醒他順便看看字幕。算不上什麼天賦,也不用特意去教,日積月累,眼熟了自然就識字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與此同時,涵哥上了幾次課後,老師的反饋是這孩子有點平翹舌音不分,可能需要糾正。這就奇了怪了,我們平時和涵哥說話都好好的,怎麼上個拼音班反倒平翹舌不分了呢?企鵝妞說,老師反映他拼讀的時候就會出錯,例如“zh-u-zhu”,他只能讀成“zh-u-zu”。我一聽就笑了,沒事,能發得出“zh”哪是平翹舌不分,他只是剛接觸拼音,暫時理解不了拼讀時各個音節的關係,在他看來就像繞口令似的,舌頭打結了不是很正常嗎?他需要的不是開小灶強調糾正,而是開竅理解、把舌頭捋順的時間。

回想我們當年小學一年級學拼音的時候,沒讀過學前班的孩子學起來自然吃力一點,但他們很快也跟上了。說到底,這只是一項日常技能,除非將來專門修語言學,不然一年級所掌握的拼音知識,足夠我們用一輩子了。至於識字,也是一樣的道理。早點學或晚點學,但遲早都會認識。即使書上的字都認識,但除非對文學表現出了特殊的早慧,我們通常還是至少要到初中才懵懵懂懂地讀“四大名著”,然後在漫長的人生中,用不同的閱歷去咀嚼其中的某個章節、某句話、某個詞……這樣看來,即使超前學了拼音認了字,在技能方面贏在了起跑線,卻未必能在將來,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多少助力。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放眼市面上大多數的培訓班,有多少是打著“精英教育”的旗號來訓練孩子的技能呢?例如手把手教你做手工的STEAM教育;老師畫一個讓孩子跟著學的繪畫班;過度超前教育的幼兒奧數……如果說做做手工起碼能鍛鍊動手能力,繪畫班權當學了點臨摹,可超前學奧數我當真找不出什麼益處。一直以來,奧數是面向於高中生的競賽。它不適合提前,是因為數學所需要的抽象邏輯思維,通常會在一個人13歲之後才踏上正軌,成為其主要的思維能力。所以有些孩子小學階段數學很不錯,但到了初高中就很吃力;也有些孩子小時候數學勉強處於中等水平,上了高中就突飛猛進。那麼,提前讓孩子學奧數,並且由此評判他是否具備數學天賦,的確是言之過早。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別人都搶跑了,如果不讓孩子也提前報班,他們上小學考試會落後的。不同地域的教育環境和壓力不一樣,據說有些“精英”小學低年級會跳過基礎知識,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說不要報班。但在這裡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孩子某方面的成績目前不理想,就感到焦慮,就判定他沒有足夠的天分,甚至讓他認為自己在某方面是個差生。畢竟小學的測試,大多數是在考察孩子對基礎知識的熟練度,沒考好只能證明是掌握得不夠牢固,而無法證明是孩子的能力出了問題。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只要學習方法得當,小學各科目上90分是沒多大難度的;上95分可能需要稍稍努力一下;但再往上,要到達98、99甚至100,為了這份“精益求精”,可能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反覆做題、機械記背。如果我們不那麼“吹毛求疵”在那2、3分上較勁,孩子的課餘時間就會寬裕很多,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挖掘並培養自己的興趣,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發展方向。即使收穫不了那麼多益處,他們起碼不會從小就面對過高的標準,從而感受到對學習的力不從心,進而產生畏難心理。

暑假期間,有一天陪三年級的小侄女看書,讀到其中一部分有簡單的英文對話,她就停下來,說:“這個我讀不了,因為我才三年級,剛開始學英語,而且我的英語不是很好。”小姑娘才剛開始學,怎麼就已經判斷自己英語學得不好了呢?我說沒關係,我和你一起看,不懂的詞我告訴你。結果幾句話念下來,她幾乎不用提示,簡單的用語都認識,發音語調也正確。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但現在,用不著等到過年,日常打開公眾號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未上幼兒園就中英雙語自由切換,上了幼兒園就會解簡單的方程式,上小學前就解鎖了“獨立閱讀”的技能……這類孩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牛娃”。比賽提前了,孩子還處於真正的懵懂時期,父母往往就已經因別人家牛娃的“天賦”感到焦慮。可是,這真的稱得上是“天賦異稟”嗎?

在這裡我先講個小故事——

前陣子聽企鵝妞說,涵哥(讀幼兒園大班)有個小同學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偶爾還在班上帶讀什麼的,其他小朋友(特別是涵哥)都很羨慕他。打聽了一下這位小同學在上什麼培訓班,原來人家報了個拼音班。“怪不得他那麼厲害,我就說他肯定學了些什麼,我也要學音!”繼機器人班之後,涵哥第二次主動要求報班。但企鵝妞進一步打聽,發現人家認字多的祕訣其實不在於學拼音,而在於從小看電視的時候,他奶奶就提醒他順便看看字幕。算不上什麼天賦,也不用特意去教,日積月累,眼熟了自然就識字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與此同時,涵哥上了幾次課後,老師的反饋是這孩子有點平翹舌音不分,可能需要糾正。這就奇了怪了,我們平時和涵哥說話都好好的,怎麼上個拼音班反倒平翹舌不分了呢?企鵝妞說,老師反映他拼讀的時候就會出錯,例如“zh-u-zhu”,他只能讀成“zh-u-zu”。我一聽就笑了,沒事,能發得出“zh”哪是平翹舌不分,他只是剛接觸拼音,暫時理解不了拼讀時各個音節的關係,在他看來就像繞口令似的,舌頭打結了不是很正常嗎?他需要的不是開小灶強調糾正,而是開竅理解、把舌頭捋順的時間。

回想我們當年小學一年級學拼音的時候,沒讀過學前班的孩子學起來自然吃力一點,但他們很快也跟上了。說到底,這只是一項日常技能,除非將來專門修語言學,不然一年級所掌握的拼音知識,足夠我們用一輩子了。至於識字,也是一樣的道理。早點學或晚點學,但遲早都會認識。即使書上的字都認識,但除非對文學表現出了特殊的早慧,我們通常還是至少要到初中才懵懵懂懂地讀“四大名著”,然後在漫長的人生中,用不同的閱歷去咀嚼其中的某個章節、某句話、某個詞……這樣看來,即使超前學了拼音認了字,在技能方面贏在了起跑線,卻未必能在將來,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多少助力。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放眼市面上大多數的培訓班,有多少是打著“精英教育”的旗號來訓練孩子的技能呢?例如手把手教你做手工的STEAM教育;老師畫一個讓孩子跟著學的繪畫班;過度超前教育的幼兒奧數……如果說做做手工起碼能鍛鍊動手能力,繪畫班權當學了點臨摹,可超前學奧數我當真找不出什麼益處。一直以來,奧數是面向於高中生的競賽。它不適合提前,是因為數學所需要的抽象邏輯思維,通常會在一個人13歲之後才踏上正軌,成為其主要的思維能力。所以有些孩子小學階段數學很不錯,但到了初高中就很吃力;也有些孩子小時候數學勉強處於中等水平,上了高中就突飛猛進。那麼,提前讓孩子學奧數,並且由此評判他是否具備數學天賦,的確是言之過早。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別人都搶跑了,如果不讓孩子也提前報班,他們上小學考試會落後的。不同地域的教育環境和壓力不一樣,據說有些“精英”小學低年級會跳過基礎知識,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說不要報班。但在這裡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孩子某方面的成績目前不理想,就感到焦慮,就判定他沒有足夠的天分,甚至讓他認為自己在某方面是個差生。畢竟小學的測試,大多數是在考察孩子對基礎知識的熟練度,沒考好只能證明是掌握得不夠牢固,而無法證明是孩子的能力出了問題。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只要學習方法得當,小學各科目上90分是沒多大難度的;上95分可能需要稍稍努力一下;但再往上,要到達98、99甚至100,為了這份“精益求精”,可能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反覆做題、機械記背。如果我們不那麼“吹毛求疵”在那2、3分上較勁,孩子的課餘時間就會寬裕很多,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挖掘並培養自己的興趣,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發展方向。即使收穫不了那麼多益處,他們起碼不會從小就面對過高的標準,從而感受到對學習的力不從心,進而產生畏難心理。

暑假期間,有一天陪三年級的小侄女看書,讀到其中一部分有簡單的英文對話,她就停下來,說:“這個我讀不了,因為我才三年級,剛開始學英語,而且我的英語不是很好。”小姑娘才剛開始學,怎麼就已經判斷自己英語學得不好了呢?我說沒關係,我和你一起看,不懂的詞我告訴你。結果幾句話念下來,她幾乎不用提示,簡單的用語都認識,發音語調也正確。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樣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小朋友說起自己英語不好時,臉上卻有種失落感。大概是因為班上有從小雙語教學的英語小達人,而人家考100分時,你考95就顯得不那麼優秀了。那麼,這是我們大人的責任。把三年級剛接觸英文的孩子,和從小看英文繪本的孩子進行比較,然後把後者稱為“牛娃”,這是不公平的。不是說後者不牛,而是我們應該讓前者明白一個問題:你只是學得比較晚,現階段知道的不如別人多,但不代表你學習英語的能力比別人差,更不代表你學得不好。

仔細想想,現在的小學裡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比較呢?先學者很牛,相比之下新手就顯得英語不好,數學不行。拜託,無視了那麼多客觀因素,單憑成績排名真的能反映孩子的學習能力如何嗎?教育應該是一個讓孩子擁有自信的過程,而不是過早地讓他滋生自卑畏難心理。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但現在,用不著等到過年,日常打開公眾號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未上幼兒園就中英雙語自由切換,上了幼兒園就會解簡單的方程式,上小學前就解鎖了“獨立閱讀”的技能……這類孩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牛娃”。比賽提前了,孩子還處於真正的懵懂時期,父母往往就已經因別人家牛娃的“天賦”感到焦慮。可是,這真的稱得上是“天賦異稟”嗎?

在這裡我先講個小故事——

前陣子聽企鵝妞說,涵哥(讀幼兒園大班)有個小同學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偶爾還在班上帶讀什麼的,其他小朋友(特別是涵哥)都很羨慕他。打聽了一下這位小同學在上什麼培訓班,原來人家報了個拼音班。“怪不得他那麼厲害,我就說他肯定學了些什麼,我也要學音!”繼機器人班之後,涵哥第二次主動要求報班。但企鵝妞進一步打聽,發現人家認字多的祕訣其實不在於學拼音,而在於從小看電視的時候,他奶奶就提醒他順便看看字幕。算不上什麼天賦,也不用特意去教,日積月累,眼熟了自然就識字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與此同時,涵哥上了幾次課後,老師的反饋是這孩子有點平翹舌音不分,可能需要糾正。這就奇了怪了,我們平時和涵哥說話都好好的,怎麼上個拼音班反倒平翹舌不分了呢?企鵝妞說,老師反映他拼讀的時候就會出錯,例如“zh-u-zhu”,他只能讀成“zh-u-zu”。我一聽就笑了,沒事,能發得出“zh”哪是平翹舌不分,他只是剛接觸拼音,暫時理解不了拼讀時各個音節的關係,在他看來就像繞口令似的,舌頭打結了不是很正常嗎?他需要的不是開小灶強調糾正,而是開竅理解、把舌頭捋順的時間。

回想我們當年小學一年級學拼音的時候,沒讀過學前班的孩子學起來自然吃力一點,但他們很快也跟上了。說到底,這只是一項日常技能,除非將來專門修語言學,不然一年級所掌握的拼音知識,足夠我們用一輩子了。至於識字,也是一樣的道理。早點學或晚點學,但遲早都會認識。即使書上的字都認識,但除非對文學表現出了特殊的早慧,我們通常還是至少要到初中才懵懵懂懂地讀“四大名著”,然後在漫長的人生中,用不同的閱歷去咀嚼其中的某個章節、某句話、某個詞……這樣看來,即使超前學了拼音認了字,在技能方面贏在了起跑線,卻未必能在將來,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多少助力。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放眼市面上大多數的培訓班,有多少是打著“精英教育”的旗號來訓練孩子的技能呢?例如手把手教你做手工的STEAM教育;老師畫一個讓孩子跟著學的繪畫班;過度超前教育的幼兒奧數……如果說做做手工起碼能鍛鍊動手能力,繪畫班權當學了點臨摹,可超前學奧數我當真找不出什麼益處。一直以來,奧數是面向於高中生的競賽。它不適合提前,是因為數學所需要的抽象邏輯思維,通常會在一個人13歲之後才踏上正軌,成為其主要的思維能力。所以有些孩子小學階段數學很不錯,但到了初高中就很吃力;也有些孩子小時候數學勉強處於中等水平,上了高中就突飛猛進。那麼,提前讓孩子學奧數,並且由此評判他是否具備數學天賦,的確是言之過早。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別人都搶跑了,如果不讓孩子也提前報班,他們上小學考試會落後的。不同地域的教育環境和壓力不一樣,據說有些“精英”小學低年級會跳過基礎知識,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說不要報班。但在這裡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孩子某方面的成績目前不理想,就感到焦慮,就判定他沒有足夠的天分,甚至讓他認為自己在某方面是個差生。畢竟小學的測試,大多數是在考察孩子對基礎知識的熟練度,沒考好只能證明是掌握得不夠牢固,而無法證明是孩子的能力出了問題。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只要學習方法得當,小學各科目上90分是沒多大難度的;上95分可能需要稍稍努力一下;但再往上,要到達98、99甚至100,為了這份“精益求精”,可能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反覆做題、機械記背。如果我們不那麼“吹毛求疵”在那2、3分上較勁,孩子的課餘時間就會寬裕很多,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挖掘並培養自己的興趣,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發展方向。即使收穫不了那麼多益處,他們起碼不會從小就面對過高的標準,從而感受到對學習的力不從心,進而產生畏難心理。

暑假期間,有一天陪三年級的小侄女看書,讀到其中一部分有簡單的英文對話,她就停下來,說:“這個我讀不了,因為我才三年級,剛開始學英語,而且我的英語不是很好。”小姑娘才剛開始學,怎麼就已經判斷自己英語學得不好了呢?我說沒關係,我和你一起看,不懂的詞我告訴你。結果幾句話念下來,她幾乎不用提示,簡單的用語都認識,發音語調也正確。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樣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小朋友說起自己英語不好時,臉上卻有種失落感。大概是因為班上有從小雙語教學的英語小達人,而人家考100分時,你考95就顯得不那麼優秀了。那麼,這是我們大人的責任。把三年級剛接觸英文的孩子,和從小看英文繪本的孩子進行比較,然後把後者稱為“牛娃”,這是不公平的。不是說後者不牛,而是我們應該讓前者明白一個問題:你只是學得比較晚,現階段知道的不如別人多,但不代表你學習英語的能力比別人差,更不代表你學得不好。

仔細想想,現在的小學裡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比較呢?先學者很牛,相比之下新手就顯得英語不好,數學不行。拜託,無視了那麼多客觀因素,單憑成績排名真的能反映孩子的學習能力如何嗎?教育應該是一個讓孩子擁有自信的過程,而不是過早地讓他滋生自卑畏難心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再弱弱地強調一遍,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表達擁有多重技能的牛娃不牛,而是我們不應在孩子那麼小的時候,就由他具備的技能來判定其是否具備高智商、具備朝某方面發展的天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機遇和成長的節奏。放下和別人比較的焦慮,觀察孩子的成長進步過程,才更有助於我們發現孩子的興趣與天賦。

還是以我的小侄女為例。大半年前送她一套藝術繪本時,封面上的字她都還沒能認全(例如“梵高”的“梵”字)。但再見到她,人家已經可以自己看學生版的《魯濱遜漂流記》了(雖然我不贊同看縮略版這種操作)。今年送她一套《去旅行》,她一個人專注地看了大半個小時,能把那些“君主制”、“議會制”的簡介讀進去,翻到美國地圖時還會拿來地球儀,指給我看上面美國的位置。半年間進步如此之大,只不過因為她喜歡閱讀,並且由此培養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但現在,用不著等到過年,日常打開公眾號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未上幼兒園就中英雙語自由切換,上了幼兒園就會解簡單的方程式,上小學前就解鎖了“獨立閱讀”的技能……這類孩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牛娃”。比賽提前了,孩子還處於真正的懵懂時期,父母往往就已經因別人家牛娃的“天賦”感到焦慮。可是,這真的稱得上是“天賦異稟”嗎?

在這裡我先講個小故事——

前陣子聽企鵝妞說,涵哥(讀幼兒園大班)有個小同學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偶爾還在班上帶讀什麼的,其他小朋友(特別是涵哥)都很羨慕他。打聽了一下這位小同學在上什麼培訓班,原來人家報了個拼音班。“怪不得他那麼厲害,我就說他肯定學了些什麼,我也要學音!”繼機器人班之後,涵哥第二次主動要求報班。但企鵝妞進一步打聽,發現人家認字多的祕訣其實不在於學拼音,而在於從小看電視的時候,他奶奶就提醒他順便看看字幕。算不上什麼天賦,也不用特意去教,日積月累,眼熟了自然就識字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與此同時,涵哥上了幾次課後,老師的反饋是這孩子有點平翹舌音不分,可能需要糾正。這就奇了怪了,我們平時和涵哥說話都好好的,怎麼上個拼音班反倒平翹舌不分了呢?企鵝妞說,老師反映他拼讀的時候就會出錯,例如“zh-u-zhu”,他只能讀成“zh-u-zu”。我一聽就笑了,沒事,能發得出“zh”哪是平翹舌不分,他只是剛接觸拼音,暫時理解不了拼讀時各個音節的關係,在他看來就像繞口令似的,舌頭打結了不是很正常嗎?他需要的不是開小灶強調糾正,而是開竅理解、把舌頭捋順的時間。

回想我們當年小學一年級學拼音的時候,沒讀過學前班的孩子學起來自然吃力一點,但他們很快也跟上了。說到底,這只是一項日常技能,除非將來專門修語言學,不然一年級所掌握的拼音知識,足夠我們用一輩子了。至於識字,也是一樣的道理。早點學或晚點學,但遲早都會認識。即使書上的字都認識,但除非對文學表現出了特殊的早慧,我們通常還是至少要到初中才懵懵懂懂地讀“四大名著”,然後在漫長的人生中,用不同的閱歷去咀嚼其中的某個章節、某句話、某個詞……這樣看來,即使超前學了拼音認了字,在技能方面贏在了起跑線,卻未必能在將來,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多少助力。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放眼市面上大多數的培訓班,有多少是打著“精英教育”的旗號來訓練孩子的技能呢?例如手把手教你做手工的STEAM教育;老師畫一個讓孩子跟著學的繪畫班;過度超前教育的幼兒奧數……如果說做做手工起碼能鍛鍊動手能力,繪畫班權當學了點臨摹,可超前學奧數我當真找不出什麼益處。一直以來,奧數是面向於高中生的競賽。它不適合提前,是因為數學所需要的抽象邏輯思維,通常會在一個人13歲之後才踏上正軌,成為其主要的思維能力。所以有些孩子小學階段數學很不錯,但到了初高中就很吃力;也有些孩子小時候數學勉強處於中等水平,上了高中就突飛猛進。那麼,提前讓孩子學奧數,並且由此評判他是否具備數學天賦,的確是言之過早。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別人都搶跑了,如果不讓孩子也提前報班,他們上小學考試會落後的。不同地域的教育環境和壓力不一樣,據說有些“精英”小學低年級會跳過基礎知識,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說不要報班。但在這裡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孩子某方面的成績目前不理想,就感到焦慮,就判定他沒有足夠的天分,甚至讓他認為自己在某方面是個差生。畢竟小學的測試,大多數是在考察孩子對基礎知識的熟練度,沒考好只能證明是掌握得不夠牢固,而無法證明是孩子的能力出了問題。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只要學習方法得當,小學各科目上90分是沒多大難度的;上95分可能需要稍稍努力一下;但再往上,要到達98、99甚至100,為了這份“精益求精”,可能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反覆做題、機械記背。如果我們不那麼“吹毛求疵”在那2、3分上較勁,孩子的課餘時間就會寬裕很多,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挖掘並培養自己的興趣,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發展方向。即使收穫不了那麼多益處,他們起碼不會從小就面對過高的標準,從而感受到對學習的力不從心,進而產生畏難心理。

暑假期間,有一天陪三年級的小侄女看書,讀到其中一部分有簡單的英文對話,她就停下來,說:“這個我讀不了,因為我才三年級,剛開始學英語,而且我的英語不是很好。”小姑娘才剛開始學,怎麼就已經判斷自己英語學得不好了呢?我說沒關係,我和你一起看,不懂的詞我告訴你。結果幾句話念下來,她幾乎不用提示,簡單的用語都認識,發音語調也正確。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樣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小朋友說起自己英語不好時,臉上卻有種失落感。大概是因為班上有從小雙語教學的英語小達人,而人家考100分時,你考95就顯得不那麼優秀了。那麼,這是我們大人的責任。把三年級剛接觸英文的孩子,和從小看英文繪本的孩子進行比較,然後把後者稱為“牛娃”,這是不公平的。不是說後者不牛,而是我們應該讓前者明白一個問題:你只是學得比較晚,現階段知道的不如別人多,但不代表你學習英語的能力比別人差,更不代表你學得不好。

仔細想想,現在的小學裡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比較呢?先學者很牛,相比之下新手就顯得英語不好,數學不行。拜託,無視了那麼多客觀因素,單憑成績排名真的能反映孩子的學習能力如何嗎?教育應該是一個讓孩子擁有自信的過程,而不是過早地讓他滋生自卑畏難心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再弱弱地強調一遍,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表達擁有多重技能的牛娃不牛,而是我們不應在孩子那麼小的時候,就由他具備的技能來判定其是否具備高智商、具備朝某方面發展的天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機遇和成長的節奏。放下和別人比較的焦慮,觀察孩子的成長進步過程,才更有助於我們發現孩子的興趣與天賦。

還是以我的小侄女為例。大半年前送她一套藝術繪本時,封面上的字她都還沒能認全(例如“梵高”的“梵”字)。但再見到她,人家已經可以自己看學生版的《魯濱遜漂流記》了(雖然我不贊同看縮略版這種操作)。今年送她一套《去旅行》,她一個人專注地看了大半個小時,能把那些“君主制”、“議會制”的簡介讀進去,翻到美國地圖時還會拿來地球儀,指給我看上面美國的位置。半年間進步如此之大,只不過因為她喜歡閱讀,並且由此培養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如果可以觀察到孩子身上的這些閃光點並加以引導,即使他現階段表現在同齡人裡並不突出,家長也無需焦慮。因為潛能已經在那裡了,需要的只是時間。如果以知識技能的積累來決勝負,那麼起跑線的輸贏,似乎也沒太大參考價值。

道理講完了,最後送上一首前陣子很火的雞湯小詩:

紐約時間比加州早三個小時,但加州並沒有因此時間變慢。

有人25歲就當上了CEO,但50歲就去世了。

也有人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花了5年才找到滿意的工作。

也有人27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合適的工作了。

奧巴馬55歲就退休了,但川普70歲才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裡都有自己的步伐。

不要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活就是在等待正確的時機去行動。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你也沒有領先。

你就在你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正好。


"

逢年過節,有一個習俗大概通用於全國各地的餐桌,那就是親戚間關(pan)心(bi)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語數英隨便一科得了100,或者再牛B一點總分班級前三,就已經可以在這場喜慶的過招中立於不敗之地。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但現在,用不著等到過年,日常打開公眾號朋友圈,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未上幼兒園就中英雙語自由切換,上了幼兒園就會解簡單的方程式,上小學前就解鎖了“獨立閱讀”的技能……這類孩子有個統一的名字叫“牛娃”。比賽提前了,孩子還處於真正的懵懂時期,父母往往就已經因別人家牛娃的“天賦”感到焦慮。可是,這真的稱得上是“天賦異稟”嗎?

在這裡我先講個小故事——

前陣子聽企鵝妞說,涵哥(讀幼兒園大班)有個小同學已經可以獨立閱讀了,偶爾還在班上帶讀什麼的,其他小朋友(特別是涵哥)都很羨慕他。打聽了一下這位小同學在上什麼培訓班,原來人家報了個拼音班。“怪不得他那麼厲害,我就說他肯定學了些什麼,我也要學音!”繼機器人班之後,涵哥第二次主動要求報班。但企鵝妞進一步打聽,發現人家認字多的祕訣其實不在於學拼音,而在於從小看電視的時候,他奶奶就提醒他順便看看字幕。算不上什麼天賦,也不用特意去教,日積月累,眼熟了自然就識字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與此同時,涵哥上了幾次課後,老師的反饋是這孩子有點平翹舌音不分,可能需要糾正。這就奇了怪了,我們平時和涵哥說話都好好的,怎麼上個拼音班反倒平翹舌不分了呢?企鵝妞說,老師反映他拼讀的時候就會出錯,例如“zh-u-zhu”,他只能讀成“zh-u-zu”。我一聽就笑了,沒事,能發得出“zh”哪是平翹舌不分,他只是剛接觸拼音,暫時理解不了拼讀時各個音節的關係,在他看來就像繞口令似的,舌頭打結了不是很正常嗎?他需要的不是開小灶強調糾正,而是開竅理解、把舌頭捋順的時間。

回想我們當年小學一年級學拼音的時候,沒讀過學前班的孩子學起來自然吃力一點,但他們很快也跟上了。說到底,這只是一項日常技能,除非將來專門修語言學,不然一年級所掌握的拼音知識,足夠我們用一輩子了。至於識字,也是一樣的道理。早點學或晚點學,但遲早都會認識。即使書上的字都認識,但除非對文學表現出了特殊的早慧,我們通常還是至少要到初中才懵懵懂懂地讀“四大名著”,然後在漫長的人生中,用不同的閱歷去咀嚼其中的某個章節、某句話、某個詞……這樣看來,即使超前學了拼音認了字,在技能方面贏在了起跑線,卻未必能在將來,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提供多少助力。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放眼市面上大多數的培訓班,有多少是打著“精英教育”的旗號來訓練孩子的技能呢?例如手把手教你做手工的STEAM教育;老師畫一個讓孩子跟著學的繪畫班;過度超前教育的幼兒奧數……如果說做做手工起碼能鍛鍊動手能力,繪畫班權當學了點臨摹,可超前學奧數我當真找不出什麼益處。一直以來,奧數是面向於高中生的競賽。它不適合提前,是因為數學所需要的抽象邏輯思維,通常會在一個人13歲之後才踏上正軌,成為其主要的思維能力。所以有些孩子小學階段數學很不錯,但到了初高中就很吃力;也有些孩子小時候數學勉強處於中等水平,上了高中就突飛猛進。那麼,提前讓孩子學奧數,並且由此評判他是否具備數學天賦,的確是言之過早。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別人都搶跑了,如果不讓孩子也提前報班,他們上小學考試會落後的。不同地域的教育環境和壓力不一樣,據說有些“精英”小學低年級會跳過基礎知識,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說不要報班。但在這裡我想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孩子某方面的成績目前不理想,就感到焦慮,就判定他沒有足夠的天分,甚至讓他認為自己在某方面是個差生。畢竟小學的測試,大多數是在考察孩子對基礎知識的熟練度,沒考好只能證明是掌握得不夠牢固,而無法證明是孩子的能力出了問題。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大部分孩子而言,只要學習方法得當,小學各科目上90分是沒多大難度的;上95分可能需要稍稍努力一下;但再往上,要到達98、99甚至100,為了這份“精益求精”,可能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反覆做題、機械記背。如果我們不那麼“吹毛求疵”在那2、3分上較勁,孩子的課餘時間就會寬裕很多,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挖掘並培養自己的興趣,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發展方向。即使收穫不了那麼多益處,他們起碼不會從小就面對過高的標準,從而感受到對學習的力不從心,進而產生畏難心理。

暑假期間,有一天陪三年級的小侄女看書,讀到其中一部分有簡單的英文對話,她就停下來,說:“這個我讀不了,因為我才三年級,剛開始學英語,而且我的英語不是很好。”小姑娘才剛開始學,怎麼就已經判斷自己英語學得不好了呢?我說沒關係,我和你一起看,不懂的詞我告訴你。結果幾句話念下來,她幾乎不用提示,簡單的用語都認識,發音語調也正確。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樣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小朋友說起自己英語不好時,臉上卻有種失落感。大概是因為班上有從小雙語教學的英語小達人,而人家考100分時,你考95就顯得不那麼優秀了。那麼,這是我們大人的責任。把三年級剛接觸英文的孩子,和從小看英文繪本的孩子進行比較,然後把後者稱為“牛娃”,這是不公平的。不是說後者不牛,而是我們應該讓前者明白一個問題:你只是學得比較晚,現階段知道的不如別人多,但不代表你學習英語的能力比別人差,更不代表你學得不好。

仔細想想,現在的小學裡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比較呢?先學者很牛,相比之下新手就顯得英語不好,數學不行。拜託,無視了那麼多客觀因素,單憑成績排名真的能反映孩子的學習能力如何嗎?教育應該是一個讓孩子擁有自信的過程,而不是過早地讓他滋生自卑畏難心理。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再弱弱地強調一遍,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表達擁有多重技能的牛娃不牛,而是我們不應在孩子那麼小的時候,就由他具備的技能來判定其是否具備高智商、具備朝某方面發展的天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機遇和成長的節奏。放下和別人比較的焦慮,觀察孩子的成長進步過程,才更有助於我們發現孩子的興趣與天賦。

還是以我的小侄女為例。大半年前送她一套藝術繪本時,封面上的字她都還沒能認全(例如“梵高”的“梵”字)。但再見到她,人家已經可以自己看學生版的《魯濱遜漂流記》了(雖然我不贊同看縮略版這種操作)。今年送她一套《去旅行》,她一個人專注地看了大半個小時,能把那些“君主制”、“議會制”的簡介讀進去,翻到美國地圖時還會拿來地球儀,指給我看上面美國的位置。半年間進步如此之大,只不過因為她喜歡閱讀,並且由此培養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如果可以觀察到孩子身上的這些閃光點並加以引導,即使他現階段表現在同齡人裡並不突出,家長也無需焦慮。因為潛能已經在那裡了,需要的只是時間。如果以知識技能的積累來決勝負,那麼起跑線的輸贏,似乎也沒太大參考價值。

道理講完了,最後送上一首前陣子很火的雞湯小詩:

紐約時間比加州早三個小時,但加州並沒有因此時間變慢。

有人25歲就當上了CEO,但50歲就去世了。

也有人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花了5年才找到滿意的工作。

也有人27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合適的工作了。

奧巴馬55歲就退休了,但川普70歲才當總統。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但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裡都有自己的步伐。

不要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生活就是在等待正確的時機去行動。

所以,放輕鬆。

你沒有落後,你也沒有領先。

你就在你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正好。


孩子成不了“牛娃”,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